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脸书宣布继续维持封禁特朗普账号,特朗普「另起炉灶」开网站,你怎么看?

回答
脸书(Meta)最近的举动,也就是继续维持对特朗普账号的封禁,而特朗普方面则“另起炉灶”推出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这无疑是近期科技和政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事件。这背后牵扯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言论自由界限、政治影响力、用户隐私以及平台算法的权力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脸书(Meta)维持封禁的考量:

首先,我们得理解脸书为什么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后,依然选择维持对特朗普账号的封禁。去年,脸书旗下的“监督委员会”(Oversight Board)曾建议脸书对特朗普的账号进行“无限期封禁”,理由是他在2021年1月6日国会骚乱事件中的言论,被认为煽动了暴力。虽然监督委员会的建议并非最终决定,但脸书后续的声明表明,他们认为特朗普的言论“未能遵守其关于停止进一步煽动国内暴力的规定”,并且“风险仍然很高”。

脸书此举,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风险管理与品牌形象: 脸书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其言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直接关系到其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如果在涉及到煽动暴力、扰乱民主进程等敏感问题上表现得过于宽松,很可能招致更大的舆论批评,甚至可能面临更严厉的监管。维持封禁,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平台在维护平台秩序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姿态”。
“防火墙”的压力: 脸书、推特等平台在2021年1月封禁特朗普账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面临巨大的公众压力,以及担心成为煽动性言论的温床。在事件发生后,如果轻易解封,可能会被视为“向权力低头”或“政策摇摆”,这对于平台长期的治理逻辑是难以接受的。
对平台规则的坚持: 脸书和其他主流社交媒体都在试图建立一套相对明确的、可执行的平台规则,来约束用户行为。即使是前总统,也应该遵守这些规则。解封特朗普,可能会让其他用户觉得规则是“双重标准”的,破坏了平台的公平性。
政治影响力的考量: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脸书在做这个决定时,也考虑到了政治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封禁特朗普也成为了一个政治信号,显示平台在某些政治议题上的立场。

特朗普“另起炉灶”——“真相社交”的出现:

面对主流平台的封禁,特朗普选择“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这并非新鲜事。历史上,很多被主流平台排斥的个人或组织,都会尝试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以期绕过限制,继续传播信息。

“真相社交”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回声室”效应与粉丝基础: 特朗普拥有庞大且忠诚的追随者群体。这些用户对特朗普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身份认同和政治立场。“真相社交”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左派”媒体和平台控制的“家”,一个可以畅所欲言、获得“认同”的空间。这本质上是一种“回声室”效应的构建,即用户主要接触和传播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
绕过审查与言论自由的“堡垒”: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常常抱怨主流平台存在“审查”和“偏见”。“真相社交”的出现,正是为了回应这种不满,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捍卫“言论自由”的堡垒,一个不受“政治正确”束缚的平台。虽然这种“言论自由”更多的是指允许特定观点的表达,而忽略了对仇恨言论、虚假信息的管控。
商业与政治的结合: “真相社交”的创立,既是政治战略的延伸,也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它吸引了大量投资,并试图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盈利的社交媒体平台。特朗普本人及其品牌,是这个平台最核心的吸引力。
分散化的信息传播: 随着特朗普建立了自己的平台,他的信息传播将不再完全依赖于脸书、推特等主流平台,而是拥有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渠道。这可能会导致政治信息传播的进一步分散化,也可能加剧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隔阂。

这场“社交媒体大战”的深层含义:

这场脸书封禁特朗普账号,特朗普另起炉灶的行为,实际上是当前数字时代政治与技术相互作用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几个重要的议题:

