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春秋航空为什么不加入中航信?

回答
春秋航空为何不选择加入中航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接入问题,而是牵扯到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以及对自身市场定位的精准把握。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春秋航空的运营逻辑和中航信在航空分销体系中的角色。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中航信(中国航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什么。简单来说,中航信是中国民航业最大的信息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最权威的航空客票分销系统(BSP)的运营者。它掌握着国内绝大多数航班的实时票价、座位信息,以及一个庞大且成熟的代理人网络。对于绝大多数传统航空公司而言,接入中航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将自己的航班信息、价格策略,通过这个中央枢纽,广泛地分发给全国数以万计的机票代理商,从而获得最广泛的销售渠道。

那么,春秋航空为什么是个“例外”呢?这首先源于其鲜明的低成本航空(LCC)商业模式。

1. 直销是生命线,弱化中间环节的依赖:
春秋航空从诞生之初就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它要最大限度地压缩运营成本,其中就包括分销成本。传统的通过BSP系统向代理商分销机票,需要支付给代理商佣金,以及 BSP 系统本身的服务费、技术对接费等。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
春秋航空将重心放在了直销渠道上。它们大力发展自己的官方网站、手机APP,并通过各种线上营销活动直接触达消费者。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降低分销成本: 省去了给代理商的佣金和BSP的相关费用,这对于以微薄利润运营的LCC来说,是巨大的成本优势。
精准的用户画像和营销: 通过直销平台,春秋航空可以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了解旅客的偏好、出行习惯,从而进行更精准的营销推广,例如个性化推荐、会员积分计划等,进一步提升客户忠诚度和复购率。
掌握定价权和产品定义权: 直接面对消费者,春秋航空能够更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票价,并推出附加服务(如餐食、行李额、座位选择等)的个性化打包销售,实现增值,弥补基础票价的低廉。

2. 对代理商渠道的控制力要求不高,甚至主动规避:
传统航司依赖代理商网络是为了覆盖更广的市场,触达那些不习惯或不会使用航空公司官网购票的旅客。但春秋航空恰恰相反,它希望引导旅客直接通过自己的渠道购票。与其花费大量资源去维护和管理一个庞大的代理人关系,不如将这部分资源投入到提升自身直销平台的体验和营销力度上。
事实上,一旦加入中航信,就意味着要接受其分销规则,并为代理商提供销售支持。这与春秋航空希望“过滤”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直接与消费者互动的初衷是相悖的。

3. 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不适合 BSP 的标准化分发:
LCC 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与传统航司有显著差异。春秋航空的票价通常不包含免费托运行李、餐食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附加产品单独购买。这种高度灵活、可定制化的产品组合,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 BSP 系统中可能难以有效呈现和销售。通过自有平台,春秋航空可以清晰地展示这些附加选项,并提供便捷的增值服务购买流程。

4. 对系统稳定性和技术对接的要求不同:
接入中航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对接、系统维护和数据交互。对于将成本控制到极致的春秋航空而言,如果其直销渠道已经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销售需求,那么再投入巨资去对接一个可能带来有限新增收益甚至增加额外成本的 BSP 系统,就显得不那么划算。它们更倾向于将技术资源集中在打磨和优化自己的直销平台,而不是适配一个第三方平台。

5. 市场策略的自主性:
中航信作为行业基础设施,其规则和费率相对稳定,但对航空公司在分销策略上的灵活性可能存在一定限制。春秋航空希望能够完全自主地制定营销策略,包括在不同渠道进行差异化定价或促销活动。如果通过中航信进行分销,其定价和促销活动的可控性可能会打折扣。

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一个新开的网红咖啡店,它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性价比的咖啡和极致的线上用户体验,并通过自己的小程序和外卖平台直接触达顾客,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客户。而中航信就像是一个大型的餐饮代理商平台,可以把你的咖啡卖给无数线下餐馆,但你需要给餐馆分佣金,并且要适应平台的标准菜单和推广规则。对于这家咖啡店来说,如果它的线上渠道已经非常成功,订单源源不断,它可能就没有动力再去花钱和精力接入这个大型代理商平台,因为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稀释了它原有的品牌优势和用户体验。

