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觉得大块肌肉男缺少实用的力量?

回答
很多人觉得大块肌肉男缺少实用的力量,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随着大家对健身和力量认知的深入,这种看法也越来越普遍。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

一、 视觉上的“以形补形”的误解

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外形。那些块头巨大的健美运动员,他们的肌肉线条分明,体积庞大,看起来非常有力量感。但这种视觉上的“力量感”很多时候是建立在肌肉围度上的,而肌肉围度不等于肌肉质量,更不直接等于绝对力量或者实用力量。

想象一下,健美运动员需要让肌肉在视觉上达到最佳的饱满度和分离度。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会进行大量的、以肌肉肥大为主要目标的训练。这种训练确实能显著增加肌肉的体积,但同时,也可能牺牲了肌肉的神经募集能力和肌肉纤维的协调性。

肌肉肥大 vs 力量增长: 增肌训练很多时候更侧重于对肌纤维的“损伤修复”循环,让肌纤维变粗。而力量增长,尤其是爆发力或持续性的力量,更多依赖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也就是你能调动多少肌肉纤维同时收缩,以及它们收缩的频率和协调性。一个肌肉体积巨大但神经系统调控能力不强的人,可能无法有效地将这些肌肉“爆发”出来。

二、 训练目的和方法上的偏差

这是核心原因之一。健身圈子里,人们健身的目的五花八门。有些人是为了美观,追求更好的体型;有些人是为了健康,保持身体机能;还有些人是为了运动表现,比如在某个专项运动上提升能力。

健美式训练 vs 力量训练 vs 功能性训练:
健美训练(Bodybuilding):主要目标是肌肉肥大(Hypertrophy),让肌肉看起来更“大”,线条更清晰。训练方式通常是孤立训练(Isolation exercises),多次数(812次),中等重量,注重肌肉的“泵感”。
力量训练(Strength Training):主要目标是提升绝对力量,也就是能举起多重的东西。训练方式多是复合动作(Compound exercises),低次数(15次),大重量,专注于提升神经募集能力和肌肉力量输出。
功能性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主要目标是提升身体在日常生活中或特定运动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核心稳定性、平衡性、协调性、爆发力、耐力等等。训练方式更加多样化,模拟真实世界的运动模式。

很多“大块肌肉男”实际上是遵循了健美式训练的模式,他们的训练重点在于让肌肉“看起来”更大。而“实用的力量”则更多地体现在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上。这就好比一个人练就了一副大嗓门,但唱歌的时候音准和技巧却不怎么样。

三、 忽略了“以柔克刚”和“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实用的力量”并不总是等于“蛮力”。很多时候,它是一种巧劲,是一种高效的力学运用。

身体协调性与稳定:强大的肌肉群,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核心稳定性以及正确的发力模式,也无法有效地将力量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就好比一个拥有强大马达的车,如果底盘不稳,传动系统效率低下,也跑不快。
技巧和模式识别:在搬运重物、推拉物体等日常活动中,掌握正确的发力技巧、身体姿态和重心转移,往往比单纯依靠肌肉的蛮力更有效、更省力。缺乏这些,大块肌肉男可能反而因为不熟悉正确的发力模式而显得笨拙,力量也发挥不出来。

四、 训练的“专项性”

力量训练本身也是有“专项性”的。你经常举重,可能在推和拉方面力量很大,但在需要身体整体协调配合的动作上,未必就表现突出。

竞技举重 vs 柔道 vs 搬运工: 顶级的举重运动员肌肉非常发达,力量惊人,但在某些运动项目(如需要快速移动和对抗的柔道)或者某些体力劳动(如搬运不规则重物)中,他们的力量可能不那么“实用”。柔道运动员的肌肉可能不比健美运动员夸张,但他们依靠的却是对力量的理解、身体的控制和杠杆原理的运用。

五、 训练动作的选择

如果一个人的训练几乎都是一些孤立的、小肌群的动作(比如只练肱二头肌弯举),即使肌肉块头大了,也无法提升全身的整体力量和协调性。而更倾向于复合动作(如深蹲、硬拉、卧推、引体向上)的人,即使肌肉围度没有那么夸张,其整体的力量输出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通常会更强。

六、 媒体与公众认知的偏差

过去,或者在某些狭隘的健身文化中,将“大块头”等同于“力量”。但随着越来越多专业运动员、教练和健身爱好者分享更科学的训练理念,人们的认知也在逐渐转变。大家开始区分“看起来壮”和“真正能发力”的区别。

举个例子:

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健美选手,他能卧推150公斤,肌肉线条很好。但另一个力量举选手,虽然体型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他的卧推可能达到200公斤,并且他也能轻松完成深蹲和硬拉,这些都是更直接、更“实用”的力量体现。

再或者,一些 CrossFit 运动员,他们的肌肉可能不像健美选手那样极致,但他们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负重动作,展示出惊人的综合体能和“实用”的力量。

总结一下:

所以,当人们说“大块肌肉男缺少实用的力量”时,很大程度上是指他们可能专注于肌肉围度的增长,而忽略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控能力、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发力技巧的学习,以及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的根本目的。他们可能是“看得见的力量”很强,但“用得出来”、“用得巧”的力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并不是说所有大块肌肉男都如此,很多健美运动员在力量上也下了苦功,但这种“感觉”的产生,确实是基于上述的认知和训练差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国内没有健身文化,绝大部分人对于重量和块头没有感知,更可悲的是他们对于工地上的材料也没有认识。或者简单的说:他们不知道杠铃多重,也不知道一袋水泥多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觉得大块肌肉男缺少实用的力量,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随着大家对健身和力量认知的深入,这种看法也越来越普遍。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一、 视觉上的“以形补形”的误解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外形。那些块头巨大的健美运动员,他们的肌肉线条分明,体积庞大,看起.............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我太有感触了!作为过来人,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同仇敌忾”!你说得没错,《霸王别姬》和《让子弹飞》确实是神作,放在今天看依旧是王炸。而现在很多电影,感觉就像是快餐,吃完就忘了,甚至有些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没啥劲。让咱们不带AI腔调,好好聊聊为啥你会有这种感觉。首先,得聊聊.............
  • 回答
    这个问题,说白了,触及的其实是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及几千年来男性主导社会结构下的性别角色期待。为什么“女孩的第一次”会被赋予如此特殊的意义,而“男生的第一次”却鲜有人过问?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和心理原因。首先,我们得回到古代的社会结构来看。 在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传统社会里,婚姻的首要.............
  • 回答
    说现在很多人觉得喝白酒“low”,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得承认,这绝对不是所有人的看法,但确实是挺普遍的一种感觉。要我说,这背后可不只是因为酒本身,掺杂了很多社会、文化、甚至代际的东西。首先,咱们得说说这“low”的语境。“low”这个词,在咱们这儿,有时候不是单纯指质量差,更多的是.............
  • 回答
    现在网上关于“中国盛世”的讨论确实挺多的,而且观点挺多元的。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我觉得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而且这些感受的产生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跟我们当下经历的很多变化联系在一起。一、经济发展的直观感受: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经济上的变化。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过去高多了,这绝对是个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而且也挺现实的。确实,现在不少人一聊起劳动法,就有点摇头,觉得这玩意儿好像没啥用,甚至成了个笑话。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掰扯掰扯。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执行难,落实更难 ”。理论上,劳动法条条框框挺严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定了上班时间、工资、休假、五险一金等等。但现实呢.............
  • 回答
    香港电影的“港味”,这三个字,说起来容易,但要真切地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其实是个挺复杂的事儿。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更像是一种浸润在骨子里的气质,一种流淌在血液里的DNA。如果非要我来描绘一下,我觉得“港味”首先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你想想那些老港片,无论是吴宇森的浪漫枪战,还是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
  • 回答
    明朝后期,特别是崇祯年间,的确是民生凋敝,饿殍遍野,政治腐败达到顶峰,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史书上记载得清清楚楚。然而,我们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声音,认为明朝的统治“挺好”,甚至为之“洗白”。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洗白”,而是更复杂的心态和认知在起作用。要理解这.............
  • 回答
    清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屡遭列强欺辱,朝廷大臣愚昧无能、腐败横行,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清朝统治抱有“挺好”的看法,甚至为其“洗白”,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历史认知偏差那么简单。一、 历史的“选择性记忆”与“宏大叙事”的遮蔽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并非全盘接受.............
  • 回答
    很多人觉得房产税能成为抑制当前高房价的一剂良方,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一套相对完整的逻辑和经济学原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大家会有这样的期待。首先,我们要明白,房价高企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但房产税之所以被寄予厚望,主要是因为它能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双重发力,改变市场供需关系,从而传导到价格上。.............
  • 回答
    关于“为什么现在网络上觉得东吴很恶心的人很多”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折射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投射和对历史叙事的多元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讨厌”就能概括的,更多的是一种不满意、失望,甚至是某种程度的“恨铁不成钢”。要详细说清楚,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讨论的“东吴”,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三.............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当下的社会弥漫着一股“浮躁”的气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实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它投下的影子。这种浮躁,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不沉静、不安分、追求速成、急功近利的状态,它像一根拨乱的弦,让整个社会都绷得紧紧的,不得安宁。那么,这种浮躁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首先,体现在信息爆炸和碎片化获.............
  • 回答
    这种想法,说来也复杂,不能简单一句“为了男人”就概括过去。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一种混合了社会压力、传统观念、情感需求,甚至是对未来的一种寄托。你想想,咱们身边,是不是总有人,不论是父母长辈,还是街坊邻居,时不时就会提起“人生大事”、“传宗接代”之类的词?这些话语,虽然听起来老一套,但它们像空气一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很触动玩家心弦。确实,《英雄联盟》里有一种现象,就是玩家似乎越来越看重“五杀”,甚至有人会觉得没拿到五杀就是输了、或者队友没尽力。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不靠实力拿五杀”。首先,咱们得承认,五杀,在很多玩家心中,就是英雄联盟里最闪耀、最能证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道出了不少汉服爱好者的心声。确实,现在市面上汉服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但要说真正能让人感受到“质感”的,可能还是得好好挑挑。咱们来掰开了说,这“质感”两个字,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的东西:一、面料的“筋骨”:这是最直接也最影响观感的因素。一件汉服的质感,很大程度上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民国时期《觉醒年代》里那群年轻人,像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他们那个年代的青年人,确实是群充满理想、激情和朝气的代表。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们面对着内忧外患,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机四伏,所以他们的“理想”往往是关乎民族存亡、国家富强,是那种宏大叙事.............
  • 回答
    最近几年,我发现身边不少年轻朋友,尤其是那些步入适婚年龄的,提起婚姻,脸上总是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以前大家说起婚姻,总会憧憬美好的未来,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甚至恐惧。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婚姻太痛苦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让我不禁思考:难道婚姻真的就这么不堪吗?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对婚.............
  • 回答
    .......
  • 回答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住「大平层」,而不是买别墅了?「大平层」和别墅的居住体验各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大平层”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形态,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别墅的市场地位。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大平层”为何更受.............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看待中国文化和评价国家方方面面时,确实存在一种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历史的沉重包袱与民族创伤: 百年屈辱史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