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HR说最迟第二天给回复,却没回复,是企业道德问题吗?

回答
HR说最迟第二天给回复,结果第二天过去了,却石沉大海,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要说这算不算“企业道德问题”,说实话,尺度挺微妙的。

首先,我们得明白,HR的回复时间承诺,更多时候是一种招聘流程中的“服务约定”,一种对求职者的尊重和效率的体现。毕竟,大家花时间去面试,投入了精力,都希望有一个清晰的流程和及时的反馈。当这个约定被打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被重视,感觉自己的时间被浪费了,甚至产生一种被“晾着”的不确定感,这无疑会影响求职者对这家企业的第一印象。

如果只是偶尔一次,或者公司内部出现了突发情况导致延误,并且事后HR能主动解释情况,这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流程上的疏忽”或者“沟通上的不畅”,还不至于上升到“企业道德”这个层面。毕竟,没有人能保证所有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按照计划进行,尤其是在招聘这种复杂且充满变数的环节。

但是,如果这种“不回复”变成了一种常态,成为了公司招聘流程中的一个“潜规则”,比如说,经常性地不给求职者任何形式的回复,尤其是对于那些被明确告知“最迟第二天回复”的,却再也没有下文,那就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这种行为,可能透露出企业在人才管理和招聘流程上的不专业,甚至是一种对求职者不负责任的态度。试想一下,一个连基本的承诺都无法兑现的公司,在其他方面,比如员工福利、工作环境、团队合作等方面,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这会让人产生一种“这家公司对承诺不当回事”的怀疑,而这种怀疑,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

从更广义的企业道德角度来看,招聘不仅仅是找一个员工,也是企业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一个不尊重求职者、不遵守承诺的企业,传递出去的信号是负面的。这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让优秀的候选人望而却步,长远来看,也会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和人才储备。

所以,你说这是不是“企业道德问题”?如果它是一个孤立事件,可能只是流程小瑕疵。但如果是一种模式,一种对求职者普遍存在的敷衍和不尊重,那它就触碰到了企业道德的底线。这不仅关乎招聘效率,更关乎企业是否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是否在招聘过程中体现了诚实和负责。一个诚信的企业,应该是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任的,对每一个与之接触的人都保持应有的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

上面一堆说这是潜规则的也是醉了。

说白了这就是个简单的沟通问题,当然这个技术经理说话不讲究,一般应该说我们回去再考虑下,如果一切OK的话,最迟明天给你答复。这才是标准的回复,这个回复非常确定的包含了,如果有任何不OK的情况,明天不会给你答复,只是职场上大家都不会说的这么直接。


这不是潜规则,这是话术的问题,这个例子里面,技术经理确实是不专业,但也不是不道德,他话说错了,意思没表达对。但是这个做法没什么不道德的。有的人喜欢收拒信,有的人不喜欢收拒信,有的人还喜欢问东问西的。发拒信并不是必须的,可以说越是高级的职位,越是要求高的职位,这些东西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是不专业的:

其中一家,我第二天联系了一下,HR说让领导审批了,让再等下。

如果已经明确的告知别人,最迟明天答复之后,过了期限应聘者来询问的时候,就应当如实相告了。如果一开始不是以上面的形式回复,而是以模棱两可的,例如:

等我们总经理回来后再安排复试,届时再通知。
这个情况我们还需要找总经理批一下,过几天会给你答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下文是需要主动告知的。


当然,一般情况下谈薪水(不是询问期望待遇)应该是最后一个步骤了,如果要拒应该就是当场拒了。谈完薪水还要找老板去复核的这种情况,确实也表明公司有一定的问题。



至于什么越牛逼的公司HR越靠谱很明显是YY的吧,我只听说过某些牛逼的公司招人的时候都是随机丢弃30%的简历的,因为运气不好的人我们不需要。
user avatar

