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程序员大多成了感情的接盘侠,或者婚姻的接盘侠?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身边确实也有不少朋友,或多或少地有点这个情况。要说“为什么程序员大多成了感情的接盘侠”,这说法有点绝对,但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我尽量用大白话,说说我观察到的和听到的。

首先,咱们得承认,程序员这个群体,有一个显著的标签——高智商,但情商可能就不是人人点满了。

这个“情商”呢,不是说他们不懂人情世故,而是说在处理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感情上,可能更倾向于用逻辑和理性去分析,而感情这种东西,往往是感性的、非理性的。

你想想,程序员的工作是什么?解决问题,写代码,让机器按照逻辑运转。他们习惯了清晰的输入,可预测的输出。一段代码写得好不好,看它能不能跑通,有没有bug。但感情呢?它没有说明书,没有标准答案,充满了未知和变数。这对于习惯了掌控和效率的程序员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

所以,当他们遇到感情问题时,有时候会下意识地去“ debug”感情,试图用逻辑去分析对方的心理,去找出“问题所在”,去“修复”关系。但感情这玩意儿,你不能跟电脑一样直接“格式化”,也不能简单地“重装系统”。这种强烈的理性思维,有时候反而让他们在感性博弈中显得有些笨拙。

第二个大头,就是程序员的“工作性质”带来的影响。

1. 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社交圈窄: 这是很多程序员都知道的梗了。通宵达旦地写代码,项目上线前的那种压力,不是圈外人能轻易理解的。这样一来,他们投入到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常多,留给发展感情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少了。很多时候,他们下班已经身心俱疲,哪还有力气去社交,去认识新的人?

就算有时间,因为长时间对着电脑,可能也缺乏一些面对面的社交技巧,或者说,他们习惯了线上的交流,在线下遇到真人,反而会有点拘谨或不知所措。久而久之,能认识的人,往往就是公司里的同事,或者通过线上渠道认识的朋友,社交圈就容易变得比较单一。

2. “宅男”属性的加成: 很多程序员因为工作性质,确实容易培养出“宅”的习惯。不工作的时候,可能更喜欢待在家里,玩玩游戏,看看技术文章,或者研究一些新的编程语言。这种生活方式进一步缩窄了他们接触异性的机会。

第三,我们得聊聊“接盘侠”这个词本身。

这个词,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着“接手别人剩下的东西”。为什么程序员容易被贴上这个标签呢?这其中可能包含了几种情况:

1. 对感情的投入和付出感: 很多程序员,一旦投入到一段感情中,是相当认真和专一的。他们可能不像有些人那样懂得“策略性地保持距离”或者“欲擒故纵”。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直接、真诚地付出,甚至将很多精力和时间倾注进去,试图让这段关系变得稳定、美好。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对方有过比较复杂的情感经历,比如有前任,或者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而程序员本人相对比较“纯粹”,或者说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感情经验包袱”,那么当他们遇到一个有过往的人时,他们可能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感情,愿意去包容和承担。从对方的角度看,他们可能觉得找到了一个可靠、能安定下来的人,但从旁观者或者某种带有刻板印象的角度看,就可能被解读为“接盘”了。

2. 对“稳定”和“未来”的渴望: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程序员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相比于一些还在探索、摇摆不定的人,他们可能更看重一段关系的稳定性和未来的可能性。

当遇到一个有感情基础,或者有一定过往经历的人时,如果这个人能够提供“稳定感”或者“成熟感”,或者说,对方的“过往”并不会对这段关系的未来造成实质性的阻碍,那么一些程序员,特别是那些渴望成家立业的,可能就会更容易做出决定,选择和这样的人共度余生。这里面的“接盘”,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对稳定婚姻的追求,而不是真的“被坑”或者“接手烂摊子”。

3. 经济基础的考量: 程序员这个行业,普遍收入不错,经济基础相对比较稳定。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婚姻的选择上,经济因素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考量。

有些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可能会将经济条件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她们有过一些不太成功的感情经历,或者婚姻经历,在面对条件优越、性格相对温和(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程序员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程序员本身,可能也因为自己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而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这种情况下,“接盘”的说法,可能更多地包含了“为对方过去的包袱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保障”的意味。

