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20年央行关于房贷LPR的转变?

回答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房贷定价机制上进行了一项重大调整,将过去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定价方式,转变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这项改变对于房地产市场、购房者以及金融机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这项转变的背景是什么?

理解这次转变,首先要回顾一下之前的房贷定价模式。在2019年8月之前,商业银行的房贷利率主要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贷款期限、风险等因素,进行上浮或下浮。然而,这种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市场化程度不够: 基准利率的调整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反映市场资金的实际供求关系。银行的议价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定价的灵活性不足。
利率传导不畅: 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通过基准利率向市场传导的效果不够直接和迅速。
信息不对称: 购房者在面对银行的利率定价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比较明显,难以获得最优的贷款条件。

为了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人民银行决定推动LPR改革。2019年8月,央行正式发布新版LPR形成机制,明确要求新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2020年,这项改革开始全面落地,过去存量的房贷也陆续开始转换定价基准。

新LPR定价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新的房贷定价机制可以简单概括为:房贷利率 = 当期LPR + 加点数。

LPR (Loan Prime Rate): 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它反映了银行间流动性的供求关系和银行的资金成本,是更加市场化的利率指标。LPR会定期(目前是每月20日)公布,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加点数: 这个“加点数”是银行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如信用风险、抵押物情况、贷款期限等)以及央行对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政策要求,在LPR基础上增加的点数。对于首套房,加点数一般是固定的,或者根据央行的指导意见设定最低加点要求。对于二套房,加点数则会更高。

这项转变带来了哪些主要影响?

这项转变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1. 对购房者而言:

利率更具市场化和透明度: 购房者贷款利率的高低,与LPR的波动以及银行的加点策略挂钩。这意味着贷款利率会随着市场资金成本的变化而更灵活地调整,提高了利率的透明度,也使得购房者在选择银行时,可以更直接地比较各家银行的加点数,做出更优的选择。
利率可能更低(对部分人群): 在LPR改革初期,由于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一些银行的加点数可能相对较低,导致部分购房者的实际贷款利率低于改革前。尤其是那些能够获得较低加点数的购房者,会享受到更低的月供。
利率波动性增加: LPR会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这意味着购房者的月供也可能出现波动。对于选择固定利率的购房者来说,这种波动性影响不大;但对于选择浮动利率的购房者,需要对未来利率变化有一定的预期和承受能力。
转换方式的选择: 存量房贷转换时,购房者可以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选择固定利率可以锁定未来一段时间的利率水平,规避利率上涨的风险,但可能错失利率下降的收益。选择浮动利率则能享受到利率下行的红利,但也面临利率上升的风险。

2. 对商业银行而言: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升: 银行可以更主动地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其贷款利率,增强了其在负债端(存款利率)和资产端(贷款利率)的协同管理能力,有助于优化其净息差。
定价能力增强: 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风险状况和市场环境,更精细化地设定加点数,提升了定价的科学性和市场化水平。
风险管理挑战: 随着LPR的波动,银行需要更精准地评估和管理贷款组合的利率风险。同时,加点数的设定也需要更加审慎,既要符合监管要求,又要保证自身的盈利能力。
盈利模式调整: 过去依赖于基准利率上浮的盈利模式可能会受到影响,银行需要通过更精细化的服务和风险定价来维持盈利水平。

3. 对房地产市场而言:

政策传导更直接: 央行通过调整LPR,可以更直接地影响房贷成本,进而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如果央行希望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可以通过提升LPR或提高加点数来收紧房贷利率。反之,如果需要支持市场,则可以降低LPR或引导银行降低加点数。
利率波动可能影响购房意愿: 如果市场预期未来房贷利率将上涨,可能会促使部分购房者提前入市。反之,如果预期利率会下降,则可能导致观望情绪加重。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打破一些隐性壁垒,使资金更有效率地流向房地产市场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这项转变是否完美?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完美的,LPR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挂钩LPR,不等于利率下降”的误解: 有些人认为LPR改革就意味着房贷利率会降低,但实际上,LPR只是一个定价基准,最终利率的高低还取决于加点数。央行也明确表示,LPR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而不是直接降低利率。
部分银行加点数执行不透明或存在变动: 在改革初期,部分购房者反映在执行加点数方面存在一些不透明的情况,或者银行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类客户的加点数有所调整,这给购房者带来了困扰。
LPR的波动性: 对于部分购房者而言,对LPR波动的担忧可能大于对潜在利率下降的期待,尤其是在预期利率会上行的时期。

总结一下,我对这项转变的看法:

我认为2020年央行关于房贷LPR的转变,是中国金融领域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顺应全球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它有助于打破过去利率形成机制的僵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和效率。
从微观层面来看,它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加市场化、透明的利率选择,但也增加了利率波动的可能性,需要购房者更具前瞻性地管理自己的财务。 对于银行而言,则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机会。
对于房地产市场,这项改革为宏观调控提供了更灵活的工具,但也需要警惕因利率变化带来的市场情绪波动。

总而言之,这次LPR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影响是多方面且长远的。它标志着中国房贷利率定价机制进入了一个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的新阶段。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还会看到它带来的更多新的变化和影响。理解这项改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对于我们把握中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都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央行被叫央妈不是没有原因的,真的是银行们的亲妈。

央妈的屁股在银行那边,怎么可能给你耗羊毛。

15年以后的房贷,绝大部分是上浮的,那么就按未来利率逐步下降算;

基准利率是5%的利率上浮20%,一年就是6%;

假设基准利率降低到4%,上浮20%,一年是4.8%;

