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医院不待见水滴筹?》一文?

回答
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医院不待见水滴筹?”这篇文章,我个人觉得它触及了一个挺现实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好好聊聊。毕竟,水滴筹这类平台作为社会募捐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们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互动,直接关系到很多病患的求助能否顺利进行。

我之所以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主要是因为它揭示了水滴筹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几重挑战,而这些挑战恰恰也是医院方面在面对时会感到“不待见”的根源所在。

首先,最直接的冲突点可能就来自于信息不对称和真实性审核的问题。

医院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在严谨的医学证据和流程之上。而水滴筹这类平台,其募捐的启动往往是基于患者或家属的陈述和一些基础的病情证明。虽然水滴筹声称有审核流程,但面对海量的求助信息,完全做到滴水不漏、百分之百的真实性,说实话是非常困难的。

医院作为专业机构,一旦发现募捐信息与实际病情存在出入,或者出现一些不符医疗逻辑的描述,它们难免会产生疑虑。比如,有的患者可能病情并不如描述得那样危急,但却在水滴筹上营造了极度的紧迫感;又或者存在一些夸大病情、隐瞒其他收入或保障情况的行为。当这些信息被医院知晓时,一方面是对医疗资源的潜在占用感到不安,另一方面也可能损害医院的声誉,毕竟医院不希望自己的名声与虚假信息挂钩。

更进一步说,医院本身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它们需要对公众的信任负责。如果医院与一个被认为存在诚信问题的募捐平台产生了联系,哪怕是间接的,也可能面临舆论的压力。所以,与其冒险与存在风险的平台合作,不如保持距离,甚至采取一些规避的态度,从医院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其次,文章可能也触及了平台与医院在“利益链”上的微妙关系。

水滴筹本质上是一个商业平台,它通过撮合捐助者和求助者来获得一定的服务费或管理费(即使是象征性的,也说明了其商业属性)。而医院的核心职能是提供医疗服务并收取合理的医疗费用。当水滴筹的出现,是否会影响到医院的正常收费流程,或者让患者产生“捐款就能抵扣医疗费”的误解,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些医院可能觉得,如果患者能够通过社会募捐来支付一部分甚至全部医疗费用,那么患者在医院内部的消费动力就会减弱,这可能会对医院的收入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当然,这并不是说医院是完全逐利的,而是说任何一个机构在运作时都需要考虑其运营成本和收入来源。

再者,水滴筹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原本可能进入医院渠道的资金。虽然水滴筹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医保或家庭难以覆盖的费用,但如果这种分流变得过于普遍,或者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分流,医院可能会觉得自身的“经营”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

第三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规则”和“管理”上的对接问题。

医院有自己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和收费标准,任何款项的进入和支出都有明确的流程和依据。而社会募捐的资金,其来源、去向和使用方式,相对于医院内部的资金管理来说,会显得更加复杂和缺乏统一规范。

水滴筹上的捐款,其最终使用者是患者本人,虽然平台会有一定的监督,但医院很难直接介入到这笔资金的动用环节。比如,捐款可能被用于购买一些并非医院必需的药品、耗材,或者支付一些医院认为非紧急的医疗开销。当医院希望患者能够遵循医嘱,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时,如果患者的资金使用方式与医院的建议存在偏差,医院自然也会感到有些无奈和难以配合。

此外,水滴筹平台与医院在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上,可能也存在壁垒。医院需要准确的患者信息和医疗费用明细,而水滴筹平台可能更侧重于捐款信息的披露。这种信息传递的不顺畅,也可能导致双方在协作上出现困难。

最后,文章提到的“不待见”,也可能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而不是主动的“排斥”。

很多时候,医院并非主动去抵制水滴筹,而是因为上述各种原因,它们选择了一种“不介入”、“不背书”、“不宣传”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外界看来,就可能被解读为“不待见”。医院不主动宣传水滴筹,不为其提供便利,甚至在患者提起时,也只是告知有这样一个渠道,但不会提供太多实质性的帮助或支持。这是一种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后的策略。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讨论,是因为它道出了水滴筹在连接患者、社会捐助和医疗服务之间,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这些困境既有信息真实性的挑战,也有利益分配的微妙,更有规则流程上的对接难题。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它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选择一种相对谨慎和规避的态度,虽然可能给患者的求助带来一些阻碍,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全面地看待这类募捐平台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水滴是一家盈利的慈善机构,你品品。

user avatar

不止医院,连我自己都不待见。

有一个小区业主就是家里生病,有医保。水x筹30万,写的格外凄惨,家徒四壁那种。

房子车子工作都有,费用30万抠完报销没多少,但是筹款说要30万,医保报销完了,还可以盈余吧。

业主群天天发:为了筹款,希望大家善良。

都是业主都心知肚明,真着急救命,卖车卖房砸锅卖铁。可是人家怎么回复的:自助房子拿来住,投资房子拿来以后给孩子,车子拿来开的,工资拿来生活~

屁,所以出来薅羊毛呗,群众少买一件衣服,少买一部手机,然后像他这类人,就是生病了,啥都不可以被影响?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吧,肯定能弄点钱,在我点开那个详情的时候,已经有两万多了,这钱就是白捡的。

认识的,知道情况的人,看着这种捐款就恶心。

不认识的不知道情况的社会上陌生人发善心的掏钱了,可能一些捐款的人,还不如他有车有房混的好。哪一天这种虚假求助被扒,会被一点一点会被蚕食善心,以后真的需要求助患者,再也不会有人伸手。

只能说,呵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