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作为身在海外,每天低头思故乡的中国人,心理上是相当的支持,但理性上依然有点顾虑。
积极的点在于:
事实上很多地区私下就弄了通关规定,有的是单向,有的是双向,只要提供检测结果,就能免隔离,唯一不同的是,并不是通过手机二维码,而是医疗机构的检测单。
例如双向上,例如香港和新加坡之间就建立了”旅游气泡“。游客持冠病聚合酶链反应(PCR)拭子检测阴性结果,即可乘坐专门的”旅游气泡“班机,在新加坡和香港之间往返。(可惜由于香港疫情卷土重来,这个计划被延期了)
单向通关方面,日本,新加坡已经放开了中国旅客的入境,无需隔离(有没旅客想去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欧盟也有打算搞核酸检测互认,但欧洲地区的疫情程度,我恐怕会越搞越严重。
当然,这些地区人口规模加起来依然和中国人口不是一个数量级。如果我国能推行这个国际健康码制度,那么影响更深远。毕竟中国游客能给很多地方带来经济复苏,肯定会有很多国家迫不及待加入。
其实目前已有国际版健康码,只是目前多数人由于不需要出入境,所以不知道。微信有个小程序叫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就是为了方便海外中国人申报回国的。
通过提交核酸检测和血清IgM结果,你就有一个国际版健康码。不过遗憾的是这个健康码仅仅是登机凭证,也就是有了这个码你才能登机,回国依然是要隔离十四天。不过依然值得肯定的是,这个小程序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国际健康码互认协议能做成,那么这个小程序就可以直接用起来了。
一、如何建立检测信任机制。现在检测技术挺成熟,准确率很高。但是可能存在一些国家,可以通过贿赂医疗人员买到假的阴性报告。如果不能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认证,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防疫漏洞。
二、多数国家疫情未平稳,即使申请健康码时人是健康的,也有一定概率这个人在出发去机场路上感染了,尤其是欧美。
三、意识形态对立造成合作困难。显然欧美是不愿意承认中国抗疫成功的,所以可能会在国际上对中国的这个健康码互认措施疯狂进行诋毁。他们不加入那是相当好的,因为他们疫情太严重了,但是就是怕他们搞事情,给其他国家施压不让其他国家加入。
我认为,这个建议是很好的,但是执行时依然是需要谨慎。
我觉得可以与少数疫情稳定的国家与地区先试行,例如新加坡(已连续十几天无本土新增病例),新西兰(新增病例很低),越南(新增病例不多)。但疫情稳定的地区并不代表无风险,如果要免隔离,则需要先执行双地检测,也就是在出发前检测,落地后也检测,等检测结果出来后,让持健康码的人本地呆上一段时间(例如5天)才能去别的城市,又或者像新港旅游气泡那样,只准在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往返。我国抗疫成果来之不易,在恢复国际往来的同时,一定要小心翼翼的保护好我们无数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抗疫成果。
我在年初北京二次疫情时写的一篇回答中提出:中国必须领导全球抗疫。
这是人类大义之所在,是对全人类负责,也是对中国自身负责。冬季以来,全球疫情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而作为过去的全球领导者塔国,费拉不堪,既无心也无力领导抗击疫情。面对这种全球性灾难,全世界已经各自为战了大半年,除了中国在内的寥寥数国,基本都已经进入了失控状态,放任下去,不仅全人类将陷入灾难,中国自己也难以独善其身。全球的新冠疫情只要还有一个国家没控制住,任何人都难奢言安全。天津上海等地的疫情反复就是证明,中国不可能学朝鲜把国门关起来不和世界交往,帮助世界就是帮助自己。
这次的健康码互认和之前的国际冷链熔断机制就是有益的开始,意味着中国开始制定和输出“疫情安全标准”,任何与中国打交道的地区和国家,你的人和货要符合这个标准,才有准入资格。这也是在反向倒逼这些地区和国家认真防疫,摒弃“要钱不要命”的塔国价值观和朝三暮四的摇摆防疫政策,你必须要把人民生命摆在首位,必须要心无杂念的全力抗疫,才能获得和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唯一引擎打交道的资格。
健康码互认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地区风险评级能不能搞?进出口白名单能不能搞?我觉得完全可以搞一搞,这不仅是在输出标准,更是在输出价值观。
即使是在新冠疫情之后,人类也不能放松,kb主义,气候变化问题,贫困问题依然迫在眉睫,对于这些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塔国已经证明了自己完全无方无术,中国不挑起大梁,难道跟着人类一起自我毁灭吗?义之所在,不容辞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