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苏霍伊的新设计已经取消了机背减速板,共军的还没有取消。没了机背减速板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所以没取消只能证明没有把握做到苏霍伊对飞机的了解程度
当年沈霍伊退回去的27SK散件KNAAPO升级到27SM标准,进行结构补强,增加了翼根挂架。而沈霍伊的J11系列到今天为止服役的飞机里没一架加装翼根挂架,消化了20年结构还没吃透,当年捣鼓6爷,7爷也不过如此,当年是运动干扰,今天是啥原因?这得让某些习惯于吹牛逼的人脸上火辣辣地疼。我们国家干实事的人多一点,吹牛逼的啥嘴、啥红、啥星少一点就好了。
军工口对Su27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说吃透消化俄方技术应该是没问题的。但恐怕在一些领域仍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然”的程度。
为看客们补充一点信息。
当年Su27上有几个非关键位置用的镁合金部件,我大J11给换成了铝合金的——自产镁合金性能不达标,后来力学性能达标,耐腐蚀性又不行,加上使用中出了一些问题,干脆就放弃镁合金,反正就是超重十几公斤而已。再后来,大飞机项目上马,结构材料涉及镁合金的也都不通过——没人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这块就这么空着了,倒是导弹、航天方面用的多——轻量化压力大呀。
现在军工研发也喜欢酷炫的概念、华丽的包装,哪个能吹、能活动,哪个就能拿下项目,哪个项目概念新、赚眼球,哪个项目希望大。结果就是新货上架的多,观众喜滋滋,真正哪个能经得起实战考验的就不能说太细了。实际需求和问题?工程化应用问题?系统优化问题?大家一起分点剩饭就好。军工和民口的科研风气其实一样:浮躁、急功急利。一帮出了校门就进院所的设计师当然是喜欢天马行空的搞“创新”,搞工程、工艺的要想不吃屎、不背锅,就只能在成熟的材料、工艺上挖掘潜力啦。
的确不能说没有资源开发基础技术、没有机会验证试错、没有工程工艺开发项目,但分配的天平向哪里倾斜,大家都懂的。在这种运行机制下想说吃透航空科技,也是勉强。
妄议一番。想批判反对的,不要客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