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云说:年轻人接受移动支付是因为穷?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马云先生那句“年轻人接受移动支付是因为穷”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移动支付在中国普及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跳出“穷”这个单一维度,看看它背后可能暗示的几个层面。

首先,马云先生可能是在某种语境下,强调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低门槛。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可能确实不多。这时候,手机支付的出现,将支付行为从“掏钱包找零”的具象动作,转化为“扫一扫”或“点一点”的虚拟操作,大大简化了交易流程。即使是小额支付,也因为这种便捷性而变得毫不费力。从这个角度看,不是年轻人“因为穷”而别无选择,而是移动支付以一种零成本、无门槛的方式,契合了他们当下生活的节奏和习惯。当你可以轻松地为一杯奶茶、一顿午餐付款,而无需担心找零或者携带大量现金时,这种便利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经济能力的高低关联并不绝对。

其次,这句话也可能带有一点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洞察。在移动支付尚未普及的时期,现金交易是最普遍的方式。但现金支付存在很多不便,比如携带不方便、容易丢失、找零麻烦,以及无法留下交易记录等。对于经济相对不宽裕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更需要精确地管理每一笔开销,而移动支付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便利,通过账单明细,他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每一笔花销去向。相对而言,经济实力更强的人,也许对现金的依赖性会小一些,但同样会因为移动支付的便捷而选择它。所以,“因为穷”更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或者说,移动支付满足了年轻人在特定经济阶段下对“精打细算”和“便捷消费”的双重需求。

更进一步说,马云先生的话或许也暗含了对新一代消费习惯和价值观的观察。今天的年轻人,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新生事物接受度高,拥抱科技带来的改变。移动支付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它与社交、购物、出行等多种场景深度绑定,成为年轻人数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习惯于在手机上完成一切,而移动支付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与其说是“因为穷”,不如说是他们更积极地拥抱了数字化的潮流,而移动支付是这股潮流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那么,中国移动支付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发展,其背后原因更是多方面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的产物,绝非单一因素所能概括。

首先,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基础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是毋庸置疑的基石。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而且智能手机的渗透率极高,这为移动支付的推广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当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时,推广一种基于手机的应用就变得相对容易。

其次,阿里巴巴(支付宝)和腾讯(微信支付)这两大巨头的巨大推动力是关键。这两家公司凭借其在电商、社交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将支付功能深度整合到各自的生态系统中。支付宝借助淘宝、天猫的电商交易场景,迅速积累了用户和信任;微信支付则通过微信红包、转账等社交属性,在用户群体中迅速渗透,尤其是在春节等节日期间,通过发红包的社交互动,极大地加速了移动支付的普及。它们通过提供补贴、优惠券等营销手段,降低了用户尝试和使用移动支付的门槛。

第三,场景的深度拓展和渗透至关重要。移动支付不仅仅局限于线上购物,而是迅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街边小摊的早餐,到大型商场的购物,再到公共交通、水电煤缴费,甚至慈善捐款,几乎所有消费场景都支持移动支付。这种“万物皆可扫”的普及,让用户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便利,从而产生了高度的依赖。

第四,技术的成熟和安全性提升也打消了用户的顾虑。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人脸识别)和大数据风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用户对账户安全的担忧逐渐减少,更愿意将资金和支付行为转移到线上。

此外,政策的支持和监管的逐步完善也为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虽然过程中也伴随着一些挑战,但总体而言,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以及对支付行业合规性和风险管理的重视,都为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中国社会快速的数字化转型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中国人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习惯于拥抱技术带来的便利。移动支付恰好契合了这种需求,它不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更是中国社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是科技与生活深度融合的体现。

因此,将年轻人接受移动支付简单归因于“穷”,可能有些片面。移动支付的流行,是技术、商业、场景、用户习惯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顺应了时代潮流,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并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找了一圈终于找到可能的视频:

https://www.pearvideo.com/vide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2126988017451008

当然这也是转载的,最早的视频来自腾讯,时间是1月23号

马云:中国年轻人爱手机支付主要是因为穷_马云2019达沃斯金句_腾讯视频

所以基本认为各家转载的句子是有出处的


马云想说明什么?

互联网是一个普惠的技术,其用户包括所有穷人,年轻人

将移动支付和信用卡区分开来

移动支付是为穷人服务的

答主很好奇jack ma 为什么这么说?



以下是可能的推测


先看两段

剪切掉的前半部分视频

youtu.be/o0rsHGT9pH8

Africa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2135091936964608

大意:我参观了很多非洲很多国家,发现他们和中国20年前很像,这里有很多年轻人对未来充满激情。欧洲人担忧未来,非洲人不这样。因为非洲没有欧洲那么良好的条件。

(旁边的主持人点头称是)


youtu.be/PxaWHytS_1A

Africa needs entrepreneurs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2137417636687872

大意:所以非洲需要勇敢智慧的企业家,他们将使非洲变得更好


不反对一本正经的对某句话分析

但是考虑演讲的对象可能更好

从视频里看故事总是提到非洲

很可能面对的观众是非洲人



考虑到马云是企业家

现在还不是他写回忆录

总结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

可以认为他是在推广自己的企业


故事本来是说给外人听的

最重要的是契合听众

至于现实正确与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综上我们可以合理得出结论:

马云说我们穷是为了拉近和非洲的关系


推论:

