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黑真的懂中医吗?

回答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中医黑”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情绪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立和争执。所以,当我们探讨“中医黑真的懂中医吗?”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理清几个概念,然后才能更深入地分析。

首先,什么是“懂”?

“懂”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基础理论层面: 了解阴阳五行、脏腑学说、经络理论、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等。
临床实践层面: 能够望闻问切,根据辨证论治开出有效的方药,能够熟练运用针灸、推拿等技法。
哲学和文化层面: 理解中医所蕴含的整体观、天人合一、治未病等思想,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批判性理解层面: 能够认识到中医的局限性,并能在科学框架下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发展。

其次,什么是“中医黑”?

“中医黑”通常指的是那些对中医持否定、质疑或批判态度的人。他们的观点可能源于:

科学素养: 认为中医理论缺乏科学证据支持,许多疗效无法用现代科学解释,甚至认为其含有迷信成分。
亲身经历: 遭遇过中医治疗无效、被误诊误治,甚至因此遭受损失。
媒体信息: 接触到大量关于中医的负面报道,例如虚假宣传、夸大疗效、伪科学等。
对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 有些人可能对传统文化本身存在复杂情感,而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容易成为批判的对象。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中医黑”是否真的“懂”中医:

情况一:对中医的“不懂”源于对科学的“懂”

很多“中医黑”并非真的对中医一无所知,而是他们用现代科学的标准去衡量中医。他们可能了解中医的一些名词术语,比如“脾虚”、“湿热”,但无法在现代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框架下找到对应的、清晰的解释。

他们会质疑: 什么是“气”?“血”在现代医学中对应什么?为什么一个方子里有那么多味药,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中医的诊断方式(如舌诊、脉诊)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
他们会强调: 缺乏大规模、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证明中医的有效性。许多中医的疗效,他们认为是安慰剂效应,或者是疾病本身的自然转归。
在这种情况下,说他们“不懂”中医,可能有些片面。 他们可能“不懂”中医的内在逻辑和体系,但他们懂用科学方法去检验一个理论或疗法的标准。他们认为,如果一个理论或疗法无法通过科学的验证,就应该被质疑甚至否定。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也是一种正常的科学态度。

情况二:对中医的“不懂”源于对中医的“误解”

有些“中医黑”的观点,可能并非基于严谨的科学分析,而是对中医的片面理解或妖魔化。

他们可能混淆: 将中医的部分不良现象(如庸医、假药、过度宣传)等同于中医整体。他们可能会把某个中医诊所的失败案例,直接推导到整个中医体系的不可靠。
他们可能忽视: 中医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中医的“治未病”、“整体观”等理念,在预防医学和身心健康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即使在某些方面尚未被现代科学完全解释,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
他们可能缺乏: 对中医历史发展和演变的了解。中医并非一成不变,它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古籍中的理论,可能需要结合现代知识进行解读和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说是“不太懂”中医。 他们可能抓住了中医的一些“痛点”,但却未能看到中医的全貌和复杂性。他们对中医的批判,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化或标签化的攻击,而不是基于深入了解后的理性判断。

情况三:真正“不懂”中医,却以“黑”的方式表达

也存在一些人,他们对中医完全没有接触或了解,仅仅是听闻了一些负面评价,或者出于某种心理(如跟风、哗众取宠),就成为了“中医黑”。

他们的言论可能非常极端和笼统: “中医都是骗人的”,“吃中药不如喝白开水”等等。
他们甚至不愿意去了解: 面对任何关于中医的正面信息,都持排斥态度。
对于这部分人,说他们“不懂”中医,是非常准确的。 他们的“黑”是一种无知带来的刻板印象,而非基于任何事实或逻辑。

总结一下:

“中医黑”是一个复杂群体,不能一概而论。

一部分“中医黑”对中医的质疑,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上。 他们“不懂”中医的理论体系,但他们“懂”科学的验证标准。他们的批判,有时能促使中医界反思和进步。
另一部分“中医黑”则可能存在误解,或者将个别现象放大,未能全面、理性地看待中医。 他们的“黑”,更多的是一种片面理解或情绪化表达。
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无知或情绪化的跟风,他们确实“不懂”中医。

