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化腾说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被替换?腾讯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回答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战略姿态与对腾讯未来的思考

马化腾公开表示“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被替换”,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对行业现实的清醒认知。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深层含义解读

1. 战略上的谦逊与警惕:

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拥有巨大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影响力。过度张扬和表现出不可替代性,很容易引起监管部门的警惕,并可能成为其他竞争对手联合攻击的目标。这种“普通公司”的姿态,是一种主动的低调,试图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规避不必要的政治风险和市场压力。
应对快速变化的行业: 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技术迭代迅速,用户需求不断升级。即使是腾讯这样体量的公司,也可能因为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被颠覆。马化腾的这句话,是在时刻提醒团队保持危机感,不因当前的成功而骄傲自满。
鼓励创新与变革的内部文化: “普通公司”也意味着没有绝对的优势,需要不断创新来维持竞争力。这有助于打破内部可能存在的官僚主义和路径依赖,鼓励员工保持创业者的心态,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技术方向。

2. 营销与公关策略:

为战略调整铺垫: 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时,这种“普通公司”的论调可以为腾讯进行战略调整和业务收缩提供合理的解释。例如,当腾讯剥离某些业务或出售部分投资时,可以说是在“聚焦核心业务”,而无需面对“巨头倒塌”的质疑。
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强调“普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与用户的距离,避免给用户留下高高在上、难以接近的印象。

3. 对“可替换性”的辩证理解:

业务的可替换性: 腾讯的核心业务,如社交(微信、QQ)和游戏,虽然拥有巨大的用户粘性和生态优势,但并非完全不可替代。例如,新的社交平台如果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体验或满足用户新的需求,就有可能挑战微信的地位。游戏行业更是如此,爆款游戏层出不穷,但热门周期过后也可能迅速衰落。
生态的可替换性: 腾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数字生态系统,涵盖社交、游戏、内容、支付、云服务等多个领域。虽然目前这个生态非常强大,但如果有新兴平台能够提供更集成、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服务,并且能吸引足够多的用户和开发者,理论上也有可能形成新的生态,并逐步蚕食腾讯的市场份额。
技术的可替换性: 腾讯在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投入巨大,但其他科技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新的技术突破可能会带来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改变行业的格局。

总结来说,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是一种高度智慧的战略表达。它既包含了对行业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未来风险的警惕,也包含了向内激励创新、向外释放善意的多重考量。他并非真的认为腾讯没有优势,而是通过这种表述来规避风险,保持警惕,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

二、 腾讯未来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腾讯未来的发展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核心业务的韧性与挑战:

社交(微信与QQ):
韧性: 微信在中国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几乎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国民级应用。其强大的社交关系链和丰富的生态功能(支付、小程序、公众号等)构成了极高的用户粘性和转换成本,使其短期内难以被取代。QQ虽然用户群体有所年轻化,但在年轻一代和部分特定场景下仍保持着重要地位。
挑战: 随着用户增长放缓,以及新兴社交平台(如抖音的社交属性增强、视频号的崛起)的竞争,微信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用户的活跃度和满意度。用户对于隐私和信息安全的担忧也可能成为影响其长期发展的因素。新的社交模式(如元宇宙、Web3.0等)的出现,也可能对现有社交格局产生冲击。
游戏:
韧性: 腾讯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拥有强大的游戏研发能力、发行渠道和IP资源。其在移动游戏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电竞领域也积累了深厚的优势。
挑战: 游戏行业的周期性强,爆款游戏往往生命周期有限。版号限制、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等外部因素对游戏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全球游戏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新兴游戏公司和新的游戏类型(如独立游戏、云游戏)的出现也为腾讯带来挑战。

2. 新增长点的探索与布局:

