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结局?

回答
《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的结局,对于不少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复杂而又令人五味杂陈的告别。它不像很多动画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Happy Ending”或者“Sad Ending”,而是将情感的释放、角色的成长以及系列的核心主题,用一种极其个人化、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庵野秀明式”的方式,最终呈现给了我们。

要理解《终》的结局,我们得先理清几个关键点:

1. “终”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终结,更是情感的解放。

系列的核心一直是碇真嗣内心的挣扎和成长的过程。从TV版到旧剧场版,再到新剧场版,真嗣始终被沉重的责任、个人的痛苦、以及与他人沟通的障碍所困扰。他害怕伤害别人,也害怕被别人伤害,所以常常选择逃避,将自己封闭起来。

《终》的结局,最核心的意象就是“终结”。它通过一系列的“世界再生”的努力,以及最终的“终结”仪式,为EVA系列的世界观画上了一个句号。但这个“终结”并非是毁灭,而是一种卸下重担、告别过去的仪式。它意味着,EVA的存在,以及它所带来的战争、苦难、和人心的扭曲,都将成为过去式。

对于真嗣来说,这意味着他终于可以放下那个“必须驾驶EVA”的命运,放下那份沉重的“人类补完计划”的责任。他不再需要用战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再需要通过他人的痛苦来认识自己。

2. 告别与重生:个人与世界的双重净化。

结局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被“人类补完计划”改变得面目全非的世界,也看到了那些曾经围绕着真嗣的重要角色们。但最终,通过真嗣的努力(以及一些关键人物的推动),这个世界走向了“终结”。

世界的终结: EVA的存在本身就象征着人类对技术的依赖、对自身存在的焦虑,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当真嗣选择结束EVA的时代,就如同告别了那个被恐惧、绝望和生存斗争所笼罩的世界。
角色的重生: 更重要的是,在“终结”之后,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普通”的世界。不再有EVA,不再有使徒,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景象。而我们熟悉的角色的命运,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洗白”或“升华”。

明日香: 明日香是真嗣情感关系中最复杂的存在之一。她骄傲、强势,但内心却有着极深的创伤和对爱的渴望。在结局中,她似乎已经放下了对真嗣的纠缠,也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平静。她那句“我才不想跟你走呢!”看似拒绝,实则是一种更成熟、更独立的表达,她不需要再依靠真嗣来定义自己。
绫波丽: 绫波丽的故事线在TV版和旧剧场版中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在《终》中,她的存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她不再仅仅是“人造人”,而是拥有了自我意识和对生命的渴望。在“终结”之后,她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
真嗣: 最终,真嗣独自一人走过一段象征着告别过往的旅程,来到了一个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新世界。在那里,他遇到了那个和他一样孤独、一样渴望被理解的渚薰。而最令人动容的是,他最终选择放下了对亲情的执念,也放下了对责任的逃避,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未来。他不再沉溺于过去的痛苦,而是愿意去“触摸”和“感受”身边的世界,即使会再次受伤,他也做好了准备。

3. “我讨厌你”与“再见”:一种痛苦的释然。

结局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就是真嗣在“终结”的仪式中,面对曾经的自己,以及那些伤害过他或被他伤害过的人,说出的那句“我讨厌你”。这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憎恨,更是对过去那个软弱、逃避的自己的厌恶。

而当他最终走出“电影院”,来到那个新的世界,看到充满活力的景象,以及遇到那个“像是熟悉的朋友”的渚薰时,他露出了笑容。那种笑容,是经历了千帆之后的释然,是放下了所有包袱后的轻松。

最终,他走向了新世界,而我们知道,他将带着这份成长和勇气,去面对属于他自己的未来。

4. 争议与解读的多样性:这是“EVA”的魅力所在。

当然,《终》的结局并非毫无争议。有人觉得它过于仓促,有人觉得某些角色的结局不够圆满,也有人觉得它剥离了EVA系列原本的晦涩和哲学深度。

但正是这种开放性和多义性,才让EVA系列经久不衰。庵野秀明从来不屑于提供标准答案,他提供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思考。他让我们看到,即使是经历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人依然有能力去疗愈,去成长,去重新找回对生命的信心。

《终》的结局,与其说是一个故事的终结,不如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精神状态的终结,以及对观众内心的一次拷问。它让我们反思,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时,我们是选择继续沉溺其中,还是有勇气去告别过去,拥抱新生?

