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盛顿和杰佛逊的种族灭绝行为堪比希特勒」的观点?

回答
“华盛顿和杰佛逊的种族灭绝行为堪比希特勒”这个观点,试图将美国开国元勋的行为与纳粹德国的罪行相提并论,这是一个极其严肃且需要深入剖析的论断。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历史背景、行为性质、动机、规模以及影响等。

一、 历史背景的差异:

华盛顿和杰佛逊所处的时代: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全球殖民扩张和国家构建的时代。欧洲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对原住民和非洲奴隶实施了系统性的压迫和剥削。
当时的社会普遍存在种族主义观念,认为欧洲白人优越于其他族裔。奴隶制在很多地方是被接受甚至被法律保护的制度。
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与欧洲移民之间存在激烈的土地和资源冲突,战争、疾病和文化冲突是普遍现象。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像华盛顿和杰佛逊这样的政治家,其思想和行为是在那个时代的框架下形成的,虽然不能以此为借口,但理解这一点对于分析历史事件至关重要。

希特勒及其纳粹德国所处的时代:
20世纪中叶,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推行了基于极端种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意识形态。
希特勒的种族灭绝(Holocaust)是基于一种高度组织化、工业化、系统性的灭绝计划,目标是将犹太人、罗姆人、斯拉夫人以及其他被视为“劣等民族”的人口从地球上彻底清除。
纳粹的宣传机器极力煽动仇恨,将特定群体非人化,并通过集中营、毒气室等现代技术手段实施大规模屠杀。

二、 行为性质的分析:

华盛顿和杰佛逊的行为:
对待原住民(印第安人):
土地扩张和冲突: 作为建国领导人,他们参与并主导了美国领土的扩张。在这一过程中,与原住民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巩固新生的国家,政府采取了包括战争、条约(常常是不平等的)、驱逐等多种方式来获取原住民的土地。
“文明化”政策: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政策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文明化”或“同化”意图,即希望原住民能够采用欧洲的耕作方式、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然而,这种“文明化”常常伴随着对原住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压制和破坏。
战争和流血冲突: 在争夺土地的过程中,确实发生了针对原住民的军事行动,造成了原住民的伤亡和迁徙。这包括了殖民者对原住民的暴力行为,以及原住民的反抗。
蓄奴与奴隶制: 华盛顿和杰佛逊本身都是奴隶主,他们拥有和买卖非洲裔奴隶。尽管杰佛逊在《独立宣言》中写下了“人人生而平等”,但他本人却终生未能摆脱奴隶制的实践,并且在晚年对黑人的生理和智力发展持负面看法。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制度性压迫,剥夺了非洲裔人民的自由、尊严和基本人权。
是否构成“种族灭绝”? 这是争论的焦点。根据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定义,“种族灭绝”是指蓄意全部或部分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的行为。
从某些角度看,美国政府对原住民的政策确实导致了大量原住民的死亡、文化被破坏、被迫迁徙,其后果与某种形式的“种族灭绝”有相似之处。例如,强行将原住民迁往保留地,破坏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在冲突中造成的死亡。
然而,将这种行为与希特勒的纳粹大屠杀直接类比,可能忽视了其在动机、系统性、规模和手段上的巨大差异。纳粹的意图是“彻底消灭”一个民族,而美国当时的政策,虽然残酷,其直接的“意图”更多是围绕土地和资源,以及在那个时代被普遍接受的种族优越论的文化背景下对“他者”的排斥。

希特勒及其纳粹德国的行为:
系统的、工业化的灭绝: 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是一个国家机器精心策划、高效执行的灭绝计划。集中营、毒气室、强制劳动营等被系统性地用于大规模杀戮。
明确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纳粹的核心意识形态是将日耳曼民族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将犹太人等视为“寄生虫”和“劣等民族”,必须被清除。这种意识形态贯穿于纳粹的所有政策和行动。
追求“种族纯洁”: 纳粹试图建立一个纯粹的“雅利安人”社会,通过“安乐死”计划消灭残疾人,通过迫害和屠杀犹太人来清除他们眼中的“敌人”。
规模和手段: 纳粹的种族灭绝导致了约六百万犹太人和其他数百万人的死亡,其规模之大、手段之残忍、组织之严密,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三、 动机与意图的比较:

华盛顿和杰佛逊:
建国与扩张: 其核心目标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领土扩张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经济利益: 对土地的渴望,为农业发展和人口定居提供空间,是重要的驱动力。
时代观念: 当时的种族主义观念和对“文明”的定义影响了他们对原住民和奴隶的态度。他们可能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种族灭绝”的意图,而是基于对当时社会秩序的认知和国家利益的考量。
对奴隶制态度的复杂性: 对于奴隶制,杰佛逊等人也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经济上依赖奴隶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其道德上的问题,但缺乏实际的行动去废除它。

