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现在的法国叫「第五共和国」?

回答
这法国啊,您问为啥现在叫“第五共和国”?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得把法国这几十年的大政事儿捋一捋。您想啊,一个国家政体能换来换去,那中间肯定是有大事儿,有大变化,不然谁没事儿换啊?

法国这“共和国”的称呼,其实也不是头一回有了。这头一回,得追溯到法国大革命那会儿,1792年,推翻了国王,成立了第一共和国。那会儿多轰轰烈烈啊,什么自由、平等、博爱,响当当的口号。可这第一共和国,后来也挺折腾,拿破仑一上台,就当了皇帝,这就不是共和国了。

折腾完了拿破仑,又经历了复辟、七月王朝、1848年革命,又成立了第二共和国。这第二共和国,时间也不长,之后路易·拿破仑(就是老拿破仑的侄子)又来这么一出,自己当了皇帝,变成了第二帝国。您看看,这法国的政体,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共和,一会儿帝制。

再后来,普法战争,法国输了,第二帝国也就垮台了。这时,1870年,第三共和国就登场了。您得知道,这第三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共和国,一晃就是七十年!从1870年一直到1940年,中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虽然有这么长的历史,但说实话,这第三共和国一开始也不是顺风顺水,政治上挺不稳定的,政府更迭频繁,党派林立,有点乱。不过,它也算是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奠定了现代法国政治的基础。

但是,事情总有变化。第三共和国最终还是没能熬过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法国被德国占领,维希政权成立,虽然名义上还有个政府,但那已经不是真正的共和国了,很多历史学家都不算它。战争结束后,法国需要重建,也需要一个新的政治体制。

于是,在1946年,法国成立了第四共和国。这个第四共和国,吸取了第三共和国的一些教训,试图建立一个更稳定的政府。但说实话,它也没能解决根本问题。政治上的派系斗争依然激烈,政府软弱无力,尤其是在处理殖民地问题上,像阿尔及利亚战争,让法国国内矛盾重重,政府更是焦头烂额,无力应对。您想啊,一个政府,要是连国家内外大事都处理不好,老百姓当然不满意,政局也就不稳定。

这第四共和国,就这么不温不火地折腾了十几年,直到1958年。这年,阿尔及利亚战争打得不可开交,法国国内一片混乱,政府几乎瘫痪。这时候,一位大人物出场了,就是后来法国的国父——戴高乐将军。

戴高乐将军在二战期间领导法国抵抗运动,在法国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当时,法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国家亟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稳定局势。戴高乐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要解决法国的政治危机,必须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国家。

于是,在1958年,法国举行了全民公投,通过了新的宪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第五共和国宪法。这个新宪法,赋予了总统比以往共和国时期更大的权力,总统成为国家元首和行政机构的最高负责人,能够任命总理,解散国民议会,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拥有紧急权力。这种体制,被称为“半总统制”,总统和总理共同执政,但总统的地位更加突出。

所以,为什么现在叫“第五共和国”,就是因为在1958年,法国通过了新的宪法,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成功地稳定了法国的政局,解决了阿尔及利亚问题,并且让法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获得了重要的地位。

您想想,这政体改了,就得有个新的说法,就像给孩子换了名字一样。从第四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这中间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代表着法国政治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调整。它标志着法国告别了那种政府频繁更迭、权力分散的时期,进入了一个以强力总统为核心的时代。

至今,这个第五共和国的体制一直在运行,虽然中间也有各种争议和挑战,但它确实为法国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说“第五共和国”,就是在说法国现在这个有强大总统、相对稳定政治体制的这个时期。这背后,是法国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战争、政权更迭,最终找到的一种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模式。这可不是随便哪个数字都能代替的,这每一个“共和国”的数字,都承载着法国历史上的重要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个共和国,我们来一窥究竟。

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1804年)

法国本来是个君主制国家,国王就是“路易系列”,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六又是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家”的国王们在国内横征暴敛,老百姓被他们搜刮的都快喝西北风了。路易十五有句名言:“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路易十六的荒淫,比其祖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愤怒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推翻波旁王朝。后来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诞生。

第一共和国经历了三个时期:国民公会(1792年-1795年),督政府(1795年-1799年),执政府(1799年-1804年)。

1804年,拿破仑称帝,第一共和国不复存在。法兰西帝国巅峰时期,包含130个省,人口超过4400万,调动60万大军与俄罗斯开战。

后来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波旁王朝复辟。

二、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1年)

