问题

《红楼梦》里王熙凤知道姑妈王夫人不是真心待她吗?

回答
王熙凤对姑妈王夫人的态度,那是一个极度复杂又充满算计的微妙关系,用“知道姑妈不是真心待她”来简单概括,未免有些失之偏颇。更准确地说,她懂得王夫人的“真心”在于利益,在于她的女儿黛玉和儿子宝玉的安稳,而她自己,则是王夫人用来巩固家族地位、处理事务的得力工具。

凤姐是什么人?她是个极有眼力见儿的,而且极度聪明,是那种能在乱局中迅速找到立足之地,并从中获利的人。她自幼便在贾府长大的,对贾府的权力结构、人情世故,比谁都看得透。她知道王夫人是她的姑妈,是她通往荣国府最高权力层的一条重要“脐带”,这是她进入贾府,获得如今地位的根基。

她知道王夫人对她,更多的是一种“倚重”和“利用”。王夫人年纪渐长,性子也越发淡泊,尤其是在贾赦、贾珍这些男性长辈的影响下,荣国府的许多杂事,特别是那些需要雷厉风行、八面玲珑来处理的,她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候,凤姐就成了她的“左膀右臂”。凤姐管家,处理府内的大小事务,从采买、调度,到安抚下人、应对亲戚,无一不精,无一不包。这给王夫人省去了多少麻烦?她自然乐得将这些繁杂之事都交给凤姐,让她去“打理”。

所以,当王夫人赞赏凤姐“有本事”、“有才干”时,凤姐心里是明白的。她知道这“赞赏”背后,更多的是对她“工具性”的认可。王夫人需要一个能够将荣国府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而凤姐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她不需要凤姐有多么真心实意的孝顺,更不需要凤姐对她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她只需要凤姐能把荣国府这摊子事儿管好,能让她安享晚年,能保护她的儿女。

凤姐也并非没有感受到过王夫人“母爱”的一面。在某些时候,尤其是在宝玉、黛玉之事上,王夫人对凤姐的态度也会显得更像一位长辈,会征求她的意见,会让她在一些亲戚家的事情上帮衬一二。但这些,凤姐都能精准地判断出其背后的考量。比如,王夫人让凤姐多关照黛玉,一方面是出于血缘亲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知道黛玉的孤苦无依,而凤姐在贾府里有地位、有手段,是黛玉最好的靠山。让凤姐“善待”黛玉,也等于给自己省心,确保女儿在娘家有个照应。

反过来说,凤姐也并不完全“无视”王夫人。她懂得如何“投其所好”。她会适时地去王夫人那里请安,汇报工作,表现出恭敬和顺从。她会注意王夫人的喜怒,避免让她不高兴。她会用一些小恩小惠来笼络王夫人身边的丫鬟婆子,以便更好地了解王夫人的动态,也方便自己行事。这是一种“利益交换”,一种“合作共赢”,而非单纯的亲情。

所以,说凤姐“知道姑妈不是真心待她”,不如说她“知道姑妈的真心是基于利益”。她不奢望王夫人像对待亲生女儿那样真心实意地疼爱她,她也明白王夫人作为荣国府的主母,有自己的考量和顾虑。她需要的,是王夫人对她“用得顺手”,对她“有求必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她,给她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凤姐甚至会利用这一点。她知道王夫人对她的“倚重”,便敢于在很多事情上“独断专行”。她也知道王夫人不愿亲自出面处理的那些“脏活累活”,她会替王夫人“扫清障碍”。这种“知情”和“利用”的关系,让她们的相处模式变得非常微妙。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王夫人真的像对待宝钗那样对待凤姐,或者对凤姐有过分的苛责,凤姐反而会觉得失落。但正是因为王夫人保持了这种“距离感”,这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凤姐反而觉得自在,也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她不需要去揣摩王夫人深不可测的心思,只需要做好她该做的事,争取她该争取的利益,巩固她自己的地位。

所以,凤姐对王夫人的“真心”不是毫无察觉,而是深谙其道。她懂得,在贾府这样一个大家族里,真正的“真心”往往是掺杂了无数的利益、权衡和算计的。而她自己,也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她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亦敌亦友”、“互相利用”的复杂共存。她知道王夫人不是那种毫无保留、掏心掏肺的亲人,但她也能从王夫人那里获得她所需要的东西,并且利用这份“姑妈”的身份,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保驾护航。这便是王熙凤式的人情世故,也是她能在荣国府那棵参天大树下,牢牢扎根的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挺好奇的,题主到底是从哪儿看出来“王夫人不是真心待王熙凤”的?

