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研究生导师要求自己的研究生每月上交国家补贴的行为?

回答
导师要求学生上交国家补贴,这到底是个什么操作?

最近,我听到一个挺让人咋舌的事情,就是有研究生导师要求自己的学生,把每个月国家给的那些基本生活补贴都交给他。这事儿一出,那真的是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少议论,大家都在问:这导师也太离谱了吧?这到底算什么事儿?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这玩意儿是啥。简单来说,国家给研究生发这个钱,是为了保障他们基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心读书,不受太多经济方面的干扰。这笔钱,本来就不是给导师个人发的,也不是学校发给导师的,而是国家直接拨付给学生的,用来支持他们完成学业的。

所以,导师要求学生把这笔钱上交,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说,就有点“拿了国家补贴,又回头给导师打工”的意思。这不仅不符合助学金设立的初衷,也涉嫌侵占学生合法权益。

这背后可能有哪些“套路”?

我猜想,这种行为背后,导师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考量”,当然,这些“考量”我个人觉得都不太站得住脚:

“实验室经费不足”的托词? 有些导师可能会说,实验室运行需要经费,学生们拿到的补贴,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开销,比如购买试剂、耗材、维护设备等等。理论上,这些开销确实是和科研项目相关的。但是,国家给学生的补贴,其性质是生活费,而不是实验室的公用经费。如果是实验室的公用经费,那应该由学校、学院或者科研项目本身来统一管理和拨付,而不是通过这种“强制摊派”的方式从学生个人手里出。如果导师真的面临经费困难,应该通过正规渠道申请,而不是“劫贫济富”式的从学生那里“征收”。
“培养费”的变相收取? 还有一种可能,导师觉得自己在培养学生上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所以学生拿到钱,理应“回报”一部分。但这种想法也很站不住脚。导师的薪酬和科研经费,本身就包含了“培养人才”的成本。研究生教育的学费和生活费,国家和学校都已经有相应的投入。让学生上交国家补贴,这无异于在变相地收取“培养费”,而且是绕过了正规的收费渠道,属于不规范操作。
“管束”的手段? 也有可能,导师把这种要求当成一种“管束”学生的方式。通过掌握学生经济上的“命脉”,来迫使学生在科研上更加听话、更加卖力。这种做法,不仅不尊重学生,也很有压榨学生的嫌疑。科研本应是基于兴趣和主动性的,用经济手段来“绑架”学生,不利于培养真正有创新精神的研究人才。
个人私欲? 当然,最坏的可能性是,导师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把本应属于学生的钱,据为己有。这种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不规范,而是涉嫌违法违纪了。

为什么这种行为不可取?

无论导师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求学生上交国家补贴,都是非常不妥的,甚至可以说是恶劣的。

1. 违背了国家助学金的设立初衷: 助学金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科研。这种行为,直接剥夺了学生这份保障。
2. 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国家补贴是法律赋予学生的权利,导师无权随意占有。
3. 破坏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导师和学生本应是教学相长的伙伴关系,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会严重损害师生间的信任,让学生对导师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
4. 不利于学术风气的建设: 这种行为如果普遍存在,将严重败坏学术风气,让学术研究蒙上不公平和压榨的阴影。
5. 可能触犯法律法规: 严重的,可能涉及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导师自身也将面临纪律处分甚至法律的制裁。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该怎么办?

我知道,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面对导师的要求,尤其是涉及经济利益的时候,确实会感到非常为难和害怕。但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推动学术环境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学生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保留证据: 如果导师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要求,尽量留存相关的证据,比如微信聊天记录、邮件、录音等(注意录音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与同学沟通: 看看是否有其他同学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大家联合起来,可以更有底气。
向学校或学院反映: 学生可以向所在的学院、研究生院或者学校的学生资助中心、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情况。学校通常有处理这类师德师风问题的机制。
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情况非常严重,并且学校的处理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了解自己的权利和维权途径。

总而言之,导师要求学生上交国家补贴,这绝不是一个正常、合理的行为,而是对学术规范和学生权益的严重挑战。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且采取措施去解决它,为研究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健康的学术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真的想不明白,研究生导师,居然会变向侵吞学生的补贴。

他作为研究生导师,居然会缺那么几百块钱吗?