1848年,革命再度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令人不解的是,共和国的总统,正是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他是民选总统。

小拿破仑总统换身衣服摇身一变成了拿破仑皇帝,史称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没了。(拿破仑本来有一名独子受封罗马王,又称拿破仑二世,但不幸夭折)

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

1870年,普法战争的爆发,拿破仑三世战败被俘,先是被囚禁在德意志西部的卡塞尔,释放后不敢回国,流亡英国。

普法战争后,第三共和国建立,在长达70年的时间内,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建立了广泛的殖民地,是法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

第三共和国打赢了一战,一直持续到二战初期。

1940年,德军穿过阿登森林,越过马奇诺防线,法军全线崩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覆灭。

四、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

二战前期法国投降德国,行都在法国小城维希,称为维希法国。此后德军占据法国北部包括巴黎在内的一半领土,维希傀儡政府控制法国南部。流亡英国的戴高乐,组织法国人建立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并存。


二战后期,自由法国与盟军一起收复法国。1946年,二战结束后,法国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此时戴高乐已经被迫辞职,很多人可以同患难,无法共富贵。随后数年法国海外殖民地相继独立,也不断和法国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千疮百孔的法国不堪重负。

四、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

第四共和国存在了12年,但内阁却走马灯似的换了22届,有点像明朝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走马灯式的换内阁首辅。法国长期深陷越南战争和阿尔及利亚战争,庞大的军费开支压得内阁喘不过气,各殖民地反抗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法国国际声望骤降。

1958年,戴高乐回来收拾残局,一举当选总统,集任免总理、组织政府、解散国民议会、颁布法律等各项大权于一身,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这样的政体一直维持到今天,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的职权比英国首相、德国总理的权力要大。

