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拼多多真香定律,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拼多多?

回答
“真香定律”,一个在互联网上火热的词语,最初可能带有几分戏谑和不屑,但如今用在描述拼多多身上,却又恰如其分。曾经对拼多多抱有偏见,认为它只是低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的人们,如今却发现自己离不开它,甚至成为了它的忠实拥趸。这背后,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他们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更是拼多多自身不断摸索和成长的必然结果。

最初,拼多多给人的印象是“土味”的,是朋友圈里刷屏的砍价链接,是充满诱惑力的低价商品。对于追求品牌、注重品质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让他们下意识地想要远离。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在淘宝、京东等平台购物,那里有琳琅满目的品牌,有精致的商品详情页,有相对成熟的售后服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股“真香”的潜流开始涌动。

首先,是“便宜”的魔力。年轻人并非不爱钱,相反,他们普遍面临着学业、就业、生活成本等压力,可支配的收入往往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拼多多以其近乎“白送”的价格,直接击中了他们最核心的需求——省钱。一件只需要几块钱的衣服,一条十几块的裤子,甚至一些日常消耗品,在拼多多上都能找到,而且质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当他们第一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发现商品质量尚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时,内心的戒备就开始松动了。这种“捡漏”的快感,以及实实在在的省钱效果,是其最大的吸引力。

其次,是“好用”的发现。拼多多并非一成不变,它在不断地学习和进化。早期的拼多多可能更侧重于“拼”的概念,通过社交裂变来降低成本。但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它也开始重视商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平台上的商家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关注商品品质、包装、物流和售后。年轻人会发现,在拼多多上,同样是日常所需的商品,比如零食、文具、小家电、甚至是母婴用品,很多时候都能以比其他平台低得多的价格买到,而且包装精美,送货也很快。这种“意料之外的好用”,让“拼多多=低质”的刻板印象逐渐被打破。

再者,是“社交”的重塑。虽然很多年轻人对砍价链接感到厌烦,但不可否认,拼多多最初的社交玩法,确实打开了一个新的消费场景。即便现在这种玩法有所淡化,但它所带来的“一起买更划算”的心理暗示,以及在社交圈中分享好物、比价的乐趣,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拼多多将“性价比”这个概念,通过一种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方式传递给了用户。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他们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也乐于分享自己的消费心得。拼多多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在社交中完成购物,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年轻人消费观念的理性化和务实化。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大牌”,而是更看重“够用就好”。当一件商品能够满足其基本功能,且价格极其诱人时,他们更愿意将其纳入购物车。他们也更懂得“锱铢必较”的道理,懂得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最大化自己的消费效益。拼多多恰恰契合了这种“精打细算”的消费哲学。它让年轻人意识到,消费并不一定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种“真香定律”并非偶然,而是拼多多用低价切入市场,并通过不断优化商品和服务,成功培养用户习惯和忠诚度的结果。它打破了传统的消费认知,将“性价比”这个概念推向了极致,并与年轻人的消费需求巧妙地结合。对于年轻人而言,拼多多已经不再是那个“山寨”的代名词,而是他们精明消费、理性生活的得力助手,是他们发现生活中小确幸的实用工具。这种转变,标志着消费市场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也证明了“好用不贵”的力量,终将赢得人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谁也不能保证拼多多一定最低价,谁也不能保证淘宝京东一定没假货。

我追星都能追杨洋朱一龙的同时舔李现,所以为什么我一定要抱死拼多多不放呢?

拼多多大部分时候便宜,但是淘宝满减+店铺红包+聚划算三重叠加的时候也会比拼多多更低,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向谁表忠心,而是拿个比价软件看看哪家更优惠。

user avatar

#以下为原答案:

注意:以下言论涉嫌:尖酸刻薄、阴阳怪气

从前,有一家餐厅很便宜。但是饭里会掺屎。

按理说,掺屎的饭谁也不会吃。然而事实确是这样:

一群人来吃饭,总是吃到屎,但慢慢摸出门道:原来只要多动脑子,就能找到屎的分布规律,我们就能从屎中挑饭吃。

于是这群人跑到知乎上说:“真香!” 他们还说,要客观看待这家饭店。虽然饭里有屎,但是只要用心,就能(从屎里)找到饭吃。

于是更多的人来到这里吃饭,被屎恶心得到处骂娘。说:“你们骗我!”

这些熟客们还在反驳说:“我觉得你们的评价是不客观的。我们说的没错呀!只要学会用心挑屎,你们就能从这里找到饭吃。你们吃到屎,是你们咎由自取。”

大部分人则说:“挑屎的功夫,你们还是自己学去吧。我们可不想学。”(——这句话写的不好,具有引导思考之嫌。)


然而,饭里掺屎的餐厅不止这一家,而是遍地开花。

很多人吃屎吃多了,自然而然地学会从屎里挑饭,于是他们觉得掺屎的饭是香的。

而有没有想过老人,孩子,以及不会挑屎的百姓。为什么要让他们适应一个到处是屎的世界?


