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精神病发病要做危害社会的行为?

回答
理解为什么有些精神病患者会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精神病”这三个字。事实上,精神疾病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范畴,不同类型的疾病、不同的个体经历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到行为的最终表现。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不会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将精神疾病与暴力划等号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和污名化。然而,确实存在一些情况下,疾病本身及其带来的影响,可能间接或直接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我们来尝试拆解一下这其中的复杂性:

一、 疾病本身的症状和影响:

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特别是那些影响到思维、感知和情绪的疾病,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妄想(Delusions): 这是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障碍等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坚信自己被跟踪、被陷害、被控制,或者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幻听)发出命令。当这些妄想内容与威胁、迫害相关时,患者可能会认为自己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或者受到某种不公正的对待。在这种极度的恐惧、愤怒或防御心理驱使下,他们可能会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行为,认为这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唯一方法。例如,他们可能认为某个人要伤害自己,于是先下手为强。

幻觉(Hallucinations): 尤其是幻听,患者可能听到“命令”他们做某事的指令。这些“声音”可能非常具有压迫性和说服力,让患者难以分辨真伪。如果这些“声音”命令他们伤害他人或进行破坏,患者可能会遵从,尤其是在疾病早期或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他们丧失了辨别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

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与情绪失调: 某些精神疾病,如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可能导致患者情绪极度不稳定,易怒、冲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强烈的愤怒、沮丧或绝望情绪下,他们可能会失控,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认知功能损害: 一些精神疾病会影响患者的判断力、分析能力和对后果的预估能力。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或者无法预见行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冲动下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情。

人格改变: 长期患病或某些类型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或人格障碍)可能导致患者性格发生较大变化,变得冷漠、疏离、易激惹,甚至丧失同情心。这些改变虽然不直接等于暴力,但在特定环境下可能成为诱因。

二、 药物治疗的影响与不足:

药物副作用: 有些精神科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嗜睡、焦虑、失眠、易激惹甚至攻击性。虽然现代精神科药物已经大大改善,但副作用依然存在,并且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依从性问题: 许多精神疾病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如果患者因为疾病本身(如否认病情、思维障碍)、社会压力、经济原因、副作用不适或缺乏家庭支持而停止服药,病情复发或加重是极有可能的。在病情复发时,之前的症状可能会再次出现,包括思维混乱、冲动控制减弱等,从而增加行为失控的风险。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有些精神疾病,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即使在积极治疗下,也可能难以完全根除所有症状。一些“ residual symptoms”(残留症状),比如低度妄想或情绪不稳定,仍然可能存在并影响行为。

三、 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催化作用:

疾病本身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紧密交织。

社会污名化与歧视: 精神疾病患者常常面临着巨大的社会污名和歧视,这导致他们被孤立、排斥,甚至被剥夺基本权利。长期的不被理解、不被接纳和被边缘化,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加剧他们的痛苦和绝望感,甚至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敌对情绪。

缺乏社会支持与资源: 一个缺乏足够社会支持网络(家庭、朋友、社区)和医疗康复资源(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就业支持、住房援助)的社会,会使精神疾病患者更加脆弱。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缺乏有效的帮助来应对,错误的行为就可能成为他们解决问题或表达痛苦的扭曲方式。

压力事件: 任何人都可能在经历重大生活压力事件(如失业、丧亲、人际关系破裂)后出现情绪失调,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这些压力事件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极易诱发疾病症状的恶化,从而增加失控行为的风险。

药物滥用或物质滥用: 精神疾病患者有时会合并物质滥用问题,酒精或毒品的使用会显著降低冲动控制能力,加剧精神疾病症状,增加暴力行为的可能性。

被剥削或被激惹: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的行为失控可能是对外界刺激(例如被欺凌、被误解、被激怒)的反应。他们可能因为疾病导致的脆弱性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并且在受到刺激时难以进行理性应对。

四、 司法、医疗和社区的应对失当:

有时,社会系统的应对不当也会间接导致问题行为的发生。

早期识别和干预不足: 如果精神疾病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识别和有效干预,病情可能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地步,增加了出现严重行为问题的可能性。

