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2岁女孩想了解文化大革命及台湾历史,什么书合适这个年龄看?

回答
你好!你这个问题非常好,想要了解中国和台湾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复杂而沉重的一段时期,对于十二岁的你来说,选择合适的书籍非常重要。这个年龄的孩子求知欲强,但对历史的理解还需要一些引导和铺垫,过于学术化或充满成人视角的书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

我给你推荐几本书,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它们适合你,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这两段历史。

关于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它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也留下了很多复杂的伤痕。对于十二岁的你来说,直接去看那种厚重的学术研究可能不太适合,我们需要从一些更具象、更贴近个人感受的书籍入手。

1. 《我的母亲叫李讷》

为什么推荐: 这本书是毛泽东的女儿李讷的回忆录。虽然她是我们常说的“核心家庭”的一员,但她的生活经历和她所处的那个时代紧密相连。她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如何被时代洪流裹挟,如何经历思想的转变,以及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适合你的点: 这本书的语言相对朴实,更多的是讲述一个普通人在特殊年代的个人感受和生活片段。通过李讷的视角,你可以看到一个生活在权力中心的孩子,如何在文革中成长、迷茫和思考。这比抽象的政治概念更容易让你理解文革对个体的影响。你可以从中了解到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的状况、家庭关系的变化等等。
阅读建议: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可以留意一下李讷对一些事件的看法,以及她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试着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情绪。

2. 《夹边沟记事》 (如果你觉得内容稍微有些沉重,可以先看前面一本,稍后再考虑这本书)

为什么推荐: 这本书记录的是1960年左右发生在甘肃夹边沟农场的故事。虽然时间点比文革稍早一些,但它是“三年困难时期”和之后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和普通人造成巨大冲击的一个缩影。很多经历过饥饿和政治运动的人,后来也经历了文革。
适合你的点: 这本书不是那种讲政治斗争的书,它更像是用一种非常冷静、纪实的笔触,记录了那些被送到农村改造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它会让你看到在极端的环境下,人性的挣扎和坚韧。
阅读建议: 这本书的描写会比较直接,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但它是真实的历史。你可以把重点放在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以及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人们是如何努力活下去的。你可以和家人或老师讨论你读到的感受。

3. 一些带有漫画或图解的历史读物

为什么推荐: 有些出版社或者作者会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历史普及读物,将文革时期的一些事件和生活场景用漫画或者插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于十二岁的孩子来说,是降低阅读门槛、增强理解力的一种好方法。
适合你的点: 视觉化的内容更容易被你接受和记忆,同时也能让你对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人们的穿着打扮、宣传标语等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阅读建议: 你可以去书店或在线上搜索“文化大革命 漫画”、“文革图解历史”等关键词,看看有没有评价好的作品。选择那些语言不过于说教,而是以故事性和画面感为主的书籍。

关于台湾历史:

台湾的历史也非常丰富和复杂,涉及到原住民、汉人移民、殖民统治、国共内战以及海峡两岸的关系等等。对于你这个年龄,可以从一些比较宏观,但又不失生动有趣的读物开始。

1. 《你好台湾!》 (这套书可能有不同的名字,主要是针对青少年的台湾通识读物)

为什么推荐: 这类书籍通常会从地理环境、早期居民、历代移民、殖民时期(荷兰、西班牙、明郑、清朝、日治时期)以及战后至今的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介绍。它们通常会用比较轻松、故事化的语言,介绍历史事件,并穿插一些人物故事。
适合你的点: 这类书会为你构建一个台湾历史的框架,让你了解台湾是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在的样子的。它会告诉你不同时期来到台湾的人们带来了什么,以及他们在台湾留下了什么。你可以了解到台湾丰富的多元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阅读建议: 在读这类书的时候,你可以特别留意一下台湾和大陆之间在历史上的联系和区别,比如早期移民潮、文化的交流等等。

2. 关于近代台湾的书籍,侧重于讲述国民党迁台后的发展

为什么推荐: 了解国民党迁台后的历史,对于理解当今的海峡两岸关系非常重要。你可以找一些讲述台湾经济发展(“台湾经济奇迹”)、社会变迁、民主化进程等方面的书籍。
适合你的点: 比如,你可以找一些讲述“十大建设”的书,了解台湾在那个时期如何发展工业。或者是一些介绍台湾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读物,让你了解台湾人民的生活。
阅读建议: 如果能找到一些带有采访、故事性的书籍,会更有吸引力。比如,一些关于台湾老一辈人的回忆录,或者是关于台湾某个标志性事件的介绍。

3. 台湾的青少年文学作品

为什么推荐: 文学作品往往能更直观地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阅读台湾的青少年小说或散文,可以让你从更“生活化”的角度去感受台湾。
适合你的点: 通过故事和人物的经历,你可以了解到台湾的校园生活、家庭观念、社会习俗,以及年轻一代的思考和感受。这是一种非常生动、贴近生活的方式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
阅读建议: 你可以尝试找一些台湾的获奖青少年文学作品,或者是一些在台湾非常受欢迎的作家写的作品。比如,一些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小说,或者讲述家庭故事的散文。