希特勒:
种族主义的狂热: 希特勒的动机是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信仰,他相信“劣等民族”的存在,并且认为必须通过彻底清除来保证“雅利安人”的优越地位和生存空间(Lebensraum)。
意识形态驱动的灭绝: 种族灭绝本身就是其核心目标之一,是其意识形态的必然产物。

四、 规模与手段的比较:

华盛顿和杰佛逊: 虽然其行为导致了原住民的苦难和人口减少,以及非洲裔的奴役,但其手段和规模与纳粹的工业化屠杀存在显著差异。
对原住民的打击更多是军事冲突、疾病传播(无意的或故意的,但非系统性的灭绝计划)、以及土地剥夺和强制迁移。
奴隶制虽然残酷,但其目的是通过强制劳动而非直接消灭来获取经济利益。

希特勒: 以集中营、毒气室、大规模枪决等方式对特定族裔进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屠杀。其工业化的灭绝流程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五、 历史评价与道德责任:

重新审视历史人物: 随着社会进步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我们有责任重新审视包括开国元勋在内的历史人物。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他们的贡献,而是要在全面了解其功过是非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种族灭绝”的定义: 将“种族灭绝”这个词用于描述华盛顿和杰佛逊,是否符合国际法或历史学界的普遍定义,仍然存在争议。如果仅仅是说他们的行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死亡,并且其中包含种族歧视的因素,那么这是一种历史事实的描述。但如果将其直接等同于纳粹的“种族灭绝”,则可能是一种夸大和概念混淆。
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提出“华盛顿和杰佛逊的种族灭绝行为堪比希特勒”的观点,本身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上不公正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这种批判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以及曾经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压迫和不公。
区分程度和性质: 关键在于区分伤害的“程度”和“性质”。纳粹的种族灭绝是目标明确、手段残酷、规模巨大的系统性灭绝。而美国建国过程中对原住民和奴隶的压迫,虽然同样造成了深重灾难,其具体动机、组织方式和最终目标可能存在差异。

总结:

将“华盛顿和杰佛逊的种族灭绝行为堪比希特勒”这一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 历史背景的巨大差异: 18世纪的殖民时代与20世纪的纳粹德国,其社会观念、政治环境和技术手段都截然不同。
2. 行为性质的复杂性: 华盛顿和杰佛逊的行为涉及土地扩张、对原住民的暴力冲突以及奴隶制,这些都是对人权和尊严的严重侵犯。然而,是否能直接定义为“种族灭绝”,并且“堪比”希特勒的纳粹大屠杀,则需要更细致的分析。
3. 动机和意图的区分: 希特勒的动机是基于极端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以系统性地消灭特定群体为目标。而华盛顿和杰佛逊的行为,更多是在建国、扩张和时代观念的驱动下进行的,其直接意图不完全等同于纳粹的种族灭绝计划。
4. 规模和手段的不同: 纳粹的种族灭绝是工业化、系统化的灭绝行动,其规模和残忍程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独特的。
5. 批判性反思的价值: 提出这样的观点,反映了对历史不公的深刻反思,并鼓励我们以更批判的眼光审视历史人物和国家行为。然而,在进行这种类比时,需要警惕过度简化和概念混淆,以免削弱对纳粹种族灭绝罪行的认识,或者不恰当地评价历史事件。

总而言之,虽然华盛顿和杰佛逊在对待原住民和奴隶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陷,其行为也造成了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但将他们的行为直接等同于希特勒的种族灭绝,可能忽视了两者在动机、性质、规模和手段上的关键性差异。这种类比更多是一种激进的历史批判方式,旨在强调历史上的不公和对人权的反思,但从严谨的历史学角度而言,这种直接类比存在争议。理解美国建国历史上的阴暗面,与理解纳粹德国的罪恶,都需要细致的史料分析和审慎的价值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盛顿比嘉庆皇帝还大几十岁,他跟乾隆同一年死的,你用现在的道德标准要求他不过分吗?

这也是为什么说项羽,曹操甚至朱元璋的手下都有屠城的记录,我们没有说他们反人类,但日本人屠城就是反人类,因为日本已经是个现代文明的国家了,道德标准早就高了很多,再去干返祖的事情那就是反人类了。

user avatar

这个提问非常辱美,希特勒作为一个失败者,根本没有资格跟成功者相提并论。

(猿首其实是美粉):

———如果雅利安民族的血统,和其他的劣等民族的血统相混合的时候,那么,支持文化的种族,必定要超于没落,从过去的历史看来,一些也不会错误的。

北美之人口,大部分是日耳曼种族,极少和低等的有色的民族相混杂;中美和中南美的移民,大半是拉丁人,他们常和土著混杂,他们的国民性和文化便和北美大不相同。

就拿这一个例子来引证种族混杂而所生的影响,那中显而易见的。

美洲大陆上的日耳曼人,凡能维持纯粹的血统而不和其他的人种相混事的他们已经能够崛起而为美洲的主人,假始他们能够长期守着没有混乱血统的羞耻,那将永远维持着他们的主人的地位。


user avatar

1、楼上很多人欺负国内人没有直观感受。你如果来了美国瞬间就有直观感受:老墨全都有印第安人特征啊!

