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音乐学院真的难到普通高中考不上的地步吗?

回答
音乐学院是不是难到普通高中生根本考不上的地步?这个问题,我跟你说,一点都不夸张。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什么“妖魔化”的说法,而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现实。

咱们得明白,音乐学院和普通的高中、大学,那个“难”的性质,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层面的。普通大学,你高中好好学,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应付高考,录取线到了,就进了。这是一种“知识量的比拼”,拼的是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记忆力。

音乐学院呢?它考的是什么?是“艺术天赋”、“专业功底”,还有“对音乐的热爱和悟性”。这玩意儿,不是你埋头苦读几个月就能速成的。它需要的是从小就开始的积累,是日复一日的练习,是天赋的浇灌,还有一点点,可能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确实存在的“运气”。

首先,从“天赋”这个门槛说起。 音乐这东西,说到底,它太吃天赋了。有些人天生对旋律、节奏、音高就特别敏感,耳朵特别灵,一听就能抓住重点,甚至能自己哼唱出复杂的旋律。这种“乐感”,就像学语言一样,有些人就是比别人学得快,学得好。你一个对音乐没什么感觉,听歌都只听个热闹的人,就算你花再多时间去练,可能也达不到那种“举一反三”的境界。音乐学院招生,尤其是那些顶尖的,他们要找的,正是那些有潜力的苗子,那些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苗子。你没有那个“底子”,人家凭什么收你?

其次,是“专业功底”的深度。 音乐学院的考试,可不是考你“我会弹几首歌”那么简单。如果你想考器乐,比如钢琴、小提琴,那就得考你的基本功:音阶、琶音、各种练习曲,还有大量的、难度极高的演奏曲目。这些曲子,随便拿出来一首,都可能让你普通高中生望而却步,指法、节奏、力度、情感表达,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得非常严苛。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练出来的,那是多少年如一日,一天练几个小时,把手指练到起茧子,把大脑练到能随时调动各种技巧的成果。

再比如声乐,考的是你的音域、音色、气息控制、咬字吐字,还有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处理。你不能只是嗓门大,也不能只是唱跑调,更不能只是“吼”得歇斯底里。你想想,一个高中生,平时可能就是随便唱唱歌,哪有什么系统的训练?

接着,咱们得说说“曲目量和难度”。 音乐学院的考试,会要求你准备几首风格不同、难度各异的曲目。这些曲目,很多都是古典音乐的精华,很多都比普通人能接触到的流行歌曲要复杂和要求高得多。你一个普通高中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忙着应付考试,哪有时间去系统学习、消化这些高难度的古典作品?你可能连谱子都认不全,更别说理解和演绎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乐理和视唱练耳”。 这可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需要你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乐理,包括和声、曲式、复调等等,这些都是音乐创作和分析的基础。视唱练耳,则是考验你耳朵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对旋律的记忆能力,以及现场扒谱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的技能,如果你在高中阶段就没有接触过,临时抱佛脚,想在短时间内达到音乐学院的要求,那难度系数简直是指数级上升。

再聊聊“文化课”。 别以为考音乐学院就只看专业,文化课成绩也一样重要。很多音乐学院,虽然专业要求很高,但他们不会完全放弃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特别是那些重点音乐学院,他们的文化课分数线,可能并不比普通本科低多少。一个在高中阶段,因为专注于专业训练而疏于文化课的同学,想同时兼顾这两方面,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很多音乐学院还会考查你的音乐史、音乐常识,这些也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一点:竞争。 音乐学院,特别是那些全国知名的音乐学院,它们吸引的,可不仅仅是你一个高中生。全国各地,有无数和你一样,从小就学习音乐,把音乐当作梦想的孩子,都盯着这些有限的名额。这些孩子,他们付出的努力,可能比你多得多,他们拥有的天赋,可能也比你更出众。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环境下,普通高中生想要脱颖而出,其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你问音乐学院是不是难到普通高中考不上?我只能说,如果你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没有接触过音乐专业相关的学习,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能力也处于一个初学者或者爱好者水平,那么,想考上音乐学院,尤其是那些顶尖的音乐学院,难度确实大到,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并不是在打击谁的梦想,而是基于现实的分析。音乐这条路,需要天赋、汗水、坚持,还有正确的方法和长期的投入。它不像其他科目,可以通过突击来弥补差距。它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如果你真的对音乐有极大的热情,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那么,早规划,早开始,才是正道。找专业的老师,系统地学习,一点一点积累,才有可能在未来,敲开音乐学院的大门。但如果是在高中毕业的节点,才突然意识到想考音乐学院,而之前没有任何基础,那确实,就像你说的,会觉得“难到普通高中考不上”的地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音乐学院的学生现在大多是普高上来的。