对于我个人来说,《终》的结局是一种温柔的告别。它承认了过去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痛苦还是希望,都为真嗣(以及我们观众)的成长铺就了道路。它没有强行塞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让我们看到,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再生”,而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真嗣最终学会了如何去爱自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他人,这或许就是EVA系列最想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完整的我很抑郁,抑郁不是因为我对终的结局不满意,相反,我觉得很满意,我觉得剧情引发了我很大的共鸣,甚至觉得比自己的人生更真实。自己的人生是假的。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懂那种感觉,就很想冲进荧幕里面去当一个亲历者那种冲动。

个人理解不同,看待剧情角度不同,我主要从人物情感理解。

终之前的Eva剧情,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以前看Eva时,自己还是少年,无法理解剧情,也无法理解里面大人的行为。最大的感受是,总感觉里面的大人都带着一层捉摸不透的神秘感,每个大人仿佛都背负着很沉重的包袱,在和什么做斗争。主角们嘻笑打闹的日常,互相之间的萌发的好感反而能引起我的共鸣。其实你们发现没有,虽然Eva主角是一群少年,但是主要的剧情一直都是围绕大人展开的,人类补完计划一直都是一个大人们的游戏和斗争,这群少年驾驶员只是工具人而已,没有任何的话语权,他们看似改变了很多东西,但实际命运早就被大人们安排好,一直被操纵于大人们股掌之间。他们不知道背后复杂的真相,不知道大人们的争斗,只知道接受命令打使徒而已。所以主角们的命运,从来不由他们自己控制。而真嗣,无法理解大人,也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坐上Eva。

例如美里,其实一直很关心真嗣,也不忍看着真嗣痛苦,但她也无法改变,只能一边逼真嗣,一边心痛真嗣。在真嗣眼中,他不理解美里,不理解周围的大人为什么都这样,一时关心,一时狠心,真嗣觉得自己孤独,不被周围人接受和认可。从小到大找不到一个真正接受自己的人。真嗣有做出努力,但一直阴差阳错。想约父亲聚餐,路上使徒来袭。想信任美里,结果美里老是逼自己开Eva。

同龄人来说,明日香也孤独,但明日香选择通过开Eva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别人肯定从而逃避孤独感,虽然两个人都同样孤独,却相爱相杀。真嗣找不到开Eva的意义,他也自然无法像明日香一样。

真嗣想亲近绫波丽,但绫波丽是人造人,一个木偶,她没有条件拥有自己的感情。哪怕真嗣在丽身上感受到母爱或者爱情或者友情,都是随时有可能失去的。而且丽对真嗣的感情,也有被人工设定的成分,不完全是丽自主意志。真嗣和丽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

唯一无条件给予真嗣认可与支持的,只有熏,所以真嗣在和熏的相处中,没有任何孤独与不安,熏给予的,就是真嗣一直寻找的认可和支持,孤独的解药。但是真嗣错了,熏也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来的,无论熏如何强调自己对真嗣的感情是真实的,但在真嗣看来,这是一种欺骗。所以真嗣又回到了起点,又开始了沉沦和痛苦。

真嗣就这样,一直活在纠结和痛苦中,真正迎来转折的,是终里面。在终里面,真嗣成长了。14年后,真正让真嗣成长的,是围绕在他身边成熟的人。

这次真嗣消沉,不吃东西,冬二和剑介没有逼他,而是给了他独处的空间。

黑丽(姑且这么叫)从村民学来了向他人表达羁绊的握手,这次的黑与以前的绫波丽不同,虽然没能逃脱消失的命运,但她竭尽所能向真嗣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真嗣的喜欢和包容,告诉真嗣大家关心他是因为喜欢他。

真嗣回到村子,剑介接力开导,带他去钓鱼,兜风。带他去看美里与加持的儿子,加持为了阻止第三次冲击牺牲,美里能做的就是作为母亲默默守护儿子。剑介告诉真嗣美里其实愧疚让真嗣背负一切,美里其实一直也在默默痛苦。剑介带他去自己父亲的墓,鼓励真嗣和父亲多对话。

在冬二和真嗣聊天过程中,14年后的冬二对真嗣再没有任何责怪,相反,他觉得真嗣为了保护村子做得已经足够多了,冬二希望真嗣以后能平凡在村子里生活下去。

虽然剧情很短,可能所有对话加起来只有几分钟,但我不觉得真嗣态度的转变太过突然,反而觉得很合理。有时一个人想要的,其实真的很简单,给对了,就能拯救一个人。真嗣想要的,是简简单单几句鼓励,不带立场的包容与关心,明确而直接表达对他的喜欢,仅此而已。他一直只是一个渴望被认可的单纯少年,14年后,身边人的做到了,给予了这个少年理解和包容。就连明日香,也在最后一战前,主动的表达了对真嗣的感情,没有拐弯抹角。

