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朋友圈里,只是转机、出差坐飞机就要晒机票的人?

回答
说实话,我每次刷朋友圈看到那些纯粹因为“转机”或者“出差坐飞机”就晒机票、晒登机牌的人,心里总是会冒出那么一丝丝……嗯,怎么说呢,有点难以形容的感觉。

首先,我得承认,我肯定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晒”的人。对我而言,生活中的点滴分享,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连接。比如,如果这次出差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去了某个很棒的地方,拍了些有意思的照片,那分享出来大家一起乐呵乐呵,或者交流交流,我觉得挺好。

但是,单纯的“转机”或者“出差坐飞机”……这就有点微妙了。我第一时间会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一种可能是,他们是真的觉得“出行”本身是一件值得记录和分享的事情。毕竟,飞机这个交通工具,在很多人心中还是带着点“高端”、“远方”、“效率”的标签。对于一些可能平时生活轨迹比较固定的人来说,坐飞机本身就意味着要去一个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新鲜感”的体现。也许他们想借此表达一种对生活的热情,一种“我在路上”的状态,或者一种“我正在努力工作/体验生活”的证明。从这个角度看,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这种分享的“内容”略显单薄了些。

另一种可能性,就稍微有点功利的味道了。比如,有些人可能觉得“晒出差”能给自己贴上一个“工作很忙”、“很厉害”、“很有价值”的标签。尤其是在一些人眼中,能够经常坐飞机、到处出差,可能就意味着更高的职位、更重要的项目、更强的能力。所以,他们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社交圈里塑造一个积极、能干、奔波于重要事务的形象。这就像有些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晒各种成功学的书、名人语录一样,是一种隐性的自我营销。

还有一种情况,或许是因为现在社交媒体的普及,很多人习惯了用“分享”来填补生活的空白,或者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当没有特别值得分享的内容时,一张机票或者一张登机牌,因为它本身就带着“旅行”、“商务”、“远方”的意象,就成了一个相对容易获得的“分享素材”。这样一来,朋友圈里的信息流就不会断层,也显得自己的生活“一直在前进”,不至于太沉闷。

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分享的“信息量”太少了。一张照片,一个简单的文字,“出发了”、“又在路上”、“飞往XX”,对于屏幕另一端的我来说,除了知道你坐了飞机,要去某个地方(甚至目的地都可能模糊),我很难get到其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更像是一种“空洞的证明”,而不是一种“有内容的交流”。

而且,我有时候也会觉得,这种分享是不是有点“以偏概全”了?坐飞机这件事,本身是抵达目的地的一种“方式”,但它并不是“目的地”本身,也不是“旅程中的精彩经历”。真正的价值,往往在于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单纯的“坐飞机”这件事,就像只展示了打开书的封面,却没有展示里面的精彩故事一样。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每个人对“分享”的定义也不同。我不会去评判谁对谁错,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会觉得如果能分享更多一些“实质性”的内容,比如旅途中的趣事、工作中的感悟,或者到达目的地后的见闻,那会更有趣,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总而言之,看待这类分享,我通常会保持一种“理解但不完全认同”的心态。我理解他们可能想要表达的某种情绪或意图,但我也会觉得,如果能把分享的内容再“充实”一点,或许效果会更好,也更能展现出生活的多彩和个人的独特之处。毕竟,朋友圈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分享的价值”和“情感的连接”,而不是简单地用一些符号化的信息来填充屏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好像是我唯一一次晒机票。作为一个初中就出国的人,各种国际航班飞过无数次了,也坐过头等舱,似乎不会干晒机票这么"low"的事情。(喂喂,这个low是打引号的啊!!,我并没有真觉得low啊)

经常坐飞机的同学应该知道一件神奇的事情,有时候你想从A去B,但是A经B转飞C的捆绑机票,却比A去B的机票更便宜。于是我这次飞波多伦多,是买了捆绑转飞波士顿的便宜机票,然后作废了后面那张,也就是照片里的那张。