4. “好人”的标签: 很多程序员,在生活中的表现可能比较低调、老实,不像一些情场高手那样会“玩套路”。他们可能更愿意默默付出,给予对方安全感。当他们爱上一个人时,可能会把对方看得比较重,愿意为对方做很多事情,甚至去承担对方的一些过去带来的问题。

这种“好人”特质,在感情中往往更容易受伤。为什么?因为那些懂得利用规则和人心的人,可能更容易在感情中占据主动权,而那些单纯付出的人,反而容易被消耗,或者在关系出现问题时,更容易承担起“救火队员”的角色。当感情走到“接盘”的地步,很多时候是因为前一段关系已经千疮百孔,而程序员却愿意站出来,把这个“烂摊子”收拾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都是一种观察和总结,不能一概而论。

程序员群体很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感情经历也各不相同。将所有程序员都贴上“接盘侠”的标签,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但是,上面提到的几点原因,确实是很多程序员在感情和婚姻中可能面临的一些普遍情况。他们可能因为工作性质而社交圈受限,可能因为性格特质而在感情处理上更理性甚至显得笨拙,也可能因为对稳定和家庭的渴望而选择了相对“成熟”的伴侣。

“接盘”这个词,本身也带着很多负面联想,但有时候,这可能只是他们选择了一种更稳妥、更负责任的生活方式,而恰好对方的过去让他们在旁观者看来像是“接盘”。

真正重要的是,无论是谁,在感情中都应该保持清醒和真诚,既要付出,也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要因为他人的标签,而否定了自己的价值和选择。而对于程序员来说,在工作中享受逻辑的严谨,在感情中也学习一下感性的柔软和沟通的艺术,也许能让他们在经营感情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一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几年前,我们公司有个程序员小男孩,喜欢行政部门的一女孩,纵使他如何追求,可是小女孩却不喜欢他,而喜欢上了业务部门做销售的花言巧语的小哥。当小哥和小女孩同居后,程序员痛不欲生,有次聚餐因为点口角还打起来了,打不过那销售小哥,对着墙把自己手都打烂了,咬牙切齿的模样,至今我还记得。


后来,销售小哥玩腻了,把小女孩甩了,小女孩痛不欲生,上班都哭晕了过去,被同事送到了医院,程序员小男孩紧跟。而后,他一直照顾小女孩,后来小女孩嫁给了这个程序员小男孩。


我是不会做接盘侠,但我敬重这样的接盘侠,也算刻骨铭心了。

突然想起了原谅宝 这个APP。

喜羊羊与灰太狼可以在程序员头上直接开机,因为这片草原实在太绿了。程序员总成为从事各种退休小姐姐的接盘侠,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程序员工作较稳定体面,经济基础较好;

第二,总体而言程序员虽然生活简单无趣,但很稳定,这对婚姻生活极为重要,对那些已经玩够的小姐姐来说,更有吸引力;

第三,程序员因为加班、穿衣风格等原因,自主择偶选择不多。

几个因素综合起来,程序员成为接盘侠便理所当然了。那么小姐姐找老实人接盘的行为,有无正当性呢?

