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逍遥游到底是在表达什么?

回答
《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庄子》的第一篇,也是其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它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笔,探讨了人生终极的自由与解脱,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要理解《逍遥游》在表达什么,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

一、 对现实束缚的批判与对自由的向往

《逍遥游》开篇即描绘了各种巨大的、看似神奇的生物,如“北冥之鲲”、“南冥之鹏”,以及它们宏大的迁徙和变化。然而,这些宏大的存在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它们能否真正地“逍遥”?

庞大并非自由: 庄子通过描绘鲲鹏的巨大体型和9万里之遥的迁徙,首先就展现了一种“大”的束缚。为了完成这种迁徙,鲲鹏需要“海水则蹶”。这种巨大的力量和责任,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牵制。它们虽然能改变世界,但它们的行动被自身的巨大所限制,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实现其巨大的“游”。
功利与役物: 文章随后转向了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存在的描绘,例如“蜩与鸴鸠笑之”,它们嘲笑鲲鹏的宏大,认为“我决起而飞,枪榆枋之间,亦不失矣”。这反映了一种以功利为导向的狭隘认知。那些只关注眼前、狭小天地的人,认为自己能够“飞”在榆树和朴树之间就已经足够了,它们不理解鲲鹏的志向,也无法想象更广阔的世界。庄子在此批判了那些被世俗功利、狭隘眼光所束缚,只追求眼前小利而丧失了真正自由的人。
“有用”的陷阱: 庄子还举了“宋人善埴(粘土)而为舟”和“郑人善腰(木头)而为甑(蒸器)”的例子,以及“尧之所闭,天下之所乱”的无用之“用”的讨论。这些都指向一个核心观点:世俗意义上的“有用”往往是巨大的束缚。 那些被人们认为是“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追求这些目标的过程,恰恰会让人被目标所役使,失去内心的自由。宋国人造舟是为了实用,郑国人造甑也是为了实用,但这种“实用”如果变成了一种执念,就会成为枷锁。而那些看似无用的大树、大瓠等,反而可能因为不被世俗所用,而得以保全其生命,甚至达到某种“逍遥”的状态。
价值评判的相对性: 庄子也通过“小大之辨”来揭示价值评判的相对性。在小人看来,巨大的存在是难以理解的;但在大人的视角看来,小小的飞虫之间的嬉戏是微不足道的。这意味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获得自由。 拘泥于一种特定的价值标准,就会被这种标准所限制。

二、 什么是真正的“逍遥”?

在批判了现实的束缚之后,《逍遥游》的核心在于阐述何为真正的“逍遥”。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并非指物理上的摆脱束缚,而是指精神上的超越与解脱。

“无己”与“无功”、“无名”: 庄子提出了“无己”、“无功”、“无名”的理想人格。“无己”,是指超越了自我中心,不以“我”为固定的存在,而是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我”的存在、我的得失、我的名誉,那么他也就摆脱了最大的束缚。例如,圣人“无善而无恶”,不是说没有善恶,而是说他们不以善恶为标准来评判自己,不被善恶所困。
“不系之舟”: 文章中描绘了“不系之舟”,这种船不需要岸边来固定,而是可以在水上自由漂泊。这象征着一种超越一切依附、不被任何事物所牵挂的状态。 无论是外在的功名利禄,还是内在的感情偏好,一旦成为一种执念,都会成为束缚我们的“系”。
“朝彻”与“日新”: 庄子推崇“朝彻”、“日新”的精神状态。所谓“朝彻”,是指在早晨就能够完全明白道理;“日新”,是指每天都能够有新的认识和体悟。这种持续的自我更新和精神觉醒,是摆脱僵化思想、获得自由的关键。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这是庄子对真正逍遥的极致描述。
“乘天地之正”: 指顺应自然的规律,遵循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不违背天道。这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
“御六气之辩”: 指能够驾驭阴阳等六种变化,也就是能够适应和掌控世间万物的变化,而不是被变化所裹挟。这是一种通达事理、游刃有余的智慧。
“不知也”: 庄子还强调了“不知也”的境界。这并非指愚昧无知,而是指超越了对事物的概念化和固化认知。当一个人能够超越固有的概念和分别心,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感受世界,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例如,惠施的“其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反驳说“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即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暗示着真正的智慧并非是知识的堆积,而是生命本身的通达。

