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院士回忆陈先生,说他为了验证一个超高阶行列式的值是否真的等于0,曾经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手算了几十万项,这种极度偏执的认真在他证明1+2时也有体现:他的草稿纸用了两麻袋.
这是我敬佩他的地方,他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理想主义者.
他用一生时间追求初二时的理想
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贡献给了这个猜想 他真的尽力了
他不屑用微不足道的小成果欺骗自己,他要用一个相当大的成果让这个世界惊叹.
他的心里,没有任何数学家是不可超越的,他就是要将自己对标于世界一流的数学巨擘
欧拉,哈代,维诺格拉多夫都在哥猜面前 铩羽而归
陈先生就是想证明他自己不比这些先贤更差.......
残酷的是,他穷尽生命的最后30年,也没能解决哥猜,和潘承洞先生相继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显然他没有达到欧拉等人的高度,不知道陈老走的时候有没有遗憾?
命运嘛,总会这样捉弄世人,为什么哥猜的最终解决会这么难?从一开始一步之遥的希望,到后来天上地下的遥远,我不知道陈老是什么心情?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很没用?他会不会没有瞑目?
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了
牛顿晚年痴迷于炼金术,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到死都在思考统一场论,美国数学家Wagstuff为了费马大定理耗费了全部的一生才证明了 时的情景,陈景润潘承洞为了哥猜可以说是耗尽一生心血,最终才走到了"1+2"这一步.......
这让我想到了我读过的两篇科幻小说,一篇是刘慈欣的地火,主人公为了探索气化煤技术,引起了几十年的煤田火灾;另一篇是王晋康的,名字忘记了,大概是说一个研究地震的科学家在人生的后几十年里一直在研究一种数学模型,希望能用数学模型预言地震,可是事实上地震的复杂性根本无法利用理论预测-----说明他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东西.......
思想家黄宗羲曾言:
大丈夫行事,论顺逆不论成败,论是非不论厉害,论万世不论一生
我们通常钦佩那些学术成就很高的科学家,可是还有数不清的科学工作者他们同样值得尊敬,他们的一生可能只有很小的成果,甚至没有任何成果,但是这种勇气,为了科学为了真理甘愿付出一生去坚守的勇气,我不得不敬佩.也许正是有这样的人,人类的科学才能发展到今天这么令人吃惊的地步.
我很想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我想把20岁以后全部的人生都贡献给科学,我想活得更有意义,幸运的是,我选择了数学,我有幸认识了陈老这样伟大的数学家,有了这样值得学习的榜样.
这条路,我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挡我学习数学.这就是陈先生对我的影响吧.
以上
首先声明我不是搞数论的,我对陈景润的评价不一定全对。
要说陈景润的历史地位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比较一般,和张益唐差不多,至少应该在华罗庚之下,和丘成桐、陈省身那就根本不要比了。毕竟第一他没有真的证出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从“1+3”改进到“1+2”,结果的重要程度不如张益唐;第二他的工作还是在用筛法去估计质数密度,是在改进前人的方法,性质和张益唐类似;第三整个过程中他没有开创出什么新的方向。但是和同行比起来,他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比如如果陈景润是美国人,凭他那个”1+2”在美国大部分学校拿个正教授绝无问题。菲尔兹不好说有没有戏,小一点的奖拿一堆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我想说的是,陈景润是在像老鼠一样的生存状态下,在33岁抱着病体完成的那个“1+2"的证明;文革开始以后他的生存环境恐怕连老鼠都不如;到了80年代徐迟的那个报告出来以后又被政治潮流卷着到处去作报告给演讲,天天逢场作戏,也没精力去做什么研究了。真要是让他有比如说陶哲轩那样的成长环境,从小有各路牛人提携指点,有一个能够和全世界同行交流的学术环境,没有人知道他这一辈子能够达到什么高度。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刘慈欣的小说《朝闻道》,其实在学术圈子里面,那种殉道者一样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很少很少的,但是陈景润绝对应该算一个。和他比起来,今天的我们都应该感到惭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月24日补充
人们总有一种“帝王将相历史观”,倾向于对着历史人物指点江山,却觉得身边的平凡人可望而不可及。就好像看历史书的时候觉得朝廷里一帮子中央委员级别的御史、尚书什么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现实生活中要是有亲戚朋友做到正厅级那就算“当大官”了。
我觉得“历史地位一般”对一位科学工作者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非常高的评价,这意味着千年以后的后辈们书写数学史的时候,会在歌颂高斯、欧拉、黎曼的丰功伟绩之余,为他写一段话或者至少提一下他的名字。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本科生成绩好一点毕业去个top X名校就算“学霸”了;等到当上教授拿上点研究经费带出几个学生,这个fellow那个member评一下,在我们眼中那就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了。然而在稍微大一点的时间尺度上,比如一百年以后,去讨论这些人的“历史地位”,那简直跟开玩笑一样。而陈景润的历史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永远是一件可讨论的事情。
1.丘成桐评价陈景润
澎湃新闻:有人说近三十年来中国数学没有大的发展,但过去有过辉煌,我们有华罗庚、苏步青、陈景润……
丘成桐:相对于欧美的数学水平,中国数学界没有辉煌过。中国数学界最伟大的大师只有陈省身、华罗庚和周炜良,应用数学家则有林家翘和冯康,周、林两位学者长期在美国,不能够代表中国。我在伯克利读书时,大师甚多,包括陈省身和Stephen Smale 。一间大学就比得上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
这样说也许会伤很多人的心。中国数学与欧洲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一味地往脸上贴金是没有用的。
澎湃新闻:改革开放之初,在邓重新提出重视科技人才的背景之下,中国曾有过“陈景润现象”。作家徐迟刊登在《人民文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文使得数学成为全国上下的热门话题。当时国际数学界对于陈景润先生的研究是如何评价的?