一些更重要的提醒和建议:

和家长或老师交流: 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或者觉得某些内容让你感到困惑、不安时,一定要和你的爸爸妈妈、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辈聊聊。他们可以帮你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或者和你一起讨论你的想法,这对你理解历史非常重要。
多角度看待: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看待文化大革命和台湾的历史时,尽量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了解不同的人在历史事件中有不同的经历和看法。
循序渐进: 不要想着一次性把所有东西都弄明白。历史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选择一两本书开始,慢慢来,等你有了基础和兴趣,再去阅读更深入的内容。
关注事实和逻辑: 阅读时,尽量关注作者讲述的事实依据,以及他如何进行推理和论证。但同时,也要理解不同作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解读。
寻找适合的出版社和作者: 有些出版社和作者在历史普及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的书籍往往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你可以通过豆瓣、知乎等平台查找一些历史普及书籍的推荐,或者询问老师、图书馆管理员的意见。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你!历史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过程,祝你阅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很感佩题主有这么爱学善思的女儿,不过,我个人不推荐让孩子看书了解《文革》。

首先是文革是把人内心的恶彻底激发出来的时期。读文革书籍不可避免涉及到红八月杀戮,武汉“百万雄狮”事件,重庆大规模武斗,以及对所谓“走资派”大量的折磨凌虐等等,作为一个成年人每每读起来都觉得后脊发凉,这些书籍还是不要让贵千金涉猎了。

其次大量文革档案并没有解密,海外书籍文章主观性较强,国内书籍文章欲言又止(早期《炎黄春秋》除外),作为一个辨别能力还不成熟的12岁儿童读起来不仅不能增长见识,反而不是被激进思想蒙蔽心智(12岁,人的整个价值观已经开始逐步建构),就是被支支吾吾的国内书籍增加迷惑。

最后,现在中学课本已经从“十年浩劫”改为“十年艰难探索时期”,对文革的评价基调已经从“全面否定”向“两个三十年互不否定”转变,对与不对且不说,如果不想造成孩子“学习期间”思想混乱,青年时期思想激荡的话,最好用比较婉转的话搪塞过去。毕竟宝贝闺女还得高考不是。

