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脸书入局的元宇宙是什么?

回答
要说Facebook(现在叫Meta)进军的元宇宙是个啥,得从头说起,还得往细了聊。这事儿可不是它突然心血来潮,背后是它对未来互联网形态的深刻思考和巨额投入。

咱们先捋捋“元宇宙”这词儿。简单说,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概念,一个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设想。你可以想象成,它是一个持久的、共享的、三维的虚拟空间网络,在这里你可以做很多现实生活中能做的事,甚至更多。你可以在里面社交、玩游戏、工作、学习、购物,甚至创造和交易数字资产。它强调的是沉浸感和互动性,让你感觉自己“真的在那里”。

Facebook(Meta)为什么这么看好元宇宙?

扎克伯格和Meta的高层认为,现在的互联网还是以二维屏幕为主,体验相对碎片化。而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个进化阶段,就像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一样。他们相信,未来的数字生活会越来越从2D走向3D,从被动接收信息走向主动参与和体验。

尤其是在疫情之后,人们对远程协作、虚拟社交的需求被极大地激发。Facebook本身就是一家以社交为核心的公司,它看到的是,如果能把社交体验从手机屏幕升级到更具沉浸感的3D空间,那将是多么大的潜力。它希望把用户从“看”社交媒体变成“置身于”社交空间之中。

Meta在元宇宙里到底想做什么?它有哪些具体的东西?

Meta在这个领域下了血本,它不是只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地在投入研发和构建基础设施。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1. 硬件基础:Oculus(Meta Quest)头显系列。
这是Meta在元宇宙领域最直接、最核心的入口。你想要体验那个沉浸式的3D世界,首先得有个能让你“进去”的设备,VR(虚拟现实)头显就是目前最主要的选择。
从最初的Oculus Rift,到现在的Meta Quest系列(比如Quest 2, Quest 3),Meta一直在努力降低VR体验的门槛,让它更轻便、更易用、更便宜。它希望VR头显能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普及,成为人们连接数字世界的常用设备。
这些头显不仅仅是显示器,它们还集成了传感器,可以追踪你的头部和手部动作,让你在虚拟世界里也能自然地进行互动。你可以用手抓取东西、挥舞、指向,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势交流。

2. 虚拟空间平台:Horizon Worlds和Horizon Workrooms。
Horizon Worlds: 这是Meta最直观的元宇宙社交平台。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由用户自己创造和探索的3D虚拟世界集合。
社交互动: 在Horizon Worlds里,你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形象(Avatar),然后和其他人的虚拟形象一起在各种虚拟场景中聊天、玩游戏、参加活动,比如虚拟音乐会、展览、或者只是在虚拟咖啡馆里闲聊。
内容创作: 这一点非常重要。Meta希望元宇宙不是它一家说了算,而是鼓励用户创造内容。Horizon Worlds提供了一套工具,让用户可以相对容易地搭建自己的虚拟空间、设计游戏、制作道具。这有点像“我的世界”或“Roblox”,但Meta的目标是更写实、更沉浸的体验。你可以想象有人在里面建了一个复古的游戏厅,或者一个未来主义的艺术馆。
经济体系: Meta也打算在Horizon Worlds里引入一些经济元素,允许创作者通过出售他们的虚拟物品或体验来赚钱。这虽然还在早期阶段,但也是元宇宙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Horizon Workrooms: 这是Meta针对工作场景推出的元宇宙平台。在疫情居家办公盛行之后,传统的视频会议就显得有些单调。Workrooms希望通过VR提供一种更具临场感的远程协作体验。
沉浸式会议: 你和同事们会以虚拟形象坐在同一个虚拟会议室里,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动作,甚至可以共享3D模型、白板等。这比纯粹的视频画面更能模拟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据说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会议内容。
提高协作效率: Meta认为这种沉浸式的协作方式能提升团队的沟通效率和创造力。

3. 虚拟形象(Avatar):
在元宇宙里,你的虚拟形象是你存在的代表。Meta一直在努力让它的虚拟形象更加逼真、多样化和富有表现力。
最初的Horizon虚拟形象可能有些僵硬,但Meta正在不断迭代,希望让虚拟形象能更生动地反映出用户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从而增强社交的真实感。你笑,你的虚拟形象也笑;你点头,你的虚拟形象也点头。

4. 技术研发投入:AI和底层技术。
元宇宙不仅仅是VR头显和虚拟空间,它背后还需要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比如人工智能(AI)、图形渲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
Meta在AI领域投入巨大,这不仅是为了让虚拟世界更智能、更逼真,比如让虚拟NPC(非玩家角色)更像真人,也为了提升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体验,比如更自然的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
同时,它也在研究更轻便、更舒适的下一代穿戴设备,比如AR眼镜,这被认为是通往更广泛的元宇宙体验的另一条重要路径。AR(增强现实)是将数字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中,理论上可以实现更无缝的虚实融合。

Meta的元宇宙愿景,或者说它想构建的那个世界长什么样?