产业互联网/To B业务:
机遇: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为腾讯的云计算(腾讯云)、企业微信、SaaS服务等B端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腾讯可以利用其在技术、数据和生态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挑战: 产业互联网的客户需求复杂且多样化,需要更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更深入的行业理解。与阿里云、华为云等竞争对手的正面竞争也非常激烈。
内容与文娱:
机遇: 腾讯在视频(腾讯视频)、音乐(腾讯音乐)、文学(阅文集团)、动漫、游戏IP改编等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内容业务可以与社交、游戏等业务形成联动,构建更完整的生态。短视频(视频号)的崛起,也为腾讯提供了新的内容分发和商业化渠道。
挑战: 内容行业的竞争同样激烈,用户注意力分散,头部内容难以持续产出。盗版问题、版权保护等也是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
金融科技:
机遇: 微信支付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移动支付工具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合规的前提下,腾讯可以在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挑战: 金融科技行业受到严格的监管,腾讯需要更加谨慎地推进相关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也需要妥善处理。
前沿科技(AI、元宇宙等):
机遇: 腾讯在AI、量子计算、XR(扩展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入,这些技术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引擎。例如,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为腾讯提供了打造下一代社交和娱乐平台的新机会。
挑战: 前沿科技的投入周期长,回报不确定性高。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是腾讯面临的重要课题。

3. 宏观环境与政策影响:

监管环境: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平台经济加强了监管,反垄断、数据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政策对腾讯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未来,监管的走向仍是影响腾讯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际化战略: 腾讯在游戏、投资等领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然而,地缘政治风险、文化差异、以及各国监管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对其国际化进程带来挑战。
宏观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的波动,特别是中国国内经济的增长情况,也会影响腾讯的用户消费能力和广告业务的表现。

综合来看,腾讯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复杂而充满机遇的。

优势: 腾讯拥有强大的用户基础、深厚的品牌积累、丰富的技术储备、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及高效的执行力。这些都是其保持领先地位的基石。
挑战: 行业竞争加剧、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的快速变化,是腾讯需要持续应对的风险。

腾讯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是在巩固核心业务的护城河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引擎,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宏观环境和监管要求。 其能否保持“普通公司”的谦逊与警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转型,将是决定其未来能否持续成功的关键。

总而言之,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是一种极具战略智慧的表述,它反映了对行业深刻的理解和对公司未来的审慎态度。腾讯作为一个拥有巨大体量的公司,其未来的发展既有深厚的根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在稳健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行稳致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化腾从来都是话说的好听,下手比谁都黑。

腾讯当然应该是一家普通公司,但普通的前提是用户在腾讯产品上的账户社交关系能够备份,并用户自主的应用在其他社交类服务程序上。即用户对自己的腾讯账户数据有所有权、使用权。

可腾讯的注册协议是怎么说的呢?来看看微信注册协议里的这段话:

7.1.2 微信帐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帐号的使用权。

你的微信账户连所有权都不是你的,而是腾讯的。

7.2.4.3 如果你停止使用本软件及服务或服务被终止或取消,腾讯可以从服务器上永久地删除你的数据。服务停止、终止或取消后,腾讯没有义务向你返还任何数据。

你微信的数据使用权自然也不是你的,甚至你的数据本身(社交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腾讯也可以直接删除。

腾讯现在是一家拥有全国多数人口社交账号(不是会员,是账号本身)的企业,而不仅仅是社交和在线通讯服务商。这能是替换的嘛?

当然,随着互联网管理的深入,马化腾的这个理想有可能会实现。

user avatar

不爱钱财杰克马,普通公司马珀尼。

什么样的公司会强调自己是普通公司?

什么样的野心家会强调自己是可以替换的?

未来,腾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

未来……

也就是现在上头对腾讯的判断很可能

腾讯在过去的经营里,占了国家发展的便宜,却没有做好国家的助手,并且刻意切断国家不同领域的连接,形成垄断,甚至在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上有越位的行为。腾讯身为中国企业,没有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在社会建设上严重缺席!