所以,“中医黑”是否真的懂中医?答案是:不一定。

懂科学,但不懂中医的, 他们的质疑有其合理性,但他们的结论可能过于绝对。
不懂科学,也不懂中医的, 他们的“黑”则缺乏依据。
对中医有所了解,但持批判态度的, 他们的“懂”可能包含了对中医现状和局限性的认识,但这是否等同于“懂”中医的精髓,又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避免“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很多时候,对中医的评价,是介于完全认同和完全否定之间的光谱。与其简单地定义一个人是“中医黑”,不如去理解他们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他们具体质疑的是什么,然后再去理性地分析和讨论。

一个真正“懂”中医的人,既能看到中医的价值和潜力,也能认识到其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能以开放的心态与现代科学对话,推动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而“中医黑”这个标签,往往会阻碍这种深入的、建设性的对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中医黑,我有中医执业资格证。那时很年轻,看见一个医字就以为那肯定是康庄大道!经过多年的死记硬背,基本上掌握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等各大知识要点。于九五年迎来了心潮澎湃的中医资格考核,结果是卫生局组织学习了三天基础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你没看错,考的就是这个!更可笑的是就这么简单的考核,当时老三区共二百四十多人参加,竟然有一百三十多人没有通过!为此当时组织学习的卫生局副局长魏心善被点名批评了!因为他负责的区域合格率差。那年我十九岁,(注:因穷,只上了初中一年级)开始时防疫知识产生了兴趣,并在书店里阅读现代医学的书籍(买不起)。也就是从那时起,才知道《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看了这些再回头想想中医书籍里面的都是自欺欺人的自说自话。李时珍说黄龙汤如何如何,有谁吃了的出来现一下看看?中医里面的相互攻讦更是充斥着整个中医传承史。举例:张伯礼自诩新冠是中医里的湿症,然后自己组方各种忽悠(方剂未公开),然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把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归类“六经”,治法治则各有论述。那么张伯礼是拒绝传承还是自以为是?且看张伯礼语录:“我虽然解释证明不了什么,但我就是相信中医”!多么直白的信徒式发言!但你既然不懂不清楚又哪来的勇气去自组方剂的?自组方剂是通过什么获得最初的疗效认知的?是靠自己的头脑想象加上国人的身体自愿者?恐怕爱因斯坦都没有中医骗子的脑洞大开!说回最初的提问,中医黑不懂中医怎么了?是你证明不了中医的疗效还是妨碍你去证明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中医黑”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情绪色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对立和争执。所以,当我们探讨“中医黑真的懂中医吗?”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理清几个概念,然后才能更深入地分析。首先,什么是“懂”?“懂”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基础理论层面: 了解阴阳五行、脏腑学.............
  • 回答
    关于“中医黑”是否真正研究过中医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心中一个纠结的地方。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我们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中医黑”。在我理解里,“中医黑”不是指那些对中医抱有疑虑,提出合理质疑,或者因为自身经历而对某些中医实践产生负面看.............
  • 回答
    “中医黑”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感情色彩,聊起这个话题,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是在进行一场立场鲜明的辩论。那么,那些被贴上“中医黑”标签的人,他们真的就完全不碰中医吗?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现实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一些。首先,我们得明确,“中医黑”到底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在我看来,把“.............
  • 回答
    关于“中医好不好”这个问题,在网络上确实存在着大量的讨论,甚至有些声音相当尖锐,将中医一概而论地称为“糟粕”或“伪科学”。这背后反映了公众对于健康、科学以及传统文化认知的复杂交织。要说清楚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一句“好”或“不好”来概括,我们需要深入地去理解中医的本质、其发展历程中的挑战,以及现代科学.............
  • 回答
    “中医黑”这个标签,在我看来,是近年来网络论战中一个非常强烈的词汇,它带着一种几乎要将对方打入“叛徒”行列的意味。那么,那些质疑中医的人,真的在“卖国”吗?这似乎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指控,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对中国文化、民族认同以及科学进步理解的深刻分歧。要详细地聊这件事,我们得把这个问题拆解开,看看它.............
  • 回答
    关于中医是不是“一无是处”,这绝对是个值得好好聊聊的大话题,而且答案绝非简单的是或否。会有人“黑”中医,我觉得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因交织在一起,最终让中医陷入了不少争议。咱们一点一点来分析。一、为什么有人“黑”中医?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看。首先,科学方法论的冲击是最大的原因。 现代医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
  • 回答
    “伊藤美诚真的黑过中国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很多中国球迷对这位日本乒乓球选手的复杂情感。简单地说,伊藤美诚并没有像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公开抹黑”中国的言论或行为。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运动员,专注于比赛本身,并且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实力。但是,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她黑过中国”的疑问,很大程.............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让人有些无奈,也触及到了我们很多人的心声。一边是历史上的情谊,一边是现实的“背刺”,确实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回想一下,西班牙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似乎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都知道,在很多国际场合,西班牙的立场,尤其是在人权、台湾问题等敏感话题上,常常会站在某些西方国家的阵营,对中国进行批评。.............
