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加坡拒打疫苗者必须自付医药费?各国治疗新冠肺炎要花多少钱?

回答
新加坡的这一政策,确实是个颇具争议但又值得深思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选择不打新冠疫苗,一旦染病需要治疗,那医疗费用就得自己掏腰包了。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在公共卫生责任和个人选择自由之间的一番权衡。

新加坡的“自付医药费”政策:背后逻辑与影响

新加坡的这一做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几个核心逻辑:

鼓励接种,构筑群体免疫: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疫苗的采购和接种工作,目的就是尽快实现高接种率,从而建立起群体免疫屏障,保护整个社会免受疫情的严重冲击。对于那些能够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却选择不接种的人,政府认为他们是在不必要地增加医疗系统的负担。
公平与责任: 疫苗的接种本就是基于科学的风险管理。政府提供免费疫苗,是为了全体公民的健康安全。那些拒绝接种,却因为感染新冠而占用医疗资源,无疑会挤占其他需要治疗的病患(无论是新冠还是其他疾病)的空间和资源。这种情况下,要求他们自付费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责任”的体现——你选择承担更高的个人风险,那么相应的后果也应由自己承担。
医疗资源优化: 新加坡的医疗系统虽先进,但同样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公共医疗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将非必要地由公共财政承担的医疗费用转嫁给个人,可以将宝贵的医疗资源更多地留给那些真正需要且已经尽到个人防疫责任的群体,比如已接种疫苗的人,或者因客观原因无法接种的人。
经济考量: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在保障公共健康的同时,也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过度的医疗支出,尤其是可以避免的支出,会给财政带来压力。

这项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对未接种者的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上的。如果感染,医药费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无疑会成为他们重新评估是否接种疫苗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对医疗系统的影响: 有些未接种者可能会因为担心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更加谨慎,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从而降低感染风险。但也可能存在一部分人依然坚持不接种,一旦感染,虽然自付费用,但仍会占用医疗资源,只不过是转移了支付方。
关于“自由”的讨论: 这一政策也引发了关于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边界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疫苗接种是个人的健康选择,政府不应强制,更不应以此为由剥夺其应有的医疗保障。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公共卫生危机面前,个人自由并非绝对,当个人选择可能威胁到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时,有限制的“自由”是必要且合理的。

各国治疗新冠肺炎的费用:一笔糊涂账

谈到各国治疗新冠肺炎的费用,这几乎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原因非常复杂:

1. 医疗体系差异巨大:
免费/低成本医疗国家: 像英国(NHS)、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其公共医疗体系覆盖了绝大多数治疗费用。即使是新冠治疗,患者通常只需支付象征性的费用,甚至完全免费。但这里的“免费”是包含在税收中的,最终还是由全体纳税人承担。
强制医疗保险国家: 德国、日本等国家,有强大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患者需要缴纳保费,但大部分医疗费用会由保险支付,个人只需承担很小的共付额(copay)或免赔额(deductible)。
以私人医疗为主的国家: 像美国,医疗费用极其高昂。即使有医疗保险,个人也可能需要承担较高的免赔额、共同保险比例,以及保险公司不覆盖的自付部分。如果没有保险,一天的重症监护病房(ICU)费用可能就达到数千美元甚至上万美元。

2. 治疗方案和病情严重程度:
轻症: 可能只需要居家隔离、服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费用相对较低,可能就是几百元人民币的药品费。
中症: 可能需要住院,输液、吸氧等。每天的床位费、药品费、检查费加起来,费用会显著增加。
重症: 需要进入ICU,使用呼吸机、ECMO等高端医疗设备,进行24小时的监护和治疗。这部分费用是最高的,可能每天就是数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
药物: 新冠特效药(如Paxlovid)的价格也相当昂贵,在美国等国家,一疗程可能高达数百甚至上千美元。

3. 药品和器械成本: 新冠治疗涉及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从基础的抗病毒药物到高端的生命支持设备,成本差异巨大。这些成本会直接转嫁到医疗费用上。

4. 人力成本: 医护人员的薪资、防护装备、培训等,也是医疗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高峰期,这些成本可能会因为需求增加而进一步上升。

