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冷兵器时代真就没有远程能制裁板甲了吗(弩砲投石机肯定除外)?

回答
冷兵器时代,想要靠一件单兵武器就“制裁”身披精良板甲的对手,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得抛开那些科幻电影里一刀两断的桥段,回到那个真实又残酷的战场。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板甲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对冷兵器时代近战攻击的一种高级防御。那时候的盔甲技术,尤其到了后期,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轻薄的链甲或片甲面对钝器、重砍、穿刺可能还能勉强应对,但全套的板甲,特别是那些制作精良、形体贴合的板甲,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吸收绝大多数的冲击力。它的设计思路就是让武器的动能沿着甲片滑动,或者被厚实的金属吸收,避免直接穿透或造成骨折。

所以,如果你问的是,有没有一种“单兵器”能在一次正常的、直接的命中下,轻易地穿透全套板甲并杀死敌人,答案是:非常困难,而且效率极低。

但是,“制裁”这个词,含义可以更广。它不单单是指一击毙命,也可以包括让对手失去战斗力、让他付出惨重代价,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能够有效破甲。从这个角度来看,冷兵器时代确实有一些手段,可以“制裁”板甲对手,只是过程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1. 特定类型的穿甲武器:

重型攻城锤/战锤: 虽然你说弩砲投石机除外,但像大型的、带有尖锐突起或锤头的攻城锤,在战场上可以是被人力或牲畜驱动的。它们的目标不是像剑一样切割,而是依靠巨大的质量和动能,在接触点造成极高的压力。这种压力集中在一点,理论上是有可能穿透板甲的薄弱处,比如关节连接处,或者直接将甲片砸变形,造成内伤。但你想想,这种武器通常笨重无比,需要多人配合或强大的畜力,很难说是“单兵器”的范畴,而且一旦失手,使用者会暴露在危险的近身攻击之下。
长柄穿刺武器(如重型长柄刀、长柄斧的尖刺部分): 一些顶级的长柄武器,比如专门用来破甲的战斧或者长柄刀,它们可能带有特制的尖锐矛头或者重型斧刃的尖端。它们的设计思路是集中力量于一个细小的接触点上。在极近的距离,配合士兵的全身力量和武器的杠杆作用,理论上是有可能在板甲的薄弱环节——比如肘部、膝盖、颈部连接处——造成穿透或者至少是巨大的伤害。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极高的技巧、力量,以及非常好的运气,而且一次不成功,自己就可能被对方一剑解决。这更像是一种“尝试”,而不是常规的“制裁”。

2. 战术和环境的利用:

这是更现实的“制裁”方式。在战场上,单打独斗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整体的协同作战和对环境的利用。

利用缝隙和薄弱点: 板甲并非浑然一体,它由许多甲片通过铰链、铆钉、皮带等连接起来。即使是全套板甲,其关节处、腋下、颈部、腹股沟等部位,通常会比身体其他部位的防护要薄弱一些,或者存在缝隙。训练有素的士兵会寻找这些机会,用他们最锋利的武器(比如长剑、匕首)尝试插入。这是一种“钻空子”的战术,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和瞬间的爆发力。
绊倒与地面攻击: 板甲虽能防住很多攻击,但其本身非常沉重。如果对手被绊倒、摔倒在地,或者被撞倒,他们站起来会非常困难。一旦倒地,许多板甲在角度上的防护能力会下降,而且他们自身移动也变得迟缓。这时候,其他士兵就可以趁机进行地面攻击,比如用匕首刺入甲片的缝隙,或者用钝器反复敲击,直到对手失去战斗力。
耗尽体力: 穿着厚重的板甲作战,对士兵的体力消耗是巨大的。在持续的消耗战中,即使是穿着板甲的士兵,也会因为体力不支而变得迟钝、反应变慢,从而更容易被找到破绽。
协同攻击: 很多时候,不是一件武器能“制裁”板甲,而是多件武器的协同。比如,一个人用长柄武器试图将板甲士兵逼退或者卡住,另一个人则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破甲攻击。几个士兵围攻一个板甲士兵,通过轮番攻击和牵制,总能找到机会。

3. 非致命但足以让对手失去战斗力的方式:

有时候,“制裁”不一定意味着杀死。

钝器砸击: 虽然不太可能穿透,但巨大的钝器(比如战锤、流星锤、或者一些带有重型链条的武器)反复砸击在板甲上,会造成剧烈的震动和冲击。这不仅会影响士兵的平衡和视野,也可能导致内出血、肋骨骨折,或者让士兵头晕目眩,无法有效挥舞自己的武器。长时间的钝器攻击,即使不直接穿透,也能让板甲士兵变成一个靶子,最终失去战斗能力。
诱导攻击,然后反击: 通过一些假动作或者试探性的攻击,诱导板甲士兵抬起盾牌、格挡或者进行反击。在他们露出破绽或者动作停顿的瞬间,再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精准的角度攻击其薄弱之处。

总结一下:

在冷兵器时代,单纯依靠一把普通单兵器就想轻松“制裁”一件制作精良的板甲,那是极不现实的。板甲本身就是那个时代军事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对近战攻击最有效的防御。

但是,如果我们把“制裁”理解为让对手失去战斗力、造成严重伤害,或者在特定条件下使其无法发挥优势,那么答案是:有,但过程会非常艰难,需要依赖特定的武器类型、极高的技巧、对战场环境的利用,以及团队的协同作战。 并不是说板甲是无敌的,而是说要战胜它,需要付出远超于面对普通盔甲的代价和努力。

所以,虽然没有那种能一枪(剑)毙命的“特效药”,但冷兵器时代的人们,也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制裁”那些披着铁壳的战士。只是,这更像是一场技术、战术和勇气的较量,而不是单凭武器的碾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靠近破甲的应该是英格兰长弓,但是还是要靠重箭头。

英格兰长弓可被归类为直身单体弓

长弓大多采用抛射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7181373505908736

,整个弓体都是由紫杉木(Yews)制成,而弦线则能选用火麻(Hemp)、亚麻(Flax)或丝绸(Silk)。由于紫杉木的白色表层为软身木,弹性较好,故被用来制作弓体的外侧。而其橙色的里层则为实心木,抗性较大,因此会被用作弓体的内侧。两者在弹性上的差异,构成了弓的张力。