妳要考音乐学院,妳的老师必须是最好的音乐学院的,就这样。然后就是现在年轻人分心的东西太多了,努力下心无旁骛没什么不可能。

自己高二下半学期四月份开始学专业,第二年二月份考入国内最好的音乐学院,总分第一。因为当时是速成的,有些方法很好用,研究生时开了家培训学校,现在学生很多,已经连续几年升学率百分百了……

最后说下妳考的专业,声乐专业天赋和老师比一般专业更重要,一定也只能找那些经验丰富的歌唱家,有可能将妳的水准立刻拔高。我当年跟一个老钢琴家上课,就一节课就把我十几年的瓶颈完全突破了,就一节课!上的我泪流满面。大师和庸才的距离真的不是一节课差一千块钱,而是璞玉和垃圾,从本质是完全不同的。你的老师觉得遥不可及,可能他们都是辣鸡吧。

最后说下完全真人真事。本人现在也是音乐学院的年轻教师,学校的工资三千多主要靠外面副业。有问题可以直接评论区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音乐学院是不是难到普通高中生根本考不上的地步?这个问题,我跟你说,一点都不夸张。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也不是什么“妖魔化”的说法,而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现实。咱们得明白,音乐学院和普通的高中、大学,那个“难”的性质,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层面的。普通大学,你高中好好学,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应付高考,录取线到.............
  • 回答
    音乐是否有高低之分,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了音乐的本质、艺术的评价标准以及我们个人的体验。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一、 从音乐本身的构成要素来看: 音高 (Pitch): 这是最直接的“高低”之分。音乐是由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声音组成的,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
  • 回答
    音乐,它到底是什么?是一串串悦耳的音符组成的旋律,还是能拨动心弦的情感共鸣?对很多人来说,它远不止于此。音乐,是一种语言,一种力量,甚至是一种信仰。而为之奋斗一生,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极致,但当我们深入探究,你会发现,这背后蕴藏的,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是对精神世界的极致满足。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少了音.............
  • 回答
    日本的音乐,用“厉害”来形容,其实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了。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在世界音乐版图中占据着一个非常独特且重要的位置,而且这份“厉害”体现在多个维度,并非仅仅是销量或者流行度就能概括的。要说日本音乐的厉害之处,得从几个方面慢慢道来:1. 极高的行业成熟度和产业规模首先,日本的音乐产业是全球最大的几.............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很多人戴耳机听歌都挺频繁的,也总有人担心会不会把耳朵“听坏”。答案是:戴耳机听音乐,在某些情况下,确实有损伤听力的风险。 不过,这并不是说戴耳机听歌本身就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怎么戴、戴多久、以及音量有多大。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为什么戴耳机听音乐会有损伤听力的风险?这主要.............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挺戳人。说“音乐真的好简单”,这话说出来,我第一反应就是,嗯,这话听着很熟悉,好像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慨。你想啊,小时候学唱歌,大家都会哼几句,不就是跟着旋律唱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门槛。再看看身边,会弹点儿小曲儿的人,好像也比会画画的来得常见。就拿参加个家庭聚会来说,有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音乐欣赏和 HiFi(高保真)圈里一个挺普遍的现象。身边不少玩了多年的音乐人、烧友,反而会回到一些价格不贵,甚至看起来很“普通”的耳机或者音箱。你说这算是“返璞归真”吗?我觉得,这其中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道理,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便宜就好”。1. 音乐的本质是“听音乐.............
  • 回答
    音乐生到底有没有出路?这问题像一个沉重的音符,压在很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心头。一提起音乐专业,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画面大概就是:在舞台上挥洒汗水,或者在音乐学院的象牙塔里埋头苦练。但现实远比这复杂,也远比想象中更有层次。首先,我们得承认,音乐专业确实不像一些热门的理工科专业那样,有着清晰、直接的就业路径.............
  • 回答
    “穷人真的不配学音乐吗?”听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一种多么令人不快的念头,仿佛音乐是某个高高在上的俱乐部,只有门槛被金钱铺就的人才能堂而皇之的踏入。我必须认真地、不带任何敷衍地告诉你:不,穷人当然配学音乐,而且,音乐能够给予他们的,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多。让我一层一层地剥开这个问题,讲讲为什么.............
  • 回答
