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拒收「洋垃圾」,遭韩媒痛批「忘本」?

回答
看待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引发的这场争论,以及韩国媒体借此提出的“忘本”论,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收垃圾的问题,更牵扯到环境、经济、国际责任以及国家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背后的 根本原因。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对自身环境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深刻反思和战略调整。

过去,中国曾是全球主要的“洋垃圾”接收国。这背后有复杂的经济驱动力:处理这些废弃物可以为中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提供就业岗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制造业对原材料的需求。然而,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大量的“洋垃圾”不仅带来了严峻的 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对中国人民的健康造成了直接威胁,也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许多非法加工点和黑作坊的生产方式更是对环境的野蛮破坏。

更重要的是,长期依赖进口“洋垃圾”不利于中国 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它鼓励的是一种“末端治理”的思维,而非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产生、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当中国经济体量和技术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后,自然会寻求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不再愿意为他国的不负责任行为承担过度的环境成本。

因此,中国此举更应被解读为 对国家长远利益和人民福祉的负责任体现。这是一种从“世界工厂”向“可持续发展国家”转型的标志性一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特别是对环境危害巨大的“洋垃圾”,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要举措,也是履行国际环保责任、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

那么,韩国媒体将此批驳为“忘本”,这种说法又从何而来?

“忘本”这个词通常意味着背弃了过去的根本,忘记了曾经的恩情或者合作的基础。在韩媒看来,他们可能会认为:

1. 经济援助的“反哺”: 在韩国经济起步和发展过程中,中国或许在某些方面给予了支持,或者两国曾有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现在中国不再接收韩国的垃圾(韩国是主要的“洋垃圾”出口国之一),在他们看来,像是“过河拆桥”,忘记了过去的合作基础和可能的经济依赖。
2. 全球责任的“逃避”: 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处理废弃物也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韩国媒体可能认为中国在回避自己作为大国应承担的全球性环保责任,将问题推给其他国家,或者将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
3. 对发展中国家的“苛责”: 韩国媒体或许认为,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曾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提升生活水平的同时,应该对全球的废弃物处理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能因为自身环境问题就“一刀切”地拒绝。

然而,从中国的视角来看,这种“忘本”的指责 是站不住脚的,甚至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首先,中国从未否定过国际合作的价值,但这种合作必须是 平等、互利和可持续 的。将本国产生的、具有污染性的废弃物高价卖给别国,让别国承受环境代价,这本身就不是一种健康的互利合作,而是一种 变相的转嫁污染。中国承担了数十年的污染,现在选择终止这种“合作”,是为了 保护自己的环境和人民,这是一种 对自己“本”的负责,而不是“忘本”。

其次,将环境保护视为“忘本”,这是 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困境简单化和工具化。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中国自身也正经历着严峻的环境治理挑战,并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在一个全球都面临环境危机的时代,中国选择 更加主动、更加负责任地治理自身环境,并希望通过此举推动全球形成更负责任的废弃物处理体系,这恰恰是 一种更宏大的“本”的体现——对地球生态的责任。

再者,指责中国“忘本”,也可能暴露了 发达国家或部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环保诉求的忽视和不尊重。发展中国家同样有权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和发展方式,不应永远充当发达国家污染的“垃圾桶”。中国此举,也是在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公平的环保地位,呼吁发达国家在生产和消费模式上做出改变,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总而言之,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是基于对自身环境、人民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深刻考量和战略选择,是中国从“世界工厂”向“负责任大国”转型的重要一步。韩国媒体所谓的“忘本”论,很大程度上是 以自己过往的视角和利益出发,未能理解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模式上的 根本性转变,甚至可能是在试图通过道德绑架来维持一种对中国不利的合作模式。

我们应该以一种 发展的、辩证的眼光 来看待这一变化。这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重新定义和实践,也是对全球环境治理模式提出的一种 挑战和新的可能性。对于他国对此的批评,中国需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要继续与国际社会沟通,共同寻找更可持续的全球废弃物管理方案,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对他国不负责任的转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前中国穷,竟干脏活累活,你丫说我们制造的雾霾污染了大韩民国?