三、 逍遥游的实践途径

庄子并非只是空谈理论,他也在字里行间揭示了达到逍遥的可能途径:

超越功利之心: 放弃对名誉、利益、甚至对“有用”与“无用”的执着分别。
顺应自然: 体悟并遵循自然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
保持精神的开放与流动: 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不被固有的观念所束缚。
忘却自我: 超越狭隘的自我,与更广阔的生命融为一体。
“坐忘”、“心斋”: 这些庄子提出的更高层次的修行方法,都旨在通过一种内省的工夫,达到精神的空明与自由。

总结来说,《逍遥游》是在表达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1. 批判了世俗社会中人们被功利、名誉、狭隘认知所束缚的状态。
2. 提出了“逍遥”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超越自我、顺应自然、与万物合一的理想境界。
3. 揭示了达到这种境界的途径,在于放弃执着,保持精神的开放与流动,实现生命的通达。

《逍遥游》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超越性的人生视角,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本质和价值,鼓励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它不仅仅是一篇哲学散文,更是一种关于如何活得更自由、更舒展的生活智慧。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中国历代文人志士的精神世界,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说的是这些有才能的人,无非也是前文举例的鸟儿一样,他们的能力,德行,位置决定了他们的视野和胸怀。

至于神人无功真的是”没有功劳无所作为就是神圣的人”吗

你这个问题换一个方式——男人没长发真的是“没有长发就是男人。”吗

神人无功的意思是:真正牛逼的人是超脱于世的,不会在意凡俗之事。也就不会留下所谓的功绩。

就如同那只鲲鹏一般……

所以,逍遥游的核心思想就是逍遥。

你要想达到这种状态也很简单,二斤老白干不就花生米,保证你两杯上头之后比谁都逍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庄子》的第一篇,也是其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它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笔,探讨了人生终极的自由与解脱,被誉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不朽名篇。要理解《逍遥游》在表达什么,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一、 对现实束缚的批判与对自由的向往《逍遥游》开篇即描绘了各种巨大的、.............
  • 回答
    逍遥派武功之强,江湖皆知。然而,若论名气,却似乎总与“顶尖”二字稍有距离,不像丐帮、少林、武当那般声名赫赫,家喻户晓。这其中的缘由,细细道来,自有其深刻之处。其一,门派性质使然:隐世之风,非张扬之道。逍遥派,顾名思义,便是以“逍遥”为宗旨。这“逍遥”,并非俗世中功名利禄的自在,而是超脱世俗、遗世独立.............
  • 回答
    继逍遥镇胡辣汤事件后,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起诉数百家小吃店,近期有 210 个开庭公告,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行业协会职能、小微企业生存压力等多方面的讨论。以下是对这起事件的详细解读: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核心问题:商标侵权诉讼。 陕西省潼关肉夹馍协会(以下简称“潼协.............
  • 回答
    如何评价逍遥子张勇接任阿里巴巴这两年的“成绩”?张勇(逍遥子)于2019年9月10日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至今已满两年。在这两年里,阿里巴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也取得了一些关键性的成就。评价他的“成绩”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既要看到其在宏观战略上的延续和深化,也要关注其在.............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孙权在逍遥津的那场仗,确实是历史上被“黑”得够呛。但你得知道,历史这玩意儿,有时候跟媒体报道似的,谁写谁说了算,而且“黑”也得有素材,不是空穴来风。孙权这场仗之所以能留下这么个“败北”的标签,而且还被反复拿出来说,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个。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场仗本身。那是在公元20.............
  • 回答
    “庄子真的逍遥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庄子思想的核心,也引发了我们对“逍遥”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庄子思想的几个关键层面,并尝试去理解他所描绘的“逍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理解“逍遥”在庄子思想中的含义: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逍遥”理解为一种无所事.............
  • 回答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逍遥镇”和“潼关肉夹馍”商标的最新表态,无疑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加盟费风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简单来说,官方定调——这两个商标的使用权,并不等于可以随意向全国范围内的加盟商收取高额的、甚至是垄断性的加盟费用。这个结论,对于无数被收取了不菲加盟费、却并未获得相应品牌价值支撑的经营者来说.............