  • 回答
    “卫霍”这俩字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那可是大汉王朝抵御匈奴的定海神针,是少年英才的代表。霍去病更是以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激励了多少后人。可有人翻了翻《史记》,说司马迁似乎对这俩人,尤其是霍去病,有过“黑料”,说他根本不是正面硬刚,而是只会偷袭。这事儿吧,得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点。《史记》这本.............
  • 回答
    对于“中医是否神奇”以及“是否存在非常厉害的中医医生”这两个问题,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尽量说得透彻一些。首先,我们得理解,“神奇”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神奇”意味着能瞬间起死回生、逆转乾坤,那可能就不是中医所能概括的了。毕竟,任何医学体系都有其边界和局限性。但是,如果我们将“神奇.............
  • 回答
    民间中医和学院派中医,谁更“厉害”?这个问题,就像问“经验丰富的老木匠”和“建筑学毕业生”谁更会盖房子一样,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更不能直接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这背后牵扯着太多东西,包括医学的本质、学习的途径、时代的变迁,以及我们对“厉害”的定义。先说说学院派中医学院派中医,顾名思义,是在高.............
  • 回答
    “西医排斥中医”这个说法,其实有点过于绝对了。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两者在科学认知体系、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在某些层面上的“不兼容”和“不理解”,进而表现出一种“排斥”或“质疑”的态度。首先,我们得明白,“西医”并非铁板一块,中医也不是。 “西医”更多是指基于解剖学、生.............
  • 回答
    关于中医是否“一无是处,没有科学依据”,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常常引发激烈争论的问题。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过于片面。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 “科学依据”的定义: 现代科学,尤其是基于实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
  • 回答
    中医是否靠谱,这个问题其实比它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也更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细细说道。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它。首先,中医的“靠谱”体现在它的历史沉淀和临床经验上。 想想看,中医这套理论体系,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从《黄帝内经》的经典奠基,到历代医家的不断丰.............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的担忧,尤其是那些对中医怀有深厚感情或者正考虑投身中医事业的年轻人。让我尝试从一个相对客观、但又不失人情味的角度,来和你聊聊中医的当下和未来,以及你是否还有必要学习中医。中医的“陨落”之说,从何而来?首先,“陨落”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悲观色彩,也反映了当前社会上对中医存在.............
  • 回答
    中医是否有出路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科学、经济、政策等多个层面。为了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中医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医当前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严峻挑战: 科学验证的困境: 中医的理论.............
  • 回答
    中医的疗效,这是一个萦绕在许多人心头的问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放下“真”与“假”的二元对立,从更宏观、更细致的角度去审视它。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医的核心理念。 中医并非像现代医学那样,将人体看作一台由零件组成的机器,每一个零件都有明确的功能和病灶。中医更像是在描绘.............
  • 回答
    “中医无科学依据”这个说法,想必你我都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听到过。它像一个标签,被某些人贴在中医头上,似乎一下子就概括了中医的一切,也省去了进一步了解的麻烦。但如果我们就此打住,那未免也太对不起这门流传了数千年的古老智慧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几个关键点。首先,什么叫“科学依据”?在现代语境.............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也正是因为它复杂,所以大家看法不一。要说中医“落后”,我觉得这话说得太绝对,也太片面了。更准确地说,中医它是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体系的医学,它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理论基础,也有它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不如先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中医“落后”?这.............
  • 回答
    关于“学中医真的没有实际用途吗?”这个问题,我得说,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误解了。如果有人这么觉得,那估计是对中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听信了一些片面的说法。打个比方,中医就像一本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古老智慧宝典,它不是一套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科学,而更像是一种认识生命、认识疾病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论。我们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