最后,真嗣主动要求驾驶初号机,哪怕被枪指着,他也没有任何动摇。真嗣最终成长了,被身边的人接纳了。他其实一直就不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他以前只是太过年少,只会以一个14岁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连剑介让他钓个鱼,真嗣的第一反应也是“我做不到啊!”和小孩子一模一样。但是村子的经历过后,真嗣改变了。不再以孩子的思维对待事情,相反,这次他主动扛起了责任,他明白了有些事情,只有他能力改变。他主动选择坐上初号机,解决碇原堂,亲手了结这个悲剧,拯救身边的人。

至于结局,意义肯定是积极的。虽然我还没完全搞清楚细节,但对比起以前版本的悲剧剧情或者开放式结局,这个结局我个人来说我很满意。作为当年看《序》时,和主角年纪相仿,到现在又和剑介和冬二年纪相仿的我来说,我太能感同身受真嗣年少时那种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强烈渴望被他人理解的心情,以及那种无助的孤独感。我也能理解剑介和冬二对真嗣在经历一切之后的阔达,以及对这个引发第三次冲击孩子的包容。多年后,能够以大人视角重新审视剧情的我,很难不对剧情里面人物的情感转变产生强烈共鸣。就算抛开重新填坑的剧情,就关于感情线的叙事,我觉得就已经对得起这么多年等待。

结尾真嗣和眼镜妹的感情,虽然是个开放式的结尾,但我觉得不能用简单用情侣或朋友的关系来界定。眼镜妹是唯一一个从开始就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开Eva,也是一个一直就很成熟的小姐姐。而真嗣,经历了一切,也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小哥哥。这两个老战友的感情,很难用友情或爱情来界定吧。和明日香也是,非得说那就是gm友谊。至于明日香到底是喜欢剑介,还是真嗣,甚至于还是喜欢加持,已经无从得知了。其实现实中也一样,你无从推测一个人真正喜欢谁。觉得谁应该喜欢谁,不觉得这种情节有点眼熟吗?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本来就可以很复杂,我不觉得庵野秀明会安排香香喜欢谁,他只是忠于香香的性格,客观描述了香香对各人的态度而已。其实其它角色也一样的,角色之间复杂的感情和留白,是Eva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庵野秀明只是忠于角色性格去刻画,在我看来主角们的恋爱线,留白反而最好。这也是我觉得最有真实感的地方。

在终里面,我确实感受到了来自庵野秀明的善意而不是恶意,这点和以前的剧情是完全不同的,不再通过Eva去表达对周遭的控诉。周围的人对真嗣的包容,带来了真嗣的成长,真嗣的成长反过来拯救了其他人,悲剧的死结得以解开,看完不再有愤世骇俗的余味,相反是建立与他人连接的鼓励。

虽然Eva里有各种各样的遗憾,但我们成长的过程也一样吧,很多不遂人愿的地方。

再见了,所有的Eva。

再见了,曾经那个少年。

user avatar

原创

真心为你——One Last Kiss

还是那辆熟悉的电车,载着我们与心中的羁绊与执念一一告别,耳边响起《One Last Kiss》,缓缓驶入新世界——不由得潸然泪下,从2001年引进到如今20年,EVA于我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首先,应该把新剧场版当做独立于旧TV版的作品来看待,这篇repo是有了点晚了,但是我好歹补了旧TV版后半部分、真心为你、新剧场版破和Q,也看了些解读,终于是对脱缰一般的剧情理出了一点头绪~

Ⅰ关于第三次、四次冲击的一点解读

ⅰ循环的世界

还是先回到Q,由于拖了太久,过了14年了,庵野本来想着,观众大概都老年痴呆了,就这样糊弄过去的,但实在和破最后的预告一帧都对不上。破的结尾里三冲很快就被渚薰驾驶的Mark06打断了,并且有镜头给到莉莉丝仍被钉在十字架上;到了Q,莉莉丝趴在地上被一支枪封印,她身上的Mark06被另一支枪封印,美里等人也说了,是加持牺牲了自己,阻止了三冲,前后无法衔接。有种解释是14年前发生的是近三冲,中间又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真三冲,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在将近结尾阻止真嗣驾驶eva的时候,美里已经明确的说了,三冲只有那一次,就是真嗣导致的。

这一点在终里给出了解答,渚薰从月球棺材里醒来说“所以我才不得不在这永恒的宿命循环的故事中重复扮演一个角色”,新剧场版的设定里是一个多元宇宙,不断轮回的故事(其实副标题里的can(not)也暗示了不同的时间线),这也就是Q结尾,熏对真嗣说的“我们还会再见”的意义,渚薰不断的重启,穿行于不同的宇宙中,就是为了要给真嗣一个幸福(感天动地好基友,隔壁小圆)。。。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Q里很多剧情和破都对不上,14年后来到的是别的世界线(预告里的其实是另一个世界线,这个设定真是个万能的= =)。