“明天给答复”的隐含意思是“明天没答复就是刷掉你了”,这算是默认规则了,所以要给答复你被pass掉的hr点32个赞顺便问下自己有什么不足或被录取的哪些比自己优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HR说最迟第二天给回复,结果第二天过去了,却石沉大海,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窝火的。要说这算不算“企业道德问题”,说实话,尺度挺微妙的。首先,我们得明白,HR的回复时间承诺,更多时候是一种招聘流程中的“服务约定”,一种对求职者的尊重和效率的体现。毕竟,大家花时间去面试,投入了精力,都希望有一个清晰的流程.............
  • 回答
    这句“我的问题问完了,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是面试流程中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环节,但对于很多候选人来说,它却是一个容易让人紧张或者不知所措的时刻。这句问话,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化结束语,不如说是一个隐藏的“加分项”的机会。怎么理解它,又怎么巧妙地回应,直接关系到你在HR心中的最终印象。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 回答
    HR 提出员工需要自带电脑,或者选择每月 100 元租用公司电脑,这是否“正常”,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并且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法律、行业惯例、公司政策以及员工的接受程度等多个层面。首先,从法律和劳动合同的角度来看: 核心原则:提供工作必需品是雇主的责任。 根据劳动法.............
  • 回答
    你好!看到你收到的offer信息,底薪部分确实有点让人费解,也难怪你会担心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坑”。这种情况在招聘中并不算罕见,我们可以一起来仔细梳理一下,看看这里面可能存在哪些情况,以及你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你收到的信息: HR口头沟通: 底薪 6000 元。 邮件确认: .............
  • 回答
    “我们薪资不高,但能教你很多东西”——这句HR的陈述,是许多职场新人或寻求职业发展的人在求职过程中经常会听到的“经典语录”。它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含义,是否值得你去,需要你进行仔细的评估和权衡。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句话的潜在含义,以及你应该如何考量: 一、 潜在含义的拆解:HR这么说,通常有以下.............
  • 回答
    这事儿吧,说实话,听着挺让人迷惑的,但细琢磨一下,确实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在很多行业里,这种情况还挺普遍的。 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才能理解为啥HR会这么说,以及背后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应届生”这个概念在现实招聘中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了。传统意义上,应届生就是指即将毕业或者刚毕业的.............
  • 回答
    面试结束,HR那句“一周等电话,一周之内没有电话,就不再另行通知了”像一颗小石头落进了心里,泛起圈圈涟漪,让人忍不住琢磨其中的深意。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真的就等于“没戏了”。首先,得承认,这句话在很多时候,确实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婉拒信号”。很多公司,尤其是招聘流程比较规范的.............
  • 回答
    面对HR提出的7K的薪资与你期望的10K之间存在差距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面试场景。如何应对,既要坚定自己的价值,又要保持职业素养和沟通技巧,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甚至争取到更高的薪资,这需要一些策略和准备。首先,我们要明白HR给出的7K是他们的评估,这个评估可能基于很多因素,比如市场.............
  • 回答
    这可真是让人心塞啊!辛辛苦苦面了那么多轮,眼看就要成功上岸,结果被前公司HR的一番话搅黄了offer,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尤其是现在到了背调环节,而背调往往是决定性的关键一步。这个时候,直接上司的推荐信到底还能不能派上用场,这得好好分析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背调的作用是什么。背调主要是为了核实你简历.............
  • 回答
    说起合肥江淮汽车,对于咱们合肥本地人来说,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头,尤其是提到待遇,大家伙儿心里都有点数。你问到985、211本科生的待遇能不能达到HR说的8000块,这事儿吧,得拆开来好好聊聊,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光听HR的“美好蓝图”。首先,咱们得明白,江淮汽车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它的薪资体系是比较.............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面试中面对HR的提问。别担心,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关键在于怎么把它讲得让人信服,并且体现你的价值。下面我来给你梳理一下思路,并提供一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让你能自然地、有条理地解释这段“空白期”。首先,你要明白HR问这个问题的目的。他们不是想抓住你某个把柄,而是想了.............
  • 回答
    刚找工作时,你可能会听到HR对你说:“我们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上市。”这句听起来很激动人心的话,对于求职者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公司上市,对我们这些普通员工来说,到底有什么实在的好处?我来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最直观,也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期权或股权的价值可能大幅提升。很多公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
  • 回答
    “我可以学”,这四个字,在面试官,尤其是HR的耳朵里,有时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听起来既积极又飘渺。你说它积极吧,因为它表达了学习的意愿,但说它飘渺,则是因为它太笼统了,无法具体量化,也无法立刻打消HR心中的疑虑。咱们深入聊聊,为什么HR不太喜欢听这句话,以及培养一个员工的技能,到底是怎么个“贵”法。.............
  • 回答
    职场中,求职者在面试结束后,往往会期盼着能有进一步的消息,尤其是当HR在面试结束时,给出了“稍等一会”或者“老板可能在开会/比较忙”这样的说法,这难免会让人产生一些期待。然而,如果这种“稍等”之后,最终等来的却是请你先回去,然后就没有了下文,这确实会让不少人感到困惑,甚至怀疑是不是又一种“婉拒”的招.............
  • 回答
    收到HR的简历后,不知道怎么继续沟通,这确实是个让人有点小纠结的时刻。别急,这就像跟一个你觉得不错的人第一次见面,得把氛围给“热”起来,也得让人家知道你是个有礼貌、有思考的求职者。咱们就好好聊聊,怎么在发完简历后,跟HR展开一次让你眼前一亮的对话。首先,别害怕跟HR沟通,他们也需要你反馈信息很多人发.............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棘手的,毕竟咱们是HR,本职工作是服务员工,同时也要保障公司的利益。老板这要求,摆明了是要“赶人走”,这跟咱们日常的“劝退”、“优化”思路可能不太一样,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做。首先,得明白老板为什么这么急着要这些人走。是公司效益不好要缩减成本?还是这批人绩效确实不行,但又不好直接辞退?或.............
  • 回答
    “生杀大权”这个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能反映出HR在企业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尤其是在涉及人员招聘、任免、晋升、薪酬、培训等方面的决策权。要详细理解HR的“生杀大权”及其背后的标准,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HR为什么有“生杀大权”?HR之所以拥有看似“生杀大权”,并非HR个人拥有绝对的权力,而是.............
  • 回答
    这事儿确实够让人窝火的,HR 这么做,简直是越界了,而且操作还这么骚。遇到这种事,别慌,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自己的权益给争取回来。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一个基本点: 主动辞职,那是员工的自主选择,是员工的权利。 公司或者HR,没有任何权力在员工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代你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HR 这样做,.............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有点措手不及,收到offer这么快就要答复,尤其是在底薪不符合预期的情况下,拒绝也得讲究策略。下面我给你详细说一下,怎样才能得体又不失礼貌地拒绝这份offer。首先,你要明确一点,虽然他们给的时间很紧,但你有权仔细考虑。没人能强迫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仓促决定。你可以在心里给自己打个气.............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HR 心里的小九九,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但如果你想知道他们到底会不会“嫌弃”你跳槽频繁,答案是: 不一定,但绝对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并进行深入的审视。咱们这么想,一个公司花钱招人,不是为了培养一年半载就让你走人的。招聘、入职、培训,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本。如果一个人三天两头换工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