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卢伟冰「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的说法?

回答
卢伟冰关于“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的说法,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也确实触及了两个芯片在性能、架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地看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卢伟冰的说法核心是什么?

卢伟冰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当时已经公开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技术规格对比。他强调的是在绝对的峰值性能、GPU性能、AI性能以及整体能效比等方面,骁龙865相较于麒麟990 5G拥有更明显的优势,并且认为这种优势是“一代”的差距。

我们如何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个说法?

为了详细地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拆解这两个芯片的关键技术点:

1. CPU 性能:

骁龙865: 采用了高通自研的Kryo 585 CPU(基于ARM CortexA77和CortexA55架构)。其超大核、大核、能效核心的组合,尤其是超大核的频率(最高可达2.84GHz)和优化,在峰值性能上表现出色。
麒麟990 5G: 采用了ARM公版架构,由2个CortexA76(大核)、2个CortexA76(中核)和4个CortexA55(小核)组成。相较于骁龙865使用的更新的CortexA77架构,在同频下理论性能会略有劣势,且最高频率也较低(例如,大核最高频率2.86GHz,但通常是CPU集群整体的调校)。

分析: 在CPU的绝对峰值性能上,尤其是在单核性能和多核爆发性方面,骁龙865确实凭借更先进的CPU架构和更高的频率,拥有一定的优势。卢伟冰认为这是“一代领先”的依据之一。

2. GPU 性能:

骁龙865: 搭载了Adreno 650 GPU。这是当时高通最强的移动GPU,在图形渲染能力、游戏帧率、图形API支持等方面都非常强大,并且拥有更先进的渲染技术和驱动优化。
麒麟990 5G: 搭载了MaliG76 MC16 GPU。虽然MaliG76是ARM当时的高端GPU,并且拥有16个核心,但与Adreno 650相比,在绝对的图形处理能力和能效比上存在差距。特别是对于大型3D游戏,Adreno 650通常能提供更高的平均帧率和更稳定的表现。

分析: GPU是影响游戏体验和图形密集型应用的关键。在这方面,骁龙865的Adreno 650普遍被认为比MaliG76有更明显的优势。这个“一代领先”的说法在GPU层面有较强的支撑。

3. AI 性能(NPU):

骁龙865: 搭载了第五代AI Engine,包括Hexagon 698 DSP和新的AI加速器。其理论AI算力可以达到15 TOPS。高通在AI方面的优化也做得比较早,并且在软件生态上积累较多。
麒麟990 5G: 搭载了华为自研的达芬奇架构NPU。其算力非常强大,特别是双核大核NPU和单核微核NPU的组合,在当时是领先的。华为强调其“16核 + 8核”的NPU组合,拥有很高的理论算力。

分析: 在AI性能方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理论算力上,麒麟990 5G的达芬奇架构NPU表现非常抢眼,甚至在某些测试场景下可能超越骁龙865。但是,AI性能的实际体验不仅取决于理论算力,还取决于具体的算法优化、软件调用、ISP的协同等。华为在AI方面的投入和自研能力非常强,在影像处理、语音识别等场景下表现优秀。

卢伟冰的“一代领先”可能是在强调整体AI解决方案的成熟度和广泛性,或者是在某些特定的、高通更擅长的AI场景下进行比较。 例如,在一些需要复杂算力调度的深度学习推理中,骁龙865的AI Engine可能表现更好。但从纯粹的NPU算力角度,说“一代领先”则有些夸张。

4. 调制解调器和5G 连接性:

骁龙865: 集成了骁龙X55基带。这是高通当时的一款旗舰级5G调制解调器,支持SA和NSA双模5G,并且支持更广泛的5G频段和更高的下行速率。然而,骁龙865并不集成基带,而是需要外挂X55基带,这意味着整体功耗和成本会相对增加。
麒麟990 5G: 首次采用了5G SoC设计,将5G基带(Balong 5000)集成到了主SoC中。 这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可以带来更低的功耗、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集成度。它也支持SA和NSA双模5G。

分析: 在5G集成度方面,麒麟990 5G是领先的,代表了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集成式SoC)。然而,从单纯的5G连接性能(如峰值速率、频段支持、功耗控制的整体表现)来看,骁龙X55基带在技术指标上是当时最顶尖的之一。

卢伟冰的说法可能更多地聚焦于“连接能力”本身,而不是“集成设计”。 他可能认为X55基带在技术上更先进,支持的频段更全,或者在信号稳定性等方面有优势。但他回避了X55是外挂的事实,这可以说是他话术的“选择性”。

5. 能效比:

