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骑手发展与保障报告》 8% 骑手想当物流总裁,灵活就业者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回答
《骑手发展与保障报告》中“8%骑手想当物流总裁”这一数据,折射出灵活就业者群体内心深处对职业发展和职业尊严的渴望,也为我们思考如何为这部分人群提供更有效的职业规划和支持提供了重要视角。

一、 如何看待“8%骑手想当物流总裁”?

这个数据非常有意思,也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渴望成长与突破: 8%的比例虽然不是多数,但绝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数字。它代表着一部分骑手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有野心、有梦想,渴望在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从“送货员”到“物流总裁”,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但这种跨越本身就体现了他们对自身潜力的认知和对行业顶端的向往。
对行业理解的深入: 骑手是物流链条最前端、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每天接触的不仅仅是配送本身,还有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客户的需求、车辆的管理、时间节点的把控等等。在日常工作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切身感受。这种近距离的观察和实践,可能让他们对物流行业的整体运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萌生了更宏观的职业愿景。
对稳定与保障的追求: 虽然报告强调的是“想当总裁”,但背后也可能隐含着对更稳定、更体面、更有保障的工作环境的追求。成为“总裁”是实现这一切的终极目标,而过程可能包含晋升到管理层、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等。
榜样与激励效应: 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从基层爬升到管理层的人物存在,他们的故事会成为骑手群体中的激励。看到同行或前辈通过努力获得成功,会激发更多人向上发展的动力。
数据可能存在的“理想化”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想当物流总裁”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抱负或愿景,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或者有清晰的路径。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个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步骤。
对当前工作模式的反思: 也有可能这部分骑手对目前高强度、低议价能力、缺乏晋升通道的灵活就业模式有所不满,因此将“成为总裁”作为一种跳出当前困境的“逃生出口”和终极理想。

总而言之,这个数据既是对骑手群体内在驱动力和职业抱负的肯定,也提醒我们关注到灵活就业者同样拥有向上发展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打一份工”。

二、 灵活就业者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对于骑手以及更广泛的灵活就业者来说,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当总裁”这样的宏大目标,更是为了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方向,提升自身价值,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保障。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1. 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

深入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
优势: 骑手通常具备良好的体能、方向感、时间管理能力、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客户服务)、对路线的熟悉度、熟悉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等。
劣势: 可能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理论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财务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
兴趣与价值观: 除了工作技能,也要思考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独立完成任务?看重收入、自由度还是稳定性?
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12年): 例如,成为区域内的“优秀骑手”,提升接单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掌握某种新的配送技能(如冷链配送);学习一门基础的车辆维修或保养知识;开始学习一门在线课程,提升基本技能。
中期目标(35年): 例如,晋升为骑手队长、团队负责人;开始参与一些团队管理工作;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如物流管理助理);转岗到物流公司的管理岗位或客户服务岗位。
长期目标(5年以上): 例如,成为物流站点的负责人、运营经理,甚至如报告中提到的“物流总裁”。这可能需要更系统的学习和更长期的职业发展积累。

2. 技能提升与知识储备:

巩固与提升现有技能:
驾驶技能与安全意识: 不断提高驾驶技术,学习安全驾驶知识,避免事故,这是基础也是保障。
时间管理与路线规划: 通过经验和工具(如导航软件的高级功能)优化路线,提高配送效率。
沟通与服务技巧: 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处理投诉,提升服务质量,积累良好口碑。
学习新技能,拓展职业可能性:
计算机与数字化技能: 学习使用Excel、Word等办公软件,掌握物流管理系统(如TMS、WMS)的基础操作,甚至学习一些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
专业知识学习:
物流基础知识: 学习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优化、供应链管理等基础概念。
管理学入门: 了解团队管理、项目管理、沟通协调等基本管理理论。
客户服务与心理学: 提升处理复杂客户关系的能力。
车辆维护与管理: 如果有条件,学习基础的车辆维修保养知识,可以为未来管理车队打基础。
学习渠道:
在线教育平台: MOOC(如Coursera、edX、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行业内的在线培训课程。
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选择正规的、与物流或管理相关的培训。
阅读行业书籍与报告: 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
行业协会与社区: 参与行业交流活动,结识同行,学习经验。

3. 实践与积累经验:

在岗位上积极表现: 争做“优秀骑手”,争取获得平台的认可和奖励,为未来晋升打下基础。
主动承担更多责任: 如果有机会,积极承担一些非核心的团队管理任务,如新骑手带教、简单的数据统计等。
跨岗位学习与实践: 如果平台允许,尝试在不同类型的配送(如生鲜、医药、大件)中积累经验,了解不同业务模式的特点。
寻求导师或榜样: 找到公司内部有经验的骑手队长、站长,或者行业内的前辈,向他们请教经验,寻求指导。

4. 职业转型与晋升路径探索:

内部晋升:
骑手队长/小组长: 这是最直接的晋升路径,通常需要有良好的服务记录、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调度员/派单员: 负责优化订单分配和路线规划,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系统操作能力。
客服专员/管理: 处理客户咨询、投诉和反馈,需要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技能。
站点管理/区域管理: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有机会晋升到管理岗位,负责整个站点或区域的运营。
外部转型:
物流公司其他岗位: 凭借在物流一线的实践经验,可以尝试转型到物流公司的运营、客服、数据录入、车辆管理等岗位。
相关行业: 如快递公司、电商平台仓储、同城货运公司等,都可能提供类似的岗位机会。
创业: 凭借对行业的了解,未来如果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经验,也可以考虑自己创业,例如开一家小型的物流配送公司、维修店等。

5. 利用平台资源与建立人脉:

关注平台提供的培训和晋升机会: 很多大型物流平台会为骑手提供职业发展相关的培训或内部晋升通道,要主动了解并参与。
建立行业人脉: 与同行、上级、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人脉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可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包括信息、机会和推荐。
关注行业信息: 阅读行业媒体、参加行业展会,了解最新的技术、模式和政策,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信息支持。

三、 面对“想当物流总裁”的挑战与建议:

对于想要从骑手成长为“物流总裁”的这部分人,他们需要认识到这将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坚持。

系统性学习是关键: 从实践经验到管理层,需要的不仅仅是经验,更需要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例如,物流管理的理论、成本控制、团队建设、战略规划、财务管理等。
软技能的培养: 沟通、领导力、决策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软技能,在晋升到管理层后会变得尤为重要。
持续学习与适应变化: 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和模式不断更新,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适应行业变化。
耐心与坚持: 从基层到高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和长期的投入,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
寻求外部支持: 如果可能,可以考虑通过继续教育、参加高级管理培训课程来加速自己的学习进程。

总结:

“8%骑手想当物流总裁”的数据,是灵活就业者群体积极向上职业心态的一个缩影。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职业规划,需要从自我认知、技能提升、实践积累、转型探索等多个维度入手。平台、社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为灵活就业者搭建更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和支持体系,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并获得应有的职业尊重和回报。这既是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也是推动整个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谁都有能力去做职业规划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先规划再职业,上了班就是先职业再规划,而真正干上了,一般都是有职业没规划,等你年纪到了,前缀还是“灵活就业”的时候,那就没职业更没规划了。

外卖能不能做一辈子,不能。

但这个道理难想吗?不难。

谁都能想明白,谁都能想清楚,但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呆在二三线城市,因为种种原因而耽误了学业晋升的年轻人,你让他积累自身?怎么积累?重新高考吗?

年龄越往后,重新抉择的成本就越大,不是说你想改就能改滴。

没有谁愿意选择艰难的路,但既然他选择了,他就有他的苦衷,没有送外卖,也有拌沙子,没有快递员,也有搬砖工,从这个角度来说,饿了么反而还给了这些人群一个相对不错的选择。

在这种综合之下最顺畅的选择里,与其说规划,不如说顾好眼下吧。

这可能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真相吧。

user avatar

灵活就业人口超2亿

当前我国旧经济体正在变革,而新经济体制尚未成型,社会整体处于多元化的经济中。在生活中表现为“我国灵活就业人口超过两亿”,互联网中出现多种声音。

其实早在国家成立初期,由于市场经济单一,根本没有什么职业能提供给人们,因此在当时只有农民,工人,无业这三个群体。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体系开始萌芽,允许经济上百花齐放,很多人选择了经商,在商业发展后,服务业也蓬勃发展,从此经济体制多元,有了灵活就业一说。

如今,人们的就业机会更多了,除了实体产业,还有文化数字产业,前几年爆火的电商,直播等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分工就会产生,随后劳动生产率会得到极大提升,市场也会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灵活就业的规模扩大,分工逐渐明确。以外卖配送行业为例:

小时候特别饿,妈妈又不想起身做饭?就只能扒着床头喊妈妈,妈妈高兴了,带你去餐馆小吃一顿;要是没看好时机,妈妈不开心,那这顿饭就不用吃了!现在想吃大餐却不愿意跑去餐馆?外卖小哥直接把店给你搬过来,啤酒奶茶烤肉,你想吃什么?

祖国的花朵怎么能挨饿呢?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相比于其他行业,传统餐饮行业的变革已不仅限销售环节,在便捷生活需求的推动下,外卖作为餐饮O2O的发展更为迅速。外卖配送的需求量大,回报高,在工作同时也能对这个城市有更多了解,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出于这些原因成为一名骑手。并且从骑手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骑手来源主要为第三产业,少数骑手将外卖配送作为第一份职业。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很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伟大的事。河南暴雨,骑手勇敢救援落水人员;大连疫情,上百名蓝骑士挺身而出,免费给封控区居民配送食物和生活用品;救护车侧翻,16名路过的骑手紧急救援,争分夺秒抬车救人。他们在有限的时间超越今生,书写自己的大爱。

可即便是这样,早期外卖员除了送外卖不会有其他可能,因此社会对外卖员的整体认可度偏低。让骑手帮忙买东西,上楼代取快递,更有过分的,你上楼给我捎两袋水泥,下楼给我带走垃圾。你敢不照办,我就差评。