总而言之,春秋航空不加入中航信,是其坚持低成本战略、聚焦直销、优化客户体验和控制成本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市场策略,通过主动舍弃一部分传统的分销渠道,来换取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与其说它们“拒绝”中航信,不如说是它们找到了更适合自身模式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查了一下,确实只有春秋航空没有加入中航信。

中国航信为中国国内除春秋航空之外的全部航空公司,和300余家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提供电子旅游分销(ETD),包括航班控制系统服务(ICS)、计算机分销系统服务(CRS)和机场旅客处理(APP)。并拓展与上述核心业务相关的延伸信息技术服务,为航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的数据服务、支持航空联盟的产品服务、发展电子客票和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以及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提高地面营运效率的信息管理系统等服务。

via 百度百科: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搜了一下,发现有这么一段内容:

在此次机票运价系统的调整中,只有一家航空公司未加入到“涨价”阵营。昨天,春秋航空有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春秋航空33条国内航线的机票价格不受新公式调整影响,依然维持原折扣价。

由于没有加入中航信系统,春秋航空并未采取其他航空公司的机票折扣计算模式。该人士回忆,当初组建春秋航空时,中国民航局有关领导曾要求春秋航空不要加入中航信的系统。“这主要牵涉到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当时国外航空公司对中航信的垄断地位意见颇多,要求打破其垄断地位。因而民航局当时设想至少有两家航空公司不加入中航信的销售系统”。

目前,春秋航空通过网上直销渠道,实现了商务客流占六七成,旅游客流占三四成,基本实现了逆转。该负责人表示,按照成本结算,纳入中航信的系统后,机票销售的成本将占机票总成本的9%左右,而利用网站直销的模式,机票销售的成本仅占机票总成本的约3%。