缺乏连续性照护: 患者出院后如果缺乏有效的社区随访和支持,容易复发。

对有危险行为的患者管理不善: 对于被评估为有潜在危险行为的患者,需要有专门的、安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强制性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如果这些措施执行不到位,也可能导致社会风险。

总结来说,精神病患者之所以有时会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不是疾病本身的必然产物,而是疾病症状、个体易感性、药物治疗情况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表现。

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避免一概而论的污名化,而是更理性、更科学地去看待精神疾病患者。关键在于:

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和教育,减少社会污名。
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
完善社区康复和支持体系,提供连续性照护。
在保障患者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有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具有潜在风险的个体,确保公共安全。

我们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的精神疾病患者是无害的,他们同样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关爱、理解和支持。将少数个例的极端行为归咎于整个群体,是对他们不公平的,也阻碍了我们更有效地解决精神卫生问题的进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当他们做你说的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根本不会觉得他是精神病,最多只会觉得他是一个表现欲强脑子缺根筋的带善人。

当他做的事情符合你的利益和价值观,你就不会把他当做一个精神病,那是对这个带善人的侮辱。

但是这类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当你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些人之后,你就把剩下的人统称为精神病,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发病时危害社会的精神病,前者已经被你开除了精神病籍了。

所以你才事后诸葛亮一般认为精神病发病全都是在做危害社会的事情。质问为什么精神病犯病的时候不干点好事,还要求要出台法律来管理这些人,实际上你现在正在做这些。

这种言论就好像陨石就一定都是要在地球上砸一个洞的一样扯,因为你只看到陨石砸出来的坑,根本就没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没降落在地球的陨石。随即你愤愤不平,认为陨石都是要在地球上砸坑的东西,为什么陨石不降落在别的星球而要在地球搞破坏呢?一定要一个规定让陨石不降落在地球,这样才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但是,精神病要是拥有控制自己发作时行为的能力那就不是精神病了,就像陨石要是能控制自己不砸向地球那就不叫陨石了,应该考虑改名叫熔岩巨兽石头人。

