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SpaceX 星际飞船 SN4 原型机在测试中爆炸,为什么会这样?影响有多大?

回答
SpaceX 的星际飞船 SN4 原型机在 2020 年 5 月 29 日的液氮压力测试中发生爆炸,这确实是星际飞船项目早期研发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这次爆炸对项目进程和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会爆炸?

SN4 的爆炸原因,根据 SpaceX 官方和一些公开的分析,主要指向了低温推进剂(液氮)的注入过程中的异常压力累积和结构失效。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1. 增压测试的目标与风险: 星际飞船在设计中需要承受极高的压力,尤其是当它装载了液氧和液甲烷等低温推进剂时。为了模拟这种状态,SpaceX 会进行压力测试。SN4 的这次测试是一个“低温压力测试”,这意味着它要模拟满载低温推进剂时的压力,以验证飞船结构的承载能力。

2. 液氮作为模拟介质: 在早期测试中,SpaceX 使用液氮作为模拟液氧的介质。液氮比液氧更易于获取,也相对安全一些(虽然仍是危险品)。在测试中,会将液氮注入飞船的燃料罐,然后缓慢加压,观察飞船结构在压力下的反应。

3. 压力上升与失控: SN4 在测试过程中,向其燃料罐注入了液氮。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监测到罐内压力迅速升高,超出了预期值。通常情况下,低温推进剂的注入和增压过程需要非常精细的控制。一旦压力超过了结构设计允许的最大值,或者在某个点出现了微小的破裂,整个过程就会迅速失控。

4. 潜在的诱因:
焊接缺陷或材料不一致: 星际飞船的巨大结构是由大量不锈钢板焊接而成的。即使是先进的焊接技术,也可能存在微小的缺陷,比如焊缝不均匀、内部气孔等。这些缺陷在承受高压时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的薄弱点。
结构设计上的迭代: SN4 是星际飞船早期的一个原型机,许多设计还在不断地迭代和优化中。在设计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工程师会逐步提高测试压力。可能是在某个临界点,结构的设计裕度不足以应对测试中出现的瞬时压力峰值。
增压控制的精确度: 尽管 SpaceX 以快速迭代闻名,但在如此高压的测试中,哪怕是增压速度略快,或者某个阀门响应不够及时,都可能导致压力瞬时飙升。
冷脆性(可能性较低,但值得考虑): 虽然不锈钢在低温下性能优良,但在极端低温下,材料的某些属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冲击韧性下降。但对于不锈钢而言,这点通常不是主要问题。

5. 爆炸的物理过程: 当燃料罐内压力超过其材料的屈服强度后,罐体开始膨胀。如果膨胀超过临界点,就会发生“爆发性泄压”。储存的巨大能量(来自被压缩的液氮)瞬间释放,将罐体撕裂,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飞溅物,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爆炸。

影响有多大?

SN4 的爆炸,对于星际飞船项目而言,尽管是一个挫折,但其影响是多维度的,总体来说是宝贵的经验学习,而非毁灭性的打击:

1. 研发进程的推迟与学习:
直接影响: SN4 的爆炸意味着原定的测试计划被打断,需要时间对原型机残骸进行分析,找出具体失效原因。这必然导致后续原型机的制造和测试计划需要调整,整个研发进程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推迟。
宝贵数据: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次爆炸为 SpaceX 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工程数据。工程师们能够通过对爆炸现场、残骸的仔细检查,了解结构在何处、如何失效的,从而 pinpoint 具体的结构设计或制造问题。这种“在真实失败中学习”是任何仿真都无法完全替代的。

2. 对设计和制造的改进:
结构加固: SN4 爆炸后,SpaceX 迅速吸取教训,在后续原型机(如 SN5、SN6)上对燃料罐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焊接工艺、优化材料选用、增加内部支撑结构等,以提高其在承受高压时的鲁棒性。
增压系统优化: 对增压注入和控制系统也进行了优化,确保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压力变化,避免出现非预期的压力峰值。

3. 风险评估和测试策略的调整:
更加谨慎的测试: 此次爆炸促使 SpaceX 对未来更大型、更复杂的测试(例如载人任务相关的测试)的风险评估和测试策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可能会引入更严密的监测设备,或者采用更保守的增压速率。