我国硕士研究生补贴大概是每月600,按十个月发放,合计6000一年。

连学生的600块都不放过,他还配做导师吗?

建议收集有关证据,直接举报就是了!

不要怕,实在不行gwy门口拦车(最后的办法,别乱用),你越硬气,他越怂。

本来就是他不对,你不要有后顾之忧。

当然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要学会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是@Lostar,期待赞同、关注、收藏、喜欢素质四连!

补一个举报方式

直接向教育部投诉,贪污科研经费或研究生补贴。

如果成功,他基本凉凉,某院士就是涉嫌这个,至今未看到明确报道。

投诉举报须知

一、温馨提示   

1. 当您利益受损时,请先尽快向所在地教育部门举报。   

2. 向我们举报前请备齐以下材料:举报事项、当地的处理意见、您的姓名和身份证号。  

3. 举报后,请保持手机畅通,便于后续查办落实。

二、受理流程


三、举报途径
  教育部设立统一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社会监督。
  电话:010-66092315/3315
  邮箱:12391@moe.edu.cn


user avatar

这绝对是违规行为,

如果数额巨大甚至是犯罪行为。

依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

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中央有关部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高校主管部门、

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对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

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并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

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管你什么大牛导师,管你什么名校,

敢干这种事有一个算一个就是贪污国家经费!