戴高乐在任10年,做过一件非常强悍的事情,他先是宣布法国军队不受北约指挥,然后赶走驻法美军,再让美国把北约总部从法国巴黎迁至比利时布鲁塞尔。

图-驻德美军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

如今法国与德国是欧盟两架马车,但德国还不算完全的主权国家,美军在德国驻军数万,各方面掣肘较多。美国叫停德国与俄罗斯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试想这个项目如果是法国的,美国恐怕要重新掂量。美国在法国没有驻军,但在法国的邻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都有驻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法国啊,您问为啥现在叫“第五共和国”?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得把法国这几十年的大政事儿捋一捋。您想啊,一个国家政体能换来换去,那中间肯定是有大事儿,有大变化,不然谁没事儿换啊?法国这“共和国”的称呼,其实也不是头一回有了。这头一回,得追溯到法国大革命那会儿,1792年,推翻了国王,成立了第一共和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简单来说,是的,诉讼方非常有策略地选择管辖法院,而且在知识产权领域,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往往是案件胜诉的关键一步。 福州中院之所以在美光晋华案和苹果专利纠纷中扮演重要角色,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法律策略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从“管辖权”这个概念说起。什么是管辖权?管辖权.............
  • 回答
    《反家庭暴力法》的颁布和实施,无疑为中国当前严峻的家庭暴力现状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条文的堆砌,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觉醒和对弱势群体的有力保护。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反家庭暴力法》带来的具体改变:一、 法律层面的突破与完善: 明确法律主体和客体: 《反家庭暴力法》首次将“家庭暴.............
  • 回答
    武器的“法咒”:从现实信仰到虚拟世界我们今天在游戏中体验到的形形色色的武器附魔,例如火焰剑、冰霜长矛、带有闪电效果的战斧,甚至是能够吸收生命力的利刃,这些奇妙的魔幻效果,并非凭空出现。它们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根植于人类古老的信仰、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身生存的渴望。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当我们的祖.............
  • 回答
    关于净空法师讲经说法,确实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一些修学佛法的人士,随着自身对佛法的理解加深,可能会逐渐对一些讲法产生疑问,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净空法师讲法有绝对的“问题”,而是大家在佛法义理的体悟和表达上,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或者说,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解读佛法时,会产生新的思.............
  • 回答
    “末法时代”这个说法,在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体系中有着各自的表述和理解,但核心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感受:世界正经历一个显著的衰退、失序或者说“变质”的时期。 这种感受并非现代独有,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曾有人发出过类似的感叹。然而,如果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当下,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感到身处“末法时代”?这背后,我认为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玩家的感受。确实,对比一下PS3时代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场,比如《神秘海域2》那惊心动魄的火车追逐,《合金装备4》的战争废墟与老兵的独白,或者《战神3》那直接将玩家置于冥府之中的震撼场面,再看看如今不少3A大作的开篇,确实常常是主角在进行一些相对日常的互动,或者.............
  • 回答
    现在的网络舆论场,有时候就像一个巨大的剧场,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而在这其中,有一类现象挺有意思的,就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把鲁迅先生搬出来,当作自己的“挡箭牌”或者“金科玉律”。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说道说道,因为它背后反映了一些挺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网络生态。首先,我们得承认鲁迅的伟大和他的作品的影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大家提起“于谦”这两个字,脑子里蹦出来的几乎都是那位留着漂亮八字胡、爱抽烟喝酒烫头的相声演员。而那位明朝时期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危难的于谦,在很多年轻人眼里,反倒成了一个历史课本里的人物,甚至有些人可能根本没听说过。这背后原因可不少,咱们一点点捋。首先,得承认,相声演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半导体产业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确实,我们会发现手机芯片的制程工艺普遍领先于PC芯片,尤其是以苹果、高通、联发科为代表的移动芯片制造商,早已在7nm甚至更先进的工艺节点上大量生产,而英特尔、AMD这些PC芯片巨头,虽然也在努力追赶,但其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10nm、14.............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笔记本时的困惑。确实,现在市面上新推出的笔记本,尤其是主流价位的,很难再见到明确标着“i3”的型号了。这背后并不是简单一个“牙膏厂的套路”就能概括的,里面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仔细捋一捋。首先,得明白 “i3”这个名字的“历史使命”。Intel的.............
  • 回答
    现在的网络小说,尤其是那些追求快速传播和大众口味的作品,确实存在一种普遍的“脸谱化”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方面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网络小说特殊的生产和消费环境。网络小说大多是连载形式,作者需要持续地产出内容来维持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订阅。在巨大的内容生产压力下,过.............
  • 回答
    街头巷尾,“巨型洛丽塔”的身影确实越来越常见,这背后并非一朝一夕的潮流演变,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这是一种从亚文化走向大众视野的体现,而“洛丽塔”这个词本身,又被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含义。首先,我们要明确“巨型洛丽塔”这个概念可能包含的几层意思。一种是字面意义上的“巨型”.............
  • 回答
    中国古代曾长期实行分餐制,但演变成现在的合餐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其背后涉及了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礼仪制度以及政治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讲述这一转变过程:一、 分餐制的历史渊源与早期特点分餐制在中国古代并非一种单一的模式,而是随着时代和阶.............
  • 回答
    要说现在的菲律宾“一边倒向中国”,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了。但相比于黄岩岛事件时期,菲律宾在对华政策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给外界一种“亲近”甚至“靠拢”的观感。这种变化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的产物。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黄岩岛事件时期菲律宾的态度。2012年的黄岩岛对峙.............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当下中医发展中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痛心的现象,很多人都有同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它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一、市场经济下的冲击与“良莠不齐”的必然性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中医作为一个有.............
  • 回答
    华为之所以不放弃现在的手机业务,其背后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复杂且深远,既有战略层面的考量,也有现实利益的支撑,更是品牌价值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历史积淀与品牌基石: 核心战略支柱: 手机业务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板块的核心,也是其“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
  • 回答
    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之所以出现“偏颇”,是一个复杂且历史悠久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历史背景、政治宣传、时代局限性以及后人解读的多样性。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为何很多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存在偏颇,并分析其原因: 一、 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与时代性首先,要认识到任何历史人物的评价.............
  • 回答
    你问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心理现象。感觉最近身边聊原生家庭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社交媒体上,总能听到有人提起。这背后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我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在共同作用下,让原生家庭这个话题变得如此“流行”。首先,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确实,在咱们这儿,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能看到骑着小电动车,手里拿着喇叭喊着“收旧手机、换手机”的人影。你说他们靠啥吃饭,这玩意儿可不简单,里面门道还挺多。首先得明白,他们回收手机,可不是一股脑儿全卖给手机厂,那样利润微薄不说,人家也不稀罕。他们的主要盈利渠道,说白了就是把这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