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国家能不能没有化工产业 ?

回答
一个国家能不能没有化工产业?这个问题,说实话,细细想来,答案是:几乎不可能,而且就算勉强做到了,也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咱们这么想,化工产业,说白了,就是把自然界的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变成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各种必需品的“魔法师”。它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到我们用的手机、坐的汽车,再到我们生病了吃的药,甚至是空气净化器里的滤网,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一个国家真的没有了化工产业,会发生什么?

首先,基本生活将受到巨大冲击。

衣食住行,一样都离不开。 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绝大部分是化学纤维,比如涤纶、尼龙。棉花虽然是天然的,但染色、印花也离不开染料、助剂。吃的东西,虽然有天然食材,但包装材料、保鲜剂、甚至很多加工食品的添加剂,都是化工产品。住房方面,油漆、涂料、塑料门窗、保温材料、管道,这些都是化工的产物。出行就更不用说了,汽车的轮胎、塑料部件、汽油(炼油是化工的重要分支)、甚至航空航天的材料,都离不开化工。
健康和医疗将退步。 药品,几乎所有现代药物都是通过复杂的化学合成制成的。抗生素、止痛药、疫苗,没有化工,我们就回到了原始的医疗水平。消毒剂、医疗器械的材料(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也都依赖化工。
科技进步会停滞。 电子产品需要的芯片制造材料、显示屏、电池,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国防工业需要的先进材料,这些尖端领域,没有化工的支撑,根本无法发展。

为什么说“几乎不可能”?

即使一个国家再怎么崇尚“回归自然”,也无法完全摆脱对化工产品的依赖。

1. 物质的本质决定了需要加工。 自然界给我们提供了煤、石油、天然气、矿石、空气、水等基础原料。但这些原料,如果没有化工手段进行提炼、分离、转化、合成,它们就只是“原始素材”,无法满足我们复杂多样的需求。比如,石油提炼出汽油、柴油,这才有了现代交通;空气中的氮气,通过化工才能变成化肥,支撑粮食生产。
2. “无处不在”的现实。 就像空气一样,化工产品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毛孔。你就算想抵制,也很难做到。商店里的商品,随便拿一件出来,成分表里都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化学名称。
3.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困境。 如果一个国家放弃了化工,但其他国家仍然发展化工,那么这个国家在贸易、技术、国防上都会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你想买东西?人家卖给你的是化工产品。你想发展科技?别人已经用化工材料和技术把你远远甩在后面了。

即便强行“去化工”,代价是什么?

如果真的要一个国家“没有化工”,那可能意味着:

回归原始生活。 只能穿兽皮、棉麻,住茅草屋,吃天然未经加工的食物,出行靠步行或畜力。想想看,在现代社会,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崩溃。 工业生产会完全停摆,农业生产效率会急剧下降,对外贸易会变得极其困难,国家经济将无法维持。
国防力量为零。 任何现代武器装备,从枪炮弹药到飞机坦克,都离不开化工材料和工艺。没有化工,就没有国防。
人口锐减。 医疗卫生水平直线下降,疾病的防治能力几乎为零,生产力的极大降低,将无法支撑庞大的人口。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化工产业妖魔化。

确实,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有些化学品也存在安全隐患。但这就好比刀可以用来砍柴,也可以用来伤人。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和发展。

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发展化工产业的同时,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环保治理、技术升级、安全生产,力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发展绿色化工、循环经济,也是化工产业未来重要的方向。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没有化工产业,就像一个人没有心脏一样,难以想象,也无法存活。 化工产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国家独立自主、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虽然需要警惕和管理其带来的挑战,但完全“没有”它,几乎等于否定现代社会的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边喊着“我们恨化学”,一边非常上瘾地使用着:

化妆品

日用化学品

衣服

汽车

手表

住宅室内装修

排污管道

电子设备

家用电器

饮用水

食用色素和调味剂

供电线路

……

人类还真是口嫌体正直呢。

user avatar

*******************************更新*******************************

其实答此题主要是想帮助自己回忆一下快要忘干净的化工厂选址方面的知识。刚刚发现后面几句话让搞电力和热动的同胞们躺枪了-_-||,本人在此致歉了。之前在别的问题里提过,我国的煤化工和煤燃烧等各方面利用技术其实都是很牛的,奈何基数太大。最后一段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平时省点电,少用点一次性的东西(都是石油做出来的),少开车多坐公交,才是最可行的环保措施。