骁龙865: 采用台积电7nm EUV工艺。虽然性能强劲,但由于是外挂基带和CPU设计(不同于集成式SoC),其整体功耗表现,尤其是在5G状态下,可能会比集成式SoC的麒麟990 5G要高一些。
麒麟990 5G: 同样采用台积电7nm+ EUV工艺,并且是集成式SoC。理论上,集成式SoC的设计在功耗和发热控制上具有天然优势。

分析: 能效比是旗舰芯片非常重要的指标。在发布初期,很多评测也表明骁龙865在长时间重负载下的功耗和发热控制上,相比集成式的麒麟990 5G会稍显劣势。

如果卢伟冰强调的是“在同样性能下”,骁龙865能效比更高,那这个说法就很难成立了。 如果他指的是“在某些特定优化场景下”或者“在性能爆发阶段”,骁龙865的能效表现可能比同代某些其他芯片更好,那可以勉强理解。但如果泛泛地说“全面领先”,则忽略了其外挂基带带来的能耗影响。

6. 技术生态和软件优化:

高通: 作为移动芯片市场的领导者,高通在驱动优化、游戏厂商合作、API支持等方面拥有更成熟的生态系统。许多游戏厂商会优先针对骁龙平台进行优化,这使得骁龙芯片在实际游戏体验中往往能达到更高的帧率和更稳定的表现。
华为: 华为近年来在芯片和软件生态上投入巨大,尤其是在自研OS(鸿蒙)、AI算法和影像系统方面。麒麟芯片的优势在于其整体的软硬件协同能力,以及华为在用户体验上的独特调校。

分析: 在生态成熟度上,高通无疑具有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更广泛的合作基础。这使得骁龙芯片在很多时候能提供“开箱即用”的优秀体验。

总结卢伟冰“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说法的“正确性”和“局限性”:

“正确性”的方面(卢伟冰的论据):

CPU 峰值性能: 骁龙865凭借更先进的CortexA77架构和更高的频率,在CPU的绝对峰值性能上确实优于麒麟990 5G。
GPU 性能: Adreno 650 GPU 相较于MaliG76在图形处理能力上表现更强,是其“领先”的重要支撑。
部分AI 场景: 在高通擅长的某些AI应用和优化场景下,骁龙865可能表现出优势。
技术更新迭代: 从CPU和GPU的架构更新来看,骁龙865确实使用了更新一代的技术(CortexA77相对于CortexA76)。

“局限性”或“偏颇性”的方面(需要辩证看待的地方):

“全面领先”过于绝对: 任何芯片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在AI(特别是华为的NPU)和5G集成度方面,麒麟990 5G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
忽略了“集成度”的优势: 麒麟990 5G作为首批集成式5G SoC,在功耗、发热和体积控制上有明显优势,这是骁龙865外挂基带所不具备的。
能效比的对比: 在长时间重负载下的能效比,骁龙865可能不如集成式SoC的麒麟990 5G,特别是在5G开启的情况下。
“一代”的定义模糊: “一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仅指某些核心架构,可以勉强说;如果指整体的领先,则需要更全面的评估。
营销口号的性质: 作为手机厂商的CEO,卢伟冰的言论带有强烈的营销属性。他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家产品优势的角度进行宣传,而忽略对方的优势,这是市场竞争的常态。

结论:

卢伟冰“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的说法,在强调CPU和GPU的绝对峰值性能方面,有一定的依据。 骁龙865确实在这些关键的计算和图形处理能力上展现了当时最顶尖的水平。

然而,将这种领先描述为“全面领先一代”则过于绝对和片面。 它忽略了麒麟990 5G在5G集成度、AI算力(尤其是在华为生态下的实际表现)、以及在某些功耗和发热控制上的优势。

可以理解为,卢伟冰是为了突出小米手机搭载骁龙865的性能优势,而进行的一种营销宣传。从技术角度审视,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在CPU和GPU的峰值性能方面,骁龙865相较于麒麟990 5G具有明显优势,领先于同期同代产品;但在5G集成度和整体能效比等方面,麒麟990 5G也有其独特的技术突破和优势。”

因此,看待这个说法,既要承认其在部分关键性能上的事实依据,也要理解其作为营销话术的局限性,并结合更全面的技术对比来形成自己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这个问题,我开始还以为卢伟冰是高通骁龙865项目的负责人呢。

因为一般只有芯片负责人才会拿自家的芯片来对比友商的。譬如苏妈,譬如老黄。对吧?

user avatar

865全面领先肯定是错的,比如制程就显然不如

台积电N7P是不如N7+的,前者是第二代DUV改进,后者是第一代EUV,按照台积电线路图,N7+相对N7P在纸面上最大拥有3%的同功耗性能优势,或者同性能5%的功耗优势