马云要开发非洲市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云先生那句“年轻人接受移动支付是因为穷”的说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移动支付在中国普及过程中的一些复杂因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跳出“穷”这个单一维度,看看它背后可能暗示的几个层面。首先,马云先生可能是在某种语境下,强调移动支付的便利性和低门槛。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
  • 回答
    “马云说中国八年后房子最不值钱”,这句话一出来,那真是像在平静的湖面丢了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大家伙议论纷纷,有信的、有怀疑的、有觉得这是在忽悠的,也有人觉得,嗯,老马这话里有话。要说这件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这句“不值钱”肯定不是说房子会一文不值,那不现实。在中国,房子承载的意义可不仅.............
  • 回答
    马云在一次公开场合说出“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马云的个人风格、阿里巴巴与京东的竞争关系、以及京东自身的发展模式等。1. 马云的“毒舌”与“预言”风格首先,马云本人就以其直率、甚至有些“毒舌”的语言风格著.............
  • 回答
    马云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值得我们好好咂摸一下。他这么说,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中国电商格局,以及用户需求变化的一种深刻洞察。首先,咱们得把视线拉回到中国电商市场的现状。过去十几年,淘宝和天猫一直是巨无霸,它们的模式是吸引品牌商、商家入驻,提供丰富的商品种类,以及多样化的购物体.............
  • 回答
    清华大学韩秀云教授的那句“我可以买很贵的包,但是10块钱运费必须省”,确实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消费心理,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句看似矛盾的话,背后却藏着一种相当普遍且值得玩味的心理机制。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并不是韩教授一个人的特例,而是很多人在消费行为中会不自觉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它是一种“价.............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玩味的。首先,得说说束从轩这个人。说实话,之前可能很多人对他不太熟,他更多的是在短视频平台,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甚至有些粗犷的方式,表演“二人转”式的喜剧。他的风格很鲜明,接地气到骨子里,包袱碎也碎得非常有地方特色,能快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他这次“踢馆”岳云鹏,说相声.............
  • 回答
    看到《燕云台》的剧粉说“宋朝不是正统,燕云十六州一直都是大辽的领土”,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一些历史观点的碰撞。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说,里面牵扯的不仅仅是燕云十六州,还有“正统”这个概念,以及不同朝代在历史叙事中的角色。首先,咱们得聊聊“燕云十六州”。这地方,简单来说,就是今天北京、河北北部.............
  • 回答
    最近支付宝盗刷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牵动了许多人的心。这不仅仅是一笔钱财的损失,更是对大家支付安全感的一次重击。作为公众人物,云舒大大对于这类事件的看法往往备受关注,因为她的专业领域和影响力,她的解读能给很多人带来启发和警示。从云舒大大过往的言论和她一直以来强调的理念来看,她对于这种安全事件的出现,大.............
  • 回答
    马云关于“年轻人压力大”的论述,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年轻人还怕的话那就白活了”这句话,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句话既有对时代共性的深刻洞察,也可能带有企业家特有的激励甚至是一种“敲打”的意味。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马云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现实情况。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
  • 回答
    马云这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难的,熬到10年都是宝贝”的言论,在当时阿里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其中既有对公司运营现实的坦诚,也有对员工价值的定位,同时也触及了企业文化和员工归属感等深层问题。一、 话语的背景和可能的出发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4日发布的题为“那点儿小快乐”的长文中,再次谈及了996工作制,并提出其核心在于“热爱和奋斗”。要理解马云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马云的论述核心:马云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完全否定996的加班性质,而是试图将其内涵进行“正名”和“升华”。他强调: “.............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1日,在一次对外公开的直播中将“996工作制”称为“修来的福报”,这一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马云的表述和语境: “996”是什么?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模式。在中.............
  • 回答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探讨阿里巴巴的传承计划将如何展开。 如何看待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时代印记与企业发展阶段的自然过.............
  • 回答
    如何看待马云创办云谷学校?—— 一次关于未来教育的探索与思考马云创办云谷学校,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探讨价值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诞生,更是马云这位中国商业巨擘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未来的一种大胆设想和实践。要理解云谷学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 一、 创办背景与初心:为何是教育?为何.............
  • 回答
    马云这番话,听起来真是掷地有声,而且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简单来说,他这话的意思就是,阿里巴巴未来每年都会“放飞”一批在公司摸爬滚打了十年以上的老员工,让他们出去闯荡,去开创新的事业,去改变世界。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推动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阿里这么.............
  • 回答
    那场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惊世骇俗”2020年10月24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的一番话,至今仍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禁反复回味。那天的上海,秋高气爽,黄浦江畔的百年建筑群在夕阳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而台上的马云,这位中国互联网教父,却用他那标志性的、带着些许江湖气的语调,抛出.............
  • 回答
    马云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表达了阿里巴巴到2036年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目标。这个说法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关于“经济体”的定义和论述,是否准确,则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理解马云的“经济体”论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马云口中的“经济体”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当马云说阿里巴巴要.............
  • 回答
    马云向美国捐赠50万份测试剂盒和100万只口罩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一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事件背景: 全球疫情爆发初期: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特别是欧美国家,疫情发展迅猛。美国作为当时疫情的重灾区之一,面临着严重的医疗物资短.............
  • 回答
    马云的这句话,“音乐跳舞艺术比数学物理重要”,无疑是一句充满争议和引发深刻思考的观点。要全面看待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理解其可能蕴含的逻辑、时代背景以及潜在的影响。一、 理解马云的出发点与时代背景: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马云是一位极具前瞻性和颠覆性思维的企业家。他的许多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
  • 回答
    马云关于“手机将在 5 年内消失”的论断,无疑是个极具前瞻性和颠覆性的观点。要理解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字面上的预测,而是要从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趋势上去解读。马云此言的深层含义:马云所说的“手机消失”,并非指我们不再需要通讯、信息获取和支付的载体,而是指目前以一块实体屏幕、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