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化腾捐一亿股腾讯股票做慈善?

回答
马化腾捐赠一亿股腾讯股票做慈善这事儿,说实话,引起了挺大的反响的。作为普通人来看,这笔钱的数额之巨大,确实让人咋舌,也挺让人深思的。

首先,从“捐”这个行为本身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能拿出如此巨额的资产去帮助他人,去回馈社会,总归是好事。而且,这不是小数目,一亿股腾讯股票,按现在的市场价格算,那可是几百亿人民币的体量。想想看,这笔钱能解决多少贫困家庭的问题,能资助多少有天赋但没机会的孩子,能支持多少科研项目或公益事业,真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这说明马化腾个人,或者说腾讯这家公司,在社会责任感这方面,是有意识去承担和付出的。

但是,就像很多事情一样,好事也总会伴随着一些讨论,甚至是一些复杂的情绪。

积极的方面,我能想到几点:

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腾讯作为一家市值巨大的科技公司,它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亿万用户的使用和支持。马化腾作为创始人兼CEO,将一部分个人财富回馈社会,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逻辑。这笔捐款很可能用于教育、医疗、扶贫、环保等多个领域,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很多人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
树立榜样作用。 在中国,企业家尤其是大型企业家的慈善行为,往往会起到示范效应。马化腾的举动可能会激励其他富裕人士和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慈善事业,形成一种“为善不甘人后”的社会氛围。这对于培养全民的公益意识,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非常有意义。
长期主义的投资。 捐赠股票而不是现金,其实也很有讲究。股票具有增值潜力,尤其像腾讯这样的头部科技公司。如果慈善基金会能够妥善管理和运用这些股票(比如长期持有,或在合适时机卖出再投资),理论上可以实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为慈善事业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这比一次性捐赠现金要更有长远的影响力。
企业公民形象的塑造。 对于腾讯这家公司而言,大股东的慈善行为也能提升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在一个越来越看重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这种行为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品牌价值,吸引人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众对巨头企业可能存在的“垄断”或“逐利”的某些疑虑。

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或者说是一些讨论的维度:

捐赠的时机和目的。 为什么是现在?是出于纯粹的公益心,还是也伴随着一些资本运作的考量?比如,是否为了避税,或者在某些政策下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虽然我们不能恶意揣测,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大家在看待这类事件时可能会有的疑问。
“捐”的真正含义和力度。 马化腾个人拥有非常多的腾讯股票,一亿股占其持股的比例是多少?占腾讯总股本的比例又是多少?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占比很小,那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姿态;如果占比不小,那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大手笔。另外,捐赠的具体细节,比如是捐给哪个基金会,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如何,善款将如何分配和使用,这些信息披露得是否足够透明,都会影响公众对这次捐赠的评价。
财富的来源和分配公平性。 慈善行为本身是值得赞扬的,但它也间接引出了一个更宏大的话题:关于财富的来源、积累和再分配。像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其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它对社会公平性、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是否也做到了应有的贡献?慈善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但它更多是“锦上添花”,而能否从源头上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税收政策、行业监管等,同样重要。这并非否定马化腾的捐赠,而是说我们看待一个社会问题,往往需要多维度的视角。
“捐”的策略性。 有些观点认为,这种大规模的捐赠,可能也是一种“财富的收割”或者“风险对冲”。例如,在资本市场预期腾讯股票价格可能面临调整时,提前捐出部分股票,可以规避未来的潜在损失。又或者,这种公开的慈善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公众情绪,避免更严格的监管或舆论压力。当然,这是一种比较市场化和功利化的解读,但从商业运作的角度看,这些可能性并非完全没有。

总的来说,

马化腾捐赠一亿股腾讯股票做慈善,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行为,因为它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也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但同时,我也认为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伟大的慈善家”的故事,然后就止步不前。它更像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型企业家群体开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但也伴随着关于财富分配、资本运作、社会公平等一系列深刻的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讨论。

如何看待这件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站在什么角度,关注什么问题。但无论如何,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在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能够有人愿意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改善社会,这总比将全部财富仅仅留存于家族内部要更有价值和意义。至于这笔捐赠的具体影响和后续发展,时间会给出答案。我们更期待看到的是,这种善举能够真正落地,产生切实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能促使整个社会在慈善和财富观上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干货干货!回答下几个大家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Q:一亿股票是多少?