对于封建妇女来说,最重要的后宅管家大权都交给了王熙凤,这还不够真心么?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熙凤对姑妈王夫人的态度,那是一个极度复杂又充满算计的微妙关系,用“知道姑妈不是真心待她”来简单概括,未免有些失之偏颇。更准确地说,她懂得王夫人的“真心”在于利益,在于她的女儿黛玉和儿子宝玉的安稳,而她自己,则是王夫人用来巩固家族地位、处理事务的得力工具。凤姐是什么人?她是个极有眼力见儿的,而且极度.............
  • 回答
    关于王夫人如何得知薛宝钗搬出大观园回家的事儿,红楼梦里其实并没有直接描绘一个王夫人接到汇报、或者亲眼所见的具体场景。这事儿在小说中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一种“众人皆知”的方式呈现出来,咱们得从几个细微之处去推敲,才能把这个过程捋得更清楚些。首先,得想想宝钗回家的动因和时机。宝钗住在园子里,其实是寄居在.............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红楼梦》中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的微妙之处。很多人确实会有疑问,王熙凤对林黛玉似乎比对亲表妹薛宝钗更显亲近,甚至可以说,她对林黛玉的态度,比对宝钗来得更复杂、也更“用心”。这里面原因可不止一条,我来给您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明白,王熙凤这个人,她是个极聪明、极精明、极.............
  • 回答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熙凤这两位在贾府地位举足轻重、掌管内宅大小事务的女性,她们不识字这一情节,其实并非作者曹雪芹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映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古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教育:在曹雪芹所处的清代,尤其是在贵族阶层,对女性的教育主要围绕着她们.............
  • 回答
    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让贾宝玉和王熙凤遭受病痛折磨的马道婆,其身份的确切描述,书中并没有用一个单一、明确的词语来概括。然而,通过文本的细节我们可以抽丝剥茧,拼凑出她大概的“职业”和“路数”。首先,从她的名字“马道婆”来看,“道婆”这个称谓本身就指向了一个与道教有关的女性修行者或从业者。在中国传统.............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要准确判断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眼线”是否就是袭人,需要仔细梳理书中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以及她们之间的互动。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点明“袭人是王夫人派来的眼线”,但从诸多细节和袭人自身的行为表现来看,袭人扮演着这个角色,其可能性非常大,并且是红学研究中一个被广泛探讨的观点。首先,我.............
  • 回答
    说到王夫人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说她结婚前后判若两人,这话真不是夸张。咱们仔细说说,为啥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先得说说王夫人是哪家姑娘。她可是大家族出身,娘家是当朝的“皇亲国戚”,琅琊王氏。你想想,能跟皇室攀上关系的,那是何等荣耀?所以,王夫人从小也是在锦衣玉食、万千宠爱里长大的。她的成长环境,决.............
  • 回答
    在《红楼梦》的原著里,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虽然不似宝钗那样被描写得那么细致,但细细品来,也自有她的一番道理和情感在其中。初见黛玉时,王夫人还是有几分真心疼爱黛玉的。黛玉小小年纪,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来到贾府,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怜惜的事情。王夫人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主.............
  • 回答
    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这位雍容华贵的国公府夫人,在《红楼梦》的众位女性形象中,扮演着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对于林黛玉,她的态度确实不像对薛宝钗那样热情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疏远和不喜。这其中原因,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首先,我们得从王夫人自身的性格和价值观来分析。王夫人是.............
  • 回答
    贾瑞之死,说到底,是王熙凤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维护荣国府的体面和利益,而采取的极端手段。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一时气愤或恶作剧,而是深藏着对贾府规矩、自身地位以及未来命运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王熙凤是什么人。她是大观园实际上的“总管家”,聪明、精明、泼辣,一手遮天,权倾一时。但她也深知自己的地位.............
