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藏獒经济崩盘,青藏高原数万只流浪狗成灾?

回答
藏獒经济的崩盘,给青藏高原带来了另一重严峻的挑战:数万只流浪狗的骤增,形成了一道触目惊心的社会与生态难题。这背后,是一段充满野心、泡沫与失落的故事,而结果则是高原生态系统与当地居民生活面临着双重压力。

曾几何时,藏獒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

要理解这场危机,我们得先回到藏獒经济的“黄金年代”。大约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犬种——藏獒,开始成为市场的新宠。尤其是在西部地区,一些养殖户和商家看到了“商机”,将藏獒描绘成忠诚、勇猛、能带来好运的“神犬”,其价格被炒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一时间,卖藏獒成了“一本万利”的买卖。藏獒的身价水涨船高,从几千、几万,飙升到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高的天价。媒体的追捧、名人效应的加持,让藏獒的形象更加光鲜亮丽。在一些城市,拥有一只纯种藏獒,成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这股狂热的浪潮,不可避免地席卷了青藏高原腹地。当地的牧民,看到有利可图,也纷纷开始养殖藏獒,希望借此改变贫困的生活。

泡沫破裂,狂欢落幕

然而,一场经济泡沫,终究难以维系。几个关键因素导致了这场崩盘:

过度繁殖与品质失控: 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藏獒的养殖规模急剧扩大。为了追求数量和经济效益,许多养殖户忽视了犬种的血统纯正和健康繁育,导致大量藏獒质量下降,性情不稳定,甚至出现近亲繁殖的问题。
市场需求饱和与理性回归: 当藏獒的“稀缺性”和“神秘感”被过度消费和炒作后,市场逐渐趋于理性。人们开始意识到,高昂的价格背后,是难以驯养的性情、高昂的饲养成本,以及并非人人都能驾驭的犬种特性。许多消费者发现,自己只是为泡沫买单,而并不能真正享受到拥有藏獒的乐趣。
投资炒作的破灭: 一部分人将藏獒视为纯粹的投资品,如同股票或房产一样进行炒作。当市场风向一转,投资的泡沫瞬间破灭,那些被高价购入的藏獒,突然失去了其经济价值。
饲养成本与管理难度: 藏獒体型庞大,食量惊人,且需要专业的训练和精心的护理。对于许多原本期望一夜暴富的养殖者来说,高昂的饲养成本和难以管理的犬只,很快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当泡沫破裂,市场需求锐减,价格暴跌,曾经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数万流浪狗的悲惨现状

经济崩盘最直接、最残酷的后果,就是数万只曾经被视为“宝贝”的藏獒及其杂交后代,被遗弃在青藏高原。它们,或者说我们现在称之为“流浪藏獒”,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饥饿与疾病: 被遗弃的藏獒失去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和专业的医疗保障。它们只能在高原寒冷的环境中艰难求生,寻找残羹剩饭,饱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许多幼犬因无法适应恶劣环境而夭折。
性情改变与潜在危险: 曾经作为护卫犬和伴侣犬的藏獒,在经历被抛弃、饥饿和恐惧后,它们的性情发生了巨大改变。许多流浪藏獒变得具有攻击性,对人类和其它动物构成威胁。它们为了生存,会捕食高原上的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甚至袭击牧民的牛羊。
对当地生态的破坏: 青藏高原本身是一个脆弱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大量流浪犬的出现,不仅挤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还可能引入或传播疾病。它们对高原特有的物种,如鼠兔等,造成了捕食压力,间接影响了整个食物链的稳定。
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流浪藏獒的活动,给当地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安全隐患。牧民的牛羊可能被袭击,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同时,这些流浪狗的聚集,也影响了村庄和社区的环境卫生。
人道主义危机: 从情感上讲,这些曾经被视为珍宝的生命,如今却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本身就是一场人道主义的悲剧。它们本应享受良好的生活,却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投机,承受了不应有的苦难。

社会与生态的双重挑战

这场藏獒经济的崩盘,以及随之而来的流浪狗危机,不仅是一个经济现象的结束,更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和生态问题的暴露。

