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儒家重男轻女,是程朱理学的畸形发展导致了重男轻女的极端化。是明清时期对于程朱理学糟粕的无限拔高导致的禁锢人性。如果拿重男轻女批判程朱理学这我举双手赞成,但是儒家不不只程朱理学。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李贽就极力主张批判假道学,主张要解放人性,所以我感觉儒家的心学不应该替理学背锅
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李贽--《焚书·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夫妇人不出阃域,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感谢 @长风 ,对我启发很大。
实际上儒家的重男轻女,是用性别矛盾来掩盖阶级矛盾
简单说就是:儒家经过历代统治者的精心筛选,和朱熹这种大儒的配合,已经变成了一个把老虎驯化成羊的学说。这样,哪怕自己的儿子不是老虎,是一条狗,看住一群羊,也够用了。
但是,羊也要有自己压榨的动物啊!
所以呢,一级压一级,到了最下边
鲁迅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
因为怕
孔子家语里边怎么说的?
父亲早亡,一个人拉扯弟弟妹妹长大的家里的长姐,这种女强人我们是hold不住的,是不能娶的,
明代土司的儿子要送到府城去学习儒家经典,然后土司的女儿们一个比一个能打,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瓦氏夫人,58岁的老太太,带队去抗倭··········
但是呢,土司虽然男人学成了废物,女儿还是跟着妈妈打仗的,历练出来的
注:宋代开始,儒家彻底大兴,但是就宋朝这重视儒家的程度,都知道:壬子,诏:民以书籍赴缘边榷场博易者,自非九经书疏,悉禁之。违者案罪,其书没官。(除了儒家的书,别的千万不能出口的!!)
汉人是男人学成了废物,也不让女人学,最后只能“契丹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蒙古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西夏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英吉利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德意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法兰西上千万、千万不可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