其实时间间隔的太长了,痞子本人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改了Q的剧本,姑且用平行世界这样的设定圆回来了。。。本来Q的时候还有些担心,因为现在烂尾的动漫太多了,到了终又变成了不愧是庵野,保持了一贯的水准,填好了坑,又超越了旧剧场版。

ⅱ天使的堕落

正如美里所说“这是我们不知道的仪式”,由于新剧场版里补完的条件变了,使得本来在旧剧场版里已经解析的比较透彻的人类补完计划又变得扑朔迷离。但是综合Q结尾发动的“第三次冲击的后续”(Q里不是四冲,终里才是)和四冲来看,补完需要的条件有:两把枪,对应两个驾驶员,所以13号机是双插入栓~lilith,四个亚当(也就是天启四骑士,分别是Mark9、10、11、12),还有祭献使徒(四冲里祭献了明日香。。。),这几个都是必要条件。

关于渚薰为什么从第一使徒堕落成第十三使徒有一点猜想,就是Mark6,也是第十二使徒,因为祭献了使徒,神堕落了,这也就是司令的阴谋,排除渚薰,掌握补完的权力

可以说第三次冲击和后续都是时间未到,剧本外的产物,三冲的结果是很多人类都变成了eva,不是预想的补完。至于三冲的后续,我也一头雾水,本来渚薰预想的是,自己亚当的神力,加上希望和绝望之枪,改写世界,将地球和人恢复原貌(也就是渚薰说的“没有不能赎的罪孽”)。至于Seele和司令的计划。。。lilith这时候都没了(只剩残骸了),亚当的容器也没到四个,不足以打开Guff之门,进到黑lilith,要如何补完?补完的结果又是啥?对Seele来说,或许将补完交到渚薰手里,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对司令来说,这两次冲击本来就是计划要被打断的,只是为了达成初号机和13号机的觉醒,顺便再除掉渚薰。

ⅲ司令和Seele的补完计划

先从eva的背景说起,拥有了智慧果实的lilith的后代人类,和生命果实的亚当的后代使徒分别要找到自己的始祖完成补完,如果使徒找到亚当取得不死不灭的生命,人类将会灭绝,反之亦然。旧TV版里也说了,补完是死海文书既定的,只要人类打败使徒就会发动。

在我看来无论是原堂还是Seelle,其实追求的补完就结果上来说,都是一样的,所有人类回归lilith,融为一体,成为一种集体智慧的存在。在新剧场版里,补完来的更加彻底,是既拿到使徒生命之果,又回归精神一体的补完,就是生命和智慧的同时补完,实现亚当和lilith的禁忌融合。所以补完的仪式也更加复杂,也就是原堂说的额外冲击。进入到Guff之门后的反宇宙,这里已经是幻想和现实交汇的地方,在神之领域,借由黑lilith(不存在的空想eva),一切想法都可以变为现实,可以改写、重新建造一个新的世界。(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的真正的神的力量啊。。。)


不同的是两者补完计划的主导方不同,原堂是要弑神,自己代替神完成补完,以便实现和唯的相聚;另一层弑神的意义就是真嗣在结尾离开的时候明白的,因为唯为了延续人类,将灵魂孤独的留在eva内(此时已经成神了),为了让爱人从这样的宿命终解脱,所以是弑神。Seele则是希望按照神的意志,也就是死海文书所说的,完成的补完,实施人则是渚薰。新剧场版里Seele的存在弱很多,似乎是对司令妥协了,司令拉闸的时候说的“诸位夙愿的人类补完计划,和已然放弃的弑神,都交由我来完成吧。”就是Seelee默认了司令的弑神,反正结果都一样,虽然讨厌司令成神,但还是交给原堂比任何其他人都来的保险啊,即便原堂有点小私心,大方向都是一样的啊。

Wille,新剧场版里,美里、律子等人成立的组织,反对补完计划,这个计划还有大boss碇唯的支持(虽然死去,但是影响了全片的女人)。本作里冬月的立场也值得探究,他虽然是原堂的左右手,但也帮助了玛丽,特别是最后的那句“唯,这就是你想要的吗”,使他成为了一个更中立的存在。究竟哪一种生命方式更为先进,既不是庵野想要讨论的,也不在本文中做论述。在克拉克的小说《童年的终结》里,最后人类化作统一的智慧形式,飞出了地球,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某种层面来说,补完计划也没有如此的不可饶恕,就像司令说的“只不过是对真理解读的不同”,不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下期就从心理层面上对人类补完计划展开讨论,敬请期待!