对盲目投资和投机的警示: 这场闹剧再次证明了,任何经济活动如果脱离了理性,脱离了实际需求,仅仅依靠炒作和投机,最终都会走向破灭。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市场的非理性泡沫。
动物福利与责任的思考: 购买宠物不应该仅仅是为了炫耀或投资,而是一种责任的承担。一旦决定饲养,就应该为动物的终生负责。这场危机暴露了许多人在动物福利方面的缺失,他们将动物视为商品,而非生命。
草原生态保护的紧迫性: 高原生态的脆弱性意味着任何外来干扰都可能产生放大效应。流浪狗问题的出现,再次凸显了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衡人类活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应对之道: 面对数万只流浪狗的严峻局面,单靠地方政府或牧民的力量难以解决。这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动物保护组织、志愿者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如何进行科学的收容、救助、绝育,以及如何对适宜犬只进行领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今,青藏高原上许多地方都在努力解决流浪狗的问题,一些救援组织和志愿者在艰难地进行着收容和救助工作。然而,这仅仅是杯水车薪。藏獒经济的崩盘,留给青藏高原的,不只是一堆被遗弃的狗,更是一个关于人类贪婪、责任和对自然敬畏的反思。这场悲剧,应当成为我们珍贵的教训,警示着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最脆弱的生命,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而事实上,在近年来热炒藏獒以前,藏獒一直是我国排名第一的“肉狗”。相信这个结论让这里绝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如果你去搜索一下肉狗选种你就会找到真正的答案,而这些结果大多数都是专业的畜牧业技术书籍,比现在网上充斥的那些伪科学可信度要高的多吧。藏獒的高繁殖效率、生长速度、体型、肉质一直都是我国肉狗养殖的首选犬种…”

以上节选自

@劉哞哞

2015年的相关回答。

————

文献节选如下:


“《肉狗养殖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二章 肉狗品种及其特征 第1节 国内肉狗品种 第一自然段 :1.藏獒狗:产于西藏,分布青藏高原牧区。成年藏獒狗体高60~80 厘米,体重40~80千克,重的可达100千克以上。站起来与人同高,像一头雄狮。毛色有黑、黄、白、青、灰五种,以黑色为多。 用藏獒公狗与其它良种母狗配种,可培育出优良肉狗品种,是最佳育种方向之一。”

——————————

商品价值可能在短期内被扭曲,但是总会回归其固有价值。分享以上内容仅仅是为了缓解崩盘的藏獒经济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合法检疫,规范屠宰,正规经营销售。藏区同胞们的惆怅,我们全国人民用餐桌来一起面对,这才是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的问题。