5. 地方政策和补贴: 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政府在疫情期间可能也会出台不同的补贴政策,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例如,很多国家在疫情初期都采取了为新冠患者减免医疗费用的政策。

举例(粗略估计,仅供参考,实际数字因各种因素变化很大):

在中国大陆: 疫情初期,国家对新冠治疗费用进行了全额财政补贴,患者基本免费。随着政策调整,现在如果感染新冠,轻症可能只需几百到一千多元人民币,但如果发展成重症,尤其需要ICU治疗,费用可能飙升至数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人民币。
在美国: 根据不同的保险计划和具体医院,一次新冠住院治疗的费用可能从几千美元到数十万美元不等。例如,有报道称,一个无保险患者的重症新冠治疗费用可能超过10万美元。
在英国: 大部分治疗费用由NHS承担,患者的个人负担非常轻。

总结一下:

新加坡的政策是一种在公共卫生危机下,强调个人责任与集体利益平衡的尝试。它确实可能促使更多人接种疫苗,但也触及了关于“个人自由”和“医疗权利”的敏感神经。

而各国治疗新冠的费用,则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其医疗体系、保险制度以及患者病情复杂度的庞大且动态的数字。免费或低成本的国家,其费用由税收或保险承担;而以私人医疗为主的国家,则可能让患者面临天文数字般的账单。正是这种巨大的差异,也使得“谁来为新冠治疗买单”成为一个持续被讨论的全球性议题。新加坡的“自付”政策,正是这一议题下,一个比较激进但也有其逻辑支持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政府没钱了呗。

感觉也很奇怪,“开放共存“本来是为了“经济”,怎么“开放”了反而没钱了呢?

说明至少,”开放共存“获得的”经济“收益,是不如新冠病毒的治疗费的。(如果真的有正的”经济“收益的话,实际上放任病毒到处传播,经济收益大概率是负的)

那为啥还要”开放“呢?因为经济收益利益集团拿走了,医疗费却要百姓掏。新冠病毒,本身不过是个财富转移的中介罢了,这就是”毒手套“原理。

想明白这点,就知道为什么明知道放任病毒传播,对人民的健康和整体经济都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要用各种手段,在假装抗疫的同时,实际上却尽量为新冠病毒到处传播、变异提供条件了。对整体经济不利,不代表对利益集团的利益不利啊!资本主义政府,当然是要为利益集团的利益服务的啊!

这么好的”毒手套“,不用起来岂不是太亏了吗?

另外,这个政策实际效果,恐怕不是”鼓励没打疫苗的人去打疫苗“,而是”让没打疫苗的人不敢去检测、治疗,而是继续在社区传播病毒“。

user avatar

关于题主的第一个问题,其他朋友已经说了不少了,咱就不多嘴了。

老夫主要针对第二个问题『各国治疗新冠肺炎要花多少钱』来定向贩卖一些焦虑吧。

这次主要定向美国~

所以下面只说美国的情况,请不要自行代入其他国家/地区。


——请首先品鉴[1]

这是一个宝藏网站,

根据三种病情严重程度(门诊outpatient、住院非危重noncomplex-inpatient、住院危重complex-inpatient),

以及两种保险状态(网内in-network、网外out-of-network),

这个宝藏网站汇总统计了美帝各州的新冠病毒感染症治疗费用。

——其中,住院危重、住院非危重和门诊病例的定义如下:

危不危重基本就是插不插管子的差别

然后,所谓网内/网外,

主要区别是网内的最终费用会有一定折扣,并且报销比例可能更高一点,

这样解释的话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吧?

