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宋江算不算是志大才疏?

回答
宋江是否志大才疏,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话说得细致些,不能简单地一句肯定或否定就带过。毕竟,宋江这个人,在《水浒传》里可是个核心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梁山泊的命运,也承载着许多读者对“英雄”的想象。

首先,咱们来看看“志大”。宋江的“志”,我认为是相当大的,而且目标明确。他最核心的志向,就是“替天行道”,响应当时的社会呼声,打着“忠义”的旗号。这可不是一般江湖好汉的简单想法,而是有着宏大的政治抱负的。他想做的,是成为一个能被朝廷认可、青史留名的忠臣义士,而不是单纯地占山为王,与民为敌。

为了实现这个“替天行道”的志,宋江做了什么?他首先做的就是笼络人心,把梁山泊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组织。他善于用人,不论出身背景,只要有本事,他都能给个位置,让他们发挥所长。像林冲、武松、鲁智深这些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在宋江的手里,他们成了梁山的得力干将。他能把这些来自不同背景、性情各异的人聚在一起,并且让他们服从自己,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说明他在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是有过人之处的。

更重要的是,他把梁山泊的口号从“杀人放火”变成了“替天行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转变,也是他“志大”的体现。他试图将梁山的暴力行为合法化,并且赋予其正义的色彩。他还积极寻求招安,尽管这在很多读者看来是梁山好汉的悲剧结局,但在宋江看来,这是实现“替天行道”理想的唯一途径。他认为只有进入朝廷体系,才能真正“扫荡奸臣,扶保国家”,才能让梁山泊的功绩被朝廷承认,才能达到他“流芳百世”的目的。这种“忠君报国”的政治理想,在那个时代可是非常“大”的志向了。

那么,再来看看“才疏”。“才”,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来看:治军、治政、军事谋略、个人武艺等等。

在治军方面,宋江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他能够让梁山泊上下一心,形成一种凝聚力,这已经是一种管理才能。他知道如何奖赏,如何激励,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但是,在具体的战略层面,在应对朝廷围剿的时候,他的指挥调度能力似乎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很多时候,梁山的胜利更多依赖于其他头领的个人能力,比如吴用的计策,比如林冲的冲锋陷阵,比如鲁智深的勇猛。宋江本人在战场上的直接指挥能力,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展现。

在治政方面,梁山泊的内部治理,更多的是一种江湖式的朴素管理。宋江强调“义”,强调“兄弟”,这些在草莽英雄中是有效的,但要说能与正规的政治制度相比,那就差得远了。他对朝廷的官场运作、政治斗争的理解,显然是模糊的。他过于天真地认为,只要梁山泊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并且有战功,朝廷就会真心实意地招安,并且善待他们。他对高俅、蔡京这些奸臣的认识,也显得过于简单,以为只要除去他们,国家就能太平,这显然低估了官场的复杂性。

在军事谋略方面,宋江本人并非军事家。他更多地扮演着一个“总指挥”和“精神领袖”的角色。真正的军事战略和计谋,大多是由吴用等人制定的。宋江的军事决策,有时显得有些犹豫不决,甚至被动。比如在面对几次大的围剿时,他虽然提出了“坚守不出”的策略,但具体执行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依靠其他人的智慧和勇猛才化解危机的。

至于个人武艺,宋江的武艺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算不上顶尖,甚至可以说是中下游。他不像武松那样勇猛过人,也不像林冲那样枪法如神。他更多地是依靠智谋和“义气”来服人。

综合来看,宋江的“志”是大的,他想成为一个被认可的英雄,一个能为国家做贡献的忠臣。为了这个志向,他笼络人心,凝聚梁山,提出了“替天行道”的口号,并积极寻求招安。这显示了他不俗的组织能力和政治抱负。

然而,他的“才”与之相比,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他在实际的军事指挥、政治洞察、以及对官场险恶的认识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板。他对招安后的期望,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估计到朝廷的权力斗争和对草莽英雄的忌惮。他之所以能成为梁山泊的首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个人魅力、江湖声望以及“及时雨”的名号,再加上吴用等人的智谋辅助。

