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离子液体,毕竟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什么是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指液态时的离子化合物,也可指熔点低于一定温度(如100℃)的离子化合物。(来源:维基百科)在题主这个问题中显然是取第二个含义。
实际上,离子液体只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是呈现液态的,不代表其正负离子不会互相吸引到一起形成固体。如果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离子液体也会凝固成固体的。
比如说一种常见的离子液体[BMIM][PF6]的凝固点为10°C(来源:Heddleston J G, Visser A E, Reichert W M et al. Green Chemistry, 2001, 3: 156-164.),那么在10°C以下,它就会凝固成为固体。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一般离子液体的凝固点这么低?
对于离子化合物,凝固/熔化过程,就是离子间吸引力与热运动之间竞争的过程。如果离子间吸引力越大,则越难克服吸引力熔化,从而使得熔点越高。由此可见,离子液体的离子间吸引力偏弱。
那么为什么它们的吸引力偏弱呢?正负离子间的吸引力主要是库仑相互作用。我们都学过库仑定律
所以,如果离子间的距离较大,那么吸引力就越小。一般的室温离子液体,都具有离子半径比较大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比如说[BMIM][PF6]),那么使得离子间的距离大;另一方面,一般也都只带一个电荷;从而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小,因此熔点低。
所以,不是因为它们不会吸引到一起形成固体,而是因为离子半径大、吸引力弱,从而在室温下多半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如果温度降低,依然可以相互吸引形成固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