最后,还是那句话:狗肉,我只吃带皮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藏獒经济的崩盘,给青藏高原带来了另一重严峻的挑战:数万只流浪狗的骤增,形成了一道触目惊心的社会与生态难题。这背后,是一段充满野心、泡沫与失落的故事,而结果则是高原生态系统与当地居民生活面临着双重压力。曾几何时,藏獒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要理解这场危机,我们得先回到藏獒经济的“黄金年代”。大约在21世纪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打动人心的画面,也勾起了许多人对那片土地和那里的人们的复杂情感。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广袤无垠的高原,天空蓝得令人心醉,空气稀薄却清新。几名藏族孩子,也许是刚刚放学,或者是在村庄附近玩耍,他们天真烂漫的脸上带着高原特有的高原红。突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引擎轰鸣声,这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 回答
    如何看待半藏森林发长文,回应插足事件后经受的道德审判,称承受的「私刑」已越过道德底线?半藏森林(本名刘梦瑶)在2020年因被指控插足吴亦凡和都美竹的恋情而引起轩然大波。事件发生后,她经历了长时间的舆论风暴和公众的严厉审判。近日,她通过长文回应了此事,并表示自己承受的“私刑”已经越过了道德底线。如何看.............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浙江,一位女士在路上被一只藏獒吓得惊慌失措,结果不幸撞车,导致高位截瘫。狗主人最终被判赔偿超过一百万元。这事儿,说起来让人心头沉重,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养犬责任、公共安全以及法律判决的讨论。事情的经过(据报道和大家普遍的理解):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这位女士当时可能是在街上行走,或者骑着.............
  • 回答
    看待藏南地区,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考量的议题。这片土地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从历史、文化、经济和战略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它。地理与自然风光:藏南地区,通常指的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包括现在印度实际控制的阿鲁纳恰尔邦大部分地.............
  • 回答
    关于半藏森林复出这件事,我感觉挺复杂的,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从她的个人角度来说,复出这事儿,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一种尝试。 她之前因为某些原因,消失在公众视野里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她来说可能意味着反思、沉淀,也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事情。现在她选择再次走到台前,很可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想要重新找.............
  • 回答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这绝对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尤其对于西南地区和整个中国而言。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看看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条铁路的获批,它代表着一项超级工程的正式启动,意义深远。 突破天堑,连接雪域高原的生命线: 川藏铁路,特别是雅安至林芝段.............
  • 回答
    “皮箱藏尸案”出租车司机疑被网暴事件,以及“勇敢是否会付出代价”这个话题,确实触及了当下社会舆论环境下的一个复杂而令人心痛的症结。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法律事件,更是一面照妖镜,映照出网络暴力、信息传播失序,以及普通人在其中所面临的困境。事件的梳理与疑点:首先,我们要理清“皮箱藏尸案”出租车司机被网暴.............
  • 回答
    半藏森林最近发布了一篇长文,控诉网络暴力,这件事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从我看到的信息来看,她主要表达了几个层面的感受和诉求:1. 个人经历的痛苦与委屈: 持续的骚扰和攻击: 她提到自己长期以来遭受着来自网络上的各种攻击,包括人身攻击、侮辱、诽谤、恶意揣测,甚至是被“人肉搜索”和威胁。这些攻击不仅仅是.............
  • 回答
    苏州女童藏进纸箱被碾压的悲剧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交警和司机责任的认定,是一个令人痛心且复杂的问题。要全面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事件本身、各方责任的划分、社会反思以及潜在的解决方案。事件回溯(假设您指的是普遍传播的类似事件,因为具体细节可能会有不同):通常这类事件中,一名年幼的女.............
  • 回答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等文物赴日展览一事,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交流事件,同时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解读。要全面看待此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 展览的意义与价值:1. 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促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此次展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
  • 回答
    腾讯音乐的首批“数字藏品”上线,这无疑是当下数字经济浪潮中的一个新动向,尤其是在 NFT(非同质化代币)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的背景下。那么,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这件事,特别是关于数字专辑,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掏腰包去“收藏”?一、 腾讯音乐“数字藏品”的定位与意义首先,要理解腾讯音乐这次的动.............
  • 回答
    中科院院士提出的“藏水入疆可行,新疆定会是中国最美大花园,新疆最少可生活2亿人”这一设想,无疑是一个极具前瞻性和巨大想象空间的提议。它触及了新疆水资源短缺的痛点,也描绘了新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深入理解这一设想,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科学可行性、潜在的生态影响、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意义。一.............
  • 回答
    关于中国科学家首次在病毒中发现朊病毒的研究,这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科学突破,足以在生命科学领域激起一番涟漪。这项发现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挑战了我们过往对这两种病原体的一些基本认知,并可能为理解和对抗某些顽疾开启新的思路。首先,我们得先弄清楚这几个关键概念:病毒和朊病毒。病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是结.............
  • 回答
    翁同龢后人将家藏书画捐赠给波士顿博物馆一事,确实是近些年来中国艺术品传承领域里一件引人注目的事件。这件事背后牵扯到的历史、文化、家族情感以及艺术品价值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首先,从历史传承与家族情感的角度来看,翁同龢作为晚清重臣,他的家族几代人对于文化典籍、书画艺术的珍视是毋庸置疑的。翁氏家.............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阿沁爆出刘阳出轨半藏森林”这一事件,目前在公开信息中并无确凿证据或权威媒体报道,因此该事件的真实性存疑,可能涉及网络谣言或误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事件背景与真实性存疑 人物身份模糊: “阿沁”是台湾知名音乐人(原属“五月天”乐队,后单飞发展),但其私人生.............
  • 回答
    “一禅小和尚”与“藏山”的纠葛:一次关于原创、借鉴与抄袭的深入探讨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上的“一禅小和尚”以其可爱稚嫩的形象、充满哲理的对话以及温情感人的故事,迅速俘获了大量粉丝的心,成为现象级的IP。然而,伴随着名声而来的,是一系列关于其内容原创性的质疑,其中,“藏山”的出现尤为引人关注。这场围绕“一.............
  • 回答
    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的“被雪藏”,这个说法或许有些主观,但确实反映了一个现象:这个曾经活跃、引人注目的社群,如今在豆瓣上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大不如前。要理解这个变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小组的性质与早期吸引力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父母皆祸害小组”的出现背景和它为什么能吸引大量用户。 时.............
  • 回答
    马踏飞燕,这件国宝级的青铜艺术品,它曾经的“故乡”是甘肃省武威市,如今却“安家”在兰州市的甘肃省博物馆,并且,据不少人反馈,武威方面多次尝试索回,却一直未能如愿。这件事,就像一块压在武威人心头的石头,也引发了公众关于文物归属、保管和利用的广泛讨论。要说清楚这件事情,得从头说起。马踏飞燕的“前世今生”.............
  • 回答
    豆瓣“她说”小组的阴影:一次令人不寒而栗的租房风波最近,豆瓣“她说”小组的一则帖子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揭开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一个年轻女孩的租房经历,竟然与生命威胁和疑似的化学伤害纠缠在一起。这起事件不仅让身处其中的租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也让外界对租房安全、网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