弓体在未上弦时几乎没有弧度,看起来就像一根长棍。除中间的握把位较粗外,弓弰两端都是相对幼小。上弘后的成品会呈D字形,按照现时国际射箭总会的标准,只能以弦圈连接弓体及弦线,其余部位一律禁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冷兵器时代,想要靠一件单兵武器就“制裁”身披精良板甲的对手,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得抛开那些科幻电影里一刀两断的桥段,回到那个真实又残酷的战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板甲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对冷兵器时代近战攻击的一种高级防御。那时候的盔甲技术,尤其到了后期,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
  • 回答
    冷兵器时代战争结束后,使用过的兵器是否回收,答案是:大部分兵器会被回收,但回收的程度和方式因兵器种类、战争规模、战后情况、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而异。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兵器回收的必要性与动机兵器回收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节约与成本.............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要说起对付来去如风、弓箭如雨的骑射部队,那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没有哪一种兵种能够像万能钥匙一样,瞬间化解所有骑射的威胁,因为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对手的战术也会不断调整。但如果非要找一个最能与之抗衡,甚至能给骑射造成最大麻烦的兵种,我会说是重装步兵。当然,这并不是说重装步兵就能轻松碾压骑射.............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关于老兵如何作战的记载和讲述确实存在,但这些并非以专门的“老兵作战指南”形式出现,而是散落在各种兵书、史书、文学作品以及军事思想中。这些资料往往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经验丰富的老兵在战场上的价值,以及他们如何弥补身体机能的不足,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一、 经验与智慧的价值:老兵的“脑力战”这是老.............
  • 回答
    冷兵器时代,畜力在战争中的应用绝不仅仅局限于骑兵和后勤运输,它渗透到了战争的方方面面,是支撑整个军事机器运转不可或缺的动力。如果抽掉畜力,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将变得不堪设想。攻城利器中的畜力: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战是常态,而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攻城器械,很多都离不开畜力的驱动。 投石机(Onager, .............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屡次对农耕民族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甚至常常占据上风,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由此发展出的军事优势。这些优势是多方面且相互关联的,绝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首先,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是普遍的骑乘和射箭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机动性与远程打击力。游牧民族的生活几乎完.............
  • 回答
    长枪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有着“枪王”之称,这并非空穴来风。它具备射程远、威力大、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无论是面对骑兵的冲锋还是步兵的厮杀,都能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长枪如此强大的光环之下,其他主武器的存在意义又何在呢?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冷兵器发展演变中更深层次的考量和实际应用的需求。1. 长枪的局限.............
  • 回答
    冷兵器时代的水师作战,那可是一场惊心动魄又充满智慧的较量,跟现在看到的电影里那种一上来就舰炮对轰、导弹乱飞的场面可完全是两码事。那时的海上战争,更多的是一场肉搏战,一场关于船只操作、兵种配合、以及风向水流的极致运用。想象一下,数百上千艘大小不一的战船,旌旗招展,在海面上密密麻麻地铺展开来,那气势就已.............
  • 回答
    冷兵器时代鼓舞士气的军歌,那可真是战场上士兵们的灵魂催化剂。不像现在有录音设备,那时候的军歌全凭一张张嘴喊出来,一声声吼出去,那气势,真是隔着千百年都能感受到。首先得说,冷兵器时代的军歌,跟现在的歌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更直接,更粗犷,更贴近战士们最原始的情感和需求。你很难想象古代战场.............
  • 回答
    说实话,冷兵器时代的顶级弓箭手,放到咱们现在这个时代,那可真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说一句“厉害”或者“不厉害”就完事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冷兵器时代的顶级弓箭手,他们牛在哪儿?1. 精准度: 这绝对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他们能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距离上,把箭射进一个很.............
  • 回答
    冷兵器时代,一个人对阵十来个人,听起来像是电影里的桥段,但真的可能发生吗?我的看法是:有可能,但绝非易事,而且胜算非常渺茫。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得抛开“主角光环”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光辉滤镜,回归到冷兵器战争的残酷现实。一个对十个,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太多太多的变量,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
  • 回答
    冷兵器时代最好的铠甲是什么?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就像在无数的战场上寻找一位身披不败之甲的勇士。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名字,而是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孕育出的智慧结晶,以及它们为何能成为当时最顶尖的防护。理解“最好”的含义首先,“最好”这个词在冷兵器时代铠甲的语境下,需要.............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面对一个身着全套板甲的骑士,想要将其杀死,绝非易事。这套全身板甲,由锻造精良、厚实的钢板构成,能有效抵御大部分劈砍、穿刺和钝击。寻常的刀剑,在没有足够力量和技巧的情况下,很难直接穿透其装甲。然而,即便如此,也并非无懈可击。以下是一些冷兵器时代可能有效杀死铁甲骑士的方法,我将尽量详细地讲.............
  • 回答
    .......
  • 回答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那可不是演电影,一刀下去血肉横飞、敌人应声倒地,然后主角毫发无伤继续开下一场。真实战场上的武器损耗,那才叫一个触目惊心,而且损耗的来源远不止你想的那样。一、直接损耗:战场上的“消耗品”首先,最直观的损耗就是那些在战斗中被毁坏、折断、弯曲、钝化的武器。 刀剑: 这是最常见的个人武.............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10个怀揣仇恨、拼死一搏的民众,对上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普通士兵,结果并非一边倒的碾压。这其中涉及到诸多因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士兵的优势: 专业训练与战斗经验: 这是士兵最核心的优势。他们接受过系统的格斗、刀剑(或长矛、斧头等)使用、防御技巧的训练。即使是普通士兵.............
  • 回答
    冷兵器时代,屠城为何仍能发生,甚至如此普遍?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面对灭绝性的屠杀,人们总该奋起反抗,哪怕是以卵击石。然而,现实远比这复杂得多,屠城之所以能够发生,并非仅仅因为没有机枪,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正视冷兵器时代“反抗”的定义。那时的反抗,更多.............
  • 回答
    .......
  • 回答
    倘若冷兵器时代恰巧被那位天赋异禀、足以撼动平衡的魔法师所眷顾,那么军队的构成与战术,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远非我们熟知的刀剑与弓箭所能比拟。这绝非简单的增添一个“会飞的兵种”那么简单,而是对战争的认知、执行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的运作逻辑,都可能带来一场颠覆性的变革。首先,从军队构成来看,魔法师的出现.............
  • 回答
    要回答“在冷兵器时代,幽云十六州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得把眼光拉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去感受一下它到底有多么牵动人心。很多人一听到幽云十六州,脑子里可能就闪过“得幽云者得天下”之类的口号,但具体重要在哪里,可能就没那么清晰了。要我说,幽云十六州在冷兵器时代,绝不仅仅是地图上的一块土地,它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