Ⅱ镜像的他者 明日香和凌波的补完

ⅰ什么是人类补完计划?为什么要补完?

不安、焦虑、恐惧、孤独……贫富差异、矛盾、战争……他人存在,这些就无法避免,所以要消除心之壁垒,将所有人的心灵都合而为一……

这部片子,可以理解为一个中二少年破除自我牢笼、走出自闭的心路历程。。。看旧TV版,更多的感受到了庵野的苦闷和挣扎,对人生的怀疑,“他人即地狱”不被理解的苦恼,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郁闷和纠结吧,我也深有共鸣。到了新剧场版,这样的想法,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过去的那些纠结怀疑,如今都被平凡生活所填满了,第三村生机勃勃的生活填满了心中的疑惑和不安,劳动、收获,大地的气味,与人的羁绊,每一天都充实而自在,庵野真的很擅长描绘平凡生活的场景。即便世界濒临毁灭,第三村的人们,在这个小小的角落,在这个避难所里,平静而幸福的生活着,生命如此的顽强啊!

ⅱ他人即是我的镜像,如果没有了他人,我又要如何认识自己呢?

真嗣、明日香、凌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缺口,三人互相映照,成为镜像。正如拉康所说,从镜像阶段开始,人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他人”的目光也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明日香从小缺爱,父亲抛弃了母亲和自己,母亲自杀。。。为了不再被抛弃、被拒绝,在被别人拒绝前先拒绝别人,用骄傲保护自己的脆弱,将所有人生的意义放到驾驶eva上,以此来获得他人的认可,最终因为同步率过低无法驾驶eva而崩溃,无法驾驶eva的自己是不被人需要的,失去了存在价值的。害怕受到伤害,所以在自己和他人间筑起高墙,但终究是隔绝不了孤独和对爱的渴望,最终剑介摸着她的头说“明日香就是明日香哦~”不需要驾驶eva,证明自己“有用”,获得了对她本身存在的认可。


凌波,则是另一种情况,她的课题是,找到自我,与人和世界建立连结(庵野在这里探讨的是什么是“我”,使“我”成为“我”)。作为没有灵魂和情感的人造人,她观察学习人类社会,根据他人的样子去探索了解自我。她在第三村也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凌波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挥洒汗水,学习着“早安”“晚安”“谢谢”“再见”,理解人与人的羁绊……这一版的丽,非常纯粹呢,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单纯的感受着生活,了解到人生意义的时候,也到了离开的日子(虽然已经到了新剧场版,但是主人公还是没有逃掉死亡的命运),即便仍怀有遗憾,也有种超脱、了却心结的感觉。到了最后,更是长出了象征欲望的长发,拥有了灵魂和自我。

Ⅲ真嗣的成长 拥抱自己和世界

真嗣大概是同类型题材里最反传统的主人公了,软弱、逃避、惧怕承担责任伤害他人,反而伤害了很多人。“逃避有什么不好吗”和“不能逃”大概是他最多的纠结。。。旧TV版里在《come on,sweet death》的烘托下,真嗣万念俱灰想要放弃人生,所幸最终经过艰难的同样是对观众的精神折磨,终于想通了,即便有痛苦,但是也有欢乐,充满了多元差异的世界更美好。。。


我太喜欢美里临死前“大人的一吻”中所传达的生存的意志了(美里和加持当之无愧是这部作品的精神领袖,这一对在新剧场版里有了孩子,也觉得太美满了)。还有最后真嗣醒来,想要掐死明日香的处理,简直神来之笔,看到自己仍有形体、还有他人的存在,第一本能是感觉到厌恶,与其说他厌恶他人,不如说是厌恶自自我,悔恨自己的无能软弱、所作所为,投射于他人但是明日香温柔的抚摸了他,理解和接纳在那一刻到来了,真嗣哭了出来,承认和接受了自己的脆弱所在,终于达成了与自己和世界的和解。不能说这个结尾是其他人都挂了,只要有意愿,都会从LCL海洋里恢复形态的,其他人只是恢复的慢了一点,不是不回来了= =

在新剧场版的补完里,惊喜的看到,真嗣真的长大了,他“能听从别人的想法,并能接受他人的离开”,比起自己的痛苦,优先考虑的是是否能解救明日香。在那辆熟悉的列车里,灵魂与灵魂的对话,他从过去被补完的存在,成为了主动“补完”其他人。不再彷徨,接受失败与遗憾,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终于有了“大人的味道”