A:

一亿股票值165.7亿港币,折合人民币138.0778亿

腾讯总股本为15587.14/165.7 ≈94.07亿,也就是捐了个腾讯

和腾讯基金会不同,用的都是马化腾自己的钱,

马化腾现持有腾讯829507500股,持股比例为8.82%。

捐赠比例为12.06%

为什么捐股票?

@徐博聞

已经回答得很好了。

Q:捐给谁?

A:注入正在筹建中的公益慈善基金,该公益慈善基金的组织和运作将独立于腾讯和此前成立的腾讯基金会。

该基金目前尚在筹备阶段,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模式,大致方向是医疗、教育和环保,以及用于探索全球前沿科技和基础学科。

未来投入的项目将主要用于内地,并根据实际需要在国内设立具体执行项目的基金会。

因为是个人捐赠,如果小马哥喜欢,基金会会叫【马化腾基金会】,期待未来它的表现。

马化腾豪捐八分之一身家做慈善

另:新闻有处错误,马化腾因为还持有别的公司股票,捐的不到身家的八分之一。

Q:马化腾基金会,那不还是马化腾的?呵呵。

A:基金会(慈善基金会,foundation),是指利用

自然人

法人

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

非营利性

法人。

【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就像小马哥给了个叫“马化腾基金会”的人一笔钱一样,这笔钱已不属于马化腾的一部分。

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

马化腾是不能收回这笔钱的,这个“人”必须做一些公益的事。

如果做一些私人的事呢?例如套一笔钱给小马哥的女儿。

那就是违法,得处置,参照:

深圳施惠零铅工程慈善基金会涉嫌违法被撤销登记--社会--人民网

所以,提到避税什么的,多读读书……

Q:没扎克伯格捐的多?他捐了99%

A:扎克伯格一分钱没捐。(但还是在做公益)

扎克伯格不是把财产都捐了吗,为什么在福布斯排行榜上还名列前茅呢? - 彭宽的回答

Q:马化腾会失去对腾讯控制?

A:马化腾一直在减持股票套现,然后投资别的公司,控制权要失去早失去了。

其他股东放心,所以选他当董事长。

不知道减持是出于对腾讯的不自信还是出于对自己投资眼光的自信。

还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过腾讯近年发展得挺好的。

Q:腾讯?靠抄袭起来的公司而已。

A:洗个地:

腾讯市值首破2000亿美元 大家怎么看? - 彭宽的回答

Q:商人,还是自私的,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PY交易。

A:有些人自私,会选择对别人好,而让别人尊敬他,对他好。有些人自私,会选择去伤害别人。

虽然都是自私,但对于他人来说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我希望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做善事。