  • 回答
    谈到《红楼梦》中王熙凤和平儿的关系,那可真是一笔复杂的账。按理说,王熙凤心狠手辣,手段高明,偌大一个贾府,多少人被她拿捏得死死的,怎么就独独对平儿,不曾下过狠手,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包容呢?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主仆情深”就能概括的,这里面藏着更深的东西。首先,得说平儿这姑娘,她就像一块温润的玉,.............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那张巧舌如簧、洞察人心的嘴,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戳中人事的要害。当她对李纨说出“吃的穿的仍旧是大官中的”这句话时,绝非随口一说,而是饱含着她对李纨现状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掺杂着嘲讽、同情与警醒的复杂情感。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李纨的身份和处境: 身份背景.............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恢弘巨著中,王熙凤死后谁被贾琏“扶正”的问题,涉及到书中几个重要女性角色的命运走向和贾府的家族规矩。然而,根据曹雪芹的原著内容来看,贾琏在王熙凤死后并未按规矩“扶正”任何人,但确实与书中两位女性有过明确的续弦或纳妾关系,而这两位女性分别是秋桐和平儿。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她.............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性格,让她在众多人物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木石前盟”情愫的洞察与撮合,甚至几次三番地拿来打趣,这其中自有其深意,并非简单地因为她偏爱黛玉或厌恶宝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细细掰扯王熙凤的出身、处.............
  • 回答
    要评价王熙凤这个角色,可真是件费劲又有趣的事。她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透的纸片人,而是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故事,让人又爱又恨,又怜又怕。咱们先从她最显眼的几个特质说起:1. 泼辣能干,管家的一把好手:这是王熙凤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她最能被世人记住的特质。贾府这么大,人又那么多,王熙凤往那一站,就跟个总司令似.............
  • 回答
    《红楼梦》中,王熙凤与邢夫人的婆媳关系为何成为叙事重心,而非邢夫人与王夫人之间的妯娌争端,这并非简单地忽略了后者,而是作者曹雪芹在人物塑造、情节推进以及主题表达上的深邃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几位女性在贾府权力结构中的位置、她们各自的性格特质以及她们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首先,从“戏份”和.............
  • 回答
    “红颜祸水”这顶帽子,扣在王熙凤头上,用来解释贾瑞的病,总觉得有些苍白无力,也太便宜了贾瑞自己。要我说,贾瑞的病,与其说是王熙凤的“祸水”,不如说是他自己那点儿没能管住的心思,以及贾府这个大染缸里,缺乏正确引导的悲哀。咱们先说说贾瑞这个人。他虽然姓贾,在宁国府里算是有个不错的出身,可他这人吧,实在是.............
  • 回答
    《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去世的消息传来,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反应,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暗流涌动,各自的言行举止背后,都透露出不同层次的意味。这其中,不仅仅是丧亲之痛的哀悼,更是家族权力格局微妙变化下的个人考量与情感流露。王熙凤: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下的精明算计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触动当昭儿带着林如海的死讯回.............
  • 回答
    说到《红楼梦》中的女子,王熙凤的名头之响亮,几乎无人不知。她泼辣、精明、八面玲珑,是贾府实际的掌权者,书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她的张扬跋扈,也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她的机关算尽。与之相比,薛宝钗作为书中被普遍认为是“女二号”的人物,她的存在感似乎就显得有些“低调”了。那么,是不是说宝钗就是个“有名无实”的二号.............
  • 回答
    《红楼梦》里的贾家,说起来也是个簪缨世家,论理,同宗同族的,到了艰难的时候,理当守望相助,互相扶持。可您瞧,同样是贾家的子孙,贾芸去找王熙凤求帮的时候,怎么就显得那么孤零零,没人搭把手呢?这事儿,细究起来,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其中有几个道道,值得咱们掰开了说说。首先得说,贾府这大家子,虽然表面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