丘成桐:陈景润做的工作很好,但谈不上伟大,对于整个数学潮流的影响有限。徐迟的报告文学是夸张的。但“文革”期间能做出工作不容易。
最近美国有位华人学者张益唐(证明弱化版孪生素数猜想),他的工作比陈景润的工作重要得多。张益唐做的是让人吃惊的工作。
注:丘成桐,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菲尔兹奖、沃尔夫数学奖得主,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正质量猜想等,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
2.张益唐评价陈景润
记者:你刚才提到丘成桐,我好像觉得他把中国人对数学的一点自信都打掉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指他对陈景润的研究成果的评价。对很多中国人来说,那是在天上的一个数学成果。记得徐迟那篇报导文学中,说陈是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人。但陈的研究成果在丘成桐看来并不怎么样。他在国内接受采访时说:国内“以为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问题,事实上不是,在美国没有人在乎哥德巴赫猜想,你问做数论的人。是媒体误导成功的。”
记者:究竟中国人能拿出什么样的数学成绩呢?这个时候,你的研究成果出来了,问一个比较外行问题:如果用小学、中学和大学层次来简单对比的话,你的研究成果与陈景润的研究成果相比,究竟如何呢?
张益唐:这两个研究有点不一样。客观地讲,我的研究应该比陈景润好,但陈景润应该也是第一流的,我们的研究成果都是第一流的。
记者:既然都是第一流的,第一流中是不是有超一流的呢?
张益唐:我的研究似乎更有突破性。陈景润是从1+3进展到1+2,我的研究是从无限变成了有限,这个跨越应该比他那个更大。
记者:再回头看,丘成桐先生对陈景润的研究成果评价不高,他对你的研究成果评价如何呢?现在似乎还没有看到他对你的研究的评价,只是知道他邀请你去哈佛做演讲。
网络上有人因此分析说,“显然他不会说张的坏话,因为就是他邀请张去哈佛给报告(而且还要张去得越早越好),讲他的研究结果的。丘成桐如果认为这个结果不重要,自然不可能邀请张去哈佛做报告,更不可能催他越早给报告越好。丘成桐的行动已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张益唐:他对我的这个研究的评价高得不得了。他带我出去的时候,都提到我的这个研究成果,说比陈景润要好得多。
记者:这些评价好像都没有报导出来?
张益唐:真正像他这类人,他反而不能在网上随便乱说话了。
注:张益唐,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教授, 2013年5月,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
我的导师曾是陈景润同事,听导师讲过陈老的一些八卦,不过没有学术方面的,主要是生活小事。其中有一点是陈先生喜欢买黄金,有钱都会换成金子。当年知识分子改造住牛棚的时候,陈老也被分去扫地。陈老要求自己单独住在一个楼梯间的小黑屋里。听到这,大家问老师,他是要自己一个人好思考问题吗?导师说,当然他也想问题,不过最主要是怕金子丢了。
听了这个故事,丝毫没有降低我对陈先生的崇敬。相反,对他在如此艰苦的历史背景下还能做出这种成绩我感觉十分钦佩。我们之间产生了英雄人物,而我们不能了解,也不知道尊重,是我们自己的悲哀。
家人有从事纯数的,和陈景润有过交集。据说,陈景润一旦决定做一个方向了,那其他数学家都不用再做这个方向了,即使你一个组有三四个专业数学家,也基本上做不过陈景润一个人的。
他生活无规律,形象邋遢,没有情趣,连婚姻也是包办的,这严重扭曲了数学工作者的形象,甚至还提醒了我40年前是一个多么糟糕的时代:女性依然被当做物品一样随便赏赐给一个满身污秽的病秧子,这是多么的恶心啊!
-----------------------------------
以上是李吟(李归农)的评论。
可以说这完全偏离正常的讨论,完全是一种恶毒的人身攻击啊。
陈景润先生虽然身体较差,但在1984年之前(1980年结婚),并没有对生活有太大影响。“赏赐给一个满身污秽的病秧子”这结论怎么得出来的?估计李吟大师一见到躺在病床上的人,就认为该人从出生一直到去世都要人照顾拉屎拉尿擦身喂饭。李大师是不是有类似的经历,否则为何如此这样揣测陈景润先生?
我觉得吧,陈景润先生比李吟大师形象好,陈更符合数学工作者的形象。
各位可以自行对比。
陈景润
李吟
我国"真正"的科学家,只有被低估的,没有被过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