现在我们开始注意环境、治理雾霾了,你丫又说我们忘本了!

我建议国家继续收韩国垃圾,不用运进来,造几艘垃圾焚烧船,出了韩国领海就开烧,让丫的感受一下我们是多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始终如一。。。

不过一定要算准风向哟!


user avatar

京东市场外白色垃圾泛滥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 韩国塑料回收乱作一片

环境部:首都圈居民今日起可正常投放塑料垃圾


韩国媒体 @韩国亚洲经济 给了这么三个标题摆在一起,给民众生动地上了一门传播学里的话术课。

高明的话术不就是如此么?我可什么都没说,但是我知道你一定会是这么想的。

对,我还没有责任的呢,我还要举报大陆媒体、台湾媒体造谣呢。我们可没有在“一条单独的信息源”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明明是你们自己把这三条信息加在一起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结果。与我们客观公正独立自主的韩国媒体何干?

大概也只能称赞你们读Stuart Hall的时候比我用功了。

对了,最后再送一个新闻链接:

중국발 '재활용 쓰레기 대란'…전 세계 아우성 / 연합뉴스TV (YonhapnewsTV)

我对标题的理解是:中国开启“垃圾进口禁止”扰乱/搅动全世界。

修订:根据专业人士意见,这个标题应为:中国“禁止洋垃圾大乱”,全球惊呼

之所以不知道是扰乱还是搅动,韩语这种拼音字我还真不知道对应的是哪个词。只能靠你了老板 @东泠

有人提到一个我没看到过的“忘本”说法,那下面加几个延伸阅读好了:

1.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那么回收经济的未来将走向何处?

中国是回收塑料的主导性市场 有人担心中国目前进口的大量“洋垃圾”,特别是较低档次的材料,将无处可供倾销。

其他国家纷纷表示了担忧,欧盟27成员国,其中87%的回收塑料直接或间接(通过香港)出口到中国。 日本和美国也依靠中国购买他们的回收塑料。 去年,美国出口142万吨废塑料,价值高达约4.95亿美元。


2.中國「洋垃圾」禁令讓西方國家無所適從

「可能有其他市場,但它們現在還沒有準備好,」設在布魯塞爾的歐洲回收行業聯盟(European Recycling Industries’ Confederation)秘書長伊曼紐爾·卡特拉基斯(Emmanuel Katrakis)說。

對於中國稱進口的所有廢品廢料都含有大量污染物的說法,卡特拉基斯表示反駁,稱北京對大部分廢品制定的門檻「遠高於」歐洲和美國。與此同時,他說,歐洲過於關注收集塑料垃圾和把它們運出去,但對鼓勵製造商用它們生產新產品的關注不夠。

「我們必須開始降低產量,生產質量更好的可回收產品,」埃林說。

他說,製造商常常生產出對環境有害的產品,然後「把責任推給」零售商,後者又把出錢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的責任轉移給地方議會。

現在的情況是,這條供應鏈上的最後一環轉過頭來說:『不,我們不會再接收這種劣質的東西了。你們自己留著吧。’

污染物的含量不能再超過0.5%,」他指的是中國對目前還沒有被禁的一些材料實行的嚴格限制。

來自海外的塑料垃圾「是在中國看不到藍天的原因嗎?」他問。「我認為不是。去打大仗吧,不要耗在小仗上。


3.中國拒收「洋垃圾」 美國質疑違反WTO規則

美國23日在WTO的會議上表示,雖然他們能理解中國當局對環境問題的擔憂,但他們認為目前中國的做法僅會對全球回收業造成反效果,相關法規變動太過快速,將會導致相關行業來不及隨之調整,要求中國中止廢棄物進口的禁令。