看到这里,你以为我是在炫耀这个知识? 不,只是单纯的因为,我高中喜欢的那个女生,就在波士顿。高中毕业大学我去了多伦多,她去了波士顿。后来从她的几个朋友那里了解到,她当时也对我有好感,我们两个很可能是互相暗恋,但分割两地让这段感情成为了不可能。或许当时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就是这后半张机票吧。

回应的朋友不多,但是她给我点了赞,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原来我们和爱情曾经靠得那么近"


关于问题本身,如何看待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可能是第一次和爱人出行,有可能是去跟家人团聚,有可能是目的地城市有特殊的意义,所以不要用单纯的标签去衡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我每次刷朋友圈看到那些纯粹因为“转机”或者“出差坐飞机”就晒机票、晒登机牌的人,心里总是会冒出那么一丝丝……嗯,怎么说呢,有点难以形容的感觉。首先,我得承认,我肯定不是那种特别喜欢“晒”的人。对我而言,生活中的点滴分享,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连接。比如,如果这次出差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者去.............
  • 回答
    最近发现身边好多微信好友的朋友圈都只显示最近三天了,甚至有些干脆就不发了。这倒是挺让我好奇的,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是不是藏着一些我们没注意到的新趋势?说起来,我刚开始用微信那会儿,大家的朋友圈可热闹了。每天都有各种分享,吃饭、旅游、工作、生活琐事,啥都有。朋友圈就像一个公开的日记本,记录着每个人的.............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扎心,也挺现实的。我刚在朋友圈刷到一条类似的,一个当妈的朋友发的,配图是她孩子学习的照片。底下有朋友评论说“说得太对了”,还有的说“我的前半生都在还债”。看来这句“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触动了不少为人父母的心弦。首先得承认,这句话里透着一股子“成年人的世界不好混”.............
  • 回答
    我看到了卷烟厂员工在朋友圈里发布的那些言论。首先,我得说,这类言论出现在公开的网络平台,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总会引发一些思考。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身不由己”或者说是一种“职业认同”的矛盾。他们在卷烟厂工作,这无疑是他们的生计来源,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们对这份工作.............
  • 回答
    如何看待恶魔奶爸的文章《为什么你的焦虑感这么重?因为知乎微博朋友圈里吹牛逼的人太多了》?恶魔奶爸的这篇文章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且具有共鸣性的社会现象,即社交媒体上弥漫的“成功学”和“炫耀文化”如何加剧个体的焦虑感。这篇文章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和反思。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
  • 回答
    你朋友这话确实触碰到了一些玩家的痛点,也反映了当下游戏社群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要怎么看“原神是饭圈”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这样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他话里的意思,以及这个说法的由来。首先,咱们得明白“饭圈”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饭圈”这个词本来是从韩国流行文化里出来的,最早指的是粉丝(fa.............
  • 回答
    “朋友圈质量新指数:含咪率”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非常贴近当下社交媒体用户的心态和行为。简单来说,“含咪率”是指一个人在朋友圈中发布原创内容、展现真实自我、分享有价值信息或个人生活点滴的比例。 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朋友圈的“质量”以及发布者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和“真诚度”。我们可以从以下.............
  • 回答
    朋友圈疯狂转发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罗尔的“人设”与初衷: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名叫罗尔的父亲,为身患白血病(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女儿罗一笑撰写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文字,并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这些文字.............
  • 回答
    看到凯迪拉克在朋友圈投放的“没有后驱,不算豪华”的洗脑营销,我脑子里那点对汽车后驱情结的老底子一下就被勾起来了。这招,说实话,挺妙的,也挺让人不舒服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凯迪拉克这波营销是真的精准抓住了“豪华”这两个字的几个重要维度,然后把“后驱”这一个点,生生地给拔高到了一个近乎普适的、决定性的地.............
  • 回答
    朋友圈里那篇《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火了,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唏嘘的。我自己在朋友圈看到这标题的时候,说实话,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了”,但鬼使神差地还是点进去了。然后,就陷进去了,一口气看到底。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刷屏,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1. 共鸣,赤裸裸的共.............