回到问题,首先得看卢伟冰这张图到底有没有问题

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卢伟冰的发言内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CPU架构,A77对A76

GPU性能,以GFX Bench曼哈顿3.1来说,一个90帧一个75帧

AI算力,以operation per second计算,一个15Tops,一个12Tops不到

内存,一个支持到LPDDR5,一个支持到LPDDR4X

wifi规格,一个支持到wifi6,一个支持到wifi5

基带理论速率,一个支持到4.6Gbps,一个支持到2.3Gbps

这个问的是如何看待全面领先一代的说法,但是配的图很显然没有描述出全面,有点像考完试拿出卷子给家长看,说我做题全面正确,实际上只是拿出来正确的题目一样。

领先,你说的都对,但是全面领先一代,你如何证明你全面呢?

就得分析每一个项目的具体问题。

比如一个SOC,日常使用最多的部分就是CPU,GPU,基带,外围

外围就包含ISP,DSP,NPU/APU/xx加速器这类机器学习的加速处理器,还有一些配套的蓝牙,wifi,电源管理芯片等等的支持

这些部分都有各自的指标,比如CPU通常测试的指标就包含整数,浮点,混合,加密,压缩,以及这些测试时的功耗数据,完成特定任务所消耗的能量数据,架构,缓存,缓存延迟,内存延迟等等来整体决定一个CPU的性能参数

GPU呢,一般是完成特定多种压力多种条件的复杂渲染工作,例如GFX Bench数十个项目,3D Marks的几个场景,安兔兔的GPU压力场景等等测试,根据帧率,能耗,计算能效

扔在一起呢,还有功耗墙,整体能耗,待机耗电,电压控制分配机制,频率调整机制,调度机制,细节还有跟多诸如各家对于整数,浮点的优化等等。

但是大部分人能看懂的,能传播出去的东西,太少了,你觉得我可能给CPU列一个三面的表格,GPU列一个两面的表格,AI算力列一个两面的表格,包含多批量多次测试的数据几十个测试项目和95%CI区间让你在几百个项目里面根据 不同的差异找到更好的东西?

不可能的。

所以厂商肯定会挑选出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来宣传,我们消费者要做的就是两件事

  • 了解这个宣传点和我的实际需求点是不是对标的
  • 了解这个宣传是不是虚假宣传或者糊弄我智商的


你是个科技爱好者,你肯定关注的是CPU性能功耗,GPU性能功耗

你是个拍照爱好者,你估计不在乎这个

你是个日常刷刷视频看看新闻的人,你肯定关注低压力下SOC的功耗,续航长不长

你是个游戏爱好者,你肯定更关注GPU的性能功耗

先看A77吧

这是ARM的官方PPT,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这些IC厂商买的IP核是没有自主修改的权力的,再说一遍,是没有随便自己修改的权力的,你可以给ARM提要求做修改,比如让核心偏重整数运算,偏重浮点运算,调整IPC调整最佳频率区间等等

A76相对于A75,在制程从10nm提升到7nm,频率从2.8Ghz提升到3.0Ghz后,SPEC2006的整数性能提升了35%,换算成IPC,忽略支撑提升绝对性能的因素,就是提升了26%,在排除掉制程对于性能的影响后,可以认为A75到A76的提升,类似于A77到A76的提升。

刚好这里细节讲一下A77的提升,这里先看看华为方面的说法

以及官方说法


当然看完了官方的发言,我们看看事实是什么样的。


CPU

A77性能提升是怎么来的?是通过微架构升级和IP核心的升级来的,而不是简单增加功耗增加性能的超频。

可以看到,A77架构在整数,浮点,GB4和内存测试中相对于同频率的A76平均提升达到了25%,最大提升甚至接近35%

同时ARM依然可以保证峰值能效比维持不变。

换句话说,A77可以用更低的频率更强的能耗比达到A76相同的性能。

在同一个SOC中,频率(性能)和能耗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随着频率(性能)的提升,能耗指数级提升的提升,能耗指数级提升

这是9820的测试图,可以看到三种核心,A75 A55 M4都遵从着类似的曲线,随着输出性能提升,功耗飙升,其斜率可以简单类比为能耗比。

很显然,性能提升根本不代表功耗就必须同步提升,A77架构相对于A76架构的提升,可以是在能耗比不变的前提下提升性能,或者在同性能下用更低的频率换取更高的能耗比。

A77的整体架构如图所示,黄色内是A77的升级部分,主要可以表述为以下几点:

1,分支预测的带宽翻倍,达到64B/周期,提早重获L1中错过的指令

2,新一代分支预测机制,增加分支预测精度

3,提升33%的分支目标缓冲器(BTB)容量,dL1的BTB直接四倍达到64路,单周期延迟

A76内本身是16路 nano BTB,64路micro BTB,直接提升到64路 L1 BTB

这是用于根据分支指令历史状态动态预测的东西

4,增加微操作缓存(macro-op cache),这个缓存在A77中被当做L0指令缓存,有效降低分支错误预测的周期延迟,大小1.5KB,ARM预测在正常工作负载下命中率85%以上

在解码-寄存器重命名-分发-提交的阶段

ARM耍了鸡贼,在前面说的命中了macro-op cache的前提下,可以达到6指令/周期

相对于A76提升了50%,没命中就和A76一样了

执行阶段,整数执行的带宽提升50%,增加第二条分支,第四个ALU,并且额外增加了一个AES编码流水线。

Load-Store单元,增加25%的in-flight数据,Store-data流水线翻倍,有了专门的发射口

L1L2和数据预取又双叒叕性能增强了,多了动态管理并且增强了对于不同cache层级的预取,提升了性能。


还有些其他升级我看不懂的就不说了,小米这边说A77比A76强,这是没问题,但是具体调教,策略,应用,我们还不知道,但是对手这边直接开始造谣A77性能强了功耗也高了所以没啥区别 ,甚至

这就是吹啥不好非要侮辱粉丝智商了,

865工程机的性能都快顶出一半个格子了,又不是855时代36.87对33.97这样的性能差异

在25%的性能差前提下,865工程机完成同样任务消耗的能量是4728焦耳,对应990的消耗是4597焦耳,做到同样的性能需要超频25%,这时候功耗能不能维持住还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更别说消耗能量的问题了,这里就能看出A77显著的优势

但是要注意一点,865的CPU满载功耗高达3.06w,虽然可以通过降低频率达到略微强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但是在性能面前如何平衡这个功耗还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不过好在日常的工作都是固定总负载的情况,例如转码特定文件,解压缩特定文档,打开特定大小的软件。

而固定即时负载的场景例如游戏,主要考验GPU性能,这里后面说。


GPU

这部分就比较简单了,直接有数据对比。

这里直接引用A社的数据

Mate30Pro 4G的持续性能弱于主流855旗舰,但是峰值性能(不考虑过热)是强于所有855旗舰的

和865差距在20%左右

国内微博贴吧测试和国外A社测试互相印证,也可以看到,990的GPU峰值性能强于855大约7%,持续性能则会因为降频低于855。990 4G和5G之间没有GPU的性能差异,能效比差距在5%左右,可能并没有很好的发挥7nm 第一代EUV的能力,没有达到理论的能效提升

而根据A社对于865工程机的测试,在峰值性能强约20%的前提下,峰值能效比865的GPU稍强于990 4G约10%,

华为这张图是明显的造谣了。

华为方面一直强调GFX Bench Aztec Ruin下的场景作为代表性能,实际上是因为ARM 的Mali系列GPU在Aztec Ruin这个场景所调用的一些计算中拥有优势


和Adreno系列GPU差距最小。



===============

量产机测试已经出来了

==============



990 5G结果比较难看,大核性能和能效都不如865的A77-2.4Ghz的中核,大核对大核性能落后22%,能效持平

GPU测试看游戏实测

崩坏3场景S4-8 ,米10平均帧率71.7,最低45,Mate30 5G平均帧率37.8

60帧和平精英HDR高清整机功耗3.6w,低了30%









AI

再来看看AI部分,首先看一下华为方面认为权威的ETH Zurich AI Benchmark,这是苏黎世大学一个机器学习实验室的研究员创立的测试网页

可以看到现在的成绩如图所示

这也是华为方面判断990 5G的AI性能远超865的依据

但是根据上图骁龙855和865平台仅有12%的分数差异,完全不符合高通官方宣传的AI性能提升一倍的承诺。

仔细看测试的权重可以发现

测试的绝大多数权重在FP16成绩与定量计算分数

FP16指的是16位浮点数精度的张量计算

但是根据高通在865发布会上关于平台AI能力的描述和其他机构的研究可以发现

865平台和苹果A系列一样,其机器学习相关开发套件和硬件优化的主要关注是int8的性能提升,也就是8位整数精度的张量计算性能提升,而在华为挑选的测试中,根本不测试int8的性能。

目前来说,因为精度不同,所以不同平台之间的测试结果意义不大,但是如果都用Tops,也就是Trillion Operation Per Second 作为指标的话

865平台的15Tops算力领先30% 问题不大,相对990 5G落后一倍的宣传显然是造谣式宣传了。


基带

基带这方面其实也是争议最大的点:


外挂还是集成


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因为大家第一代5G都是外挂基带,但是后面都变成集成基带了。

很显然,因为成本(单片芯片面积变大,成本平方倍提升),技术(有限的面积内能不能塞下足够的性能)和使用的规划不一样(比如高通要给苹果提供5G基带,因此这一代5G基带必须外挂来满足苹果的需求,单独再做一个旗舰5G基带成本得不偿失),在行业技术成熟以前,都只是互相取舍的选择


例如990 5G集成的5G基带,就去掉了毫米波功能,同时在5G上行下行的规格和4G基带的规格上就做了阉割,性能甚至不及高通中端平台765G所集成的基带性能

Sub6G下 990 5G的集成基带提供最大下行2.3Gbps,上行1.25Gbps的峰值速率

同样Sub6G下 765G的集成基带同样提供最大2.3Gbps(3GPP R15下带宽100Mhz提供最大2.34Gbps下载速度),上行1.25Gbps的峰值速度

但是在毫米波下765G的基带支持400Mhz的带宽,同时在LTE和5G NR的混合加速下可以达到3.7Gbps的最大下行速率和1.6Gbps的上行速率。

但是这也正是华为的取舍,在制程技术没有理想的前提下,降低一定基带性能将基带集成到soc中,可以降低基带和SOC的额外通讯成本,降低额外的能量浪费,同时减小一块芯片,方便终端的主板设计。

这样的缺点只有一个,就是可能导致热量的堆积,所以这也一方面解释了990 5G的5G基带性能甚至不如前代的巴龙5000,两个发热大户在一起可能扛不住奖牌。

而高通则更加追求极限性能,同时考虑到要外卖苹果大量的X55基带,因此并没有和中端735G一样集成一个性能阉割的基带进去,而是直接外挂基带,无形中增加了基带和SOC通讯的额外成本,造成了终端主板设计的压力和额外的耗电压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制程也好,集成/外挂也好,其对性能的影响都是累积性而非垄断性的,制程只能影响最终的性能/能效表现,同样的集成外挂的取舍也仅仅是影响最终能效表现的因素,根据几个因素是无法判断最终结果的,需要等待实际测试。

很显然,在基带和制程上,有人又说了假话。


wifi6

这个争议点也挺奇妙的,不知道为什么华为方面一直在阐述自身在wifi6上的地位,但是就是不谈wifi6本身

wifi6相对wifi5主要有三个提升,分别是

速率提升

设备续航提升

拥堵时性能提升


很显然后面两个功能被刻意忽视了

根据华为方面描述,麒麟990 5G配套的wifi套片拥有最大1.7Gbps的峰值下载速率,远高于友商wifi6套片QCA6390在5Ghz下最大80Mhz带宽支持的1.2Gbps

但是这看起来不太对

QCA6390的datasheet描述其支持的最大速率为1.774Gbps,因为在5Ghz下80Mhz带宽却支持1024QAM,而不是通常的256QAM,当然具体还要依靠实测决定。

但是在没有得到具体终端,只能依靠data sheet判断的前提下名正言顺的歪曲数据,这不好。

但是说实在的,这些数字都是虚的,根本用不到最大速率,90% 的家庭wifi甚至没有超过百兆,何谈这些上Gbps的速率?


争论点差不多结束了


其实总结来看,卢伟冰也好,熊军民也好,两边的行为都是在欺负自家受众的认知水平和范围,逗捧自家的粉丝,赚取眼球和流量。


卢伟冰所逗捧的是所谓“绝对性能粉丝”“性能比我差都是傻x”“极端性能粉丝”,性能强就是一切,就是要吊打友商,我的硬件最牛逼我就牛逼,反而会刻意忽略一些体验方面的东西,对性能充满了偏执,对于性能的选择充满了优越感,主要言论是“吊打你”“碾压你”“这性能就是垃圾”“不能用的电子垃圾”等等

这类人你和他谈综合体验谈人性化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熊军民所逗捧的是所谓“智商优越粉丝”“精神股东”“我天下第一粉丝”,缺乏查询信息的能力,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华为拥有绝对的信任和依赖,认为所有比华为好的都是不存在的,说华为产品不足就是反对中国发展,就是民族罪人,认为自己代表了华为或者反过来。主要言论是“跪久了站不起来了”“跪舔高通/三星/苹果/外国”“不是自研的还有脸比”“销量比你高所以你是垃圾”

