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美利坚。
民族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人为发明出来的。可以基于血缘,可以基于宗教,可以基于语言文字,当然也可以基于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共同的历史记忆。美利坚就属于后者。
尚不尚武这件事,不能看绝对值,得看相对值。就比如说朝鲜战争,我们固然是赢了,我们的士气明显优于美国。但这种士气是在什么前提下?
没错,我们背后就是祖国,失败就意味着死亡。战士在前线枪林弹雨,可是同胞在后线也一样是忍饥挨饿呀。这是一场不得不打、不打就是死亡的战争。人家都骑在你脖子上拉屎了,即使是一个懦弱的普通人也能迸发出无穷的士气来,因为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搏一下?
同样的道理,苏联的卫国战争,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虽然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但都不能说明人民的尚武。一来横向比较——前线的战士固然过得苦,可是后线的劳动者过得更苦。二来纵向比较——打仗固然苦,可是不打就是挨饿等死,根本没有退路。因此,这些都不能说明这个民族尚武,只能说明这个民族实在是被逼急了。
而美国则完全不一样。早在1940年,美国人的人均生活水平就已经超出了2017年的中国。1940年的美国人均GDP是779美元,从1940到2016美国的通货膨胀是13.7倍,也就是说1940年美国的人均GDP换算到今天是10677美元,碾压2017年的中国。美国人的冰箱是满的,车库是满的。美国地大物博,即使不对外干预,奉行孤立主义,老百姓也可以过上物资极大丰富的生活。前线的战士固然比其他国家的战士过得丰富,但是他们不参军的同学、朋友、兄弟在美国国内过的是皇帝一般的生活——对于同时期的中国人来说,甚至是连想象都想象不到的神仙一般的生活。虽说美军装备好,可以装备再好,具体到每个美国大兵身上,也是半发炮弹就能炸成碎肉。打仗永远都是需要极高的勇气的。
即使这样,美国军队仍然能付出几千、几万人的牺牲,对外进行多次干涉。美军中原本过着皇帝生活的小伙子们,居然能在士气上与被侵略者达到个势均力敌。这不能不说是极其的尚武了。换句话说,这种真正的尚武精神是“虽然我有吃有喝,过着皇帝一样的生活,但我仍然拼着舍弃锅里的嫩鸡和车库里的两辆车,敢和你一个泥腿子拼命”。
这才是真正的尚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