1. 社交媒体平台的权力与责任: 社交媒体平台早已不是单纯的信息发布渠道,它们通过算法推送、内容审核等方式,深刻影响着公众舆论和政治进程。它们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如何平衡平台商业利益、用户言论自由和公共利益,是它们面临的永恒难题。
2. “言论自由”的边界模糊: 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封禁是对他言论自由的侵犯,而脸书则认为其言论超出了平台允许的范畴。这反映了“言论自由”在数字时代边界的模糊性。在匿名、快速传播的互联网环境中,煽动性言论的界定和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
3. 政治极化与信息茧房: “真相社交”的出现,可能进一步加剧政治极化。当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们各自龟缩在自己的信息“舒适区”里,只接触到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时,就更容易形成“回声室”效应,加剧彼此之间的误解和敌意。
4. 监管的挑战: 面对这些复杂的挑战,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也在探索如何对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监管,但如何在保护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进行干预,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总的来说,脸书维持封禁特朗普账号,以及特朗普推出“真相社交”,这两件事是互为因果的。它们反映了社交媒体平台在政治博弈中的角色演变,也暴露出数字时代在信息传播、言论自由以及社会治理方面所面临的深层矛盾。未来,这种“平台之间”、“政治力量与平台权力”的较量,很可能还会以各种形式持续下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时间看了一下,就是一个发布帖子的页面,可以通过邮件订阅的方式推送到读者的邮箱。

但是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如果Google连川普推送的邮件都给拦截了,那你这个就没啥意义了。