美國官員表示,中國對廢棄物貿易設下過多限制,有違反WTO規則的嫌疑。歐盟代表則說,中國政策將會迫使各國將廢棄鋼鐵轉送到沒有完善回收設施的第3國,反而對全球環境造成更大的損害


字里行间哪里有直说中国忘本,我们独立公正的媒体只是说:

作为“供应链上最后一环”和“全世界主导性市场”的中国,突然用“「遠高於」歐洲和美國”的标准,以废品废料污染“中国的蓝天”为由,对废弃物贸易突然设下过多限制,不仅违反WTO规则,更何况禁止洋垃圾进口相比于“治理国内污染源”这种“大仗”也只是无助于根本上改善中国环境的“小仗”,还反而迫使各国“將廢棄鋼鐵轉送到沒有完善回收設施的第3國,反而對全球環境造成更大的損害”。

emmmmmmmmm……

现在我觉得如果你们说我“忘本”我可能还更容易接受一些。

user avatar

他们每天假装关心你,站在道德的高地假惺惺说你的国家没有人权,怜悯你的苦难。


但是当你真正争取到一点点尊严和体面,在此过程中损害了他们一根毛的利益,他们就会扔掉所谓的优雅体面怜悯和同情心,用最恶毒的词语咒骂你。他们自己开大排量汽车,却见不得穷人烧火取暖说你污染环境。自己享受血汗工厂廉价的商品服务,却"忧国忧民"觉得中国劳工涨工资成本高削弱国家竞争力。