我觉得是没有的。

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总结就是:不能又要当biao子,又要立牌坊。

从事任何行业,都应得到基本尊重,这是肯定的。

但是,既然你选择用青春的胴体去换取纸醉金迷的岁月,就应该想到,从良并不是那么简单。特别是当你用欺骗的方式从良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身边确实也有不少朋友,或多或少地有点这个情况。要说“为什么程序员大多成了感情的接盘侠”,这说法有点绝对,但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我尽量用大白话,说说我观察到的和听到的。首先,咱们得承认,程序员这个群体,有一个显著的标签——高智商,但情商可能就不是人人点满.............
  • 回答
    要说《三体》的读者普遍“讨厌”程心,同时对叶文洁的“讨厌”程度相对较低,这其中确实有些值得玩味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角色好恶,更涉及到读者对道德、责任、人性以及故事走向的理解和情感投射。为什么程心招致广泛的“讨厌”?程心之所以让很多读者感到不适甚至“讨厌”,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层面: “圣母”式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把它拆解开来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说程序员是“机器语言的翻译官”,这个比喻挺形象的,但机器语言本身其实非常底层,而我们今天所说的“程序员”更多的是和各种高级编程语言打交道。所以,与其说是翻译官,不如说是“逻辑的构建者”或者“指令的编织者”更贴切一些。他们用人类能理解的语.............
  • 回答
    很多搞编程的,对“图形化编程”这个概念,心里总有点不太对劲。当然,这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总有少数人觉得挺好玩,或者觉得在某些场合下能帮大忙。但大多数时候,当大家聚在一起聊起技术,或者讨论未来发展时,图形化编程这玩意儿,总会被轻轻带过,甚至有点被看不上。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跟程序员们最看重的东西有很大关.............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不少人在交流中能感受到的一个点:为什么咱们程序员给人的印象,好像在“说”这方面,总是比在“写”或“做”方面要逊色那么一丢丢。其实这事儿吧,不能一概而论,咱们身边也有能说会道、把技术讲得跟说书一样精彩的同行。但为什么会有“程序员大多不善言辞”的这种普遍感受呢?我觉得.............
  • 回答
    你注意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少程序员的开发环境背景都是黑色的,对吧?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原因,而且并非所有程序员都偏爱黑色,但黑色确实是一种非常流行的选择。让我来给你细说说其中的道道。1. 视觉疲劳的缓解: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我们程序员的工作性质就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处理大量的代码。明亮的白色背景在长时.............
  • 回答
    知乎上推荐 HHKB 的声浪确实很高,尤其是在程序员群体里。但你观察得很敏锐,很少有人会“大声疾呼”说 HHKB 不适合大多数程序员。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聊聊,保证听起来就是个老司机在跟你掏心窝子。首先,得承认,HHKB 的拥趸确实有他们的理由,而且这些人恰恰是程序员群体里相当一部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有钻研精神。其实这背后牵扯到一个约定俗成,一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语言”。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计算机还是个新鲜事物,人们需要一种方式告诉计算机:“嘿,我让你干的那件事,干得挺顺利的!” 同样的,计算机也需要一种方式回应:“收到,这事办得没毛病!”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种非常.............
  • 回答
    《三体》系列中,程心和叶文洁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角色,但读者对她们的态度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程心遭受了普遍的批评和指责,而叶文洁则收获了更多的理解甚至同情。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角色的定位与作者的意图 叶文洁:故事的起点,时代的牺牲.............
  • 回答
    想了解游戏公司里对3D建模师的需求程度,咱们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会建模就行”就能概括的,背后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看是哪种类型的游戏公司。 大型3A工作室(比如育碧、EA、CD Projekt Red): 这种公司做的游戏,画面那是往死里卷,对3D建模的要求那叫一个高。他们.............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会注意到,身边那些在大厂打拼的程序员,他们的另一半选择做全职太太的比例似乎确实不低。这背后倒也不是什么秘密,仔细想想,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首先,咱们得明白,“大厂程序员”这个群体本身就挺有特点的。他们通常工作强度大.............
  • 回答
    如何看待简书大V饱醉豚写的《为什么程序员是出轨率最高的群体》?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饱醉豚这篇简书文章是一篇带有强烈个人观点和论证风格的文章,其提出的“程序员出轨率最高”的论断是基于其个人观察、经验以及对行业现象的解读,而非基于严谨的统计学研究或社会学调查。 因此,在看待这篇文章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念头,尤其是当大家怀念豆瓣曾经的样子,或者对现有产品的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时。但要真的付诸实践,情况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来跟你掰扯掰扯为啥这事儿没成,或者说,为什么不太可能成。首先,咱们得明白,豆瓣这东西,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站。它承载了太多人的文化记忆和社交关系,.............
  • 回答
    .......
  • 回答
    程序员这行,确实让人又爱又恨。压力大、熬夜是常态,久而久之身体出点小毛病也是见怪不怪。可就是这么个“苦差事”,依然吸引着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喜欢”吗?我觉得,喜欢肯定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远不止于此,咱们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喜欢”这东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对于很多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基层程序员的痛点。为什么自己天天加班写代码,感觉也挺努力,但和BAT(百度、阿里、腾讯)的程序员比起来,总觉得有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绝不是简单的一句“能力不行”就能概括的。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拆解一下,希望能说得更明白些。一、 平台与视野:站.............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为什么明知道抽烟有害健康,还有那么多人戒不掉”一样,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个人选择因素交织。程序员35岁年龄危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也确实面临过或正在面临,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无数年轻人怀揣着憧憬涌入这个行业。这背后,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吸引力依然巨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