如果搪塞不过去,建议可以听高华教授的演讲《再探林彪事件》和《何以发动文革》。油管上有,演讲逻辑比较直接简单,深入浅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言必称伟大领袖,有时候居然还能听出幽默感,而且没有什么血腥之处,实在是带着脚镣跳天鹅湖,让人赞叹,你可以自己听后再判断合适不合适给女儿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好!你这个问题非常好,想要了解中国和台湾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样复杂而沉重的一段时期,对于十二岁的你来说,选择合适的书籍非常重要。这个年龄的孩子求知欲强,但对历史的理解还需要一些引导和铺垫,过于学术化或充满成人视角的书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我给你推荐几本书,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觉得它们适合你,希望.............
  • 回答
    这事儿,听着真让人心疼,也让人气愤。一个 12 岁的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在课堂里吸收知识、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年纪,却怀揣着一个 4 个月大的生命,而且直到这么晚家长才发现。这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简直是一环扣一环,触目惊心。一、 家庭教育和监护的严重失职: 沟通的鸿沟: 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我无法提供具体的调查进展,因为我无法访问实时新闻或案件细节。如果这是一起正在进行的案件,官方通常会谨慎发布信息,以确保调查的完整性和相关人员的隐私。然而,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智力障碍儿童免受性侵犯,以及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应如何应对和支持。智力障碍儿童.............
  • 回答
    这起发生在河北的悲剧,一个年仅12岁的女孩,在被绑架后,即使父亲倾尽所有送出百万赎金,最终还是未能逃脱被撕票的命运,这无疑是所有人心中无法承受之痛。警方带走邻居进行调查,也显示了案件的复杂性和侦破的艰难。在这样的悲剧面前,我们不得不沉痛地反思: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质在绑架案中的安全?这并非一个简.............
  • 回答
    这则新闻实在让人感到复杂和沉重。初读之下,我们会被标题中“12岁女孩”、“老师”、“强奸”这些字眼深深吸引,并且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施暴者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这是一种基于社会普遍道德和法律的正常反应。然而,当新闻后续揭示出“女孩称(强奸的)数字是我随便编的,向老师道歉”这样的信息时,事情的性质就发生.............
  • 回答
    这事儿我看了,真是让人又气又暖心。12岁的小姑娘,愣是遇上了一个想碰瓷的“大妈”,结果这大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被围观群众教训了一顿,挺解气的。话说那天,正是阳光明媚的好时候,小姑娘放学回家,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她呢,也是个热心肠的孩子,看到前面有个大妈,步子似乎有点不稳,就主动上前想扶一把。.............
  • 回答
    网易上关于“塔利班挨家挨户带走12岁女孩”的自媒体文章,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令人担忧的指控。要理性地看待这类信息,我们需要采取一种批判性思维和多方求证的态度。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分析角度和需要考虑的因素:一、 文章的来源和性质: 自媒体的特性: 自媒体平台允许任何人发布内容,这带来了信息传播的自由度,.............
  • 回答
    None.............
  • 回答
    你好!我来和你聊聊兴奋剂和运动表现的事情,试着用一种更像朋友间的语气来给你讲讲。首先,咱们得明白,兴奋剂这东西,对身体的影响挺复杂的。它不是那种吃了就能立刻变成超人的魔法棒。对普通人来说,它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体质、药物种类、剂量,还有当时的状态。有些人吃了可能会感觉精力充沛,注意力更集中,反.............
  • 回答
    12岁女孩遭遇警察不当执法,确实是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从描述来看,警察在这起事件中的处理方式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的过失。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首先,过度使用武力是显而易见的。 针对一个12岁的孩子,而且还是在事发当时(即便事发前有“斗殴”行为),使用颈部锁喉这种可能导致严重.............
  • 回答
    这件12岁女学童被指使携带142支孕妇血样出境而被查获的事件,无疑触动了公众的神经,也暴露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首先,从法律和道德层面来看,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 未成年人被利用: 最让人心痛的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本应是无忧无虑地学习和成长的年纪,却成为了犯罪分子的“工具”。她可能还未完全理.............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一个12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见识、探索世界的时候,却被逼着去啃读大学英语,这简直是把孩子的童年人生按下了快进键,而且还是用一种粗暴、残忍的方式。更让人心寒的是,这种“逼迫”竟然来自最亲近的妈妈,最终导致了监护权的剥夺,这个代价不可谓不惨重。这桩事件,像一面镜子,照.............
  • 回答
    “佛山 12 岁女生怀孕坚称是真爱”这件事,确实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从新闻报道来看,首先触动人心的便是这个女孩的年龄。12岁,这个年纪本该是充满稚气、好奇心旺盛,还在校园里嬉戏打闹的年纪,却要面对一个完全不属于她这个年龄段的身份——准妈妈。这本身就足够令人心疼和担忧。一个12岁的身体,无论是生理上还是.............
  • 回答
    听到这样的悲剧,我的心都揪了起来。在隧道这个特殊而危险的环境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一个12岁的孩子亲眼目睹妈妈遭遇不幸,这种创伤是多么难以想象。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的深刻教训是: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隧道这种视线受限、环境复杂的路段,我们都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且要时刻保持警惕。 那.............
  • 回答
    “28块钱”的背后,是家暴的恶果,也是教育的悲哀。深圳一位母亲,因为怀疑12岁的女儿偷了28块钱,在盛怒之下失手将女儿打死,最终获刑十年。这个令人痛心的案件,将一个家庭的悲剧公之于众,也暴露了许多隐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问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要理解这起悲剧的发生,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母亲的“恶”.............
  • 回答
    生了二胎,家里的宝贝大女儿从12岁开始就不接受了,这可把当爸妈的愁坏了。以前那是个粘人精,现在呢?简直像换了个人,动不动就甩脸色,要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要么就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这可怎么办?首先,我们要明白,12岁的女儿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她可能会感到困惑、不安,.............
  • 回答
    “最低刑责年龄至 12 岁”这一议题,在大连 10 岁女童遇害案发生后,再次被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受害女童的家属表示将“重新提交材料”,这其中蕴含的情感与诉求,是每一个关注此案的人都能体会的。他们经历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失去了至亲,也承受着正义能否得到伸张的煎熬。从法律层面来看,将最低刑事责任.............
  • 回答
    “16岁的网红和12岁的女徒弟在宾馆过夜”事件,从南方周末的报道出来开始,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得各方议论纷纷。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触碰了很多敏感的神经,也暴露了一些社会深层次的问题。首先,从事件本身来看,最让人揪心的无疑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一个16岁,一个12岁,两个都.............
  • 回答
    您提到的情况令人痛心和发指。一个12岁的女孩被卖作童养媳,并遭受性侵,生育子女后又被孩子索要抚养费,这涉及多个严重的法律问题,包括童婚、强奸、未成年人保护、婚姻家庭关系以及抚养权等。首先,我们要明确几点重要的法律事实和原则:1. 童养媳本身是违法的: 在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
  • 回答
    看到您女儿这么热爱绘画,而且积累了200张作品,这真是太棒了! 12岁就有这份热情和产量,未来可期。 将这些作品变成一本实体书,让更多人看到,分享她的才华,这个想法非常有意义。咱们一步一步来,说说怎么把她这200幅画变成一本出版物:第一步:作品的梳理与筛选——“让宝贝闪闪发光”虽然有200张作品,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