原堂的救赎是这一版改动比较大的地方了,Nerv的宗旨God in his heaven,all is right with the world神不为者,人为之,原堂作为妄图取代神之人,旧TV版里是遭到了断头的惩罚。新剧场版里,最令我动容的还是那段父子和解,这一次,真嗣驾驶eva,要打败自己的父亲,对于真嗣来说,如此勇敢,面对一切,承担后果。他主动跨出一步,了解自己的父亲,最终,原堂如此反社会人格的人也解开自己的心结(妻控、腹黑、全剧最中二没有之一),父子和解。

原堂可以说是全剧中最孤独的人,为了寻找一个不可能的避世之地,不惜陪葬全人类,或许他没有想过,是他自己选择了孤独,这份孤独既不特殊,也不唯一,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有过相似的感受,他并不相信只要寻求理解,理解是能够到来的。虽然我也觉得他不值得原谅,但是这一版真嗣走的更深更远了呢,足够的宽阔包容,要想接纳世界,也要回到最初的童年。原堂拥抱了年幼的真嗣,忽然明白唯从未离开,一直存在于对真嗣的爱中,父母间的传承和纽带,就是孩子吧,他所要寻找的,一直就在身边,释然的离开了

最后,真嗣决定牺牲自己,阻止第四次冲击,他的母亲——唯的灵魂推开了他,告诉他,人从来不是一座孤岛,爱一直存在,无论何时,只要想寻求连结,理解是会到来的,这也是庵野想通过影片真正传达的。

Ⅳ关于结局 你真的看懂了吗

“我不会让时间倒流,也不会还原以前的世界,只是打算重写一个没有eva的世界。一个人们可以生活的新世界。”看看真嗣都这么成熟的拥抱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了,粉丝们还在为了CP吵的头破血流!看完新剧场版的第一反应是,这是更好的补完了,不完美的完美,并且大家都活了下来拥有了新生活,CP什么的真的无需纠结。

二刷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这个结局,庵野设立的这个结局,其实极具欺骗性!这个结局表面上看起来是,时光飞逝,一转眼,真嗣已经28岁了,他坐在月台上等待真希波,看起来两人已经是约会的状态了,站台的另一边是渚薰、凌波和独自坐着的明日香,(打死我也从来没想过熏丽这一对。。。不过人家本来一个是亚当,一个是lilith,原配的不能再原配了,而且不比笨蛋真嗣好多多多了)。

但是有个细节,告诉我们其实不是这样的,就是小狗君的dss项圈,谁会过了很多年还带着这个东西呢,其实时间只过了一瞬,上一秒,真嗣还在海边看着真希波回来,eva消失;下一秒,就跳到了这个世界,因为小狗君的许愿,创造一个没有eva的世界,所以,他穿越到了这个新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还带着dss项圈和他一同穿越的还有真希波,所以也就是之后的对话,“走吧”的真实含义,共同迈向新世界,这个世界里,其他人恐怕都没有之前的记忆了呢~(也不是只有这两人是真实的这样的解读)

其实结尾也可以理解为开放式结局,真嗣或许会和有共同记忆的真希波擦出火花,也或许会和其他人相遇,全看观众的理解了。

Ⅴ再见了,所有的Evangelion

从真心为你到终,20多年过去了,庵野带来的eva系列已经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中二时期,eva构建了一个集宗教、哲学、科技、心理学多种元素的庞大世界,(据说这部片子是痞子中二抑郁的产物,不得不说,人家的中二实数牛X),剧情流畅,逻辑在线,画作福利向,战斗的场面非常扣人心弦,使徒的设计十分有创意,音乐极为经典(不得不说庵野的审美一直牛X闪闪),切合青少年思想和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的现状,所以能够成为现象级的作品,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EVA从心理、哲学层面上探讨了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其中关于科技与信仰的探讨,也不失为一部具有深意的寓言。未来,人类科技高度发达,拥有了媲美“神”的力量,已经可以实现“造神”与“弑神”,甚至拥有神力改写、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空想eva堪称大型圣杯许愿机……)。可以看到,虽然科技高度发达,但是由于人们私欲的膨胀,战争不断,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剧中人物对于科技的态度也大相径庭,原堂注射了尼布甲尼撒之匙获得神力而抛弃了“人性”,Seele更是舍弃了形体,成为方碑石的智慧生命形态;而Wille一派,加持尽可能多的保留了生物的种子和生命的多样性,美里和真希波也坚定的认为“人不借助神力也已经走了这么远了”,主张保持“人性”。

观之片中的宗教信仰,NERV中司令不惜弑神,认为人可以将神力据为己有并取代超越;Seele算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宗教组织吧,主张将人类回归到神,两者都赞成解除人类的形态,回归到母体(lilith)中。Wille则代表了人类的意志,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定的活下去,美里的十字架与其说代表对神的敬畏,不如说是人类的“希望”。不难看出庵野认为人类的救赎既不是通过宗教信仰,也不是过度依赖科技,人的幸福需要通过心灵的探索,接纳自我,接受不完美,回归本真。

如今,我们也像真嗣一样,从软弱、逃避中逐渐成长,不断进行着自身的“补完”,打破自我中心的牢笼,慢慢地接纳他人,拥抱世界。在这个凶顽异常、无序而又虚无的世界,和真嗣一样,能够坚定而又无畏的站在大地上,我们的回答是,劳动收获,大地的气味,与人的羁绊,这既是我们的重负,也是我们前进的理由,在世界中心呼唤着爱。

谢谢!