所以,用“志大才疏”来形容宋江,我认为是比较贴切的。他的志向是远大的,但支撑这个志向的才能,却有些不足。他就像一个怀揣着宏伟蓝图的企业家,但对市场的残酷竞争和人心的复杂变化,却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应对能力。他的悲剧,与其说是“才疏”,不如说是他的志向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他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他想做的事情太大了,而他能做到的,却有限。

当然,这里也需要补充一点,就是《水浒传》毕竟是一部小说,作者施耐庵对人物的塑造是有其文学意图的。宋江的形象,也承载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英雄理想的复杂思考。所以,我们在评价他时,也需要考虑到这种文学创作的层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宋江还志大才疏,他这明显是志大才大又没有上升空间给逼成土匪头子的,吴用也同理。

水浒世界里当官的动不动就是高俅侄子、童贯门生、皇帝小舅子这些人,像林冲王进这种兢兢业业的公务员都给挤出官场,甚至逼的落草为寇。宋江做不得官,只能做个吏。关键是宋江其实不算是真底层出身啊,三阮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赤贫才是真底层,宋江家应该是小地主,放到现在咋也是能买得起学区房的家庭。宋江,一远近闻名的做题家,热爱祖国,成绩优异;家庭重视教育,一路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明明是个山大的水平,结果山大名额全被权贵孩子占了,只能上个职业学校——这种人反社会也是社会逼出来的。

宋江就是太有才了,又没有正常的上升渠道,才走上条曲线救国的歪路。像三阮啊刘唐啊这些普通人,要么就是被老爷们压榨一辈子穷困潦倒,要是反抗那也只能是落草为寇杀人抢劫,上限也就如此。但是像宋江吴用这种真的有文化、有本事的人,他们要是反社会了,那能给大家玩个大的开开眼。宋江这种文能治国武能打仗,要能力有能力要格局有格局,做地方官百姓敬仰,做将军军纪严明战斗力爆表的,还是徽宗铁杆,忠君爱国之心没得说,这种人让他做一辈子小吏,不给他上升道路还有天理吗。吴用虽然道德水平平常,但人家实力也是真能打,这种有本事统帅管理万军的人让他做一辈子乡村教师还有天理吗。一个良好运行的社会就应该给这些人上升的机会,至少也得给个上升的希望让大家卷去。不给人家往上爬的机会,但是金子总会发光,人还是搞了通大事业,这会朝廷好在知道亡羊补牢了,诏安给招进来,结果宋江还被蔡京高俅因为私人恩怨弄死,真.时代的悲剧了。

user avatar

说反了吧!

宋江缺的不是才,恰恰是缺的志!

说他才大志短还差不多!

如果阎婆惜选择收了一锭金子息事宁人,宋江还会继续快快乐乐的做押司;

如果没有黄文炳告密,宋江甚至可以快快乐乐的在牢城营做个配军;

至少通过一次逃亡、一次发配,宋江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能量远超出一个押司,但是他仍然是快快乐乐的过小日子。

宋江的大转变是题反诗被举报

在江州劫法场之后,宋江彻底被主流社会抛弃

他这才安安分分的做个土匪。

他当了土匪之后,他展现了很强的个人能力,把晁盖时代的梁山从防守型,转变成 进攻性,疯狂扩张,最后引起朝廷注意,而这一切,目的仅仅是为了——招安。

说白了,他最大的诉求无非是重新回到主流社会而已!

有人说他是官迷,可是朝廷最初给点条件相当苛刻,别说李逵,就连吴用都忍不了的时候,他都能忍!

他最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做了官,他也没说有多大野心在官场中去爬升、去斗,而是老老实实的做官,直到被人害死。

从书中看,除了征方腊,剧情杀之外,宋江要做的事情 ,绝大部分是可以做成的,他不缺才,你要说他智谋和武功如何如何,可他既不是军事又不是战将,他的才是用来笼络和战略指挥方面的。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也就杨志和志大靠点边,他是一心往上爬,一心要当官,很有“志”,而且他也不算才疏,他那个算倒霉,被主角团 惦记上了,肯定没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