*******************************以下是原答案*******************************

先回答题主第二个疑问。能不能把化工厂完全建到国外去?不能。

不知道题主在哪篇鸡汤文里面看到说发达国家的化工厂都在国外。我一哥们儿就在加拿大的某化工厂上班,你不会说加拿大不是发达国家吧?话说化工厂不是你想建,想建就能建。化工厂的选址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说到这儿有点班门弄斧了,本人不是特别专业,只是简单列举一些想到的因素作为科普。

市场需求。这个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来来来,题主我问你 ,你知道现在搞化工厂有多么不赚钱吗?那么多百万吨级以上的乙烯生产单位,你以为他们想生产那么多?你开一个十万吨级的,产多少赔多少,分分钟破产啊,只有规模效应堆起来那一点点利润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盈利。要是没有好的市场,这活没法干了。你把炼油厂开到非洲去,产的油给谁用?拿油轮运回来吗?回来的时候一船的油已经烧了半船了。所以呢,市场导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原料供应。这个毋庸赘述。中国的煤化工搞得很好。南非之类的国家也搞得很好。你啥时候看到沙特搞煤化工了?人家往地下插根管子就喷石油啊!

土地供应。这个也很好理解。有大片的廉价土地才更适合建设化工企业。奥森公园旁边那种一平七八万的地方肯定不会有人拿化工厂去开脑洞的。

水源供应。对于化工厂来说,水可不仅仅是用来饮用或者是清洗。化工厂中水以及蒸汽被广泛用于换热过程。如果没有加热和冷却,基本上想生产任何化工产品都没戏。

另外,还有交通因素、能源因素、环保因素等等,比较容易理解,就不细说了。不过还要说说其他的一些因素。

举个栗子吧。话说北京有个燕山石化,建在北京南边的大山里。按理说这北京边上土地肯定算不上充裕,环保压力也大,但是国家还是要投资在这里建厂,因为要保证北京地区人民的汽油柴油供应嘛,这算作是社会因素吧。另外,这个厂建在山里,交通肯定没那么方便。这算是历史因素或者政治因素吧。因为这个厂建厂比较早,那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建在山里估计是为了防止万一发生战争或冲突使工厂发生事故影响周围安全。

综上,化工厂的位置不是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多次论证,任何一个方面没考虑到那就可能把内裤都赔进去。

*******************************我是分割线*******************************

再回答题主前一个问题:一个国家能不能没有化工产业?能,但是大国不能。

比如说,马尔代夫光靠旅游和渔业就可以撑起国民经济半边天了。小国这样的发展模式完全没问题,但是大国不行。说实话,想在网上搜一个完全没有化工产业的国家还真不容易。我国有十几亿人等着吃饭,没有完整的产业基础怎么行?问出这样的问题,很明显题主对化工的意义不是很了解,我简单介绍一下。可以说化工主要是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跟材料有关的问题。没错,是一切,包括题主年三十儿晚上吃的饺子,那材料也跟化工密不可分。没有化工我们吃啥穿啥?我估计原始人都当不上,得一竿子打回猿人的生活方式了。

*******************************我还是分割线*******************************

最后在补充两句。化工算是历来的背黑锅专业户,什么“我们恨化学”什么的,早都习惯了。最近出了搞生物转基因的和搞制药的来帮我们吸引大众的火力,本人在此谢过这些同胞了,难兄难弟,习惯就好了。话说题主你问来问去,不就是嫌化工厂有污染嘛。那些无视环保法规无视人民呼声,顶风作案的小破厂儿,你不让他开他也会改行去做毒大米毒奶粉什么的。真正牛的化工企业,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企业,它的排污也没题主想的那么严重。化工厂哪里是污染的主体啊,题主你知道每天用的电要烧掉多少煤产生多少雾霾吗?你知道每天开车要烧掉多少汽油产生多少雾霾吗?这里不是想黑热动和火电相关的行业,因为我国这方面的技术可以说是相当先进的。但是先进的技术架不住消耗量的巨大。成天抱怨着环境污染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每天消耗着多少能源,排放着多少污染。所以说环保这个东西,胡思乱想什么化工厂搬迁是没用的。尤其这大过年的,还是少放点鞭炮来得最实在,又简单又立竿见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