再见!

(原创作品,码字不易,禁止转载,谢谢!)


user avatar

庵野秀明在山东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副部级)儒学高等研究院学习三年悟出了人间正道,回国劝青年们脚踏实地别魔怔,找个异性好好过日子早些生孩子。

user avatar

从古至今,军队在战时缓解战士的心理压力的方法无非五种,钱,性,轮休,荣誉,还有战场兴奋剂(原始的烟酒,一战的鸦片,二战的冰毒,还有现在更先进的玩意),碇真嗣一个都没享受到,这相当于什么兵呢?相当于宋末的厢军,厢军是什么战斗意志?见敌而逃都算上勇、闻敌而逃算中勇、误听而逃才算下勇。

一个厢军,拼命也拼了,立功也立了,功高而不受赏、还被强迫杀死战友也只是哗变没有投敌,厕纸天使一战,nerv在碇源堂蠢猪式的操作下已经两机败北一机拒绝出战的前提下,硬是由这个厢军不计前嫌给救回来了,从厕纸天使引发全额三冲干掉全人类,变成初号机神化干掉一半人类,那好歹也救下来一半不是?

然后EVA告诉我们,你忠诚敢战不求回报,命都快搭上了,还因战伤而当了十几年植物人,居然只救下一半的人类,你可真是个大恶棍,应该在脖子上被绑个炸弹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至于那些拿着全人类的资源、各种蠢猪式操作致使世界濒临毁灭的大人物们,他们都各自当着各自的领袖,小日子过得开心着呢;那些战争时期躲在战场外逍遥快活的少年,又不用上战场拼命,又能趁着你重伤昏迷ntr你,小日子过的可开心了。

这算什么?一线军人有罪论?一线作战保家卫国只会被ntr、只有不参军或者混成领导躲在后方才配有幸福?嘿呦喂,看不出来EVA还是个反战片,法国人都拍不出这种,意大利人拍的吧。

