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谈谈一下巨鹿之战的一点细节,先从刘邦开始,你可能会说,巨鹿之战关刘邦啥事?凭直觉这么想可不行,细细考究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此先说明一下,巨鹿之战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巨鹿之战只是反秦联军进攻围困巨鹿城的秦军,解了巨鹿之围而已,不必多说,广义上来说,是以秦军围困巨鹿开始,联军与秦军的一系列战斗,直至章邯加入反秦联军结束,我们研究的自然是广义上的“巨鹿之战”。
秦二世二年九月,定陶之战,秦章邯突袭楚军,楚军主帅项梁战死,楚军顿时群龙无首。楚怀王闻报果断行动,将都城从盱台迁到靠近前线的彭城,并夺取了楚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楚兵已破於定陶,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搞不懂为啥《史记》说“怀王恐”,楚怀王害怕的赶往前线?)
楚军主力集结在彭城,而作为楚军一部的刘邦一支则屯住砀郡作为守卫彭城的一道屏障。【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后九月(闰九月),楚怀王主持了楚军的整编,同时秦军北上伐赵,围困了巨鹿城。
秦二世三年十月,秦军攻破邯郸,各地反秦军也为了救赵往巨鹿方向集结。我要在这个时间点开始重点讨论刘邦的行动。先贴《高祖本纪》:【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破二军。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馀人,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
虽然《史记》总在说刘邦是向“西”,但这一段行动事实上刘邦是在往北行动然后往南,秦二世二年后九月楚军完成重整出击,以宋义为上将军救赵。至十月,刘邦破秦军于成武南,此战被《本纪》省略,记录在《月表》中,散将于曹参、周勃等人传记,成武南战斗后刘邦继续北上,又在成阳(城阳)、杠里两地陆续击破秦军,从记叙看,击破的秦军中包括属于王离的部队。然后【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关于这一句就有分歧,有人会认为这一句是指巨鹿之战楚军击破王离解巨鹿之围,我不这么认为。刘邦成武南破秦军在十月,项羽杀宋义在十一月,解巨鹿之围在十二月,同在十二月刘邦已经南下回到砀郡栗县,则成阳·杠里之战发生在十月至十一月之间,这里【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之后,刘邦才【遇彭越昌邑】并一起进攻昌邑,没有攻破昌邑后刘邦继续南下在十二月抵达栗县(据《月表》)。那么在刘邦抵达栗县以前与彭越进攻昌邑当在十一月,而解巨鹿之围在十二月。所以我认为【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描述的是楚军十一月的军事行动。而且关于巨鹿之战,在《高祖本纪》的后面有补叙:【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如果插入刘邦的行动中似乎行文不畅。
【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我认为是指楚军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而刘邦作为楚军的一部分也参与了行动,刘邦参与的部分自然成阳·杠里之战。
到这里发现什么问题没有?
其一,刘邦似乎并没有在后九月楚军主力北上后直接与楚军主力分开向西行军,而是一直作为楚军主力的支援,北上进攻秦军。
其二,宋义的楚军根本不是一直毫无作为。
《项羽本纪》说宋义的楚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这句话春秋笔法十分厉害。
即有人怀疑【四十六日】乃是虚数,是一个具有迷信色彩的数字,同时,安阳在今曹县以东,成武即今成武县,成武县和曹县的直线距离仅30多公里,宋义的楚军驻扎在安阳的时候,刘邦在其东边的成武南作战击败秦军,两地距离不过一两天路程,如果急行军一天必达,所以宋义真的只是带着楚军在安阳挂机吗?
当然,有人反驳,宋义驻扎的安阳是指今河南省安阳市的安阳,那么这种可能性有吗?
事实上,如果要达成项羽破釜沉舟“持三日粮”的成就,宋义驻扎的安阳还真必须得是今安阳市的安阳,同时,《史记》所说的楚军“渡河”则必须指渡过漳水而非黄河。为什么呢?
安阳市安阳在黄河以北,虽然史书中“河”一般指黄河,但如果【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的“河”是黄河,那么宋义驻扎的安阳就不可能在黄河以北,否则楚军行军是标准的南辕北辙。
宋义驻扎的安阳可能是今安阳市吗?
宋义在后九月由彭城出发北上救赵,至十一月被项羽所杀,宋义指挥楚军只有约两个月时间。如果我们相信【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的时间,并且相信此安阳是在今安阳市,那么宋义行军时间只有不到二十天,彭城(今徐州)距离安阳(今安阳)直线距离即超过330公里,古代正常行军(不算急行军的情况)一天三十里。楚军二十天也只能走600里,这里这些粗糙的计算还没考虑到:楚军不可能直线进军至安阳;大军渡过黄河需要更多时间;北上路上有秦军阻拦(由刘邦行动可知);古代一里远少于今一里,汉一里约415米······
好,让我们破除万难,宋义就是脑子有病,每天急行军都超过四十里抵达了安阳。然后呢?
宋义不是要坐山观虎斗吗?不是要缓图秦军吗?结果宋义却急行军抵达安阳救赵?逻辑呢?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也能证明宋义驻扎的安阳不可能是安阳市。【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宋义和齐国PY交易,亲自送儿子宋襄送到了无盐。无盐在东郡,今东平县以东,无盐距离安阳市超过300里,并且在黄河以南,而邯郸距离安阳市不过100多里,急行军一天可达,而十月秦军已经攻破邯郸,如果楚军驻扎在安阳市,则处于随时就可能被秦军攻击到的范围内,而宋义往返两地时间至少要五六天吧?这么作死的统帅真的有吗?