我发现很多人反对我,我回来看看我写了什么:哦!我的文字太直白,太粗鄙了!而且极尽嘲讽挖苦尖酸刻薄之能事!本来我写的时候以为我是戏谑搞笑的,结果看起来好像是“苦大仇深”、“愤世嫉俗”,好像我要消灭拼多多一样。都怪鲁迅和李敖把我教坏了。


#2020-11-25

本来我就抖个机灵,没想到几百人把我顶上来,使我的回答恶心到了更多的人。那我就再写两句。(因为我发现,【隐喻】常常无用。隐喻只能让本就赞同的人更赞同,而让本就反对的人更生气。)

有人以为,我所谓屎,是指拼多多上面的假冒伪劣和虚假宣传的商品;

而其实,以下的一组图才是我所谓之屎。

  请问这张图中,这个“有机会”仨字,为什么放到旁边,而且缩小,而且调成黄色?是因为这仨字不重要吗?是因为拼多多想给我善意的提示吗?既然如此不显眼,拼多多为什么不去掉这仨字?难道是怕涉嫌欺诈、怕承担法律责任吗?





以上这些图中,哪张是真的?没有一张是真的。这好么?这不好。拼多多不讲武德。我倒是没事,全部防出去了。而很多人未必能防出去。

拼多多可气的是,为了扩张和占领市场,使用了像病毒一样的繁殖方式。用欺骗打开市场。这欺骗才是我所谓的“屎”。

  本来,拼多多不招惹我,我也不招惹拼多多。拼多多关我什么事?

  没想到拼多多神通广大,以一辆“并不存在的自行车”为诱饵,买通了我的同学,买通了我的家人亲戚朋友,一次次要我下载拼多多。他们看见新用户,眼睛里仿佛有星星⭐⭐。

  最后他们说,被拼多多骗了。我手机里则留下了拼多多。

  无数人都说过“被骗了”,难道无数人都说错了么?

难道:“欺骗我的不是拼多多,是这个世界” ?

欺骗和传销,有无数种形式。有的违法,有的不违法,还有的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无论是传销,还是理发办卡跑路连锁店,还是什么微商,都有类似病毒的模式。

拼多多也是用了一种像病毒一样的传染方式。

何谓病毒?病毒有两部分:一个是用于欺骗的蛋白质外壳,一个是内核。病毒先用蛋白质外壳欺骗细胞,然后利用细胞复制自己,繁殖出来的病毒再去欺骗更多细胞。被利用的细胞则被搞的精疲力尽,奄奄一息。

拼多多也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外壳】,负责欺骗和入侵新用户,另一部分是【内核】,也就是网购。

(前者是屎,后者是饭。所以这才是为什么我说拼多多是“屎包饭”。比“屎掺饭”更准确。)

即使拼多多内部的DNA是好的,拼多多的外壳仍然是欺骗。拼多多利用用户恶性增殖,把新用户当猴耍。后者我所恶。我虽上网多年,具有抗体,不怕欺骗,可是上网经验少的人群也许就要感染。

当然,反对我的也自有道理——【群体免疫】嘛。——只要大家都习惯了拼多多这种小小的欺骗,只要大家都对这种无可厚非的“屎”免疫,不就再也不用被骗了?