这类人你和他谈数据讲道理他们是听不进去的。



其实商业竞争本身就是技术与产品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没有任何人是活佛是善人,如果没有友商顶着价格,小米不一定会把价格卖的这么便宜,如果没有对手顶着性能,华为不一定会给你这么强的性能,同样的,消费者选择的时候根据实际的情况,根据性能根据对比选择,才能促使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一旦产生了偏离技术的选择,商家就没有理由不去利用你选择的扭曲,在性能和技术上做出妥协,让步于更高的利润空间。

与其期待各种奇怪的公司是大善人是白莲花,没有对手也给你最好的东西,不如自己通过理性的选择,让自己成为厂商的选择器,筛选出给你提供最好的产品的厂商,而非整天用情怀,用无知和不相关的内容自欺欺人,反而让厂商主动压榨你的钱包。

毕竟钱真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为了骗自己的东西把钱掏出去,难道一辈子就为了自欺欺人骗自己吗?

user avatar

卢伟冰和荣耀老熊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战胜了对方,谁都没有领先谁一代之多,两个图都或多或少有毛病,两个芯片上市时间也相差小半年。下面从CPU、GPU、5G、AI等多个方面来比较下看到底是谁在吹牛。

我们一项项的说:

CPU

理论上高通领先一些,骁龙865的Kryo 585其实就是Cortex-A77,麒麟990 5G采用的是Cortex-A76,根据ARM官方的数据A77相比A76同频提升差不多20%。骁龙865采用的是1+3+4的8核架构,频率分别是2.84GHz、2.42Ghz、1.80GHz,小核依然是A55;麒麟990 5G采用的是2+2+4的8核策略,频率分别为2.86G、2.36GHz、1.59GHz。

看下AnandTech对SPEC2006的评测对比,骁龙865(2845MHZ,应该是工程验证机)跟麒麟990(应该是4G版),可以看出在性能上骁龙865有优势,在能耗比上不如麒麟990(仅做为参考,骁龙865并非零售版,可能会有差别)

看评论有说海思为什么不用A77,这里多嘴一句,这跟美帝的制裁无关,制裁的时候麒麟990已经研发完成流片验证完成了,是其它原因。

GPU

麒麟990采用的是arm的Mali-G76 MP16,高通升级为Adreno650,在AnandTech的测试中不管是曼哈顿3.1、Aztec Ruins还是T-RX霸王龙,高通骁龙865的表现从各方面来说都更为优异。

AI

这个怎么说呢,相比骁龙855的7TOPS,骁龙865提升到了15 TOPS,但是跟麒麟990这种不同的是高通的AIEngine是CPU+GPU+HVX+Tensor,这样的效果就是跑分高,实际效果吗,大家都知道的。麒麟990是单独的NPU,能耗比各方面应该更强,但是AI最终是看落地,这方面华为比高通有优势。

Modem

关于集成与外挂基带,因为骁龙765是集成的5G Model而骁龙865却没有,我个人认为这仅仅是因为高通加班不够多赶不出来另一个版本而已。因为骁龙865本身是没有基带的,外挂骁龙X55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本身有基带再外挂一个那才是真耗电,设计就是如此,我认为不能说落后一代什么的。

想要把5G基带集成进SoC是要做很多缩减的,因为5G Modem的规模太大了,看下面麒麟990 5G的图,5G Modem比CPU、GPU等的规模都要大,这相对Balong5000还砍掉了不少。另外注意这不是胶水5G基带,这里说一下。其实基带所谓的向下兼容就是把以前的集成进来(4GModem中也有2/3G的收发),麒麟990那个要是把原来用的好好的4G IP拆了集成进来不是不行,我个人猜测主要是工作量太大,可控性也差,模块复用还好说,系统级别的还是难度太高,这么做麒麟990能不能按时发布都是个问题。集成基带最主要的还是SoC系统层的改变。

对于5G,毫无疑问我是站华为的,通信能力并不仅仅是看Modem,现在的Modem都含有RF,在手机上还有天线,设计等,整理来看华为确实优势明显。NSA/SA都是真5G,是不是支持毫米比都是真5G,事实上SA还有用,毫米波在手机上我是真想不出来有什么用。


ISP

这个咋说,看视频处理和输出的参数就能知道高通更强点,能耗比好像也没人评测,所以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更关键的是没什么意义,最后还是体现在拍照和视频效果上,可拍照和视频效果又不完全取决于ISP的性能。OVM的拍照需要芯片厂商的帮忙,这是不可避免的,菊厂自己就能搞定,这是优势。