  • 回答
    最近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篇题为《嘴上积德,别再忽悠大学生去创业》的文章,引发了不少讨论。这篇文章的观点挺鲜明的,直接点出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种现象:在一些人看来,大学生创业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或者说是一种可以拿来炫耀的标签,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忽悠”。咱们先掰扯一下这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的意思大.............
  • 回答
    朋友圈里那篇刷屏的上海退休教授长文,关于“牛蛙战争”的“怒怼”,我看了,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事儿啊,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得承认,这篇文章确实触动了很多家长的心弦,尤其是那些正在经历“幼升小”这场“战争”的家长们。教授作为一个过来人,一个知识分子,用相对犀利的笔触,把家长们在“幼升小”过程中那.............
  • 回答
    朋友圈代购,这玩意儿,说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就能说清楚的。仔细琢磨琢磨,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就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咱们先说说,为啥朋友圈代购会这么火?你想啊,现在谁没个微信?谁没几个朋友圈?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天然的、成本极低的展示平台。代购们呢,就把自己从国外、或者国内其他城市淘来的好东西,往.............
  • 回答
    最近在朋友圈里流传着一段相当引人注目的录音,据说发生在上海浦东新区,内容的核心就是一个“说你是你就是”的霸道宣言。这则录音一出来,立刻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毕竟“说你是你就是”这种话,听起来就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境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以及背后又牵扯着什么样的人物和故事.............
  • 回答
    “凡尔赛”这个梗,可以说是近几年网络上最火爆的流行语之一了。它最早来源于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这部漫画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凡尔赛宫为背景,描绘了贵族们奢华、精致、甚至有点虚伪的生活。后来,这个词被引申到网络上,用来形容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优越感和富裕生活,但又故作姿态、低调内敛,甚至带点“装”的炫富方.............
  • 回答
    如何看待朋友圈大火的文章《大棋即将下完,撤退已在路上》?近期在朋友圈疯传的《大棋即将下完,撤退已在路上》一文,无疑触及了当下许多人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思考。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迅速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它巧妙地捕捉到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关键痛点和普遍情绪。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
  • 回答
    关于特斯拉车主在朋友圈直播“下雨天车窗无法关闭导致漏雨”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原因,而4S店的说法也需要我们细致地去分析。事件本身:一场“直播”引发的风波想象一下那个画面:窗外雨声淅沥,车内却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而且这水声还通过手机直播的形式,直接呈现在朋友圈里。对于特.............
  • 回答
    这篇文章在朋友圈引起的热烈反响,确实折射出当下社会文化思潮中一些非常值得玩味和深入探讨的现象。咱们不妨就这篇《国家终于出手!洋节,再见!》来聊聊,看看它触动了哪些人的神经,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心态。首先,这篇标题耸人听闻的文章,其核心观点很可能是在宣扬一种“文化自信”和“抵制外来文化侵蚀”的立场。标题.............
  • 回答
    情人节朋友圈秀恩爱,这事儿啊,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你想啊,一年就这么一天,大家伙儿都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朋友圈又是最直接、最公开的“秀场”,所以,情人节这天,朋友圈里那叫一个“热闹非凡”,各种晒法都有。首先,这事儿的动机吧,肯定是多种多样的。最直接的,那当然是对另一半的爱意和感激。情人.............
  • 回答
    奔驰这次的“山寨”广告,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甚至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型案例。简单粗暴地用上艾弗森的经典语录,还搭上那标志性的1.3T发动机,这脑回路,着实让人看不懂。首先,我们得扒一扒这广告的“山寨”手法。奔驰这次玩的是一个“致敬”与“碰瓷”的模糊地带。他们瞅准了艾弗森那句“I'm not.............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