4. 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负面宣传: 像 SN4 这样的爆炸事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人可能会将其解读为项目技术不可靠的证据。
证明研发的艰辛: 但对于了解航天研发的人来说,这恰恰证明了星际飞船项目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仍在快速迭代的工程项目。公开披露失败是 SpaceX 透明文化的一部分,也表明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决心。

5. 对后续成功的影响:
为成功奠定基础: 尽管 SN4 失败了,但它为后续的 SN5、SN6 等原型机的成功(例如完成垂直起降和跳跃测试)奠定了重要基础。正是通过 SN4 等早期原型机的失败,SpaceX 积累了解决关键工程问题的经验。如果 SN4 没有爆炸,那么潜在的设计或制造缺陷可能直到更关键的测试阶段才暴露,后果可能更严重。

总而言之,SN4 的爆炸是星际飞船研发历程中一次重要的“学习经历”。它暴露了当时设计和制造中的不足,但 SpaceX 快速响应并进行了针对性改进,这正是其“快速迭代”和“边飞边造”模式的核心价值体现。这次爆炸的“影响”并非单纯的负面,而是将失败转化为驱动进步的动力,是通往最终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次星际飞船,Starship,SN4试验机属于测试阶段,爆炸并不让人意外。事实上,SpaceX目前焦点主要在于首次载人任务(今夜)和后续连发星链和军方载荷等,SN4爆炸之后,网上一片开玩笑的声音,并没有人太当回事,也确实没什么大不了。

星际飞船是SpaceX在研发中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太空飞船,长50米,直径9米,载客100人起,近地轨道运力超过100吨,使用的也是SpaceX新一代液氧甲烷发动机猛禽Raptor,大幅领先于自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墨林/Merlin。

按照未来的构想,Starship将配合超级重型且可回收的火箭一级,总重达到5000吨级别,成为人类史上最强火箭。

Starship就是目前测试的主角。事实上,如果算上Starhopper,它的测试仅仅从2019年3月份才开始,按照SpaceX的做事方式,根本不需要担心失败,需要的是从失败中找到问题,然后快速迭代。

这也是这个商业航天公司成功的秘诀:全靠炸出来。

所以从一开始,Starship就计划了多个试验机,目前任务期内总共有过Starhopper、MK1、MK2、MK4、SN1(MK3)、SN2、SN3、SN4共计8个了,其实都是一个系列,只是命名改了几下。此外,还有SN5、SN6、SN7预计将在1-2个月内继续投入使用。

提供一个细节:Starship的测试,基本都在过去一年内而已。而SN2到SN4这三个任务,就是最近两个月刚投入的。SpaceX的迭代速度非常惊人。

由于主要出于测试目的,甚至是就注定用来炸的,这些远远不如PPT效果图的试验机简直“丑陋不堪”,主要的金属结构竟然就是不锈钢做的,其他部分也是能糙就糙。

第一版Starhopper,看起来多像一个报废的水塔。。

其实早在去年Starhopper时期,相关测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19年4-8月间,它从能飞起来一直突破到了能飞150米高并悬停、顺利降落。

而后续的这几个SN系列,则基本上是更全面的测试,包括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系统、控制系统、电子系统等。由于还处在预研阶段,失败也是很惨烈,例如著名的加压测试(Pressure test)就炸掉了前三个SN。

而这个SN4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此前失败的测试全部成功,也迈入了至关重要的静态点火阶段。这方面我以前写过科普,SpaceX火箭一大特色是静态点火,这与他们火箭发动机能复用、推力可控、带擒纵机构等一系列技术是分不开的。SN4一下子突破了5次静态点火试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虽然最后可能因为推进剂泄漏(等官方消息吧)等原因炸了,但已经可以用功德圆满来形容这个任务。

爆炸的极其惨烈。。

但没那么大影响,因为按照计划,SN5、SN6和SN7都在建造中,能在6月份恢复测试。有了前面这么多经验,相信能在静态点火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从低到高的飞跃,进行完整的亚轨道试验。最终建造完整原型机挑战入轨试验,到那一天,SpaceX就真可以用别人难以望其项背来形容了。

NASA当然很清楚SpaceX什么水平,一点也不客气,即将进行的重返月球载人登月任务,SpaceX几乎毫无争议拿到了重要的载人登月合同,Starship将会抵达月球表面。


