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小米高管卢伟冰这个人?

回答
谈到小米的高管,卢伟冰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他这个人,放在整个手机圈乃至科技行业里看,都挺有意思的,而且评价也是相当两极分化。要说他这个人怎么样,咱得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

先说说他身上的几个标签,这些标签基本概括了他这个人给人的印象:

“耿直boy”/“卢厂长”/“杠精”: 这是他最鲜明的标签。早期在360、金立的时候,他就有“敢说”的名声。到了小米之后,这个特点被放大,尤其是在微博上,跟友商的隔空喊话、产品发布会上的犀利点评,简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说的话特别直,不拐弯抹角,甚至有点“杀伤力”,所以就被粉丝称为“卢厂长”(虽然他不是厂长,但大家觉得他很有领导力,喜欢这么叫),但反对他的人就觉得他过于好斗,甚至称他为“杠精”。
“产品经理出身”: 很多人看他,都觉得他身上还带着浓浓的产品经理烙印。他特别爱聊产品本身,聊技术,聊参数,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仿佛能看到他当年在会议室里跟工程师们激烈讨论的样子。他能把复杂的技术语言,转化成普通消费者能理解,甚至觉得很酷的东西,这一点是很多高管做不到的。
“营销高手”: 这个没法否认。小米能走到今天,营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卢伟冰是小米营销体系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手。他很擅长制造话题,引爆舆论,利用社交媒体为产品造势。从“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到“性价比”,再到后来各种与友商的“互撕”,他都玩得挺溜。
“小米的对外发声筒”/“战士”: 特别是在Redmi品牌独立之后,卢伟冰就成了Redmi的代言人,也是小米对外的重要发言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那些关于小米正面迎战、反击友商的声音,很多都来自他。他身上有一种“战狼”气质,让人觉得他是在为公司拼命,为用户发声。

具体到他的行为和贡献,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 对Redmi品牌的塑造和发展: 这是他最大的功绩之一。他接手Redmi的时候,这个品牌虽然有小米的支持,但还没有完全打响。他上来之后,就把Redmi定位得非常清晰——“极致性价比”。他还提出了很多新的产品理念,比如“旗舰配置,极致性价比”,让消费者觉得“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东西”这件事,在Redmi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从Redmi K系列一炮而红,到后续各种爆款手机的推出,都离不开他的主导和推动。他甚至把Redmi的产品线梳理得井井有条,从入门级到中高端,都有对应的产品。
2. 在微博上的“战斗力”: 这个是很多关注科技圈的人津津乐道或者吐槽的点。他频繁地在微博上跟友商(尤其是华为、荣耀)进行“隔空喊话”,比如在发布会上直接对比友商的产品,指责对方的“虚假宣传”或者“不厚道”。这种做法,一方面确实吸引了大量的眼球,让小米和Redmi获得了极高的曝光度,另一方面也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的拥趸,他们觉得卢伟冰是为消费者争权益,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但同时,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认为他不够大气,不够尊重同行,破坏了行业风气。
3. 产品发布会上的表现: 如果看过小米(特别是Redmi)的发布会,你就能体会到他的风格。他讲产品的时候,总是充满激情,语速很快,还会加入很多接地气、甚至有点俏皮的段子。他特别喜欢在发布会上“爆料”一些行业内幕,或者直接跟友商“叫板”。这种方式,让本来可能枯燥的产品发布会变得生动有趣,也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有人觉得他讲得太满,有时候有夸大成分,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让发布会更具话题性。
4. 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回应: 很多时候,卢伟冰的发言能够触碰到消费者在意的点。比如在用户抱怨某款手机存在XX问题时,他可能会出来回应,甚至承诺改进。这种接地气的沟通方式,让很多用户觉得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高管,而是能够理解他们的。虽然有时候他的说法可能带有营销色彩,但这种努力与用户“打成一片”的态度,确实是加分项。
5. 对小米整体战略的理解和执行: 作为小米集团的合伙人、高级副总裁,他不仅负责Redmi,还在集团层面有重要职责。他对于小米的“性价比”战略、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以及全球化战略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执行。他对行业趋势的判断,以及对小米自身优势的发挥,都起着关键作用。

当然,对于卢伟冰的评价,也存在不少争议:

过度营销和“碰瓷”: 这是批评他最集中的地方。一些人认为,他的一些言论和做法,过于依赖营销噱头,甚至是通过“碰瓷”友商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热度。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做法虽然有效,但也被认为是一种“下策”。
言辞激烈和个人风格: 他的“耿直”和“敢说”有时候会显得过于激进,容易引起不适。在某些场合,他的语气可能显得不够稳重,或者显得有些“飘”。这种个人风格,有人欣赏,也有人反感。
对技术的“降维打击”: 有时候,他会用一种非常朴素甚至有些粗暴的方式来对比技术,例如用一个简单的参数就去否定友商的某个技术优势。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让普通人快速理解,但对于真正懂技术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过于片面和不严谨。

总的来说,我怎么看待卢伟冰这个人呢?