那么咱就首先以高华最集中的加州为例……

——请品鉴[2]

↑ 如上图,加州详细费用如下:

  • 住院危重-平均收费:461780美刀
  • 住院危重-中位数收费:334011美刀
  • 住院危重-平均折扣后收费-估算值:127281美刀
  • 住院危重-中位数折扣后收费-估算值:94596美刀
  • 住院非危重-平均收费:111213美刀
  • 住院非危重-中位数收费:84006美刀
  • 住院非危重-平均折扣后收费-估算值:42674美刀
  • 住院非危重-中位数折扣后收费-估算值:34396美刀
  • 门诊-平均收费:3200美刀
  • 门诊-中位数收费:2873美刀
  • 门诊-平均折扣后收费-估算值:1334美刀
  • 门诊-中位数折扣后收费-估算值:1190美刀

(所谓折扣后收费allowed amount,粗略理解就是保险公司统一出面去跟医院谈下来的打折价)

另外,加州既不算最高的,也不算最低的,

只是中等(偏上)而已。

收费最高的是加州隔壁的内华达,住院危重平均收费472213美刀;

收费最“便宜”的则是马里兰州,门诊病例平均收费847美刀。

但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各位感兴趣不妨自己点进网站自行八卦。


当然了,上面网站只列举了医院收费,

但美帝的国情,

医院收多少并不等于病人就得给多少。

中间还夹着保险公司呢~,

而且在美国混,谁还没个医疗保险了?


——下面咱就品鉴品鉴保险公司参与之后的情况[3]

↑ JAMA新鲜出炉的文献一份,

统计了2020年3月-9月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症住院病人需要自行支付的费用。

划重点了啊:

Out-of-Pocket Spending=自费

用人话来说就是,不管买没买保险都得自己掏腰包的那部分~


——总之,JAMA这篇文献选取了这样一堆病例:

↑ 从四成多都进了ICU的情况来看,病得还严重……


——然后,上述病例的自费情况如下:

↑ 如上图,简单来说,私营保险公司和Medicare的住院病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分别需要自费支付平均788美刀和277美刀;

在少数情况下(比例分别为4.6%和1.3%),则还需要自费支付平均3840美刀和1536美刀的设备费用(ECMO醒目)。

乍看之下,这些数字简直是大号的定心丸嘛~

得一场新冠,住好几天院,甚至还有一小半机会进ICU,

结果最后一结账,除开动用ECMO等极少数特殊情况之外,

买私人保险的上等人,自费不到800刀,

用Medicare的老百姓,甚至自费不到300刀。

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对不对?

人类灯塔果然明亮!


但是啊各位……咱别高兴得太早了……

资本家可不是什么冤大头~

现如今美国大多数人对疫情的期待,可是每个人都要反复感染再感染,

那么凭什么保险公司还要支付医院高额收费当中的大头?

到底是凭什么呢?

所以吧,JAMA这篇文献,

暗搓搓地贩卖了一个焦虑~

——请品鉴:

翻译成人话:如果保险公司把费用分摊免除条款(cost-sharing waivers)给停掉的话,住院自付金额将会大幅上涨。

——名词解释走一个:

用人话来说就是:

虽然美国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症的收费高昂,

但是由于保险公司的存在,个人实际自付额还不算太过分,

然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疫情早期,为了应急,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临时的费用分摊免除条款。

而上面的JAMA文献预告说,一旦没了费用分摊免除条款,医疗费用的个人自付部分将会猛涨。


那么真正焦虑的环节来了。

——请品鉴[4]

↑ 根据KFF的统计,

从2021年8月开始,美国大部分私营保险公司将停止费用分摊免除条款。

搓手~


最后,如果没有费用分摊免除条款之后,

美国新冠住院病例的自付费用到底是多少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

JAMA文章选取了一些疗程跟新冠住院病例相仿的重症流感来举例~

毕竟都是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手段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所以这种类比咱个人觉得没啥毛病(吧)

(真·大号流感醒目!)

而众所周知,对于美国绝大多数保险而言,重症流感是没有费用分摊免除条款的。

于是,这些重症流感病例的自付费用如下~

——请品鉴:

私人保险和Medicare的自付额分别猛涨到了3.3k美刀和1.1k美刀……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而且吧……

新冠病毒感染症真的只是大号流感吗?


