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斯汽车,195公里撞击之前
撞击之后。
波音737不到三十吨空重,大量的重量在机翼、起落架等结构上,身子骨不见得比福克斯结实。
飞机在落地的时候,速度接近福克斯的四倍。
动能公式,Ek=mv^2/2,飞机落地的时候,同等质量下,动能是这辆福克斯的16倍。
另外,目前的钻地弹自由落体的居多,就算是自由落体的,也能穿透几十米的土地。
东航飞机和这个落地的速度差不多,你想想结果吧。
难过啊。
这和黄石火山口是一个原理。
当初根据地质数据推测,黄石公园那一带一直有火山喷发,地下岩浆团缓慢移动,一路创造了好几个火山口。
按照数据推测,应该在黄石公园的位置还有一个,于是地质学家就去现场勘探,跑遍公园也没找到火山口在哪儿。
然后再整理了一下现场勘探的结果,才他妈反应过来。
整个公园就是一个大火山口。
当你在事故现场乍一看,看不到人的时候,有没有一种可能,
遍地都是人。
在Quora问了同样的问题,得到行业资深人士这样的回答
翻译:飞机最后一次被雷达追踪到时,速度达到了350 节(约648公里/小时)。 飞机垂直坠落, 搜救人员没有找到任何遗体是因为遇难者变成了浆糊,最大的碎片可能只剩下牙齿。
愿逝者安息!!
这起事故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地面交通事故截然不同,根据最后飞机坠地的监控视频来看,一秒钟内飞机大约下坠了七个机身长度,波音737长度约为40米,换算一下的话这个速度至少也有一千公里每小时。
这种速度下的撞击,加上后来的大火,遇难者不大可能留下可辨认的人体组织。
即使有,相信我,你不会想看到的,遇难者家属更不应该看到。
就……面对现实吧,包括现在当地组织献血什么的,都是好心,但更多也只是个心理安慰了。
接下来更多经历应该还是落在能否找到黑匣子,查清事故原因,以及对遇难者家属的心理辅导上。
无关人员等消息就好了,还请抑制一下过度的好奇心,不要以任何正面或负面的方式消费这起灾难。
还有各路媒体和自媒体,千万不要再打扰遇难者家属的安宁了,做个人吧。
不是所有东西都必须让公众知道。
这种灾难级别的事故,对惨烈现场的善意隐瞒是件好事。
老有人遗体遗体的,除了满足猎奇心理,对事故的真相毫无用处,还有抖音上刷穿越,什么全体回来做核酸的,泛滥的博爱,看得让人尴尬蛋疼,但没办法,目前国内网络环境就是这样,蹭热度这种事,从来没有道德可言。
残缺的遗骸肯定是有的,昨晚网络当地的采访音频,第一批进去的消防员已经说了,看到了飞机残骸,然后犹豫了一下,说还有肢体,到这,采访就掐断了。
我个人判断,这种大事故,没有现场画面容易被境内境外无良媒体利用,但又不能让直播画面出现太血腥的瑕疵,所以,大概率昨夜就已经把能清理的遇难者遗体妥善处理好了,好抓紧去做DNA鉴定。
所以,今天白天的直播画面,现场显得很干净,要么就是直播画面不在坠机的核心区。
其实事到如此,不必纠结遗体了,那种匪夷所思的坠地速度,后果自行想象吧。少些猎奇心理也是对遇难同胞的尊重。
现在直播正在全力搜索黑匣子,希望坠机真相尽快查实,也算告慰在天之灵和遇难者的家属。
————
最新消息,黑匣子已经找到一个了,进展比想象的要快。最近几天,心里都不舒服,疫情就够难了,触景生情下,会觉得好好活着比啥都强。
官方公告,全部遇难。刷遗体的圣母应该消停消停了。
以这种速度掉下来飞机彻底解体,乘客根本不可能有生还希望。在救援力量还没进入,现场没被封锁的时,流出过部分人体组织的照片,我直说了就是男性生殖器残骸。把这些图片散播出去对搜救工作有什么帮助么?除了满足看客们的猎奇心理和为媒体、自媒体提供人血流量一点好处也没有,不仅会对遇难者家属造成二次伤害,还浪费社会资源。
知乎也好、微博也罢那些高举着要真相,阴阳怪气说政府封锁消息的,满心想着看看尸体残片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王八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一点:下午看见这个提问下面有大量的答主以及评论关注点,都是新闻没有详细披露遇难者死亡情况,部分人还在阴阳怪气前方记者伙同当地政府封锁消息无视群众知情权,所以十分愤怒写了这个回答。就算在我这个答案下面,依然有很多人关注的是我所谓生殖器图片是不是这次事故。假也好真也罢,我希望大家将心比心想一想,如果遇难者家属想从网上了解一点事故情况,结果打开一看大量遇难者肢体残骸图片充斥网络,部分网民对可能是他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的肢体残片肆意点评,这对他们何尝不是第二次坠机一般的伤害,这个时候做个人吧。