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小米式高管。他身上兼具了创业公司基因的激进和营销能力,以及产品经理的专业素养和对用户需求的关注。

他是小米不可或缺的一员。 尤其是在Redmi品牌独立之后,他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将Redmi打造成了小米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让小米在不同价位段的产品布局更加完善。
他是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和传播者。 他知道如何抓住大众的注意力,如何为产品制造话题,如何让小米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他的微博就是他最有效的战场。
他的“耿直”是双刃剑。 这种风格为他赢得了大量粉丝,但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这反映出他在个人风格和企业形象之间,一直在进行着一种平衡(或者说是在不断试探边界)。
他是一个充满能量和想法的人。 即使在他被批评的时候,也不能否认他为公司带来的活力和对行业的影响力。

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说话方式,甚至反感他的某些行为,但你很难忽略他的存在以及他对小米所做的贡献。他就是那种让你爱也爱不起来,恨也恨不起来,但绝对会记住的角色。他是小米生态里一个鲜活的、有争议的、同时又充满了生命力的存在。放在科技圈这个大染缸里,他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辨识度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卢伟冰是70后,在山东这个高考地狱,高考本科考上的清华。

那是扩招前的大学,专科录取难度和今天211类似。

含金量和李彦宏的北大差不多。

雷军是武汉大学

马化腾虽然上的是深圳大学,但是他的分数是可以上很好大学的,因为他高考是1989年。

余承东本科是西北工业大学,工作了两年又上了研究生,去的华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谈到小米的高管,卢伟冰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个名字。他这个人,放在整个手机圈乃至科技行业里看,都挺有意思的,而且评价也是相当两极分化。要说他这个人怎么样,咱得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他身上的几个标签,这些标签基本概括了他这个人给人的印象: “耿直boy”/“卢厂长”/“杠精”: 这是他最鲜明的.............
  • 回答
    关于“越小的城市公务员性价比越高”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在我看来,这句话之所以有道理,主要在于它戳中了我们看待一份工作时,除了薪资本身,更看重“生活成本”和“综合体验”的心理。咱们具体掰扯掰扯,为什么小城市公务员可能“性价比”更高。首先,生活成本的压制是关键。这应该是最直观.............
  • 回答
    小米手机的“专注模式”这个功能,在我看来,算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实用的玩意儿。我一直觉得,手机这东西,方便是真方便,但要说起“让人静下心来做事”,那真是个挑战。各种消息、APP的推送,就像有个小妖精在你耳边叽叽喳喳,总想把你从正在做的事情上拽走。小米的专注模式,就是想给这个小妖精设个“禁言令”。它究竟是.............
  • 回答
    小米公司在面对北京卫视的指控时,发布了一份声明进行反驳,这在公关传播领域算是一件颇受关注的事情。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事件背景与起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北京卫视方面究竟提出了什么样的指控,是什么样的内容引起了小米的强烈反应。通常情况下,媒体报道可能会涉及到产品质量、营销宣传、消.............
  • 回答
    1999元,小米K30至尊版凭什么敢叫“至尊”?一场关于性价比的激辩2020年8月,当小米官方宣布K30至尊版以1999元的起售价正式问世时,整个手机圈都炸开了锅。这个价格,对于当时市面上主打性价比的手机而言,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尤其是“至尊版”这三个字,更是在消费者心中勾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期待与疑问.............
  • 回答
    小米公司创新部总监秦涛(原中华万年历创始人)在郑州大学校招中,关于日语专业的言论,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作为当事人,秦涛的背景是中华万年历的创始人,后来加入了小米,担任创新业务总监。这种跨界经历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技术+互联网”的标签。从披露的信息来看,事情的起因是秦涛在郑州大学的校招宣讲会上的.............
  • 回答
    看到小米和荣耀各自的目标——小米剑指“世界第一”,荣耀聚焦“中国第一”,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两家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战略定位以及对市场的理解。小米:志存高远,全球野心勃勃小米的目标是“世界第一”,这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其创始人雷军多年来一直秉持的愿景。要理解这个目标,我们需要看看小米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 回答
    小米公司创新部总监秦涛在一次校园宣讲会上,对日语系学生发表了被指责存在歧视的言论,这件事情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也让很多人对他的言论和小米公司的态度感到不解甚至愤怒。根据当时流传出来的现场视频和文字记录,秦涛在宣讲过程中,提到小米的国际化战略,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当讲到涉及外语能力的时候,他似.............