如果以上我猜的没错,那么就是国家对腾讯的调查已经基本结束,且有比较精准的判断。

user avatar

不然呢,还想当蚂蚁金服?

user avatar

以前觉得是一种谦虚,现在有恒大的“一切可以交给国家”和支付宝的“只要国家有需要”在前,你很难说这不是一种预言。

user avatar

想象这样一个社会:

你进入办公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入餐厅影院商场都需要打开一款 app,展示其中的小程序上的二维码 -- 而这款 app 完全由私人公司运营。

一些地方政府开发了自己独立的 app,但也有的地方完全依赖这家私人公司提供平台;有的场所提供小程序之外的核验方式,但也有的场所,保安直接挥挥手,一问三不知。

那么,这家关系到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私人公司,还只是「普通公司」吗?

我们熟悉的一些私人公司,正在提供着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它和供水、电力等实体基础设施具有相似性,例如:

  • 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 普通人难以选择有效的替代方案(你能选择家里的电是用 A 电厂的水电还是 B 电厂的火电吗?)
  • 一旦形成一个巨头或几个寡头,新的竞争者难以通过合理的成本进入市场。

对于互联网巨头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监管俘获」现象。经济学家 G.J.Stigle 提出,本应用于监管企业的机构,在和被监管对象长期共存的过程中,可能会被对方所控制、以被监管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制定政策。

这种「俘获」可能很直接,例如本应由监管部门确保公平竞争的招标、政府采购环节被私人公司所掌控;也可能更为间接,例如私人公司参与到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学术理论的建设;更有甚者,监管机构和被监管对象之间开启了一道旋转门,猎人和猎物随时改换门庭。(反垄断部门的官员,摇身一变成为企业高管,也不是没发生过)。

还有学者指出,存在一种「被动监管俘获」:政府出于良好的动机,或者出于现实条件的局限,选择了将资源和权力让渡出去,让私人企业主导重要的社会服务工作。[1] 例如,由于政府不具备互联网巨头的技术能力和快速开发迭代产品的管理能力,面对防疫紧迫需求,将重要的公共健康信息提供给了私人企业,并将私人企业所研发的产品用于社会管理,这就是一种被动的俘获。

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公司,是否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以至于大而不能替换;我们的监管机构,是否又被这些普通公司所俘获,以至于缺乏动机和能力将其替换呢?

这个问题,还在期待答案。

参考

  1. ^ 方兴东、严峰《“健康码”背后的数字社会治理挑战研究》http://govreform.cupl.edu.cn/info/1022/7000.htm
user avatar


大而不倒不至于。


为啥不能倒……可能的原因包括会引起社会动荡,会引发金融危机,信用危机,造成大面积失业等等……


这些东西腾讯好像都没有……腾讯的所有东西其实都可以替代,什么微信啊QQ啊等等,哪个没了,都可以迅速被其他产品替代,用户体验未必好,但是即便用户体验差,也不至于引发上述风险。


再说钱,腾讯在金融领域……也许以后会变成巨头,但是现在不是。


再说失业……高端科技人才缺口这么大……恐怕腾讯倒了,其他公司要乐得吃捞面了吧……


所以腾讯并不至于大而不倒。


不过,腾讯挺难倒是真的。


对腾讯的了解仅限于微信和游戏的朋友们可以歇歇了,先去百度百科做个大致的了解。


腾讯目前的竞争力,主要通过微信带来的庞大用户群来体现,这是没错的。不过这一核心竞争力,目前并没有感觉会受到什么事情的威胁。从同业竞争上说,不夸张,微信(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微信改成QQ,反正不影响结果)是世界上现存的,用户体验最好的,功能最全的主流通讯软件;从政治角度,我没看出什么国家有什么理由在全国范围内把微信封了;从经营角度,别的不说,比起支付宝来说高到不知哪里,只要自己不作死就没事。


所以腾讯的这个护城河我认为更深一点,阿里也要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而腾讯……大概只受人口影响吧……


然而尽管自身护城河深,腾讯也没有有恃无恐。


  • 首先是各种投资,不多说了,我列个wiki上面的单子,大家感受一下:

所以腾讯的布局是各行各业……我就是这么庞大……东方不亮西方亮……

所以假如有一天,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抢走了所有的用户,没人用微信了……至少这些布局还能管点用。


