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去年Pew有个报告,美帝52%的年轻人(19至29岁)与父母同住。
看来美帝的带孝子成分很高啊。
你的老家无法提供合适你专业发展的就业岗位;
大城市里你买不起房;
大城市里你也租不起大house,要么隔间要么小开间。
恭喜你,你主动选择了独居。
讲真,你说年轻人主动选择不结婚,这我是信的,毕竟工业化嘛;你说年轻人主动选择空巢,这我是不信的,你们的荷尔蒙都给了纸片人吗?
分明是年轻人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成本,不仅不敢结婚生育,甚至都在压缩两性交往的时间和预算。这是“被”空巢。
你去调查他们,他们总不能给自己心头再扎一刀吧?只能强调自己热爱自由享受隐私啦。
又不是在做特定人群分析,面对9200万这个规模,还这么努力地找修饰词。
还问“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独居呀”。
你说为什么,你到房产中介到医院到幼儿园转转就知道了,还问为什么。
又开始“何不食肉糜”了
动不动就是年轻人的选择,年轻人的锅。
生育率降低了
就问:“为什么年轻人不想生育?不喜欢孩子吗?”
租房率上升了
就问:“为什么年轻人不买房?租房更自由吗?”
现在空巢率上升了
就问:“为什么年轻人喜欢独居?空巢舒适吗?”
(此处省略一句脏话)
城乡真的振兴了发展起来了?地方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发展,至于都跑到大城市?
教育成本和学区房价格下来了?要是生育和教育成本下来了或者社会保障更好了,你看生育率升不升?
房价和结婚成本下来了?找个伴侣不简单?太简单了,可是结婚不是那么简单哦。
面对不足的收入和各方面夸张的开支,除了自己一个人住降低各方面成本,你告诉我,还能怎么做?
为什么一个年轻人跑到大城市工作?不就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收入么?
为什么那么晚才结婚?不就是想自己赚钱买房不让父母操心嘛?
为什么一个人住?因为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别人啊!
就连孤独至极养猫养狗的时候,都要选择养猫,因为狗狗需要溜,996或者007的你有时间吗?
我记得有人调侃过:“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即使那些家在大城市的朋友,一样不得不租房,比如我,家在昌平,但是在海淀工作,通勤时间成本太高,只好租房,有人说:“你租房的钱买车上下班不香吗?”你还别说,还真不行,北京的交通。。。你懂的。
年轻人总想主动选择,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被动选择,然后旁边还会有人指指点点道:“他干嘛那么选择?”
我只想:
没有办法滴。
我一直说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北海道的今天就是东北的明天)
大城市病。
再加上欧美流传过来的追求个性、个人主义、以个体为中心、娱乐至死、消费主义、所谓壬拳意识,在大城市滋生与蔓延。
好歹我们现在还没有欧美日的那种福利政策。福利政策一开,更是窝死在屋里。一个个平成废宅,一台电脑一张床。
越不出门越不想出门。
根本原因还是:全社会的组织与动员能力迅速下降。
在城市里,身边的都是陌生人,谁也不管谁,不过问谁。
共处一楼却形同陌路!
没有集体的行动或活动。
工作地点又建立不起情感纽带。
你要像以前那样,让居委会老太太戴着红袖章挨个上门,人家说你干涉隐私。
再说,老太太也没有义务干这个。有这时间还不如自己跳广场舞呢。
所以,这其实也是一种全民精致主义。
所有人选择自己认为最优的生活方式,最终整个社会走向没落。
欧美是引进外来移民饮鸩解渴,自寻死路。
东亚国家是“宅”。
地球早晚属于:中东、非洲、印度、东南亚。
这是两个问题,应该分别讨论。
生活习惯不同。从小跟父母一块儿生活,由于自己没有话语权,不得不顺应父母的生活节奏。但个性这种东西是改不掉的:
父母喜欢 6 点起床,你喜欢睡到 8 点醒,晚上熬夜到 2 点;
父母喜欢吃饭吃清淡的,你喜欢大鱼大肉,点外卖,父母做了你不爱吃的,还容易爆发争吵。
住在一起肯定会有摩擦,时间越久摩擦越多,分开的确是更好的选择。比如什么时间上厕所,如果你跟父母都是习惯饭后上厕所,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
本来想边蹲坑边玩半小时手机,但总有人在外面催催催,搞得很烦。
价值三观不同。很多年轻人之间聊天还聊不来,更别说跟有代沟的父母一辈。
首先,很多新鲜事物他们不了解,解释起来费劲,等解释明白了,你想交流的问题也忘了;
其次,在一些涉及三观的问题上,比如说催婚,有些父母不太会考虑子女的感受,无端增加矛盾;
最后,老一辈人大风大浪见得多了,许多事情上倾向于保守,这跟年轻人勇敢爱冒险的天性相悖,对同一件事,不容易协调。
就昨天,我朋友圈一朋友吐槽:半夜 12 点,正当她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她的合租男室友喝完酒回来,引吭高歌,吵得她睡不着觉。
宿舍的集体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你没办法随意地表达自己。衣服乱放,胡言乱语,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这些都不大可能。
别人的眼光也是得考虑的,总而言之,很不自由。
如果是我,在财务允许的情况下,等到实习阶段,也更愿意自己一个人住,现在年轻人压力不小,还是得有一个自我的空间,尽情地挥洒个性。
反正,我愿意当「空巢青年」,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有能力了,我要选择我喜欢的生活,不再去考虑别人的情绪和眼光。
阶级固化、贫富差距就会产生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调查以及结论
为什么你们选择单身,做空巢青年,你们是想要隐私吗?
这就是高高在上的老爷们想不通的事
为什么有人不想生孩子?生孩子多么快乐啊?难道是因为三胎没有开放?
我雕雷老谋啊,一胎都没力气去生了,你们已经考虑到三胎政策了?
一个996青年工作了一天,被老板劈头盖脸骂一顿,回到独居的出租房,连个倾述的人都没有,想哭又舍不得哭忍守住最后的坚强。更不用说什么彩礼、婚房、户口、育儿、教育资源,这些事晋惠帝会了解到困难吗?
不会的,他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事
所以他无比诧异,为什么有人不选择吃肉糜,我平时都是为了健康才选择吃沙拉的,这些难民有草吃还不满足吗?
这是为什么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当一个资源跪着还有可能获得时,你会看到有人跪着
但是如果一个资源跪着、舔着你也得不到的时候,你就看不到有人跪着在舔了
这时候高高在上观察的哈哈一笑,你看,现在年轻人多洒脱,多注重个人隐私呀!
所以为什么你选择单身,你不怕寂寞吗?
为什么你不躲开子弹,你不怕死吗?
前浪们霸占了优质资源和上升通道,还霸占了红利时期的大部分房产,就这,他们还不满意。
还要说后浪们主动选择了独居。
wtf
有时候,有些东西也别尬悲情。
你年轻的时候,出了宿舍以后。你不独居,就只有跟家里人住。那你不原意和家里人住可不就独居嘛,在正常不过的选择,非得起个空巢的名字好像有多惨一样。
不原意空巢,你就回家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