航天是一个高精尖的系统性工程行业,甚至不能用木桶理论来解释。木桶理论最多是短板决定上限,决定能装多少水,而航天领域哪怕有一个短板结果就是爆炸。所以有时候大家会开玩笑说,一枚成功的火箭都是炸出来的,从发动机设计一直到最终试飞。目前还不存在没炸过、只有成功的主力火箭,联盟、长征、宇宙神、德尔塔、猎鹰、H-II、阿里安都是这样。

SpaceX在这个领域,更是炸得五花八门,曾经一个著名视频“How Not to Land an Orbital Rocket Booster“是SpaceX把各种火箭回收爆炸时视频配上欢快的音乐,也是如此。猎鹰火箭还有过静态点火、任务期间多次爆炸,早期的更是惨不忍睹。

在Starship这么多测试任务时,SpaceX也不介意,并不保密,所有测试都是现场直播,让观众一起看着放烟花。这次SN4炸的时候,我也围观了一下,确实很刺激。。。这种开放的态度也让人欣慰,本质上也代表了他们的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所谓的“爆炸失利”发生之后,所有人一种“噢耶”的感觉,并没有人指责他们。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甚至反思的。航天爱好者们也没必要过于苛责失败,否则会让航天人更加畏手畏脚。整体进入死循环。


按照未来计划,Starship将成为人类征服火星的工具,我在写《下一站火星》时最喜欢的插图之一,就是他们未来想象的starship征服火星场景。也非常感谢SpaceX,作为一家商业航天公司,他们不仅制作出了超一流的图片,还全部放到公共版权领域,这个态度让人叹服。