当然,收购这么多也是有风险的……比如溢价收购带来的不确定性……不过腾讯一般都是占比20%以下的……所以至少从账面上来讲,一般不会减少。(当然换句话说,被投资公司价值增加也不会体现出来,这部分还是有遐想空间的)


2. 然后是微信,微信并不仅仅是一个通讯软件,相比贾布思,小马哥才是建立了一套基于微信的互联网生态,基于这个生态,在一步步蚕食阿里的份额。大量的信息已经通过微信来传播,这使得微信内置的搜狗搜索引擎有时候要比百度还好用。大量优质的内容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大量简约的小程序也被搭载在微信上,使得APP下载都免了,你骑膜拜的时候还会用摩拜app吗?


另外,基于微信的平台,什么保险啊,信用啊,理财啊都在偷偷上线。这等于给庞大的用户群这个竞争力又上了一层保险,不只是聊天,还有你生活的一切。


还是假设有一天,一个更强大的通讯软件抢走了所有微信用户,但是用户迁移完之后,哎?我小程序呢?哎?我信用呢?哎?财付通哪去了?哎?我关注那公众号呢?于是……又回到了微信……


另外,很多人的微信号,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微信号了吧,还绑定了N多app和网站吧?


我以前出于安全的考虑,也习惯通过用户名密码登陆app和网页,不过后来都懒得申请账号密码了……直接微信登陆了……永远不要低估人懒的程度……


当然,这一点并不是说微信有多强,只要它占了先手,才会有这个优势,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就是这个正反馈机制:越多人用就越好用,越好用会引发更多的人用,要打破这个机制很难,需要极好的运气,或者是技术革命。


还是假设有一天,一个牛逼无比的对手,把什么公众号,小程序乱七八糟的全都照搬了……有可能微信就完蛋了……支付宝不是一直在尝试这么干么……目前没看到什么希望……


有人说诺基亚……诺基亚只是手机啊,大家不喜欢了就换别家手机啊,再加上手机本来就有使用寿命,转换成本很小啊。如果只是一个单独的微信,那转换成本也不大,但是上面不是说了嘛,不只是微信,是方方面面……


3. 游戏。这个没啥说的了,人性哪那么容易改……


最后说下阿里,为啥阿里一个劲的焦虑,一个劲干蠢事,从敬业福,到圈子涉黄,到代客勾选……不就是为了抢社交么……然而就这也没抢过去。阿里干的腾讯想抢,慢慢都可以抢过来,反之则不然。


当然阿里的护城河也不浅,也有各种投资,也有广泛的用户基础来使用阿里的金融和生活服务。阿里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也决定了阿里一旦爆发危机,金融很可能也吃不了兜着走。这点上,阿里倒是有大而不倒的潜质……但是我认为郭嘉不会让阿里成长到那一步,差不多了,就会敲打敲打。


所以阿里要更小心一点,更谨慎一点,才能控制风险,不作死(比如前段时间的余额宝限额,还有它自己发行的ABS等等金融产品)。而相比之下,腾讯毕竟是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庞大用户群依赖,风险小一点……至于游戏,恩,之前王者是被批评过,不过好像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有人提雷曼兄弟,跟支付宝一样,都是金融相关。雷曼具体崩盘的原因不详述了,有好多具体描述,自己作死的成分更大一些,或者说整体美国的金融机构集体作死。金融机构一般杀红了眼容易这样……这也是为什么说阿里的风险大一些的原因。


举个小李子,前段时间阿里部分用户的借呗被暂停了,这个大家都知道吧,为什么呢?超高杠杆……简单来说,你以为借呗里面用的钱是马爸爸给你们的吗……nonono,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马爸爸把钱先借给你,然后倒手包装成理财产品发行ABS,卖给另外的广大人民群众,赚点息差。这是神马?变向加杠杆嘛……但是因为借呗本来的净资产比较少,所以杠杆率超高,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这要是不管呢……指不定得高到什么程度……所以啊,阿里的风控稍微要费心点。


相比之下,腾讯不缺钱,杠杆也不高,投资都是实实在在的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充足……所以……还是风险小一点。