在美帝,

现如今新冠病毒感染症的入院率和入住ICU风险大概是这么一个造型~

——请品鉴:

摊手~


最后来个联动吧:

参考

  1. ^ https://www.fairhealth.org/states-by-the-numbers/covid19-heatmap
  2. ^ https://s3.amazonaws.com/media2.fairhealth.org/infographic/telehealth/COVID-19-Medical-Hospitalization-Costs-by-State-FINAL_CA.pdf
  3. ^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85079?utm_source=For_The_Media&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ftm_links&utm_term=101821
  4. ^ https://www.healthsystemtracker.org/brief/most-private-insurers-are-no-longer-waiving-cost-sharing-for-covid-19-treatment/
user avatar

由于新冠病例激增,新加坡医保体系会有压力

1.新加坡医疗开支较高,难以继续提高

根据新加坡财政部数据,2019财政年度医疗开支估计将达117亿新元(约合58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的医疗支出高出一成,增速达10.4%。新加坡政府财政支出压力过大。

对此,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期出席活动时表示,“我们必须作出艰难的选择,希望得到国人的支持。”李显龙指出,政府医疗开支已连续多年超过90亿新元,未来必定还会进一步增加,这终究是不可持续的。[1]

为扩建医疗设施,并持续投入经费抗疫,新加坡卫生部2021财年的预估支出将达188亿新元,比2020财年增加22亿新元,是支出最高的部门。[2]


2.新加坡强制隔离新冠患者并承担医疗费用

新加坡移民和检查站管理局网站:根据新加坡《传染病法》,所有对COVID-19检测呈阳性的旅行者必须隔离,以便在适当的设施接受治疗和康复。COVID-19阳性患者将被转送至适当的COVID-19护理机构并给予必要的治疗。

新加坡公民(SCs)、永久居民(PRs)、长期通行证持有人(LTPHs)在抵达新加坡后14天内COVID-19检测呈阳性或出现症状,则要为其医疗费用的所有费用负责[3]

对于COVID-19,新加坡破例,为与COVID-19相关的所有医疗费用买单。[4]

从防疫三要素来看,防疫最重要的是控制传染源,而强制隔离治疗是控制传染源最有效的手段。

一旦有患者没钱治疗或者不愿意治疗,就是移动传染源,会给全社会造成威胁。


3.新冠患者的ICU治疗费用估算

自从并存后,新加坡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快速增长

黑色为新增感染,红色为新增死亡

卫生部表示,截至周一(10月25日),ICU的整体利用率为83.6%,高于不到一周前的约三分之二。在公立医院306张ICU病床中,有64名Covid-19患者处于危急状态,107名患者病情不稳定,正在接受密切监测。其他135张病床是因非新冠相关疾病而占用的。[5]

通过以上数据,新冠相关疾病占用了171个病床。而在“共存”以前,新加坡病例很少。

而这171个ICU病床会产生多少费用呢?

参考王老师数据:

按我国标准,不计建设费用,每个床位年消耗资源相当于350万人民币。

考虑到新加坡的人力成本高于我国,人力成本和药品耗材费用都需要提高,则每张床年消耗资源相当于800万人民币。

如果171个ICU床位长期被新冠病人占用,这些床位年消耗14亿元人民币(人均约300元负担),相当于3亿新加坡元。

ICU开支就会将医疗开支推高3%左右。


4.新加坡的人均医疗资源和支付能力都比我国强得多

新加坡500万人口大概有188亿新元,也就是883.6亿人民币的医保支出,人均1.77万人民币。每10万人大概有11.4个ICU床位。

我国14亿人有12867亿元的医保支出,人均920元,每10万人有4.6个ICU床位。

如果我国也有新加坡这样比例的病例且收治能力足够,仅仅ICU费用就会增加约1万亿的医保支出,直接击垮医保系统。

国家医保局:2020年全国“医保账单”公布 》:2020年,职工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5732亿元,比上年减少0.7%。基金(含生育保险)支出12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我国的医疗资源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只有我国足够富裕了才可能承担得起如此之高的人均医疗开支。

参考

  1. ^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070245113849288755%22%7D&n_type=-1&p_from=-1
  2.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36JNHJV0538OABZ.html
  3. ^ https://safetravel.ica.gov.sg/health/covidtreatment
  4. ^ https://fortune.com/2021/11/09/singapore-covid-unvaccinated-free-health-care/
  5. ^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rest-of-world/singapore-has-just-60-icu-beds-left-as-severe-covid-cases-rise/articleshow/87272153.cms
  6. ^ https://www.sohu.com/a/471624837_12110690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