说点实在的与其喷我作答不严谨,不如留点口水等到赔偿方案出来,参考伊春空难我有点担心赔偿方案对家属不公平,如果真的那么不要脸,我希望诸位的言辞可以像现在一般犀利。
目前越早找到黑匣子,越有利于解开事件的真相,从而避免再次发生惨剧。
愿逝者安息,希望家属早日走出悲痛。
冲击力太大,很多残骸和遗体都钻到地下了。
并且在这么大的冲击力下,遗体基本不可能完整,都是碎片了。
飞机还有燃料,引起的大火,和火化没什么区别。
并且,要考虑死难者家属和大家的承受能力,有遗体的照片,未必会发出来。
估计最终只能是通过DNA比对,找到部分死难者的一部分遗骸,都没法叫遗体了。
911那次,有个在飞机上报警的空姐,最终就只找到一块骨头,还是靠DNA比对确认的。
看了那段视频之后,我感觉只要找黑匣子就行了,还要什么搜救队。
全部遇难,默哀
3月26日更新
和之前猜想的差不多,测验dna已经有120人的身份确认,官方措辞很谨慎,只说尚未发现幸存者。这也说明了遇难者遗体在事故中,经历了爆炸和燃烧之后,非常惨烈
3月23日更新
@新华每日电讯:【已找到的MU5735黑匣子破损严重】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的一部黑匣子已于23日被发现,破损严重。暂不确定是数据记录器(FDR)还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
这个黑匣子分量很重,132条人命,14亿人的寄望。通过黑匣子查明初步情况后,应该就会陆续公布伤亡情况。
(3月22日)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消息,机上共有旅客123名(无外籍旅客),机组人员9名(飞行员3名,乘务员5名,安全员1名)。截至目前,未发现机上幸存人员。
央视网抖音号也发布了消息,动用了机械设备寻找黑匣子
分割线
以下为原答案(3月21日)
虽然很难开口,但是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什么未找到失联人员踪迹?
人体主要由碳水,脂肪,骨骼以及其他无机物组成。参考死者火化方面的信息,现在的火化炉是从200度开始升温,第一阶段是烧纸棺和人体衣物和脂肪,这个阶段的燃烧温度是400至500度,第二阶段是燃烧人体的肌肉,脏器和血液,这个阶段执行燃烧的温度大约是600度左右。第三阶段是燃烧骨骼,这个阶段温度将调到800至900度。这种火化是最经济省燃料的火化模式。
飞机一般使用航空煤油,航空煤油的自燃温度超过 425℃,露天燃烧温度是260-315 ℃,最大燃烧温度是980 ℃。
从新闻报道的图片可以看到,坠毁地一片焦灼,不仅有机体零部件的燃烧残骸,还有树木的焦炭,分辨起来难度十分巨大。
至于为什么官方仍未报道关于失联人员的信息,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个是稳住舆论,现在仍处于救援阶段,很多事情尚不明朗,黑匣子也未找到,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是在搜救的基础上,找到黑匣子,还原事件经过,找到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是慎之又慎,这种事故,国内国际关注度很高,如果官方冒然宣布全部人员遇难,不仅是救援态度不严谨的问题,更是对机上人员及其家属乃至人民群众的不负责,那么什么时候宣布消息呢?我觉得无非两点,一个是找到黑匣子,理清事故脉络,二是靠时间,处理事故不一定要全部公开,要照顾亲属情绪,不会搞得轰轰烈烈人尽皆知,放到网上让你我随意评论,这是尊重生命,尊重逝者。现在应该是测验dna的认领阶段,首要保证已经发现的尸骸被确认身份,要把舆论引导到找寻事故发生原因上,等到寻找遇难人员的搜救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应该会确定确认遇难人数,失踪x人(其实已经遇难,但找不到任何踪迹),这是严谨的搜救态度。