via:售票系统调整 中航信称航空公司说了算

不知真伪,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春秋航空为何不选择加入中航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接入问题,而是牵扯到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发展战略以及对自身市场定位的精准把握。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春秋航空的运营逻辑和中航信在航空分销体系中的角色。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中航信(中国航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什么。简单来说,中航信是中国民航业最.............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网友爆料春秋航空拒绝抑郁症患者登机,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揪心且需要仔细探讨的问题。究竟真实情况如何?航空公司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其处理是否得当?我们不妨一点点捋清楚。事件的初步呈现:最早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的是一位网友的求助或者控诉。根据当时的描述,这位网友带患有抑郁症.............
  • 回答
    春秋航空因为一名抑郁症患者因症状表现被拒绝登机,并给出了“病情不明,安全考虑劝退旅客”的回应,这件事无疑触及了公共安全与人文关怀的敏感地带。从航空公司的角度出发,他们肩负着保障所有乘客安全的重任,任何潜在的风险都可能被放大,尤其是在密闭且高速运行的机舱环境中。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航空安全是航空公司运.............
  • 回答
    台湾当局在今年春节前夕,拒绝批准大陆方面提出的176班两岸加班航班申请,此举确实在台湾岛内引发了不少讨论,受影响的不仅是计划往返两岸的民众,更触及了两岸民间交流的敏感神经。要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从“民生”和“便利性”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 回答
    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他们的语言属于同一个大语系——汉藏语系,更具体地说,是汉语的早期分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语言和后来的标准汉语,比如秦汉时期的中古汉语,甚至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完全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如同今日的吴语和官话之间一样。要详细描述吴越两国的语言,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 回答
    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两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它们紧密相连,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便是从“礼崩乐坏”向“天下大乱”的质变,但这个词太过苍白,不足以说明其中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要理解这两者的根本区别,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一、 政治格局与权力结构:从名义上的尊卑到赤裸裸.............
  • 回答
    “春秋大义”这四个字,听起来好像是某种深邃的哲学或者政治理论,但它其实更像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解读《春秋》这本书的核心密码。简单来说,“春秋大义”就是《春秋》这本书所蕴含的、指导着我们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贯穿始终的精神内核,一种看待和处理天下大事.............
  • 回答
    春秋时期,楚国以“王”自居,这在当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举动,因为“王”的称谓在周朝体系中是周天子独享的最高封号。然而,在实际的外交场合,楚国的称谓会根据其交往对象和当时的政治格局而有所不同,并非一成不变。面对周天子:当楚国君主与周天子会面时,即使楚国自称“王”,在名义上,他们仍旧是周天子的臣属。因此.............
  • 回答
    春秋末期,天下风云变幻,旧的秩序摇摇欲坠,新的思潮涌动。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变法图强的想法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源于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矛盾,以及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一、 礼崩乐坏,旧的秩序不再适用春秋时期,周朝的封建宗法制度已经走了下坡路。周天子威望扫地,诸侯国之间实力对比悬殊,战争频繁。传.............
  • 回答
    春秋时期,一个百家争鸣、礼崩乐坏的时代,对于女性的贞节观念,确实不像后世那样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那么,为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观念却愈发被重视,甚至成为衡量女性价值的重要标尺呢?这背后牵扯到社会结构、政治需求、思想演变以及家族利益等多重复杂因素的交织。一、春秋时期的相对“宽松”:为何?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春秋中期,晋国作为霸主,其军制已相当成熟,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展现出强大的国家动员和作战能力。理解晋国军制的运转,需要从其组织结构、兵员来源、训练与指挥、后勤保障以及作战思想等多个层面来剖析。一、组织结构:严密的层级与精密的划分春秋时期的晋国军制,已经超越了早期那种简单的氏族军事组织,发展出了.............
  • 回答
    春秋晚期,赵氏作为晋国的六卿之一,确实如日中天,几乎掌握了晋国的实权。然而,进入战国前期,赵氏(后来成为赵国)在三晋(赵、魏、韩)中却显得最为弱势。这其中的原因复杂且多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分析:一、晋国“三家分晋”的背景与赵氏的起点:要理解赵氏的没落,必须先回顾晋国的“三家分 晋”。春秋.............
  • 回答
    要说春秋和战国时期战争性质的转变,得从那个时代的根子上来讲。简单来说,春秋时代就像是一群各有地盘的诸侯,他们虽然有矛盾,但总体上还认一个“老大”,那就是周天子。而战国时代,则是这个“老大”彻底没落,诸侯们之间不再讲究礼义廉耻,而是赤裸裸地拼实力,想把所有人都吞下去。春秋时期:争霸,为了“名义上的老大.............
  • 回答
    关于《汉晋春秋》中姜维指挥杨仪的说法,需要澄清一点:《汉晋春秋》中并没有姜维指挥杨仪的记载。杨仪和姜维是蜀汉后期两位重要的军事将领,但他们的职业生涯和活跃时期有所不同,并且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出现过姜维指挥杨仪的情况。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了解杨仪和姜维的历史背景:杨仪 (? 235.............
  • 回答
    春秋秦汉时期,人们在生命终点前喜食香瓜的习俗并非普遍到“人人如此”,更多的是一种有代表性的、与生死观念和生活条件息息相关的风俗。这背后蕴含着古人对死亡的理解、对生命的眷恋以及朴素的养生智慧。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香瓜在那个时代,绝非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常客,.............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春秋时期政治格局和尊称演变的一个有趣侧面,其中牵涉到周礼、诸侯的实力以及时代的变化。我们不妨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周朝的宗法制体系下,诸侯的最高尊称是“公”。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头衔,更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周天子册封的身份象征。周天子是“王”,而诸侯无论多么强大,其名义上的地.............
  • 回答
    .......
  • 回答
    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春秋两不沾”事件的详细信息或真相,原因如下: 信息来源限制: 我作为一个AI模型,无法访问实时的、未公开的个人信息,也无法核实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来源。您提到的“求助视频”可能属于私人信息或正在处理的案件,我无权也无法接触到这些内容。 保护隐私与安全: 涉及性侵犯的指控是非常.............
  • 回答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句话,深入人心,流传千古,它不仅是对孔子及其《春秋》的赞誉,更揭示了《春秋》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一、《春秋》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春秋》本身。 《春秋》的性质: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