每次我回答公益方面的问题都没人点赞……心好累_(:з」∠)_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化腾捐赠一亿股腾讯股票做慈善这事儿,说实话,引起了挺大的反响的。作为普通人来看,这笔钱的数额之巨大,确实让人咋舌,也挺让人深思的。首先,从“捐”这个行为本身来说,是值得肯定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人能拿出如此巨额的资产去帮助他人,去回馈社会,总归是好事。而且,这不是小数目,一亿股腾讯股票,按现.............
  • 回答
    马云向世界卫生组织捐赠一亿只医用口罩这件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件事都有值得深入剖析的地方。首先,从人道主义和全球协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非常积极的行动。 在新冠疫情初期,全球医疗物资极度短缺,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连基本的防护设备都难以获得。马云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基金会在.............
  • 回答
    在马云的微博评论区,时不时会看到网友们“喊话”他捐款,这几乎成了一个固定的现象。怎么看待这种行为呢?我觉得这事儿挺复杂的,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先,理解网友为什么会这么做。 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很多人觉得,像马云这样身价巨富的人,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当社会出现一些困难,比如疫情、自然灾害,大.............
  • 回答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战略姿态与对腾讯未来的思考马化腾公开表示“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被替换”,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对行业现实的清醒认知。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深层含义解读1. 战略上的谦逊与警惕: 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腾讯作为中.............
  • 回答
    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身价飙升至超过5000亿港元,超越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的这一消息,无疑是中国商业版图上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富数字的变动,更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消费市场演变以及企业家精神的独特力量。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财富增长的驱动力:农夫山泉的成功之道首先,钟睒.............
  • 回答
    “大数据时代”的潘多拉魔盒:BAT大佬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深度剖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隐私与大数据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近年来,围绕中国互联网巨头,即我们熟知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大佬们的个人信息被曝光的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不仅仅是个别名人的“不幸”,更是整个社会在数.............
  • 回答
    马化腾与朱啸虎关于ofo模式的隔空交锋,无疑是早期共享单车大战中最具看点的一幕。时任腾讯CEO的马化腾,直接在朋友圈评论朱啸虎“不看好ofo的模式”,这番话一出,立刻在创投圈和舆论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马化腾此举背后,是腾讯作为ofo重要投资方,并且深度参与其战.............
  • 回答
    这事儿啊,听起来有点意思。一个腾讯的实习生,敢直接给马老板发私信提建议,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提的还是“拒绝陪酒”这么一个直戳痛处的话题,这背后肯定是有想法的。怎么看这事儿?首先,从公司层面来说,一个年轻人敢于向上反映问题,并且针对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和职场痛点,这绝对是值得鼓励的。这说明.............
  • 回答
    马云在一次公开场合说出“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马云的个人风格、阿里巴巴与京东的竞争关系、以及京东自身的发展模式等。1. 马云的“毒舌”与“预言”风格首先,马云本人就以其直率、甚至有些“毒舌”的语言风格著.............
  • 回答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397期,以其一贯的“宏大叙事”和“结构化思维”来解读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侵略霸权扩张”,其核心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马前卒的核心论点:俄罗斯的行为并非简单的“侵略”,而是其“帝国遗产”和“地缘政治逻辑”下的必然选择。马前卒并不回避“侵略”这个词,但他认为,理解俄.............
  • 回答
    马前卒、留学生日报和心医林霖之间的“对线”是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尤其是知识圈和政见圈中,颇具话题性的一次现象。这三人(或代表的观点)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由于其观点、立场以及论证方式的不同,当他们的观点碰撞时,自然会引发大量的讨论和争议。要详细讲述这次“对线”,我们需要分别了解他们各自.............
  • 回答
    马云关于“年轻人压力大”的论述,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年轻人还怕的话那就白活了”这句话,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句话既有对时代共性的深刻洞察,也可能带有企业家特有的激励甚至是一种“敲打”的意味。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马云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现实情况。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
  • 回答
    马毅老师关于深度学习第一性原理的论文,在经过四位审稿人一致好评并推荐接收的情况下,最终被 AC(Associate Chair,副主席)拒绝,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和值得深思的事件。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情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投稿被拒是学术会议(.............
  • 回答
    马前卒(“马逆”)和傅正(“温铁军”)在B站上的对线,可以说是近年B站知识区乃至整个中文互联网上一次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交锋。这次对线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争执,更触及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历史叙事、意识形态等深层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两.............
  • 回答
    马云这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难的,熬到10年都是宝贝”的言论,在当时阿里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其中既有对公司运营现实的坦诚,也有对员工价值的定位,同时也触及了企业文化和员工归属感等深层问题。一、 话语的背景和可能的出发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4日发布的题为“那点儿小快乐”的长文中,再次谈及了996工作制,并提出其核心在于“热爱和奋斗”。要理解马云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马云的论述核心:马云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完全否定996的加班性质,而是试图将其内涵进行“正名”和“升华”。他强调: “.............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1日,在一次对外公开的直播中将“996工作制”称为“修来的福报”,这一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马云的表述和语境: “996”是什么?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模式。在中.............
  • 回答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探讨阿里巴巴的传承计划将如何展开。 如何看待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时代印记与企业发展阶段的自然过.............
  • 回答
    如何看待马云创办云谷学校?—— 一次关于未来教育的探索与思考马云创办云谷学校,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探讨价值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诞生,更是马云这位中国商业巨擘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未来的一种大胆设想和实践。要理解云谷学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 一、 创办背景与初心:为何是教育?为何.............
  • 回答
    马伯庸对《刺客聂隐娘》的评价引发影评人批评,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几个关键要素:马伯庸的身份与影响力、他对《刺客聂隐娘》的具体评价、影评人的批评角度,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歧。一、 马伯庸的身份与影响力: 畅销书作家,拥有庞大粉丝基础: 马伯庸以其独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