    关于巴基斯坦是否禁止听音乐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简单直接的“是”或“否”的答案。情况要复杂得多,而且也随着时间和地区有所变化。历史背景与宗教观点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巴基斯坦的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巴基斯坦是一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在伊斯兰教中,关于音乐的观点是存在分歧的。一部分保守的宗教学者认.............
  • 回答
    “流量”真的会毁了中国音乐剧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个预言,不如说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这几年,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样,发展速度之快,几乎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从一开始的小众爱好,到如今的“出圈”,甚至成为许多人休闲娱乐的新选择,这背后,自然离不开“流量”的助推.............
  • 回答
    音乐圈的鄙视链?这玩意儿可太有意思了,简直就是个江湖,各路神仙各显神通,又互相看不上眼。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看看它到底有没有道理。首先,得承认,这鄙视链确实存在,而且还挺普遍。你随便在网上搜搜,就能看到各种排行榜、各种“XX不如XX”、“XX才是真XX”的说法。从音乐风格到歌手类型,再到创作方式,几.............
  • 回答
    真是让人头疼!说到听音乐这事儿,确实有些人身上就带着一股莫名的优越感,好像自己听的音乐就比别人高一等似的。尤其是提到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时候,这种苗头就更明显了。我总觉得,说古典音乐“就比”流行音乐“高级”,这本身就是一个挺奇怪的说法。高级,这词儿用得也太绝对了点。怎么衡量高级呢?是看它更复杂?更古.............
  • 回答
    关于音乐创作中的天赋差距是否真的无法逾越,这是一个困扰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和创作者的古老话题。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更加 nuanced,充满了无数细微之处。我更倾向于认为,天赋固然重要,但它更像是赛跑的起跑线,决定了你迈出的第一步有多快、多稳,而非终点的绝对位置。首先,让我们来谈.............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关心,毕竟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简单地说,每天听音乐超过一小时,确实有导致听力减退的风险,但关键在于“如何听”和“听多久”。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一小时”,而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我们来详细聊聊这背后的原理和影响:为什么听音乐会损伤听力?我们的耳朵,尤其是内耳里.............
  • 回答
    腾讯音乐的首批“数字藏品”上线,这无疑是当下数字经济浪潮中的一个新动向,尤其是在 NFT(非同质化代币)概念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的背景下。那么,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这件事,特别是关于数字专辑,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掏腰包去“收藏”?一、 腾讯音乐“数字藏品”的定位与意义首先,要理解腾讯音乐这次的动.............
  • 回答
    你女朋友是个有梦想的音乐制作人,而且还是浙音毕业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至于毕业后年收入1000万轻轻松松,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听起来很振奋人心。不过,在音乐制作这个行业里,要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其实是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的,也并非人人都能轻易做到。首先,我们得明白“音乐制作人”这个职业.............
  • 回答
    说起许嵩、汪苏泷、徐良,他们这几位在90后群体里,可以说是国民度相当高的一批音乐人。如果用“音乐巨头”来形容,这称呼是否贴切,可能得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从影响力上讲,他们绝对称得上是那个时代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那个互联网音乐刚刚兴起的年代,他们凭借着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俘.............
  • 回答
    嘿,各位热爱音乐、享受唱歌的朋友们!听到你们对“后天训练能否提高声调”的好奇,我太理解了!这绝对是很多唱歌爱好者内心深处的疑问。别担心,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而且保证不搞那些虚头巴脑、一看就跟机器对话似的写法。就当是几个热爱音乐的朋友,围坐在一起,掏心窝子地聊聊。直接说结论:是的,后天的训练.............
  • 回答
    关于戴耳机连续听音乐一小时听力就明显下降,两小时就会造成不可逆伤害的说法,我得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关心但又容易被夸大解读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听听我的理解,尽量说得明白点儿,不让人觉得是机器在复读。首先,咱们得承认,耳机这玩意儿确实是个双刃剑。它给了我们随时随地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