最后回到问题,到底能不能倒。腾讯自己想倒,可能有点难。国家意志下,让你倒你就得倒……但是为啥非要让你倒呢……


利益相关:持有腾讯和阿里,仓位总体差不多


欢迎关注公众号:后天在说

user avatar

曾经的腾讯:

如今的腾讯:

我是焚香抚琴,麻辣点评热点实事,喜欢的可以点赞加关注哦!

user avatar

重新定义“普通公司”?

user avatar

不是普通公司,不能被替换,马总过谦了,腾讯做的产品,比西安一码通之类的好一万倍,那些臭鱼烂虾就算拉大旗扯虎皮,也照样是压个图片就要两天两夜的水平,又怎么可能替换腾讯!

user avatar

从历次发言来看,马化腾同志的思想觉悟越来越高了。今天腾讯大涨了超过4%,也充分说明了市场的认可。

熟悉我们党的都知道,我们的普通党员大多有定期写思想汇报的经历,这也是我们党能在百年历史创造出伟大成绩的重要原因——就是让党员不仅从组织上入党,还要从思想上入党。

毛主席在古田会议上创造性提出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不能说不伟大。

所以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建议,对这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资本家也应该推广,让他们定期、充分、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思想情况,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让大家思想上尽量保持健康,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user avatar

跟那句“我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差不多,反面就是一切都可以被拿走。

对外给人以谦逊懂事的印象,对内给员工危机感。

乖巧得令人心疼啊,实在下不去手打板子。

那么请自觉再快一点行动吧

给旁边那位带个好头。

以下是腾讯系名单

以下是阿里系名单

user avatar

先让我们看看当年马化腾的愿景。

马化腾说要做互联网的基础服务,要做互联网的水和电,至于后面的开放和共享,你不能说是假的。

但是,基础服务的本质是垄断

“基础设施”这个词包含很多内容,可能影射网络系统或者提供的平台服务构成的基础设施,例如当特指供电、修路、建铁道时,其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就是自然垄断。

所以,马化腾2010年的愿景本质是就是要垄断互联网。

现在,马化腾说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这说明马化腾在年会上,公开的口径是,我们不是垄断企业,是普通企业。我们没有垄断,可以随时被替换。

但是,你们要考虑语言背后的逻辑: 如果不是一家独大,就不会有“替换”这个字眼。

替换,是一家代替另一家。 而自由竞争状态中的遣词造句应该用“更多选择”。

所以,我说马化腾怂了,口服未必心服。

因为腾讯,尤其是微信,已经是事实上的垄断了。

腾讯最新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突破12亿(合并WeChat)
在政务民生领域,小程序健康码已累计服务用户超过8亿,累计展示码量超200亿次;

user avatar

2021年互联网3马(马化腾,马云,马保国)已去其2

马化腾耗子尾汁吧


user avatar

你们不要搞我啊!

user avatar

马化腾害怕了

他这个话有点欲盖弥彰。

做通信专业的都懂的,腾讯核心业务就是电信基础服务。QQ和微信本质上都是电信服务。

电信基础服务是国家要害命脉部门,是由专门法律监管的,要有牌照监管的。世界各国都有监管,没有哪国把电信业开放了随便搞的,做电信业务的,全球到哪里都不是普通公司。

并且还要承担普遍服务的义务。

并且还要承担互联互通的义务。

腾讯这么多年来,用互联网作为幌子,其实抢的是电信业务的饭碗。然后再以此为根基,去抢其他真正互联网企业的业务,从来没受过监管,从来也没有承担过电信义务。

随便哪一条把他弄进去都能蹲好多年。

为什么说欲盖弥彰呢?看看他还说的话:"未来,腾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候,要做到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做好助手、做好连接器。"

一个普通公司,想这么多干嘛?老老实实赚钱,踏踏实实纳税,不就行了?

一个普通公司,谁需要你服务国家社会?

国家社会都不得不要你的服务了,还普通?


不缺位?谁来监督不缺位?万一如果缺位了,国家社会将会发生什么?