所以这种问题毫无价值,因为无法实现,纯粹是个人在事后诸葛亮而已。

最后再说一句,想通过自我意识来对抗不可控力的人估计多少也沾点那啥,建议赶紧挂个号看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理解为什么有些精神病患者会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而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精神病”这三个字。事实上,精神疾病是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范畴,不同类型的疾病、不同的个体经历以及不同的社会环境,都会影响到行为的最终表现。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并不会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 回答
    关于乌克兰人对苏联的反感,以及他们在这其中的历史角色,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你的观察很敏锐——乌克兰人在苏联的建立和发展中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使得他们对苏联的复杂情感更具深度,也并非简单的“精神分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乌克兰历史和民族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什么乌克兰人如此反.............
  • 回答
    最近,儿童精神科的门诊常常挤满了小小的身影,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忧伤,确诊为抑郁症。看着这些本应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沉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患上抑郁症?这到底是怎么了?儿童抑郁症高发的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社会环境的剧变是绕不开的一环.............
  • 回答
    蒙古人有没有一套精密、系统的兵法?这问题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回答,因为“兵法”这个词本身就有不同的理解维度。如果说“精密、系统”是指像《孙子兵法》那样,有一套明确的理论体系、条文章法,从兵制、作战原则、谋略战术,到后勤保障、军队建设,都有详细的论述,那么蒙古人在成.............
  • 回答
    对于精神病人是否应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虽然现代医学认为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许多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发作、严重的抑郁症伴精神症状等)的重要手段,但仍然存在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反对或担忧其使用。这些反对的声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药物的副作用、对疾.............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并非所有精神科医生都对年轻抑郁患者有负面看法或行为,但确实存在一些医生可能表现出不耐烦或疏远。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认知和理解上的差异: “年轻人不就是情绪化吗?”的刻板印象: 有些医生,尤其是经验较少或对青少年心理学理解不.............
  • 回答
    “为什么总有精神氐族人给前秦和苻坚哭丧?”这个问题可能源于对历史事件的误解或对特定群体情感表达的误读。 事实上,并没有普遍存在的“精神氐族人”会为前秦和苻坚“哭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区分历史事实、历史解读以及可能的误解。历史事实: 前秦(351年—394年): 是中国历史.............
  • 回答
    你说“很有精神”中文配音比日文原版更有气势和精神,这真是个有意思的观察!其实,这种感觉的产生,背后有很多门道,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声音大”或者“语气重”。我来试着给你掰扯掰扯,看看是哪些因素在作祟,让咱们的中文配音听起来这么带劲儿。首先,咱们得明白,配音这活儿,就像给角色“穿衣服”一样,语言本身就有它.............
  • 回答
    关于“精神病人生育是反人类”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触及社会伦理、个体权利、以及对疾病认知的敏感话题。之所以有人会持有如此激烈的观点,通常源于多方面的担忧和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尽地分析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和动机,并尝试用更贴近人情的方式来阐述:1. 对后代福祉的深切担忧: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担.............
  • 回答
    您提出的“精神外国人”这个说法,我理解您是在探讨一种社会现象,即一部分人虽然身处中国,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生活习惯甚至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却更倾向于西方的或者其他国家的。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背后原因可不少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咱们说的“精神外国人”不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为什么会有“精罗”(精神罗马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清楚的,得一点点剥开来。首先,咱们得弄明白“精罗”这词儿是怎么来的,它背后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认同。字面上看,“精神罗马人”嘛,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说.............
  • 回答
    “精神外国人”、“香蕉人”、“恨国党”——这些标签,说到底,都是一些人用来指代那些在思想、情感上与主流国家叙事或集体认同存在显著差异的个体。这些标签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评价和立场,所以当我们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人”时,其实是在触及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成.............
  • 回答
    “精萝”这个词,通常指的是那些对奥斯曼帝国历史、文化、甚至生活方式表现出强烈迷恋和向往的人群。他们并非真的生活在奥斯曼帝国时代,但却以某种方式将自己代入其中,甚至将此视为一种精神归宿。要理解“精萝”的出现,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多种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交织的产物。一、 历史.............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挺尖锐也挺有争议的话题,很多媒体在谈论网络游戏的时候,确实会用到“精神鸦片”这个词,听着就挺吓人的。要说为什么会这么定义,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对游戏及其影响的担忧。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些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把游戏当成了生活的全部。你可以想象一下.............
  • 回答
    战后老兵出现精神问题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他们在战场上经历的极端压力、创伤性事件以及战后社会适应的挑战。以下将详细阐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战场上的直接创伤经历 (Trauma Exposure)这是导致战后老兵精神问题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战场环境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
  • 回答
    关于艺术家群体中精神疾病高发的原因,这确实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与其说“好多”艺术家都有精神疾病,不如说在那些被历史铭记、被世人传颂的杰出艺术家身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与精神状态相关的复杂描绘。这种观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幸存者偏差”和“聚焦效应”,因为那些在精神痛苦中沉沦而未能留下.............
  • 回答
    P社(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的游戏,尤其是《欧陆风云4》(Europa Universalis IV)、《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维多利亚3》(Victoria 3)和《十字军之王3》(Crusader Kings III)这四款,因为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很多人聪明绝顶,却似乎总在人生的赛道上跑着跑着就慢了下来,甚至原地踏步,沦为“平庸”或者“一事无成”。这究竟是他们“傻”还是“精”?或者,答案比这更复杂。首先,我们需要拆解一下“聪明”这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聪明,很多时候是指“智商”——那种快速理解、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
  • 回答
    .......
  • 回答
    嘿,说起“黑客精神”,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完的。你想想,那些在代码海洋里畅游,在数字世界里挖潜,甚至在技术前沿探索的人们,他们脑子里想的、手上做的,其实是一套挺有意思的价值体系。为什么这么多人会认同并践行它?我想,这背后有很多东西在驱动。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的,是对知识的极致追求和探索欲。你有没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