很多人都说了,如果按照目前观察到的数据(飞机被记录的速度和高度变化、着火、撞山的观测),其实这样的生存希望非常渺茫。甚至正如很多人所说,这样的情况下,遇难者的遗体可能是不全的。注意,现在报道都用的是人体组织这个词,而不是遗体。第一这说明了发现的人体组织的尺寸,也说明非常难以辨人;换个角度真么讲比较严谨的说法(毕竟没有做DNA比对,也可能是其他时间的人体组织)。因此,其实能找到遇难者遗体很难。
但是,目前大家还记希望于飞机在坠毁前解体,这样有一定概率会有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成员在撞击前被甩出来,这给他们带来了一丝生还概率。反正,在没有调查结束前,都要搜救,但是能搜就出来的概率很小。
---
不过,我还是想说一下为什么要坚持搜救。
坚持搜救不只是专业措施,而且也是一种仪式。它不管彰显了我们的严谨(要搜救到最后一刻),也是一种抚平所有其他人心中创伤的仪式。
我们把那些吃人血馒头的自媒体除外,很多人都坐过飞机,都有着心有余悸的体验。我记得有一次飞去新加坡时候,飞机在遇到气流时,边上一位阿姨紧张得开始念佛经。大家都知道飞机一旦失事会特别危险。不光如此,很多善良的群众也是会对这样的不幸事件难过,与遇难者家属和亲友共情。反过来说,很多吃人血馒头的自媒体就是利用大家的善良和共情。更不要说遇难者家属和亲友了。
不停的营救,的确找到了黑匣子,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关注事件的所有人提供了信息,还有关怀。
就算找到了遗体(的部分)也支持不进行公开
打着公众知情权的猎奇欲望并不值得被保护
唯一应该公开的是对事故产生原因的调查结果
因为人体的皮肤、肌肉、韧带强度远远达不到你想象中的强度
更别说还要烧一会了
音速或超音速掉下去,摔碎了。
3/23晚
根据最新的新闻发布会,救援人员已经找到部分遗骸。R.I.P.
P.S. 请评论区尊重逝者的尊严和家属的感受。
以911为例,当时有不少死者从300多米的高层往下跳,据目击者称,地上腾起红色的血雾,而后,只能找到一些零散的血块。
而这次飞机是从九千米高空落下的。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下文图片有血腥画面,慎
当我们设计航空座椅时,要控制座椅的刚度,确保紧急着陆时乘客头部撞击前排座椅背面时不要失去意识。这样可以尽量保证在起火之前可以有更多可以自由行动的乘客抓紧时间撤离。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参数叫HIC (人体头部伤害判据),计算方式如下
在一份博士生毕业论文中我看到他分别以 8.0m/s, 10.0m/s,14.0m/s,16.0m/s 的水平撞击速度来研究初速度对HIC数值进行计算,得出以下数据。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知,水平撞击速度达到16.00m/s时,HIC值达到1852,对应下表的第5级损伤,死亡率为62.85~83.85%
而如果我们回到这起事故,失事前的图表显示地速为376节,合193.5m/s。已经远远超出前面试验中的16.00m/s
按照论文中的拟合数据,当速度为193.5m/s(速度方向可能不同,这里仅作定性讨论)时, HIC值约为1.59x10^8。HIC已经超出表2中第6级损伤好多个数量级。从图3的第二个图表中也可以看出,超过16m/s以后伤亡率会继续急剧上升,如果把193.5m/s代入伤亡率公式得出的死亡率为1.6x10^58 %
希望有奇迹吧!!
参考:作者:朱鲜飞·2019—民机典型机身段结构适坠性分析与评估.
怎么可能没有遗体,极大可能是现场新闻管制了,官方十有八九下达通知不允许个人发现场的任何图文视频,发出的内容必须经过官方口径,现在我们在网上反复能能看到两段现场的视频估计是最开始进去的人拍的,而且还是外围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看到任何遗体。
这个也不怪官方,现场肯定非常惨烈,肢体散落的到处都是,这个时候放出来的话一方面实在是太恐怖了,另一方面也是对逝者的亵渎,一发出来,网上各种脑残就开始带节奏了,再等等官方消息吧,以我们的救援速度,快的话三天,慢的话一个星期就会有比较全面的消息了,至于黑匣子和失事原因调查估计得三个月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