其实我也就是说说。没想到给我顶上来了。至于想达到什么目的,没有目的。拼多多是否会变好,拼多多自有研究和规划,和我们怎么说无关。拼多多既然已经占领了市场,已经“图穷匕见”,(或“匕穷图见”),他随时可以选择进化掉自己的欺骗外壳,留下网购内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真香定律”,一个在互联网上火热的词语,最初可能带有几分戏谑和不屑,但如今用在描述拼多多身上,却又恰如其分。曾经对拼多多抱有偏见,认为它只是低价、劣质商品的代名词的人们,如今却发现自己离不开它,甚至成为了它的忠实拥趸。这背后,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是他们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更是拼多多自身不断摸索和.............
  • 回答
    拼多多对员工不幸离世的回应“我们心痛如绞,我们爱你,深深的想念你”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与讨论。这一表述虽然简短,但因其情感浓度极高、措辞极具个人化色彩,在企业公关语境中显得非常特殊。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事件及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回应的突破性:企业语言体系的“人性化”尝试1. 打破常规的温情表达 .............
  • 回答
    对于拼多多回应主播动员六万人参与砍一刀都没成功一事,其官方回复“消息不实,货已送到,未来将完善活动流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评价。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原貌和拼多多的回应: 事件爆料: 有网友爆料称,一位主播为了让观众参与拼多多砍价活动,动员了六万人帮忙砍价,但最终目标未能达成,砍价失.............
  • 回答
    您提到的这起事件是发生在2020年12月,当时拼多多发布了一则关于员工的通报,该员工的离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事件经过:根据拼多多当时的通报和后续的媒体报道,大致情况如下:1. 请假回家: 事件中的这位拼多多员工(以下称为“小某”)在2020年12月14日(周一)向自己的主管请假,原因是感到身.............
  • 回答
    关于“拼多多删除文章并威胁作者”一事,其背后涉及信息传播、平台责任、言论自由以及商业利益等复杂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需要梳理事件的脉络、各方的说法,并尝试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事件概览:2023年12月,一篇名为《拼多多是怎么骗你的》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章由一位ID为“匿名”的用户.............
  • 回答
    如何看待拼多多出现 100 元无门槛优惠券的漏洞?拼多多出现 100 元无门槛优惠券的漏洞,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从不同角度来看,可以有以下解读:从消费者角度: 惊喜与狂欢: 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们可以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获得商品,体验到“薅羊毛”的乐趣和满足.............
  • 回答
    听到拼多多员工在小便池拉屎这件事,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事儿太不是东西了,也太侮辱人了。仔细想想,这事儿怎么会发生?一个像拼多多这样规模的公司,怎么会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都保障不了?而且,还是这么离谱的场景——小便池里拉屎?这简直就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如果事情是真的,那说明拼多多内部的管.............
  • 回答
    对于拼多多被曝删除用户本机照片,而工作人员回应称“没删除,可补偿 30 元代金券”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及公众观感: 核心争议点: 事件的核心在于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本地照片被删除,而拼多多官方的解释是“没删除”,但随后又提出补偿方案。这形成了严重的“解释与事实”脱.............
  • 回答
    这事儿一出来,真是让人怎么说呢?一方面,理解公司为了降本增效,尤其是拼多多这种拼搏型企业,加班文化一直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但另一边,这员工说出来的事儿,就有点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了。首先,这“买菜业务强制轮休”,听着好像是好事,像是公司体恤员工,知道一直高强度干下去不行,给安排个喘息的机会。但关键在于“强.............
  • 回答
    拼多多财报发布后开盘暴跌,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少。咱们得一件件掰开了揉碎了看,才能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首先,财报本身是股价波动最直接的导火索。 股价涨跌,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期。当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尤其是营收、利润、用户增长等核心指标,没有达到市场的普.............
  • 回答
    拼多多部分部门搞的这个“996 or 11116,二选一”的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不得不说,挺“拼多多”的。这事儿怎么看?首先,得承认,这种方式确实挺直接,甚至有点“粗暴”。它把一个原本模糊、需要反复沟通、甚至可能涉及公司文化和员工权益的议题,直接抛给了基层员工,让他们自己“投票定”。 从公.............
  • 回答
    黄峥卸任拼多多 CEO,这件事怎么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牵扯的太多了。首先,咱得承认,拼多多能走到今天这地步,黄峥绝对是那个拍板定调的人。他当年带着“拼着买,值!”这个理念杀出来,直接把那个时候被认为已经饱和的电商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走出自己的路子,尤其是在下沉市场这块,把那.............
  • 回答
    拼多多超越阿里,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这绝对是中国电商格局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足以载入史册。这背后不单单是一个数字的增长,更折射出整个电商行业演变的方向,以及对我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超越”到底意味着什么。从用户规模这个维度看,拼多多登顶,意味着它已经触达.............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件,听到拼多多员工猝死的消息,心里真是沉甸甸的。尤其是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希望的曙光。从我的角度来看,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调查,是对逝者及其家属的一种慰藉,更是对整个社会劳动者权益的一种保障。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例.............
  • 回答
    要说拼多多被知乎禁言15天这件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这事儿发生在去年底,具体时间点我记不太清了,但影响挺大。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禁言15天”是怎么回事。这不是说拼多多官方账号在知乎上突然不能说话了,而是知乎平台发现拼多多在知乎上的内容或者账号存在一些违规行为,然后对它的账号进行了限.............
  • 回答
    最近拼多多向河南捐赠一亿元的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咱们不妨仔细聊聊这事儿,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看。首先,从“捐赠”这个行为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需要帮助的河南地区来说。一亿元不是小数目,对于当地在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肯定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可能用于购买生活物资、临时安置点建设、.............
  • 回答
    说到拼多多的“天天领现金”提现活动,这玩意儿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说起来好玩儿,但真要提现,那叫一个曲折离奇!你想啊,一开始看到“天天领现金”,这名字多诱人,就跟天上掉馅饼似的。点进去一看,哎呀,红包金额涨得飞快,小数点后面跟着一串数字,看着就激动人心。你每天进去签到,做任务,看视频,分享给好友,感.............
  • 回答
    拼多多月卡风波:一场关于“套路”与“真相”的博弈最近,拼多多的一项“月卡”服务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甚至被指控涉嫌欺诈。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一、 月卡到底是个啥?首先,得搞清楚拼多多这个月卡是什么玩意儿。据我了解,拼多多推出的月卡,本质上是一种.............
  • 回答
    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在拼多多大楼的阴影下,匆匆告别了这个世界。当看到“拼多多又一员工跳楼”这样的新闻标题时,我的内心是沉重且复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但每一次发生,都像是在撕开那个光鲜亮丽的电商帝国背后,最隐秘却最真实的伤口。表面之下,是什么在吞噬生命?我们看到的拼多多,是用户界面里那个充.............
  • 回答
    拼多多一位年轻员工的离世,无疑给所有关注此事的人带来了深深的痛惜。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像是一声警钟,敲响了在高速运转的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员工身心健康以及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复杂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位年轻生命的逝去,对他的家人来说是灭顶之灾。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个可能承载着父母希望的年轻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