做到位?谁来监督做到位?万一如果不到位,国家社会将会发生什么?

不越位?谁来监督不越位?万一如果越位了,国家社会将会发生什么?

好助手?谁来监督助手好?万一如果不好了,国家社会将会发生什么?

连接器?谁来监督连接器?万一如果不连接,国家社会将会发生什么?

满满都是问题,这普通公司不普通啊?


可以理解Pony.Ma其实是在威胁嘛?好怕怕。

谁会喜欢把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建立在一个私企“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好助手连接器”的基础上?

随便动一下,咱受不起。


腾讯未来的发展个人认为只有以下出路:

1、引入国资,把社会监管权力上缴给国家。

2、电信监管,作为社会普遍基础服务的电信公司接受监管,承担普遍服务和互联互通开放义务。

3、全球服务,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基础设施。国家给了资源政策哺育,结果长大了还只窝在国内发财,这是不思进取的,没有承担起应有的全球化社会服务责任的。


腾讯想作为“普通公司”混过去是不行的。腾讯显然不是普通公司。

user avatar

机长空中斗殴事件的幕后真相


2021年二月东海航空机长与乘务员在空中斗殴事件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网传机长把乘务员手打骨折了乘务员打掉机长半颗牙,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现在通过法医司法鉴定还原了事实真相,事件终于真相大白。我就是当班机长,现在把事实真相告诉大家。经法医鉴定我多处被打伤,且乘务员手掌骨粉碎性骨折与机长无关。依据(《鉴定意见书》陕美法司[2021]临鉴字第0749号)和《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机场公(刑)鉴通字[2021]09号)的鉴定的结论:被鉴定人(乘务员)的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的成伤机制符合掌骨头处遭受沿掌骨长轴方向的钝性外力作用所致,不符合被他人直接打击形成,不宜评价伤情。鉴定结果说明乘务员的右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并不是被我殴打所致与我无关。而他手部骨折原因是打击他人造成的,结合我的伤情报告鼻中隔偏曲、牙釉质折断、左肩部和左肘部淤青等伤情,均系乘务员殴打所致。事实证明我是一直被乘务员暴力殴打并非互殴。事件的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2021年2月20日,我执飞当日北京时间9时21分起飞的DZ6297航班,飞机飞行过程一切正常。鉴于在航前会议上,我与全部机组人员已多次强调要遵守进出驾驶舱的安保规定和疫情期间的防疫规定。飞行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手册的规定执行,飞机下降前我用内话通知乘务长,机长和副驾驶都要使用卫生间,乘务长说有乘客正在使用,我当时和乘务长说先让旅客使用,但是我们已经憋的不行了需要尽快。一段时间以后,乘务长打铃进入驾驶舱告知前洗手间可以使用,餐车已挡好并无外来人员。但是我出了驾驶舱后发现原本前舱的三号乘务员不在前舱,本该在后舱的二号乘务员却在前舱,且当时餐车并未挡好通往客舱的通道,而且有乘客刚进入了洗手间。当时飞行机组通知乘务长要紧急使用卫生间的时候,乘务长已经通知前舱乘务员,前舱乘务员都知道这个情况,但是本该在后舱的乘务员不但未经批准擅自换位来到前舱,还将本已遮挡在头等舱与前服务舱通道口门帘内侧主通道的餐车推开,仍然让旅客使用,我对乘务员不能严格遵照民航安保条例保护驾驶舱规定的行为作出批评,但其非但不接受批评并且表现的非常不满,他不接受批评不听劝阻和我顶撞。由于当时情况紧急,飞机距离西安机场已经很近了,而且后续副驾驶也要使用洗手间,为了保障能够尽快使用完洗手间后回到驾驶舱,也为了保障飞行安全、避免矛盾扩大,我要求乘务员回到后舱自己的岗位,但他不但拒绝回到自己的岗位,仍旧对我纠缠不休,言语冒犯,阻碍我返回驾驶舱。乘务员这种行为严重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并不听劝阻,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了尽快摆脱他的纠缠,我郑重的和乘务员说:“我作为机长命令你马上回到后舱工作”。