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没有商业模式,开源如果只凭某个人或组织无私的贡献是不现实的,毕竟搞开源的人也要吃饭。
国外成熟的开源模式,都是一只手社区开源,另一只手搞商业版本+咨询服务。同时有非常成熟的各类开源基金会在组织和引导大家形成开源的规范,比如Apache、eclipse、spring、linux、jboss等。
参考我另一个回答(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开源数据库中间件都是国内公司开源的?并且几乎都停止了更新? - kimmking的回答 - 知乎 )里说的:
三、为什么都是国内开源的,并且大都停止了更新
国内的开源,部分是大公司主导的技术影响力输出,部分是个人的兴趣之作贡献给社区,总而言之是没有直接的显著回报的。也就是说,这一块一直没有一个稳定可行的商业模式来支持,所以一直以来,大公司实际上也看不上,因为赚不了钱,而没有回报的事情就无法长久,所以自然就停止了更新。对于个别有云服务的公司,这一块技术发展好了,其实可以并到云里提供数据服务,或者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分布式数据库,这样可以变现了,那就闭源,所以,现在活跃的开源数据中间件,已经不多了,下面就推荐一个活跃的项目。
圈内一个开源公司CTO说过,开源只有两个类型:
一类是开源软件的商业化;
一类是商业软件的开源化。
私以为,这就是赤裸裸的真相,一个不能靠自己就可以造血的事物,是无法独立和长期稳定发展的,一定会夭折。
好在目前看来,国外老早就经过了第一类,比如wso2组织,mule组织,等等,现在很多公司在经过第二类,比如某软,就是非常典型的。
国内现在第一类开始在大力发展了,不管是搞数据库的TiDB、sequoiadb,搞消息队列的StreamNative。。。第二类,国内目前还比较少,我们拭目以待。
开源不是让你真的大公无私用爱发电,这点上很多人都认识错了
正确的开源姿势是什么?是你自己有了开发的需求,你写出来了,你顺带把源码公布出来造福他人
公布源码这个过程是很简单的,是没什么额外工作的,所以我才会鼓励开源,鼓励大家把任何自己写的代码开源
当每个人通过写代码解决了自己的需求并贡献到开源项目,一个项目就在大家的努力下越来越强大
如果你已经在一个项目上完成了你当初指定的所有需求,那么这个项目你完全可以不再进一步维护,等待下一个提出新需求的使用者
不然没需求强行创造需求来“持续维护”只会让你的项目越来越臃肿
我是琴梨梨,一个完全兴趣使然的个人开发者,陆续开源了数十个小项目
我把自己的项目分为活跃更新,稳定维护和废弃
活跃更新项目就是我还有需求没有实现的项目
稳定维护则是我实现了所有我的需求,但这个项目仍然有进一步扩展的价值,等待其他开发者提出需求共同完善
废弃项目则是技术已经落后或无用,封存代码永不更新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