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是在为于少保鸣不平?你以为你是在为无数英雄人物感到不值?不,你不是,你只是想以他们的名字来装逼而已,你并不是真的记住了,你只是用于少保的名号来让你自己觉得你与别人不一样
现在社会环境宽松,你可以说于谦老师是个相声演员,或者是老艺术家,但在于少保那个年代你拿于谦老师和于少保比,不亚于当着面挖人祖坟,这是可以让两个家族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你怎么敢,又怎么可以拿一个说相声的和一个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相提并论?
现在网上总有一种人,天天拿科学家,拿民族英雄,拿革命先烈和影视演员比,觉得人们只关注影视演员,不关注革命先烈,这些人,没有一个真的在铭记那些先辈,包括题主自己,你们只是拿先辈的名声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还是一层名叫自以为是的金粉
你要这么说,那:
你把现在中国所有搞三国史研究的老师绑一块儿,知名度可能也赶不上易中天;
你把现在中国所有搞明史研究的老师绑一块儿,知名度可能也赶不上当年明月;
你把现在中国所有搞清史研究的老师绑一块儿,知名度可能也赶不上于正。
顺便,你知道顾诚是谁吗?你去百度搜一下,显示是这样的:
百度都以为是你输入法错了,亲切的提醒你:亲,你是不是要搜知名诗人“顾城”?
问:你知道徐志摩吗?
点头,知道知道,他不是和林徽因还有陆小曼扯不清楚么……
问:那你知道陈梦家吗?
不知道,干嘛的?陈家洛我倒是知道。
最后,你知道商承祚、徐中舒、何炳棣、梁方仲、傅衣凌吗?
将军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不是娱乐大众;学者的职责是以学术为天职,不是娱乐大众;戏子的职责是娱乐大众,所以,德云社的于谦知名度更高,何错之有?
大家的分工不同,决定了当代的受众不同。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那,做圣贤有什么用?不如作戏子去吧……
可是,有些人忘了,千秋万代之后的后人会一直记得,因为史书记得。
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最后一集,嘉靖和海瑞的对话
嘉靖:“似是而非。刘禹锡有诗云: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你嘴里说朕和裕王世子是大明朝的山,群臣百姓是大明王朝的江。江水滔滔拍山去,江和山又有什么关系。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凭你,读了些高头讲章,学了你家乡人一些理学讲义,就来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宪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座山还在啊?”
海瑞:“回陛下,都在。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于少保,在西湖边,在人心里,在史册里。
除了说明相声演员于谦他爹王老爷子没文化,其它什么也说明不了。
历史名人,有文化的都知道避开之。王老爷子估计是没啥文化的旗人,不知于少保,于太保是谁。
以后提问者也可给他的宠物猪叫努尔哈吃或爱新觉罗玄猾啥的。。。
听题主的口气,又要说什么世风日下,娱乐至上,忘恩负义,国将不国了。
这不是跟前几年流行一时的“将军墓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一个论调么?
而且,您经过调查了么?数据呢?怎么知道现在的人提起于谦,“总”会忘记于少保呢?
就说我,别人如果问起我,“你知道于谦么?”“怎么评价于谦?”我心里下意识地会想:哪个于谦?
再说了,如果真的有的人提起于谦,只想到于老师,那不是“忘记”了于少保,而是“不知道”于少保。
以前大家都知道抗击瓦剌的于谦,现在只知道说相声的于谦,那叫“忘记”,你要硬说是世风日下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回头想想,说相声的于谦火起来之前,有多少人知道抗击瓦剌的于谦?知道这个于谦的人,大部分还是拜《明朝那些事儿》所赐吧?
在《明朝那些事儿》火起来之前,又有多少人知道于少保呢?知道于少保的那些人,除了知道他领导了北京保卫战(这是中学历史课好好上了的),知道他写过一首咏石灰的诗(这是中学语文课好好上了的),还知道于少保的什么事呢?
没办法啊,同是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甚至关天培,就是比于谦知名度高啊。
这不能怪于老师,也不能怪广大群众,也不能怪政府不宣传,也不能怪媒体不报道。
历史上那么多民族英雄,政府宣传得过来么?就算宣传了,群众就一定能记得住么?
两弹元勋宣传得少吗?有多少人能全说出来?
前段时间凉山火灾牺牲的烈士,当时宣传的少么?这才过了几天,有多少人能说出来这些烈士的名字?
不能怪政府不重视,不能怪群众健忘,不能说社会风气浮躁……娱乐体育明星,就是比英雄国士更容易被记住,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真理”啊。
不信你问问美国人,有多少人能把美国的国父们都说出来?
不信你问问日本人,有多少人能把明治元勋们都说出来?
说回于谦的事。当代名人和历史名人重名了,人们首先想起来当代的名人,这不是很正常的事么?至于上纲上线么?
而且说句不恭的话,可能正是因为说相声的于老师火了,才让更多的人知道,历史上还有一位抗击外敌的于少保吧?
这,也算于老师除了传播快乐外,为爱国主义教育做的一点微末的贡献吧……
我知道四个张亮
一个是麻辣烫的创始人
一个是模特
一个是我堂哥
一个是知乎上一个比较出名的漫画答主。
然后呢,有一天我和一个同学出去玩,聊着聊着,他饿了,他说:不如我们去吃“张亮”吧。
请问,此时他说的张亮是指什么?
A:麻辣烫
B:模特
C:知乎上的答主
D:我堂哥
于是我们一边吃一边聊,他最近情场失意,对我诉苦说:“叹……现在女生都喜欢追星,就像我女神吧,就喜欢看张亮。”
请问,此时他说的张亮是指什么?
A:麻辣烫
B:模特
C:知乎上的答主
D:我堂哥
吃完后天气已晚,我们道别,然后我就回家了,然后看见婶婶坐在沙发上,在和我妈聊天,婶婶看见我后起身说:“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给张亮做饭了。”
请问,此时他说的张亮是指什么?
A:麻辣烫
B:模特
C:知乎上的答主
D:我堂哥
大家看见了吧,我们会根据交流对象的不同,周围环境的不同,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来自动检索和当下语境,或者和日常生活熟悉度更贴近的的选项。
于谦这个也一样,你要是在生活中听到有人问:“于谦是谁?” 和你在历史考试卷上看到“于谦是谁?”正常人就会答出两个不同的答案。
就好像大家都知道我同学女神喜欢的是哪个张亮。
当然是我堂哥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