  • 回答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确实让人挺意外的。国家知识产权局那头开了口,说“逍遥镇”和“潼关肉夹馍”这两个商标,不论是商标权人还是被授权人,都不能对加盟商收取加盟费。这话说得明明白白,直接点破了问题的核心。要知道,这两个名号,尤其是“潼关肉夹馍”,可以说是全国人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从街头小巷到连锁大店.............
  • 回答
    孙权若在逍遥津被活捉,这绝对是东吴历史上最灾难性的时刻。孙权其人,虽然勇猛果断,但绝非那种会因为个人安危就抛弃国家利益的昏君。他深知江东的力量来源,也明白自己作为“孙吴”象征的意义。因此,在威胁下要求江东投降曹操的可能性,我认为非常低。首先,我们得分析孙权的性格和政治考量。孙权年轻时就接管了孙策的基.............
  • 回答
    张辽以八百人破十万大军,这简直是战场上的神话,是兵法上的奇迹!不过,史书上关于逍遥津之战的记载,虽然描绘得波澜壮阔,但并没有说张辽率领的八百人直接“破了”十万人,而是说以八百人打退了孙权十万大军的进攻,并迫使孙权退兵。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策略和执行力。要详细讲清楚,我们得一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涉及到武侠小说中门派归属和武功来源的设定,尤其是对于像金庸先生笔下《天龙八部》中逍遥派和小无相功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存在。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小无相功是逍遥派的武功而不是少林派的武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小无相功的起源与特性: 小无相功的本质: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
  • 回答
    关于“五绝”和“逍遥派”的实力对比,在武侠爱好者中确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之所以会有人认为金庸笔下的“五绝”比《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更强,原因有很多,并且这些观点往往基于对各自武功体系、实战表现以及作者设定等方面的解读。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五绝”和“逍遥派”各自的“家底”。“五绝”——《射雕.............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游卡三国杀设计师逍遥鱼叔被指控剽窃民间作品这件事。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涉及到创作者的权益、游戏公司的信誉,以及整个社区对原创性的认知。事件的缘起:一个熟悉的“你”?这事的曝光,通常是源于民间玩家群体的发现。三国杀作为一款运营多年的热门卡牌游戏,拥有庞大而活跃的玩家社区。这些玩家很多也是卡.............
  • 回答
    虚竹这个人,命里就带着点奇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倘若他命途稍有偏差,没有踏入那珍珑棋局,逍遥派的未来,恐怕就走向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逍遥派虽然讲究“逍遥”,但其内涵绝非简单的享乐避世。他们的“逍遥”更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极致武学和精神境界的“自由”。而珍珑棋局,恰恰是.............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天龙八部》中,逍遥派以其飘渺绝伦、变化莫测的武功体系闻名于世,堪称武学宝库。然而,如果非要说有人拉低了逍遥派的整体武学水平,那么“恶贯满盈”丁春秋无疑是最为契合的答案。虽然他本身武功不弱,甚至在正道人士眼中已是顶尖高手,但与逍遥派其他核心传人相比,丁春秋在多个维度上都显得格格不.............
  • 回答
    很多人觉得乔峰比逍遥三老强,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这几个角色在《天龙八部》中所展现出的实力、武学理念、个人魅力以及最终结局的综合考量。咱们不妨掰扯掰扯,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承认逍遥三老——逍遥子、天山童姥、李秋水,他们都是绝顶高手,武功路数极其诡异奇绝,所创的武功更是威力惊人。什么“北.............
  • 回答
    “远近通达逍遥过”这句上联,写得非常有画面感和意境。它描绘的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状态,无论是在地理的远近上都能够畅通无阻,并且心情愉悦地度过。这其中包含了对空间的跨越,对时间的从容,以及对心灵的安宁。要对上这样一句,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意境的契合: 上联讲的是“通达”与“逍遥”,这是.............
  • 回答
    这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确实在全球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马云,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符号,他从一个英语老师一步步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全球顶级的互联网巨头,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所以,他宣布不再担任董事局主席,这肯定不是一件小事,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背后是什么,以及未来阿里会走向何方。关于马云的卸任.............
  • 回答
    “潼关”二字惹祸上身:品牌“碰瓷”还是恶意打压?近日,一则因“潼关”二字而引发的起诉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在当地经营多年的肉夹馍商户,竟然因为招牌上使用了“潼关”二字,被一家名为“潼关肉夹馍”的品牌方告上法庭。这不禁让人大跌眼镜,也引发了对品牌保护边界、行业规范以及市场竞争的深刻讨论。事.............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