最后,日常安利小书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SpaceX 的星际飞船 SN4 原型机在 2020 年 5 月 29 日的液氮压力测试中发生爆炸,这确实是星际飞船项目早期研发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这次爆炸对项目进程和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会爆炸?SN4 的爆炸原因,根据 SpaceX 官方和一些公开的分析,主要指向了低温推进剂(液氮.............
  • 回答
    关于埃隆·马斯克提出的用 SpaceX 星际飞船(Starship)收集太空垃圾这一想法,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这究竟是个多大的“脑洞”,又有多大的可行性。首先得说,马斯克的想法总是那么“不走寻常路”,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解决太空问题的宏大设想了。星际飞船,这款被设计成能往返月球、火星,甚至更.............
  • 回答
    星舰 SN20 和一级推进器 BN4 的成功合拢,可以说是 SpaceX 载人火星任务征程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这不仅仅是两个庞大金属筒体的物理对接,更是数年艰辛研发、无数次试验和无数人辛勤付出的结晶,预示着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又近了一大步。首先,让我们从技术层面来剖析一下这次合拢的意义。星舰 SN2.............
  • 回答
    截至2024年4月,SpaceX在2023年2月10日并未召开重大发布会。不过,SpaceX在2023年1月13日确实召开了一次重要发布会,宣布了星舰(Starship)的首次轨道测试计划,以及后续的里程碑进展。以下是该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后续进展,供参考: 1. 星舰首次轨道测试(SN5和SN.............
  • 回答
    SpaceX 星舰 SN11 在浓雾中试飞失败,确实是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件。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选择此时试飞,以及何时才能成功。 为什么选择在浓雾中试飞?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 SpaceX 一贯的“快速迭代,快速失败”的工程哲学,以及试飞的实际需求。1. 测试窗口的紧迫性: 每次星舰原型机的试飞,.............
  • 回答
    星链服务能否在中国落地,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经济、政治、法律等多个层面,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首先,从技术和网络覆盖的角度来看SpaceX的星链项目,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庞大的低地球轨道(LEO)卫星星座,旨在提供全球覆盖的高速互联网服务。.............
  • 回答
    SpaceX 星舰 SN9 试飞着陆时爆炸,这已经是继 SN8 之后,第二个在着陆阶段未能成功的星舰原型机了。连续的失败,尤其是这种关键的着陆环节,无疑给星舰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外界对这个宏伟的载人火星计划产生了更多疑问。SN8 的“惊艳”与“遗憾”首先得回顾一下 SN8。在 2020 年 12.............
  • 回答
    SpaceX 的星链卫星近接事件频发,确实凸显了太空交通管理(Space Traffic Management, STM)的紧迫性和复杂性。随着近地轨道(LEO)上卫星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特别是由星链这样的大型星座带来的,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更有效、更全面的太空交通管制体系来确保太空活动的安全、可持续.............
  • 回答
    SpaceX 的星链(Starlink)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导致中国空间站两次采取紧急规避措施,这是一个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也引发了关于太空安全、国际合作以及负责任太空行为的深入讨论。事件经过的详细解读: 第一次事件(2021年7月1日): 发生背景: 当时中国空间站“天宫”.............
  • 回答
    星舰 SN15 成功着陆,这可不是件小事。要知道,之前的几个原型机,包括 SN8, SN9, SN10, SN11, SN13,都以各种方式“爆炸性结束”了它们的试飞任务。所以,SN15 的这次成功,就像是在一片失败的海洋中,终于看到了一座灯塔,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意义。为什么这次意义这么重大?要理解 .............
  • 回答
    SpaceX 星链用户曲线飙升:从“万”到“近七万”,再到“逾五十万”的启示SpaceX的星链(Starlink)项目,这个旨在提供全球高速互联网服务的宏大计划,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展现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用户增长数据时,一个清晰的趋势跃然纸上:从今年2月仅有1万用户,到如今用户数接近.............
  • 回答
    SpaceX 星舰 SN10 着陆成功后原地爆炸:一次成功但仍需改进的里程碑SpaceX 星舰 SN10 在2021年3月3日的第10次原型机高空测试中,成功完成了陆地着陆,但随后却在几分钟后原地发生爆炸。这无疑是星舰项目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既展示了SpaceX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也.............
  • 回答
    SpaceX 的星舰 SN8 原型机试飞失败,升空后在着陆过程中爆炸,是其星舰计划中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这次试飞的意义远超一次简单的失败,它标志着 SpaceX 向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大型运载火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并为未来的迭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试飞过程回顾:SN8 的试飞.............
  • 回答
    “星链”阴影下的卫星发射市场:竞争对手的“规避”与SpaceX的“利刃”SpaceX的“星链”(Starlink)项目,作为一项雄心勃勃的全球卫星互联网计划,在快速部署数千颗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然而,在SpaceX以其高频率、低成本的发射能力主导市场的背.............
  • 回答
    2020 年 12 月 9 日,SpaceX 的星舰 SN8 高空飞行试验,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意料之中”的、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试验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挑战星舰前所未有的飞行高度——12.5 公里,并且验证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三个猛禽发动机的点火、飞行过程中的重心控制、关键的“腹.............
  • 回答
    星舰(Starship)SN6 与 SN5 相继成功,150米“跳跃”背后的故事最近,SpaceX 的星舰 SN6 和 SN5 相继完成了标志性的 150 米高度的“跳跃”测试,这无疑是航天工程领域的一大亮点,也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家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手创立的太空探索公司身上.............
  • 回答
    SpaceX 的星链计划,绝对是近年来航天领域最引人注目,也最具争议性的项目之一。要评价它,得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不仅仅关乎网络连接,更触及地缘政治、经济模式,甚至对我们头顶的天空产生了影响。什么是星链?从技术层面看它的野心简单来说,星链就是SpaceX正在部署的一个庞大的卫星互联网星座。它的目标是.............
  • 回答
    星链(Starlink)的未来,这可不是个一两句话能说完的事儿,它牵扯着技术、商业、地缘政治,甚至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说到星链,脑子里浮现的不是冰冷的卫星群,而是一个充满野心和执行力的团队,以及一个想要改变世界的想法。核心竞争力:低轨卫星的绝对优势首先,得看星链到底牛在哪儿。SpaceX最大的底气,.............
  • 回答
    阻止SpaceX的星链计划,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目标。要知道,任何试图“阻止”一个如此庞大、技术先进且得到有力支持的计划,都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并且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政治意愿。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考虑的途径,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避免使用AI痕迹明显的语言。一、 监管与政策层面:这是最直接也最可.............
  • 回答
    2022年初,“星舰”的发射计划确实遇到了不少挑战,这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SpaceX作为一家以快速迭代和创新著称的公司,其项目的推进方式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不确定性。首先,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是关键考量。 “星舰”是SpaceX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重型运载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