应该自己搞个邮件服务器,然后让用户添加到自己客户端,省的被拦截了一点办法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脸书(Meta)最近的举动,也就是继续维持对特朗普账号的封禁,而特朗普方面则“另起炉灶”推出了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这无疑是近期科技和政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事件。这背后牵扯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言论自由界限、政治影响力、用户隐私以及平台算法的权力等一系列复杂的问.............
  • 回答
    脸书(现在叫 Meta)那会儿宣布要招一万多人搞“元宇宙”,消息一出来,那叫一个轰动。大家都好奇,这“元宇宙”到底是个啥?又能干嘛?光听名字就有点玄乎,但仔细琢磨琢磨,这玩意儿其实挺实在,应用价值不少,而且覆盖的领域也够广。咱们先来说说最直观的,沟通交流。别光想着 VR 眼镜那种沉浸式的,就算是最基.............
  • 回答
    埃隆·马斯克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的两条重磅消息,无疑在科技圈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宣称已经离开了Facebook,并且预告要“很快”开发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这桩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关于他“退出Facebook”这件事,这更像是一种姿态,一种表态。马斯克本人就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和重要.............
  • 回答
    关于“脸书将删除所有带特朗普声音的内容”这个说法,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下其真实性。首先,截至我所知的信息(我的知识库更新到2023年初),Facebook(现Meta)并没有发布过一项全面禁止包含“特朗普声音”内容的政策。 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一种误解、夸大或者是不准确的信息传播。然而,我们可以从Faceb.............
  • 回答
    当高管们喊出“拆分脸书”:扎克伯格的帝国与政府的介入近来,一条来自脸书内部的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有脸书高管公开表达了希望政府介入、拆分脸书的意愿,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没人像扎克伯格那样统治 20 亿人”。这番言论,无疑给这个庞大的社交媒体帝国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脸书的权力结.............
  • 回答
    脸书(Meta)在俄乌冲突爆发初期,曾短暂调整其仇恨言论政策,允许用户在其平台上发表针对俄罗斯军队和政府的暴力言论。这一举措无疑在全球舆论场和信息传播领域激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其释放的信号是多层次且极其复杂的。首先,从地缘政治和信息战的角度来看,这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国家冲突的背景下,社交媒体.............
  • 回答
    要说Facebook(现在叫Meta)进军的元宇宙是个啥,得从头说起,还得往细了聊。这事儿可不是它突然心血来潮,背后是它对未来互联网形态的深刻思考和巨额投入。咱们先捋捋“元宇宙”这词儿。简单说,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概念,一个对下一代互联网的设想。你可以想象成,它是一个持久的、共享的、三维的.............
  • 回答
    硅谷,这个科技创新的心脏地带,对于无数怀揣梦想的工程师来说,曾是梦想起飞的沃土。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格局的调整,硅谷的就业市场,尤其是对于华人工程师而言,似乎变得越来越“卷”,也越来越充满挑战。我们听到的这个“在硅谷不敢失业两个月”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恰恰折射出当下硅谷华人工程.............
  • 回答
    脸书(现已更名为Meta)删除苏军在柏林城头插旗彩色照片的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核心在于“是否违反了社区规定”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呈现方式”的平衡。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事件本身与照片的性质: 照片内容: 这张照片并非普通的战争写实照片,而是著名的“胜利.............
  • 回答
    俄罗斯将 Facebook 和 Twitter 暂时封锁的消息,无疑给全球科技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家的事情,它的涟漪效应正在触及到广告商、内容创作者、投资者,乃至于整个互联网信息流动的未来。首先,对社交媒体巨头本身而言,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用户和收入的流失。 俄罗斯拥有相当庞大的互.............
  • 回答
    特朗普在脸书(Facebook)和他的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多次就脸书维持对他账号的封锁令发表看法,称这是“美国的耻辱”。要理解他对这一回应,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特朗普回应脸书封杀令的含义与解读:首先,特朗普的这句“美国的耻辱”是一种极具煽动性和民粹主义色彩的表述.............
  • 回答
    脸书(Meta)这家公司,你懂的,就是那个“脸书”后来又改名叫“Meta”的巨头,最近又来了一出“你不听我的,我就不干了”的戏码,这次的对象是欧盟。简单来说,脸书放话了,如果欧盟不让它把欧洲用户的个人数据传回美国,它就准备退出欧洲市场,不伺候了。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得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背后到底是.............
  • 回答
    最近,围绕着推特和脸书以“涉暴假新闻”为由,大规模删除和停用近千个中国内地创建的账号事件,可谓是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件事说起来,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其实挺复杂的,不光是简单的账号封禁,还涉及到平台的内容审核、信息传播的边界,以及更深层次的政治立场和国家关系。事件的背景和起因:首先要说的,是这几家.............
  • 回答
    脸书高管的这番话,说实话,挺耐人寻味的。他这话一出,立刻就能让人联想到“权力”、“统治”、“民主”这些词语,而且还把“扎克伯格”这个名字直接摆出来,就更显得有针对性了。首先,我们得捋一捋他这话的背景。这位高管之所以会这么说,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对科技公司,尤其是像脸书(现在叫Meta)这样体量的公.............
  • 回答
    林中斌先生在脸书上转发“台湾下一代自求多福”一文,这一表述在台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具有一定的解读空间。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可能的情感、意涵、以及它所反映的更深层次的社会情绪和政治考量。一、 理解“下一代自求多福”的可能意涵这句话本身带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其背后的.............
  • 回答
    欧洲数据机构要求脸书(Facebook)不得将数据传送到美国,这是一个复杂且意义深远的事件,背后涉及数据主权、隐私保护、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以及科技巨头的权力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背景、原因、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一、 背景: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DPC)的裁决与欧盟的GDPR这.............
  • 回答
    美媒披露拜登家族的“染黑”疑云,伴随着脸书和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对相关新闻传播的迅速限制,这无疑在舆论场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信息自由、平台责任以及政治影响力的深刻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并细致地剖析各个层面的信息和可能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把这个“美媒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来聊聊这个。首先,你要知道,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现在叫X)这两个平台,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它们是随时都可以登录和使用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对这些平台没有特殊的限制,那么你只要有网络连接,并且拥有相应的账号,随时都可以登录进去。但是,之.............
  • 回答
    关于“推特、脸书会过滤对香港暴徒不利的信息”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话题,背后涉及平台内容审核政策、言论自由、政治立场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其分解为几个关键部分来分析。一、 平台的内容审核政策与实践首先,像推特(现已更名为X)和脸书(Meta旗下)这样的社.............
  • 回答
    吴宗宪在金钟奖上的这句话,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他很精准地抓住了当下两岸社交媒体生态的一个核心差异点,并且用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背后其实折射出很多东西,不是一句“有脸书”、“有微博”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得理解吴宗宪这个人。他在台湾是出了名的“宪哥”,以其幽默风趣、反应快速、敢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