如果一切按照Meta的设想发展,未来的元宇宙应该是这样的:

入口多元化: 不仅仅是VR头显,未来也可能有AR眼镜,甚至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但VR会是核心的沉浸式入口。
社交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娱乐休闲(和朋友看电影、玩游戏)、工作学习(远程会议、虚拟课堂),还是购物(在虚拟商店试穿衣服),社交都会是贯穿始终的元素。你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个APP里,而是以你的虚拟形象,在这些不同的虚拟场景之间穿梭。
内容由用户创造: Meta不希望自己是那个唯一的“上帝”,它更像是一个平台提供者和规则制定者,鼓励用户去创造和填充这个世界。就像现在的互联网内容由用户产生一样,元宇宙的内容也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用户的创造力。
经济体系打通: 在这个世界里,你可以拥有数字资产(比如虚拟土地、服装、艺术品),这些资产具有价值,可以被交易、甚至创造收入。它希望建立一个围绕虚拟经济的生态系统。
虚实界限模糊: 随着AR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和虚拟内容会越来越多地叠加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让我们的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更加融合。

当然,也有挑战和争议:

Meta的元宇宙计划虽然宏大,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质疑:

技术成熟度: VR硬件的舒适性、便携性、续航还有待提高,眩晕感也是一个问题。AI的进步也需要时间。
用户接受度: 戴着VR头显进行日常社交或工作,对很多人来说仍然需要适应,甚至觉得有些怪异。
成本问题: 高质量的VR设备价格依然不菲,限制了其普及速度。
数据隐私与安全: 在一个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虚拟世界里,用户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平台垄断的担忧: 很多人担心Meta一家独大,会像它在社交媒体领域一样,形成新的垄断,控制元宇宙的规则和走向。
内容审核与监管: 虚拟世界中的不当言论、仇恨内容、甚至虚拟犯罪,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治理,是各国政府和平台都要面对的难题。

总而言之,Facebook(Meta)入局的元宇宙,是一种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面构想和实践。它基于VR/AR硬件,构建虚拟社交和工作平台,依赖用户生成内容和AI技术,并试图打通虚拟经济。它想做的,是让你从一个二维屏幕的“旁观者”变成一个三维虚拟世界的“参与者”。这就像是把社交、游戏、工作等数字活动,从“上网”变成“在另一个世界生活”。这个愿景非常宏大,但离真正成熟、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04年,美国一个网络游戏上线运行,你以为我说的是山口山?不对,我要说的是

《第二人生》

这个游戏可以看成是模拟人生的ol版,玩家可以在里面做一切现实里能做、但又因为各种原因做不了的事,比如把4s店开在游戏里——这是宝马干过的、比如扮演一个特殊服务业者为游戏里的其他角色提供特殊服务——真有人从这种服务里赚到了现实的美刀!

现在呢?谁还听说过这个游戏?