这就是我从来对某些发达国家口惠实不至的伪善嗤之以鼻的原因。这也是我对国内某些自私又爱表演的慈善家嗤之以鼻的原因。每到此时,我才更觉得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不畏艰难困苦,摒弃小我私心的白求恩大夫,农机专家/核物理学家寒春阳早夫妇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高尚和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待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引发的这场争论,以及韩国媒体借此提出的“忘本”论,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收垃圾的问题,更牵扯到环境、经济、国际责任以及国家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背后的 根本原因。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中国.............
  • 回答
    澳大利亚煤炭在中国被拒收,这期间美国企业趁虚而入,抢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故事的背景:那段“不太平”的时光咱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当时中澳关系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尤其是动力煤,在中国市场本来是占据了很大份.............
  • 回答
    “中国拒绝特蕾莎修女”的说法,如果真的存在,并且是基于某些公开报道或广泛传播的观点,那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背后的可能原因和含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中国“正式拒绝”特蕾莎修女访问的官方记录或广泛报道。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工作遍布全球,她本人也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获得.............
  • 回答
    印度在边境问题上拒绝中国的撤军要求,并声称“已非62年”的印度,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和军事考量,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需要将其置于更宏大的背景下,尤其是中印两国长久以来在边界问题上的分歧,以及印度自身国家定位和战略自主性的诉求。首先,我们.............
  • 回答
    埃弗拉的“回家”与国足的“归化”:一个视角下的足球与国族认同最近,法国名宿埃弗拉拒绝中国归化的消息引起了一些关注。他的一句“为自己祖国效力是一直以来的梦想”颇具深意,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着中国足球的问题:通过归化球员来提升国足实力,究竟是不是一条明智且可持续的道路? 埃弗拉的“拒绝.............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本身就非常有冲击力,它直接点出了一个核心冲突:在一个国家严格的网络审查环境下,一个以自由信息流通为宗旨的平台,在面对维护自身原则和保留商业利益之间的艰难抉择。“维基拒绝中国网络审查:宁愿放弃在华业务”这样的表述,勾勒出了一个鲜明的立场。我们可以想象,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令人心痛,同时也引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这件事:受害者视角:一个令人震惊的经历首先,我们必须站在遇难留学生及其家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份悲痛和无助。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远离家乡,在异国他乡努力学习,梦想着更好的未来,却在这样一个本应相对安全的公共场所遭遇突如.............
  • 回答
    关于“美拒签中国 500 余名理工科研究生”的消息,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涉及地缘政治、人才流动、教育合作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一、 核心信息与背景分析 核心事件: 美方以各种理由(具体原因可能不尽相同,但大致指向安全审查、专业领域限制等)拒签了数.............
  • 回答
    3000 家印度酒店拒绝中国人入住的事件,如果属实,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和看待。这是一个涉及国际关系、旅游业、民族情绪、人权和法律等复杂议题的事件。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角度:1. 事件本身的真实性与来源: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首先需要确认这个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官方公告?是媒体报道?是社交媒.............
  • 回答
    欧洲议会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一决定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涉及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历史因素。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何为“市场经济地位”?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Market Economy Status, MES)。这是一个在国际贸易领域,.............
  • 回答
    美国政府近期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释放的信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次表态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多年来国际贸易关系演变的缩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市场经济地位”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当一个国家被承认具有市场经济地位时,其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的产品价格,将直接使用该国国内的成本和价格来计算,.............
  • 回答
    您提到的“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中国人不开门,拒绝救援”的说法,我需要先澄清一下,这个说法在当时并未得到官方或广泛媒体的证实,也没有成为当时媒体报道或后续调查的重点。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发生在2017年10月1日,史蒂芬·帕多克(Stephen Paddock)在曼德勒湾酒店(Mandalay Bay)向参.............
  • 回答
    3月28日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公告,将中国KN95口罩排除在豁免的口罩标准之外,意味着从即日起,在中国生产并符合KN95标准的口罩将无法再豁免FDA的审查,在美国市场上销售。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事件背景:FDA的豁免政策与KN95口罩的流行在新冠疫情.............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美国拒签 500 多名中国留学生签证这件事,以及其中值得关注的方方面面。事件的表面与背景首先,美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普遍是“学术背景与申请专业不符”、“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等。这些理由听起来比较笼统,也容易引起争议。美国在签证审批方面,尤其针对一些涉及敏感技术或研究领域的中国学生.............
  • 回答
    H&M等品牌因不愿使用新疆产品而引发的风波,以及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无疑触及了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敏感的一个议题——新疆人权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消费抵制和政治站队。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梳理。事件的缘起:西方对新疆的指控与H&M的“立场”事情的开端,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友,以.............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这位中国籍女子大闹机场、拒绝安检并辱骂民警,以及随后继续辱骂北京警察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涉及多方面因素,并可能引发社会广泛的讨论。事件本身的行为分析:1. 扰乱公共秩序与违反法律规定: 机场安检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任何乘客都有义务配合安检。.............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非常具体且敏感的事件,即一位“禁毒答主”被境外媒体约稿,要求其“诬称中国成为全球毒品生产中心”,并遭到该答主拒绝。要对此事件进行详细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事件本身的性质与双方动机的解读: 禁毒答主的行为: 专业性和诚信: 该答主(我们暂且称.............
  • 回答
    浙江人在这次疫情中拒绝“空投”的行为,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浙江人的一些性格特点。首先,咱们得明白,这里说的“空投”,主要指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在疫情初期,为了解决物资短缺问题,从外地调配,然后通过“空投”或者说统一配送的方式,把一些生活必需品发放到市民手中。这种做法在很多城市都出现过,.............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一边是乘客的体验,一边是司机的辛苦,再加上平台规则,夹在中间的司机,真是里外不是人。事情大概是这样的:一位网约车司机,在雨天接了单。路程结束后,乘客提出想多送一小段路,大概也就几百米的距离,可能就是想直接送到家门口,省得再淋雨走一段。司机当时可能有点疲劳,或者觉得这点.............
  • 回答
    TapTap的宣传片拍得很有意思,尤其是“拒绝大赏”这个点,确实触动了我。片子里那种有点酷酷的、不随波逐流的年轻人形象,让我觉得挺有共鸣的。以前提到“大赏”,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荣誉,是成功,是大家都在追逐的东西。但片子里的年轻人似乎更看重的是“我”,是自己的感受和选择。他们不一定非要拿那个最耀眼的大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