他听到后不但没有停止争吵,反而开始推搡我。我见状只能进行阻拦,紧接着,他突然对我大打出手一拳打到我的鼻子上紧接着一拳又打到我的嘴上,之后他就一拳接着一拳的打我脑袋,我被打倒在前服务舱的地板上,我抱着脑袋他还继续殴打我的头部、肩部和肘部等(伤情依据《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鉴定意见通知书》(机场公(刑)鉴通字[2021]11号)。当我拽着他的衣服站起来后,为了保护我的安全及飞机的安全将他推到头等舱。乘客将他制止。之后我回到驾驶舱忍受着身体的剧痛控制飞机安全落地,保障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在此次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合法合规合理,沉着冷静保证了航空安全。事后乘务员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对我诬告陷害造谣说我把他的手打骨折了。并恶意散布到网上利用网络谣言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但是主管部门听信谣言,在没有调查清楚事实,不等法医鉴定结果的情况下,3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仓促进行处罚(依据主管部门的调查报告,只有结论没有证据),对我进行了错误处理,撤销我航线执照和商用驾驶员执照终身停飞。事后对我的处罚无法收场,为了面子即责成公安部门对我立案调查,公安机关对我传讯四次,采取强制措施300多天。为主管部门找我打人的证据来掩盖对我的错误处罚(依据新闻发布会截图)。根据东京公约第六条,民用航空法第四十六条,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三条赋予机长最高指挥权;最终决定权和治安管理权既警察权。在飞行期间乘务员私自换位并违反,(东海航空客舱乘务员手册第3.3.6.8(3)条)规定,乘务员私自拉开挡在过道的餐车违反了进出驾驶舱的安全保卫程序(东海航空客舱乘务员手册第3.3.6.8(3)条规定)我对他进行批评他拒不接受还和机长争吵,进而对我进行纠缠推搡影响我回驾驶舱扰乱民用航空器内的秩序,我命令他去后舱他不听劝阻拒不执行命令,进而殴打机长(依据法医鉴定报告)危及飞行安全。我在执行公务时被打等同袭警。是危及飞行安全事件的核心。如果警察执法中被打怎么能说是警察打架。我坚决要求把飞行期间机长被打调查清楚给公众一个交代。此次事件性质非常明显。在当天飞行期间乘务员私自更换号位,违反进出驾驶舱的安全程序规定,机长对其进行了批评和制止是在执行公务,他非常不满拒不接受,并对机长进行纠缠推搡,扰乱航空器内秩序并不听劝阻。进而不执行机长命令对机长大打出手。明显可知我在冲突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被殴打的状态,而乘务员甚至因为殴打行为导致把自己的手都打骨折了,可见暴力程度之大。这是一起严重的暴力危机了飞行安全事件,而且主管部门对乘务员恶劣行为的处理居然是罚款1000元而已(依据调查报告的处理意见)。不知为何警方在法医鉴定报告出来后依然认定是俩人打架,并不改变调查方向继续传讯机长逼迫我承认打人了。并于7月6日在已知我是被乘务员殴打并非打架的情况下,依然上报检查院准备对我提起公诉。机长在飞行期间执行公务时被打,忍受着身体的剧痛控制飞机安全落地,保障了乘客和机组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机长不但没有受到表彰,反而要给机长判刑锒铛入狱这还有没有天理,真是千古奇冤!这个事件在航空史上绝无仅有,如果得不到秉公处理不顾事实就是错误的认定互殴,今后谁都可以挑起事端殴打机长然后说成打架,机长还怎么管理,怎么保障法律赋予机长的权利和保障飞行安全,飞行中还有没有安全可言。这将给航空安全留下巨大隐患,机长将人人自危心理承受巨大压力。也将给航空史上留下耻辱的一笔。今后谁还敢乘坐飞机。我希望媒体能够伸张正义,公众能够了解真相。有关部门对这起严重的暴力危机了飞行安全事件秉公处理,还原事实真相。还我一个清白给公众一个交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