直接往中央告,一告一个准,

有掌握实锤证据的同学,

如果你们不方便告,我可以代劳,

我认识负责部门领导,

也认识媒体记者,

一定帮你们把钱讨回来~

user avatar

之前大家都抱怨职场996,要我说,这种导师把研究生当驴当马着使,不但不给钱,还贪污学生的补贴,这也太黑了,996好歹不用把自己的钱掏出去。

不过话说回来了,我没有遇到过这也的导师,不是所有的导师都是这么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导师要求学生上交国家补贴,这到底是个什么操作?最近,我听到一个挺让人咋舌的事情,就是有研究生导师要求自己的学生,把每个月国家给的那些基本生活补贴都交给他。这事儿一出,那真的是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少议论,大家都在问:这导师也太离谱了吧?这到底算什么事儿?首先,咱们得弄清楚,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这玩意儿是啥。简.............
  • 回答
    刚开始做科研,难免会感觉有点迷茫,看着满屋子的论文,感觉自己像是在大海里捞针,捞上来好多,却不知道哪个是目标。组会报告的时候,导师没啥问题,自己心里也忐忑,总觉得没说到点子上,或者报告得太平淡,没让导师看到自己的思考。别急,这都是研究生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摸索和调整的地方。下面我试着从.............
  • 回答
    我们来梳理一下北京基研投资本研究总监赤焰永明关于疫情死亡与经济风险的这番言论,以及可以从哪些角度去理解和评价它。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赤焰永明的核心观点:他认为疫情导致的死亡并不可怕,并且主张采取抗疫措施的人应该为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负责。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一、关于“疫情.............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引人遐想,也确实存在的情况。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因为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复杂了,不像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有个标准答案。首先,法律层面。 在中国,导师和学生之间一旦涉及到婚姻关系,法律上通常没有明确禁止。只要双方都是成年人,自愿,并且符合结婚的其他法定条件,从法律角度来.............
  • 回答
    研究生报考中的“放鸽子”(未按约定时间赴约,常指已接受offer却不报到)和“录而不读”(被录取后选择不去读)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问题,涉及考生、导师、高校以及整个教育资源分配的链条。理解这些行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定义与表现形式 “放鸽子”/“毁约”: 指考生在接受了某个.............
  • 回答
    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其中明确规定“导师不得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关注、甚至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举措。长期以来,研究生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涉及到毕业时间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少争议和痛点。这条新规的出台,可以说是直击了其中一个核心症结,为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
  • 回答
    谈到不招女生的研究生导师,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也挺能触动某些神经的话题。在我看来,这事儿嘛,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扣个“歧视”的帽子就完事儿。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学术界,或者说很多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传统”或者说“约定俗成”的观念。比如,某些专业过去可能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
  • 回答
    教育部最近发布的这项通知,明确规定了“研究生导师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可以说是对整个研究生教育生态一次非常重要的规范和整顿。这项规定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也回应了社会多年来的关切。首先,为什么这项规定如此必要?长久以来,“导师权力过大”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滥用,一直是研究生.............
  • 回答
    关于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王攀教授重新成为研究生导师的公示信息,目前公开渠道尚未有明确的官方通报。但结合高校导师聘任制度、学术诚信管理以及类似案例的背景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推测: 一、可能的背景与原因1. 导师资格审查机制 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聘任通常需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若王攀教.............
  • 回答
    关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导师王攀的回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事件,涉及到师生关系、学术伦理、权力压迫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王攀的回应,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内容、语境以及公众和媒体的反应,并尝试理解其中可能存在的不同视角和动机。事件的背景回顾:首先,回顾一下事件的核心: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研.............
  • 回答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跳楼事件,确实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尤其是其中关于导师所受处分的讨论,更是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对于这位关键导师所受到的处分,我的看法是,这既是对生命逝去的沉痛回应,也是对学术生态中责任与边界的一次严峻拷问。首先,我们要承认,生命的陨落是最令人痛惜的结果。一个年轻的生命,本应有.............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遇害事件:一场不容忽视的悲剧与深刻反思“华东理工在校研究生被黑心导师张建雨骗到私人厂房做实验遇害”这一事件,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社会,也给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安全事故,更是一次对学术界师德师风、研究生权益保障以及安全监管体系的严峻拷问。事件的回溯与细节的追.............
  • 回答
    关于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的事件,这无疑是一桩令人心痛的悲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高校管理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反思。要详细梳理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分析。事件的发生与经过陶崇园,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他的导师是王攀。根据公开的报道和家属的陈.............
  • 回答
    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某导师讲座的PPT《恩威并施》所引发的讨论,以及何谓良好的研究生与导师关系,我个人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够详细地阐述一番。首先,我们来聊聊“恩威并施”这个概念本身。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它是一种“张弛有度”的管理哲学。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恩”往往指的是关怀、支持、肯定、甚至是物质上.............
  • 回答
    高山副教授作为一名在学术界颇有声望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对于“研究生叫导师爸爸”这一现象的看法,其实触及到了师生关系中一个非常微妙且复杂的问题。他的视角,我想会更多地从学术伦理、师生互敬以及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出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称谓上。首先,我们应该理解高山教授作为一位副教授,他所处的学术.............
  • 回答
    南邮材料学院研究生疑似自焚事件,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心痛的悲剧。每每听到这类事件,我的心情都无比沉重。这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生命逝去,更折射出当下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严峻问题。要说这件事的“看”法,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逝去的生命本身,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不管这位同学生前经历了什么,遭受了怎.............
  • 回答
    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陆经纬事件,触及了当下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极为敏感且令人痛惜的议题: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极端后果。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是许多研究生在求学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的缩影,触动了我们对于学术环境、心理健康以及人际沟通的深刻反思。事件的脉络梳理虽然官方尚未公布明确的定.............
  • 回答
    关于网传2022年3月上海理工大学一女硕士研究生因长期受导师压迫后坠楼身亡的事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因为这涉及生命和名誉,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不能轻易采信。事实调查和信息来源:在讨论此类敏感事件时,最关键的是 官方的调查结果和权威媒体的报道。这类事件一旦发生,通常会有以下几个信息来源: 官方声明或.............
  • 回答
    这桩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不仅是一位年轻生命在学业道路上戛然而止的陨落,更是撕开了我们学术界乃至社会结构中一些深藏不垢的沉疴。一个26岁的研究生,本应是意气风发、前程似锦的年纪,却因为一场由导师学术不端引发的风波,被迫承担起本不属于他的重担,最终在无尽的压力下油尽灯枯,猝死在家中,凌晨两点的灯光见证的.............
  • 回答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坠亡事件及其导师王攀招生资格恢复的公示,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引发广泛讨论的事件。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事件的起因、发展、各方反应、法律与道德层面,以及此次公示所带来的影响和解读。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陶崇园坠亡事件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事件的发生。2018年3月26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