但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客户和骑手的关系更加和谐。暴雨天有客户留言,慢点骑,我可以提前签收,安全第一;骑手在寒风中等待客户,一定要把热乎乎的饭送到客户手中。关系和谐,社会容忍度高,这使得外卖员灵活就业群体的规模逐渐膨胀。

灵活就业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我看来,一个人不怕出身低贱,也不怕做过低贱的活,各个行业有各自行业的豪杰,乞讨的朱重八成了皇帝,卖草鞋的做成了皇叔。灵活就业也好,国企稳健也行,总之别太执着用眼下的情况去推演未来,只要成才的方向有,并且自己没有脱离社会轨道,还是着手能达到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求法其上,灵活的职业规划,也是这个道理。

保障广大骑手群体的权益,提升骑手的职业化成长,饿了么进一步完善晋升通道,拓宽转岗通路。骑手可以发展成站长、服务商配送经理,甚至晋升整个城市的城市经理。在2021年1877位骑手晋升为站长、队长。如果有意愿做外卖运营,客户拓展经理或者客服,这也是一个新的职业选择方向。

在职业发展之外,还要有基础保障设计,比如优化规则,保障劳动报酬,提升福利关怀等,以此给就业人员越来越多的劳动保障,逐渐将骑手这份工作事业化。

外卖配送已经成为一个可以终身发展的事业了吗?

从这份《报告》来看,发展保障制度日益完善,骑手的晋升通道被进一步打通,灵活就业者也可以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另一份骑士晋升意愿调研中,45%骑士将“晋升为站长、配送经理”作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更有8%骑士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

此前媒体报道,安徽有对三兄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六年间在老家买了三套房。三弟还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晋升跑单队长,负责小队日常配送管理。还有位骑手李伟接连晋升,当上了上海城市经理,现在管理着四百多号骑手。

以上实例也在等着刷新,谁说下一个经理不会是你?

在社会给予骑士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企业和平台也能履行自己的义务,体现人性的温暖。

期待和梦想,是人生中最鲜艳的花。希望你找到你的人生规划,发展自己的事业。

user avatar

外卖骑手其实极大程度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门槛低,对文化技能等要求不高,对于外地来想打一份工混口饭吃的人来说会是个首选,毕竟或许辛辛苦苦能赚到万把。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外卖骑手这个职业确实给不少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愿意跑单,那就可以赚到钱。

但是是否可以持续工作,还是取决于平台的保障。灵活就业对很多人来说就意味着安全感低、没有保障。

这个保障其实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基础的用工保障,比如是否有合规的劳动关系。另一个是,职业是否有前景,是否有晋升发展的渠道。否则仅仅是卖苦力,只能趁着年轻,那么未来何去何从。

首先是,最基本的劳动保障。作为灵活就业者,只应是工作方式的不同,不该是劳动保障的不同,他们也应有完善的保障,这才是骑手稳定收入的根本和安全感的来源。

最近多地出台了关于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指导文件,饿了么也发布了《骑手发展与保障报告》,报告也提出依法合规用工,坚决落实“算法取中”。

平台梳理骑士用工现状,禁止以任何形式诱导或强迫骑手转为个体工商户规避用工主体责任行为,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地有关部门的合规要求。

在此基础上,还提供员工关怀,强化骑手保险保障,试点“连续工作4小时休息20分钟”,保障骑手的休息健康。这种权益的保障落实才是骑士作为灵活就业者有安全感,获得稳定收入的巨大保障。

在这样保障的基础上,灵活就业者才会更加愿意选择外卖骑士这个职业。

比如,工厂工人可以在订单淡季送外卖,餐馆服务员闲时送外卖……灵活的时间、灵活的形式,还可以获得相对稳定、有保障的收入,来解决生存的压力,对于外卖行业和员工自身都是很大的幸福感。

当然,让骑手有更大的保障,仅仅依靠基本劳动保障是不够的,而是能给骑手提供什么样的晋升途径和职业发展规划。

因为做一辈子骑手,是必然会随年龄增大而淘汰的,如果可以有晋升渠道,甚至转岗的可能性,才是对骑手来说更长远有效的保障。

根据《报告》,从骑手干起,可以有机会晋升为战长、队长,接着可以晋升服务商配送经理、城市经理。除了岗位晋升,饿了么还在打造更丰富的转岗通路,外卖运营和商户拓展经理是骑士最想转岗的岗位。

当然这不能仅仅是画大饼。要真的透明,能落实。

能够真的一步步让骑手有机会做到站长、队长,配送经理,甚至真的能转岗,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这是个美好的愿景。

我更想看到的是它能够落实。

这需要进一步制定好可视的标准,做到什么程度可以晋升到哪一步,如何考核,怎样才能转岗,这都需要落实的。

对于职业发展,晋升问题,不仅需要骑手去努力,更需要平台去努力,去实现。

希望外卖平台能够真的从骑手角度考虑,为骑手着想,去透明晋升渠道,制定详细晋升标准,我们广大群众也都在监督,毕竟做得如何,我们都看在眼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