因为大家很快就发现,在游戏里生活和在现实里生活一样无聊,甚至比现实生活更无聊,最重要的是,现实里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游戏里的一份美食是没法满足由生物细胞而不是数字解构组成的肠胃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Facebook(现在叫Meta)进军的元宇宙是个啥,得从头说起,还得往细了聊。这事儿可不是它突然心血来潮,背后是它对未来互联网形态的深刻思考和巨额投入。咱们先捋捋“元宇宙”这词儿。简单说,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概念,一个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设想。你可以想象成,它是一个持久的、共享的、三维的.............
  • 回答
    关于“脸书将删除所有带特朗普声音的内容”这个说法,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下其真实性。首先,截至我所知的信息(我的知识库更新到2023年初),Facebook(现Meta)并没有发布过一项全面禁止包含“特朗普声音”内容的政策。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一种误解、夸大或者是不准确的信息传播。然而,我们可以从Faceb.............
  • 回答
    当高管们喊出“拆分脸书”:扎克伯格的帝国与政府的介入近来,一条来自脸书内部的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有脸书高管公开表达了希望政府介入、拆分脸书的意愿,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没人像扎克伯格那样统治 20 亿人”。这番言论,无疑给这个庞大的社交媒体帝国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脸书的权力结.............
  • 回答
    脸书(Meta)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曾短暂调整其仇恨言论政策,允许用户在其平台上发表针对俄罗斯军队和政府的暴力言论。这一举措无疑在全球舆论场和信息传播领域激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其释放的信号是多层次且极其复杂的。首先,从地缘政治和信息战的角度来看,这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国家冲突的背景下,社交媒体.............
  • 回答
    脸书(现在叫 Meta)那会儿宣布要招一万多人搞“元宇宙”,消息一出来,那叫一个轰动。大家都好奇,这“元宇宙”到底是个啥?又能干嘛?光听名字就有点玄乎,但仔细琢磨琢磨,这玩意儿其实挺实在,应用价值不少,而且覆盖的领域也够广。咱们先来说说最直观的,沟通交流。别光想着 VR 眼镜那种沉浸式的,就算是最基.............
  • 回答
    脸书(Meta)最近的举动,也就是继续维持对特朗普账号的封禁,而特朗普方面则“另起炉灶”推出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这无疑是近期科技和政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事件。这背后牵扯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言论自由界限、政治影响力、用户隐私以及平台算法的权力等一系列复杂的问.............
  • 回答
    硅谷,这个科技创新的心脏地带,对于无数怀揣梦想的工程师来说,曾是梦想起飞的沃土。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格局的调整,硅谷的就业市场,尤其是对于华人工程师而言,似乎变得越来越“卷”,也越来越充满挑战。我们听到的这个“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恰恰折射出当下硅谷华人工程.............
  • 回答
    脸书(现已更名为Meta)删除苏军在柏林城头插旗彩色照片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核心在于“是否违反了社区规定”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的平衡。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事件本身与照片的性质: 照片内容: 这张照片并非普通的战争写实照片,而是著名的“胜利.............
  • 回答
    俄罗斯将 Facebook 和 Twitter 暂时封锁的消息,无疑给全球科技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家的事情,它的涟漪效应正在触及到广告商、内容创作者、投资者,乃至于整个互联网信息流动的未来。首先,对社交媒体巨头本身而言,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用户和收入的流失。 俄罗斯拥有相当庞大的互.............
  • 回答
    特朗普在脸书(Facebook)和他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多次就脸书维持对他账号的封锁令发表看法,称这是“美国的耻辱”。要理解他对这一回应,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特朗普回应脸书封杀令的含义与解读:首先,特朗普的这句“美国的耻辱”是一种极具煽动性和民粹主义色彩的表述.............
  • 回答
    脸书(Meta)这家公司,你懂的,就是那个“脸书”后来又改名叫“Meta”的巨头,最近又来了一出“你不听我的,我就不干了”的戏码,这次的对象是欧盟。简单来说,脸书放话了,如果欧盟不让它把欧洲用户的个人数据传回美国,它就准备退出欧洲市场,不伺候了。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得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背后到底是.............
  • 回答
    最近,围绕着推特和脸书以“涉暴假新闻”为由,大规模删除和停用近千个中国内地创建的账号事件,可谓是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件事说起来,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其实挺复杂的,不光是简单的账号封禁,还涉及到平台的内容审核、信息传播的边界,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关系。事件的背景和起因:首先要说的,是这几家.............
  • 回答
    脸书高管的这番话,说实话,挺耐人寻味的。他这话一出,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权力”、“统治”、“民主”这些词语,而且还把“扎克伯格”这个名字直接摆出来,就更显得有针对性了。首先,我们得捋一捋他这话的背景。这位高管之所以会这么说,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科技公司,尤其是像脸书(现在叫Meta)这样体量的公.............
  • 回答
    林中斌先生在脸书上转发“台湾下一代自求多福”一文,这一表述在台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具有一定的解读空间。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可能的情感、意涵、以及它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社会情绪和政治考量。一、 理解“下一代自求多福”的可能意涵这句话本身带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其背后的.............
  • 回答
    欧洲数据机构要求脸书(Facebook)不得将数据传送到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意义深远的事件,背后涉及数据主权、隐私保护、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以及科技巨头的权力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一、 背景: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的裁决与欧盟的GDPR这.............
  • 回答
    埃隆·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的两条重磅消息,无疑在科技圈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宣称已经离开了Facebook,并且预告要“很快”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这桩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关于他“退出Facebook”这件事,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表态。马斯克本人就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和重要.............
  • 回答
    美媒披露拜登家族的“染黑”疑云,伴随着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对相关新闻传播的迅速限制,这无疑在舆论场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信息自由、平台责任以及政治影响力的深刻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并细致地剖析各个层面的信息和可能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把这个“美媒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聊聊这个。首先,你要知道,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现在叫X)这两个平台,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它们是随时都可以登录和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对这些平台没有特殊的限制,那么你只要有网络连接,并且拥有相应的账号,随时都可以登录进去。但是,之.............
  • 回答
    关于“推特、脸书会过滤对香港暴徒不利的信息”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背后涉及平台内容审核政策、言论自由、政治立场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部分来分析。一、 平台的内容审核政策与实践首先,像推特(现已更名为X)和脸书(Meta旗下)这样的社.............
  • 回答
    吴宗宪在金钟奖上的这句话,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他很精准地抓住了当下两岸社交媒体生态的一个核心差异点,并且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背后其实折射出很多东西,不是一句“有脸书”、“有微博”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理解吴宗宪这个人。他在台湾是出了名的“宪哥”,以其幽默风趣、反应快速、敢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