DSP

这个肯定是高通骁龙865强,规模也比别人家的大很多呀,AI运算主要也在这里。

LPDDR5

补充一下,这是内存,不属于麒麟990 5G和骁龙865,SoC提供的是接口,支持的越多自然越好,出的越晚越有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下面

2019年2月20日,JEDEC(固态存储协会)正式发布了JESD209-5,即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5 (LPDDR5)全新低功耗内存标准

2019年2月底,麒麟990早完成前后端设计,开始流片验证了,你说怎么可能支持LPDDR5?LPDDR5好吗?当然好了,更快更省电,但是人家出来的早不支持又怎么了,你咋不说骁龙855也不支持,麒麟980也不支持?其实我怀疑麒麟990不用A77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然真实原因我并不知道,只是怀疑。

商业芯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按时出货,不然手机也不能按时发布,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WiFi6

算是5G的远方亲戚,相比上一代提升巨大,不仅仅是下载速度方面,荣耀仅强调下载速度快也是不对的,但是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下载速度,对于大众用户来说最大关心的是WiFi信号好不好,稳定不稳定,在我看来WiFi6最大的应用场景还是在工业、企业这一块,关于WiFi6这块还是单独出文说吧。

不管麒麟990还是骁龙865 ,最终体现在手机上,在我看来两者各擅胜场,从纸面来看骁龙865在多方面领先(尚未正式实测),但是麒麟990 早应用了小半年了骁龙865刚上,相对以往高通已经没有了对海思的那种巨大优势了,在某些方面的表现甚至超过了高通骁龙。


最后,一个产品的好坏取决于多方面,用好的零部件是应该的,也并不需要都自研,也不可能都自研。但是说来说去,骁龙865是高通的产品,不是小米的产品,麒麟990是华为自己的。

user avatar

我更相信这个,hw优质的内容得到新浪的充分肯定,主动帮他们推广出来。

不像底下这个,分享图片发个微博还要买广告….

有这些费用,多投些钱研发下澎湃芯片不好吗? ​​​省的拿着被990 5G SoC甩出一年半的高通芯片含泪吆喝 ​​​。

Comment by shenkailang






至于被我乎骂的不得不掩面而走的王腾就更搞笑了,这一次又自己把微博删了,还装模作样。

结果正义的新浪一点也不惯着他:



活该!