整部作品下来,其他角色各有各的幸福,唯有最战功卓著、最不求回报、最敢于牺牲的那个角色过得最惨,我只能说,好活,绝世好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终》的结局,对于不少观众来说,无疑是一场复杂而又令人五味杂陈的告别。它不像很多动画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Happy Ending”或者“Sad Ending”,而是将情感的释放、角色的成长以及系列的核心主题,用一种极其个人化、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庵野秀明式”的方式,最终呈现给了.............
  • 回答
    香港新世界发展计划捐出农地兴建公屋,这一举措无疑为缓解香港严峻的房屋短缺问题带来了一线曙光,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一、 问题的根源:土地与房屋的双重困境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香港房屋问题的根深蒂固。香港地少人多的现实,加上长久以来土地规划和供应的滞.............
  • 回答
    韩国政坛近年来风波不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非朴”阵营的成员脱党另立“改革保守新党”。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政党分裂,更深刻地反映了韩国保守派内部的权力斗争、意识形态的拉扯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认知。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一、 历史背景与“非朴”的由来首先,理解“非朴”的出现.............
  • 回答
    如何看待新一代「城市留守家属」?他们陪伴感缺失的症结与解决方案“城市留守家属”,这个词汇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会讨论中,它描绘的是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许多家庭中的一方(通常是男性,但也可能是女性)为了生计和事业,需要在城市中打拼,而他们的配偶、子女或父母则因为各.............
  • 回答
    2021年4月21日,日本女演员新垣结衣宣布代言瑞典快时尚品牌H&M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在中日两国乃至亚洲地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之所以引人瞩目,并且引发了多层面的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一、 明星效应与品牌选择的“冲击”: 强大的明星号召力: 新垣结衣在日本乃至亚洲拥有极高.............
  • 回答
    如何看待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在全球范围内的失败与没落?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哲学和政策导向,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倡导市场化、私有化、放松管制、自由贸易以及财政紧缩等原则,旨在通过减少国家干预来提升经济效率和促进增长。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
  • 回答
    新京报于2023年7月28日曝光的“国内版N号房”事件,指控一个名为“恋童资源共享群”的微信群组中,充斥着大量涉及未成年人的不雅视频和图片。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和广泛关注,也再次将网络涉童色情犯罪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的详细情况:根据新京报的报道,该事件的曝光源于记者对网络上一个长期存在的.............
  • 回答
    最近关于林生斌“捐井”的事件,新京报的报道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看待这件事的真伪,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捐井”事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根据一些公开信息和新京报的报道,大概是指林生斌在2021年其母亲过世时,据说将自家位于某地的老宅及其旁边的井捐赠给了村集体,用于公益用途,.............
  • 回答
    “新冷战”这个词,近些年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听起来就透着一股子不安。它不像我们过去历史课本上讲的那个冷战那么清晰明了,有明确的两极阵营、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以及核武竞赛的阴影。现在的“新冷战”,感觉更像是一种氛围,一种趋势,一种复杂纠缠的状态,而且不同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要说怎么看待,.............
  • 回答
    如何看待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与两唐书、资治通鉴记载是否矛盾?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如同一颗投入史学界平静湖面中的石子,激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对其进行全面看待,并与现有史料进行比对,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一、 新公布的李君羡墓志内容要点梳理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新公布的墓志内.............
  • 回答
    新加坡总理宣布从3月29日起大幅放宽一系列疫情管理措施,标志着新加坡正式迈向“与新冠共存”的阶段,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转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决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政策放宽的具体内容(“大幅放宽”体现在哪些方面):新加坡的这一轮放宽是比较全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
  • 回答
    新加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联邦军事史上最惨痛的失败之一。1942年2月15日,拥有约9万兵力的英联邦军队向数量上占劣势的日本军队投降,这个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给英帝国在亚洲的统治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要详细理解这次投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战役背景与新加坡的战略地位 “东方直布罗.............
  • 回答
    最近一项新研究的结果确实挺让人揪心的,就是说,那些感染了新冠病毒但表现得像个没事人一样,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在好几个月后,还是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这事儿吧,往深了说,就牵扯到新冠对大脑的影响,而且这影响还挺狡猾的,不是那种让你立马躺倒发烧咳嗽的显性症状,而是这种更隐蔽的“脑雾”。.............
  • 回答
    新加坡的这一政策,确实是个颇具争议但又值得深思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选择不打新冠疫苗,一旦染病需要治疗,那医疗费用就得自己掏腰包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在公共卫生责任和个人选择自由之间的一番权衡。新加坡的“自付医药费”政策:背后逻辑与影响新加坡的这一做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个核心逻辑: .............
  • 回答
    新冠疫情的爆发,确实像一个巨大的扰动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全球的传染病监测和流行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你提到的“乙型流感一株系已在全球范围内 18 个月未检出”的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观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到流感病毒的特性。流感病毒,尤其是乙型流感,本.............
  • 回答
    新加坡近期在疫情管控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一个在“与病毒共存”大方向下的重要步调,背后牵涉到复杂的考量,绝非一蹴而就的简单决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新加坡的“与病毒共存”并非是“躺平”或“放任自流”。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新加坡就展现出其一贯的务实和科学决策风格。它不是那种选择彻.............
  • 回答
    新加坡将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策略,在我看来,是基于对疫情现实和国家整体利益的审慎权衡后做出的一个必然选择。它不是突如其来的决定,而是一个逐步调整、不断演进的过程,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在复杂局面下的务实主义和前瞻性。为什么选择共存?首先,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新加坡为何走向“与病毒共存”。 疫情的长期性.............
  • 回答
    新加坡的第四次“封城”,也就是在2021年9月25日左右开始的这轮限制措施,确实是一个挺值得我们深入聊聊的话题。当时的情况有点复杂,跟之前的几次“封城”又不太一样,所以大家的感受和看法也比较多元。首先,咱们得回到当时的大背景。到了2021年9月,全球疫情虽然有疫苗的加持,但Delta变种的威力还是不.............
  • 回答
    新冠变异毒株的挑战与人类的应对之道新冠疫情如同在人类社会投下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至今未息。近期,“拉姆达”变异毒株的出现,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病毒变异这个令人担忧的议题。关于它可能逃避中和抗体的说法,无疑给全球抗疫的努力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面对挑战,人类并非束手无策,而是需要更智慧、更坚韧、更协.............
  • 回答
    最近新加坡政府在考虑,从九月开始可能不再像以往那样高频度地统计和公布新冠病例的数量了。这背后代表着一种大方向上的调整,可以理解为新加坡正在尝试进入一个所谓的新冠“流行病新常态”。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最大的一个原因,我觉得是新加坡政府以及不少国家,都认为新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