以上,为证明楚军驻扎的安阳在黄河以南分析了这么多!为什么要证明这个?因为如果安阳在黄河以南,那么楚军渡河就是渡过黄河,如果楚军破釜沉舟是渡过黄河那么······无论怎么计算楚军从黄河边抵达巨鹿城的距离都超过300里路程,也就是说除非楚军每天行军速速都超过一百里(还要更多),不然三天时间连巨鹿城都赶不到更别说打战了。附带说《孙子兵法》曰:【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破釜沉舟有没有咱不敢确定,但渡河后楚军【持三日粮】······从现实考虑根本不可能!
弄张草图,红圈是刘邦起始位置,红色箭头是刘邦行军路线,北上抵达成阳(城阳)后又南下过昌邑西回到砀郡栗县,蓝圈依次是彭城、安阳(曹县附近)、安阳(安阳市)、邯郸,绿圈是巨鹿,深蓝圈是无盐(大概位置,地图没标无盐)。
惊世骇俗的“真相”没有,一般人没注意到的“细节”有。
章邯在河南的时候,在东阿之战就惨败于项梁,然后章邯一路向西溃败,被打的满头包,最后因为项梁骄傲大意,得到关中援兵的章邯使用斩首战术突袭击杀了项梁,这就是定陶之战。
但是定陶之战只是项梁本人死了,对楚国军力并未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特别是项梁的直属中军,基本保存完好,因为随后就是熊心接管楚国,大举出兵三路伐秦。
于是章邯在击杀项梁后,就【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也不知道【真·以为】,还是【假·以为】,反正章邯的行为不符合逻辑。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既然认为楚地兵不足忧,为什么在击杀项梁后,不乘胜追击呢?虽然项梁死了,但是楚王还在呢,这个时候不乘机攻灭楚国,俘虏楚王,而是急匆匆的跑去河北找王离干嘛?
别管那个楚王是不是傀儡,那也是个王啊,俘/杀一国之王的功劳,再加上灭楚之功,可是非比寻常。
而且除了楚王这个功劳,还有楚地大片的郡县,从河南到淮北,从淮南到江东,这些都是大功劳啊。
定陶之战的战果有多大,楚国军力是否受到重创,章邯难道会不清楚吗?
所以章邯的后续行为耐人寻味,史记里的【以为】两个字更是很有灵性。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
章邯使用斩首战术击杀项梁后,就急匆匆的跑去河北,与王离汇合,打下赵国邯郸,然后围攻巨鹿。
于是,“细节”又来了。
九月,秦军杀项梁,破邯郸,然后开始围攻巨鹿,再历经闰九月、十月、十一月,到十二月的巨鹿之战,也就是说秦军围攻巨鹿打了四个月,都没打下来,可谓是【久攻不下】、【顿兵城下】。
并且,汇集了秦军两大主力,却是一个主力(章邯)去守粮道,另一个主力(王离)去攻城。
当时六国复立,关东已不复为秦国所有,秦军出关等于劳师远征,深入敌国,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秦军自身就属于地处险地,不得不重兵看守粮道。
(这或许就是宋义观察到的情况,并想要坐收渔翁之利的原因吧。)
因为秦军地处险地,顿兵城下,于是项籍抓住了这个破绽,先派英布渡河,然后英布击败章邯,断了王离军的粮道,然后诸侯联军见状,一拥而上,围攻并消灭了王离军。
项籍使(英)布先渡河击秦,布数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从之,遂破秦军,降章邯等。楚兵常胜,功冠诸侯。诸侯兵皆以服属楚者,以布数以少败众也。
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
当时的秦国内忧外患严重,君昏臣奸,秦军的局势并不乐观,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夸张,什么大秦精兵四十万,六国危在旦夕。
王离军团覆灭后,章邯军团就和诸侯联军对峙,足足对峙了八个月,然后因为秦国内乱,章邯率军降敌,降敌的条件是立章邯为雍王,王关中。
说完秦军的事,来说说楚军的事,准确的说,是北路楚军。
北路楚军是由楚王熊心和楚国朝廷倾心组建的国家主力军,军中有大量的楚国贵族和士人。
其主要兵力就是项梁遗留下的直属中军,然后就是英布吕臣陈婴蒲将军等军头的兵,以及熊心自己亲政整顿招募的兵。
也不存在什么项籍本部兵马,当初项籍和刘邦共领的那只偏师就是项梁的兵,顶多几千人,后来还被熊心收编了。所以项籍在用【宋义谋反】的借口谋杀上司后,需要得到熊心的上将军任命后,才得以节制诸将,获得指挥权。
实际上楚军诸将并不喜欢项籍这个人。
哦,还需要强调一下,项籍只是侄子,不是儿子,不是项梁的继承人。项籍只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偏将,一个打手。
诸别将皆属宋义,……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怀王使宋义为上将,范曾为末将,项籍为次将,英布、蒲将军皆为将军,悉属宋义,北救赵。及项籍杀宋义於河上,怀王因立籍为上将军,诸将皆属项籍。
楚灭秦后,楚将项籍通过掠夺关中财富,收买了整个北路楚军,其中大部分北路楚军变成西楚军,项籍获得他们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带他们出关东返;少部分北路楚军变成英布的九江军。
最后,项籍厉不厉害?
当然厉害了。
项籍个人的才智无双,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从一个人人厌恶的楚国小偏将,成为天下最强诸侯王;然后还需要刘邦+萧何+张良+韩信+英布等人合力击败;诸如【宋义谋反】、【熊心无功】、【巴蜀也是关中地】等政治谎言和借口也是张口就来。
末尾,放两个文章链接,一个是关于巨鹿之战,一个是关于分封天下(集体造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