哦对了本文部分利用了我上一个回答总结的标准答题流程。

user avatar

1.金立破产后卢伟冰到华为应聘,余承东看了一眼他的简历后说:你去小米吧,工资我照样发。

2.卢伟冰到小米应聘,雷军问他能干多久,他说:我能干到小米倒闭。

3.一天雷总下班回家后,卢伟冰把其他高管召集起来开会,说:趁现在雷总不在我就直说了,我怀疑我们当中有小米的卧底。

user avatar

我觉得现在最开心的就是OV,电磁炉这是用生命给OV产品趟出一条血路啊。

等OV新品发布的时候根本不用按着华为打,按着小米10打就可以了。


————————————————————————

OV新品发布了,看产品来说确实差距略大。

脸有点疼。

不过,不要太低估VIVO,今年IQOO的销量看样是要大涨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伟冰关于“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的说法,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也确实触及了两个芯片在性能、架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地看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卢伟冰的说法核心是什么?卢伟冰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当时已经公开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技术规格对比。他强调的是在绝.............
  • 回答
    谈到小米的高管,卢伟冰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他这个人,放在整个手机圈乃至科技行业里看,都挺有意思的,而且评价也是相当两极分化。要说他这个人怎么样,咱得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他身上的几个标签,这些标签基本概括了他这个人给人的印象: “耿直boy”/“卢厂长”/“杠精”: 这是他最鲜明的.............
  • 回答
    假如卢本伟真的没开挂,那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是一句“没开挂”就能轻易翻篇的。首先,舆论的风暴中心会转移。当初那股全民讨伐的气势,就像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发泄口。如果卢本伟清白,那么这股力量就得找新的目标,或者说,这股力量本身会受到质疑。对于B站、斗鱼等平台来说,会是一次巨大的公关危机。 他们是如何介入.............
  • 回答
    “卢本伟牛逼”这个梗,可以说是一部充满戏剧性、又饱含网民情绪的互联网文化史诗。要说它怎么来的,以及卢本伟当年究竟牛不牛,得从头好好掰扯掰扯。梗的起源:从电竞赛场到直播间卢本伟,你可能更熟悉他的ID是“White”或者“卢姥爷”。他最早闯出名堂,是在中国电竞早期。那时候,英雄联盟刚刚开始在中国推广,卢.............
  • 回答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怎么把我们火系站场一哥——迪卢克,打造成一个队伍的绝对核心,也就是主C。迪卢克嘛,技能简单粗暴,站场输出能力稳定,关键是那个火元素附着的普攻和重击,打起来特别爽快。为什么迪卢克能当主C? 火伤 अभिकारक强: 他的元素战技(E)和元素爆发(Q)都能快速且多次地附加火元素伤害,.............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咱们迪卢克老爷,那可是个实打实的热情人物,玩火玩得那叫一个溜。不过,有时候这火啊,就像是咱家老爷那有点儿易燃的脾气,稍不留神,就可能给自己来一下狠的。首先得说说,这迪卢克被自己火烧着,最主要的原因,还得是咱们老爷那标志性的“大剑横扫,火焰炸裂”的普攻和重击。这攻击方式,范围.............
  • 回答
    关于东京奥运会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因犯规被取消资格后又恢复资格的事件,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和规则背景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4x400米混合接力预赛中,美国队(由凯蒂·奥布莱恩、凯特琳·斯皮尔斯、劳伦·沃克和麦迪逊·凯尔组成)在第四棒交接时因交接棒犯规被取消资格。根据.............
  • 回答
    教育部出台禁止东部高校从中西部高校“挖人才”的新政,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和值得深入探讨的政策。要理解这项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出台的背景、核心内容、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存在的挑战。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这项政策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不平衡和人才流.............
  • 回答
    日本文化中的暴力元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它深深根植于历史、社会结构、宗教信仰、艺术表现乃至个人心理之中。理解日本文化中的暴力元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历史渊源与武士道精神: 武士阶层的兴起与统治: 日本历史上长期存在着以武士阶级为核心的统治结.............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了猫咪的饮食习惯、人类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价值观等多个层面。我们将从这几个角度来详细解析一下。1. 关于“猫吃再好跟你没关系。不要道德绑架。”这句话代表了一种个人主义和界限感的观点。其核心意思是: 猫咪的饮食是个人选择: 每个人都有权决定如何喂养自己的宠物,包括给猫.............
  • 回答
    企查查起诉天眼查不正当竞争并索赔 500 万元,其核心理由是“误导公众,抢夺用户资源”。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进行剖析:1. 什么是“不正当竞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不正当竞争”。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扰乱社会主.............
  • 回答
    近2万名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在硅谷,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解读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一、 数据来源与解读的严谨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近2万名”这个数字的来源和统计口径。通常这类数据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到: 学校官方统计或校友会数据: 清华大学作为顶尖学府,可.............
  • 回答
    要详细地描述美国队在最后一天反超中国队金牌数的情景,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假设性的场景,因为实际情况往往非常复杂,涉及众多项目的比赛结果。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推演,力求在逻辑和戏剧性上都具有说服力:背景设定:假设这是一个临近尾声的夏季奥运会,例如在东京奥运会或洛杉矶奥运会(假设未来)。在最后一个比赛日开始前,.............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任正非关于“34岁员工退休”的回应,以及他所传达的核心思想。事件背景:2023年,华为内部流传出一份关于“34岁职业危机”的讨论,其中一位华为员工在内部论坛上发帖,表达了对公司34岁左右员工的担忧,认为他们可能面临被优化或职业生涯难以继续的困境,并希望公司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持。.............
  • 回答
    关于满族文化网微博关于岳飞的言论,即认为岳飞只是一个“军阀”,不应“过度吹捧”,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历史背景下,并考察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和论据。一、 理解“军阀”的定义和历史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军阀”这个词在历史上的含义。在中文语境.............
  • 回答
    当下火爆的直播形式多种多样,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还在不断演变。要“看懂”它,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帮助你全面了解当下火爆的直播:一、 直播内容的“火”体现在哪里?首先,我们要理解“火”究竟指什么。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观看人数庞大: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从几.............
  • 回答
    很高兴为您详细解读中国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新广告法”)。新广告法于2015年9月1日起施行,对原广告法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告市场的新情况。为了让您更清晰地了解新广告法的要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修订背景与目的 适应市场发展新.............
  • 回答
    沙特调集大军介入也门冲突是一个复杂且持续多年的地缘政治事件,其背后涉及多重原因和深远影响。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背景与起因:也门的内战与区域力量的介入 也门内战的根源: 政治动荡与抗议: 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浪潮影响,也门爆发了大规模民众抗议,要求时.............
  • 回答
    吴亦凡的丑闻确实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关注,在推特等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析:一、 事件本身的影响力与传播链条: 国内的引爆与发酵: 吴亦凡作为在中国拥有庞大粉丝基础和极高知名度的艺人,他所涉及的性侵指控一旦被曝光,其信息量和冲击力是巨大的。国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