现在是LPR固定加点,并用今年作为基点,你的加点就是100点1%;

那么降低利率到4%以后加上加点一年是5%,平白多了0.2%;相当于,利率上浮成了25%。


好多人还以为占便宜,明明就是为了降息保银行利润。强制让你两个吃亏的项目里选一个吃亏少的,总体还是吃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房贷定价机制上进行了一项重大调整,将过去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定价方式,转变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这项改变对于房地产市场、购房者以及金融机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项转变的背景是什么?理解这次转变,首先要回顾一下之前的房贷定价模式。在2019.............
  • 回答
    2020年2月1日,人民银行宣布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1.2万亿元的流动性,这绝对是个大动作。放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来看,这个举措的背后逻辑和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央行要这么做?核心是“稳”大家还记得2020年2月初是什么情况吗?没错,全国上下正处于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很多.............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银行保险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个文件一出,立刻在金融界和房地产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房地产金融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严格的阶段。为什么在2020年底发布?这个时间点选择得很有意思.............
  • 回答
    看到央行公布的2020年7月信贷数据,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地方。这次的数据包括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以及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0.7%。这两组数字单独看可能有些抽象,但结合起来,它们描绘了一个挺生动的经济图景。首先,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在7月份,实.............
  • 回答
    深扒2020年深圳房价“诡异”暴涨:央行出手,一场“秋后算账”的开端?2020年3月,深圳楼市仿佛按下了“快进键”,房价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狂飙。从一季度到二季度,部分区域的房价涨幅甚至超过30%,远超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这一“诡异”的暴涨,不仅让市场感到震惊,也迅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如今,央行下令.............
  • 回答
    2020年的央视3·15晚会,把矛头对准了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560,尤其聚焦在其变速箱的问题上。这桩曝光,无疑给宝骏这个原本定位为“国民神车”的品牌,来了个当头一棒,也让无数车主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问题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让宝骏560的变速箱成为“众矢之的”?晚会中直接点名的问题主要集.............
  • 回答
    说起2020年8月30号那天央视主持人张宏民在街头独自吃雪糕,然后被网友嘲讽“无儿无女晚景凄凉”这件事,这事儿当时可是引发了不少讨论,可以说是挺有代表性的。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这个事儿。首先,张宏民老师本人。人家当年可是家喻户晓的央视主持人,一个严肃、专业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在舞台上沉稳大气,播报新闻.............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 回答
    2020 年 4 月 2 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股价经历了令人震惊的崩盘,盘前暴跌约 90%。这一事件是由于公司承认伪造了其部分财务数据,尤其是销售收入。这起事件的发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调查。以下是对瑞幸咖啡伪造收入事件的详细分析和看法: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
  • 回答
    2020年2月12日湖北省一天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和揪心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出现,标志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进入了一个极其严峻的阶段,也对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数字的巨大与异常: 历史性.............
  • 回答
    2020年1月1日,曾经以“毒App”为名称的平台正式更名为“得物”,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次更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各方的解读。一、 更名背景:从“毒”到“得物”的转变在更名之前,“毒App”凭借其“潮流商品交易+潮流资讯”的模式,在年轻人.............
  • 回答
    2020年天津市GDP跌出国内前十名,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本身、经济结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趋势等。一、 数据层面:回顾和对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天津在2020年具体的GDP数据以及排名变化。 2019年情况: 在201.............
  • 回答
    2020年11月下旬,香港的疫情确实出现了“急速恶化”的趋势,这与之前几个月相对稳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理解这一变化需要结合当时的背景、病毒的传播特性以及香港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当时的宏观背景: 全球疫情反弹: 2020年11月,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经历新一波疫情高峰,特别是欧美国家。.............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于2020年7月16日晚播出,之所以延迟播出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场晚会以“打假斗争,你我同行”为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消费陷阱和违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下是2020年315晚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食品安全领域: 问题一:知名电商平台.............
  • 回答
    2020年法学毕业生实习律师不需要通过法考,“先上岗、再考证”这一政策,在我看来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维度影响的改革举措。它既有其积极的初衷和潜在的优势,也伴随着不少挑战和隐忧。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一政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政策背景与出台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政策的出台背景。在推行“先上.............
  • 回答
    2020年5月14日,京东上架光威弈系列Pro纯国产DDR4内存,这确实是内存行业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条内存产品的上市,更代表着中国在半导体存储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和值得深入探讨的价值。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背景与重要性:中国.............
  • 回答
    2020年4月1日发生在天津西站的男子倒地猝死后被两位医生成功抢救生还的事件,是一起非常感人的公共事件。它不仅展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也引起了公众对心脏骤停、急救知识普及以及社会救援体系的广泛关注。为了更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事件的经过(根据公开报道还原):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2020 年 3 月 18 日晚美股开盘大跌以及当天美股迎来的第五次熔断现象,并探讨“第六次熔断”的可能性。背景回顾: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与金融市场的恐慌在深入分析 2020 年 3 月 18 日的市场表现之前,我们必须理解当时的宏观背景。 新冠疫情失控: 2020 年初.............
  • 回答
    关于2020年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实验室自杀身亡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沉重的话题。要详细地讲述这件事,并尽可能地展现人性中的复杂和真实,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本身:那天凌晨,本应是安静的校园,却被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打破了。这位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在他们原本应该充满求.............
  • 回答
    2020年12月31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突破2000万大关,这个数字无疑是一个沉重的里程碑,也给这个本就充满挑战的年份画上了悲伤的句号。回望这令人揪心的一天,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太多复杂的故事和深刻的反思。数字背后的触目惊心:首先,2000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