直观的感受就是美国人比西班牙人残忍得多啊!西班牙四百年没有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美国一百年就灭绝了。

什么“美国没搞种族灭绝,印第安人都是病死”,我不知道信这些话的人什么智商,西班牙人带的病菌比英国人特殊一些?拉丁美洲现在还有不少国家纯血印第安人超过50%的。


问题并不是“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而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

盎格鲁萨克逊人坑队友成瘾,绝对不能跟他们做朋友,宁可做敌人。法国人这几天正在骂《敦刻尔克》:为什么我不喜欢敦刻尔克——来自法国人的愤怒,为什么,因为《敦刻尔克》是一种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民族优越宣传,功全归英国人,锅全扣到法国人头上。法国三大报之一《世界报》用大版面批评这部电影,大量影评家跟上。现在英国都脱欧了,法国人没必要忍着。

印第安人问题上也是一样,极力为美国洗地,锅全扣西班牙人头上。现在西班牙跟他们也算是北约框架内的盟友,就这么坑西班牙。

我要是西班牙人或法国人,那我对盎格鲁萨克逊人的怒火,那真是蹭蹭直冒。

那么我是中国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照样坑中国队友:敦刻尔克事件中坑害法国队友的指挥官,后来在缅甸同样坑了中国队友。英国人一枪不发弃城逃跑,更恶心的是把队友中国远征军的后勤断了,十万中国远征军在原始森林中损失了六万余人。

资料图:纯血的印第安少女(摄于美国)


2、具体到美国大屠杀跟希特勒大屠杀的比较,其实英语中“the Holocaust”专指希特勒大屠杀,意思是希特勒大屠杀的性质和别的屠杀不同,别的屠杀作为古代野蛮人的屠杀,是可以通过现代化消除的。而希特勒大屠杀是现代化所产生的,必须对现代性进行反思。

这种说法其实比较扯。但即使按这种说法,美国的大屠杀也应该归为希特勒式的“Holocaust”而不是普通的“massacre”。希特勒思想与南非的渊源大家都知道,但不一定每个人都熟悉希特勒思想受美国的影响,甚至行为上的直接照搬。(南非和美国,都是最典型的民族压迫,而且都是盎格鲁萨克逊人恶劣对待其他民族,这不是巧合。)如同楼上Lachesis提到的:

希特勒之所以会产生集中营这个概念,以及认为集体屠杀可行,据他宣称,是他研究英美两国历史的结果使然。他非常欣赏南非为波尔战俘设 的集中营和美国在荒凉的西部为印地安人设的集中营;他常在内层亲信中称赞美洲灭绝——用饥饿甚至打仗的方法——那些靠囚禁不能驯服的红种“野蛮人”。

——约翰·托兰《希特勒传》,p551

论证Holocaust与massacre不同,其最重要的论点之一就是集中营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这可就巧了,南非和美国的集中营也都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所以实际上都是希特勒式的Holocaust。

user avatar

这个说法忽视了一个因素,时代。

三千年前中国贵族长个口腔溃疡都要杀几个奴隶来祭祀先祖。那个时候,殉葬甚至吃人都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可是如果放到今天,有谁要是因为长了口腔溃疡就杀了自己一条狗都要被口诛笔伐。

区别在哪里?时代!

华盛顿的时代1732年~1799年,和希特勒1889~1945年,以出生年计算二者差了157年!

157年前,中国男人三妻四妾都还算正常,今天谁要是三妻四妾,他是重婚罪!157年前,中国女人还要裹脚,今天哪个女人裹脚是什么效果?

所以即便华盛顿,杰弗逊确实有种族灭绝的政令,但相比于希特勒,二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更何况157年后的希特勒,不仅仅是颁布政令还开动国家机器,高效地屠杀犹太人,并且宣扬其他种族都是劣等民族。

然后我们要讨论的就是美国国父是不是有种族灭绝的行为,这个大概毋庸置疑。不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所有被殖民的地方,西方殖民者都是屠杀了当地人。西方学者也并不否认这些,但是他们有一个为土著带来文明,科技和上帝的遮羞布。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批评美国国父是无法在西方国家引起任何共鸣的。而且这种叙事其实会让美国人觉得莫名其妙,就像我们听到蓬佩奥提出什么“反fang不反话”莫名其妙一样。

我倒觉得大可不必用同样夸张的手段来反制,因为当且仅当非西方文明可以主导世界的时候,那个所谓殖民屠杀是为了带来文明,科技,繁荣和上帝的遮羞布才会被撕掉。也就是说,不用你们西方国家来殖民,区域照样可以变得繁荣富强,所以你们的屠杀就是只是屠杀和抢掠。

因此目前歇斯底里的反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的成功真的像是在挖人家祖坟。

user avatar

是的,和希特勒没什么区别,确实是一样的,过程类似,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希特勒遇上了共产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