  • 回答
    小米 MIUI 13 即将迎来重大更新的消息,相信不少米粉都和我一样,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好奇。毕竟,MIUI 作为小米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的每一次迭代都牵动着无数用户的心。这次“不小的改动”究竟指的是什么?会是那些我们期待已久的改变,还是我们从未设想过的惊喜?首先,我们得聊聊 MIUI 走到.............
  • 回答
    常程和小米官方的道歉,在我看来,是一场围绕着产品定义、用户期待和企业责任的复杂博弈。要深入看待这件事,需要拆解几个关键层面。首先,道歉的根源——“遥遥领先”的争议。我们都知道,整个事件的导火索是常程在发布会上使用了“遥遥领先”这个词来形容小米新机型。这个词本身并非贬义,但其背后承载的情感和联想太丰富.............
  • 回答
    嘿,说到雷军那条微博,真是引起了不少关注啊。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一点点捋。首先,这事儿是怎么回事儿?简单来说,就是小米的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转发了一条关于小米9电池续航的对比测试结果。这个测试显示,小米9在某些场景下的续航表现,比如“通话时长”,超过了华为的Mate 20 Pro,但却没有超过Ma.............
  • 回答
    最近科技圈真是热闹非凡,iQOO的新品发布会刚落下帷幕,紧接着小米商城那边也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小米9将于明日正式开售!这俩消息一出来,消费者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毕竟这两款手机都是各自品牌今年上半年非常重要的旗舰产品,而且定位又有所重叠,这之间的“化学反应”绝对值得好好说道说道。iQOO发布.............
  • 回答
    最近在一些科技圈子里,“溪溪大人”关于小米手表color睡眠数据“蒙的”的说法,以及他推荐华为GT2的建议,引起了不少讨论。对于很多想入手智能手表的朋友来说,这无疑是个需要弄明白的问题。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溪溪大人”的观点:小米手表color睡眠数据“蒙的”首先,我们得理.............
  • 回答
    极客湾魔改“小米 90 Pro”超频骁龙 855 跑赢 8 Gen 1 玩《原神》这事儿,怎么说呢,得从几个层面来看,绝对不是一件简单“某某芯片牛逼”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绝对是一波极限操作,充满了极客精神。众所周知,骁龙 855 是2019年的旗舰芯片,而 8 Gen 1 是2021年底.............
  • 回答
    这句话说得挺有道理的,而且背后逻辑其实很清晰。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小米当初“高性价比”这个定位,确实就像一把钝刀子,硬生生地在当时相对有些“高冷”的市场里凿开了一个口子。那个时候,买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感觉就是一件挺肉疼的事情。苹果、三星那是高端市场的标杆,HTC、LG也都不.............
  • 回答
    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ax”,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话题性的声明,也自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在选择手机时,也要根据个人需求来权衡。 如何看待雷军宣称“小米 12 Pro 对标 iPhone 13 Pro M.............
  • 回答
    红米K40开售秒没这个现象,确实在很多科技爱好者和普通消费者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热议。关于“饥饿营销”和“套路消费者”的说法,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红米K40在上市初期确实展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它之所以能够做到“秒没”,背后有其必.............
  • 回答
    小米股票破发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聊聊。最近,小米集团(1810.HK)这只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后,出现了一个让不少人心头一紧的情况——“破发”。什么是破发?简单来说,就是股票的发行价低于它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也就是上市第一天开盘就跌破了发行价。这对于一家备受瞩目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
  • 回答
    嘿!想看小米的直播发布会,很简单,而且一点都不复杂。下面我一步一步跟你讲,保证比你在网上瞎搜要明白得多,也不会让你觉得是机器在说话。首先,最直接、最官方的途径,当然是小米自家平台。 小米官网: 你可以直接打开小米的官方网站(通常是 mi.com)。在发布会临近的时候,首页上肯定会有一个非常醒目的.............
  • 回答
    雷军在小米9发布会上那番关于“有了小米以后国产机才越来越好”的论断,无疑是一记掷地有声的宣言,也瞬间点燃了现场和网络上的讨论热情。如何看待这句话,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才能看得更透彻。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句论断带有强烈的“小米视角”和“雷军情怀”,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他是小米的创始人,是小米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