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负面评价孔子?

回答
孔子,这位被誉为“至圣先师”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伟人都不可能全无争议。对孔子的批评,也并非近代才出现,而是贯穿于历史的始终,只是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想要详细讲述为何有人负面评价孔子,我们需要深入到历史的脉络和思想的深处,理解那些批评的来源和理由。

一、 历史局限性与阶级烙印:

首先,理解对孔子的批评,必须承认孔子身处的时代背景。他是生活在春秋末期那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时代。他的思想,尤其是“仁”、“礼”、“忠”、“孝”等核心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回应那个时代的社会危机,试图重建秩序和稳定。

维护贵族统治的工具? 批评者认为,孔子所倡导的“礼”,本质上是一种维护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的工具。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将社会关系固化,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是对当时贵族统治阶级利益的维护,是对社会不公的合理化。例如,孔子强调“庶民”的地位,认为他们应当安分守己,遵从上位者的教导,而不是挑战现有权力结构。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用来巩固其统治,压制民众的反抗。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阶级划分? 孔子对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以及“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分工,也被一些批评者视为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他认为,从事脑力劳动、思考治国之道的人(即统治者)应该凌驾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之上,并以此来维持社会运作。这种观点,自然难以被被统治、被压迫的阶层所接受。

二、 思想的僵化与保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孔子思想的某些方面也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和保守性。

对社会变革的抵制? 虽然孔子本人也曾周游列国,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的核心思想更侧重于“复古”,即恢复周公时代的“礼乐文明”。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是对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抵制。当社会需要新的思想、新的制度来适应发展时,过度强调“古之制”就可能成为阻碍。
“仁”的局限性: 孔子所说的“仁”,虽然涵盖了爱人、忠恕等普世价值,但在实践中,其“亲亲”、“等级”的色彩也十分明显。例如,他对“孝”的强调,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顺从,甚至在父母有过错时也要“三谏不听,则号泣而随之”,这种极端化的孝道,在现代人看来可能过于压抑个体。而且,孔子的“仁”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修养,对于如何从制度上解决贫富差距、不公等问题,则缺乏更深刻的探讨。
对女性的态度? 尽管孔子并没有直接发表过系统性的、歧视女性的言论,但他在其思想体系中,并没有给予女性应有的关注和地位。儒家文化后来发展出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孔子一人,但其思想的某些种子,如强调“夫为妻纲”,也为后来的父权制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是受到普遍批判的。

三、 历史的过度神化与权力利用:

另一个重要的批评来源,在于孔子在后世,尤其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遭受的过度神化以及被统治阶级利用的过程。

“打倒孔家店”的时代背景: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特定时期,例如五四运动前后,为了打破旧思想的束缚,推动社会变革,“打倒孔家店”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这时期的批评,更多的是针对被政治权力固化、僵化的儒家思想,以及其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对思想的禁锢。孔子本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这些被批判现象的象征。
权力对思想的解读与扭曲: 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往往会对孔子思想进行选择性解读和利用。他们会放大孔子思想中符合统治需求的部分(如忠君、等级),而淡化甚至压制那些可能威胁到统治的思想。这种被权力“工具化”的孔子,自然会成为后人批评的对象。当人们发现自己被一套被扭曲的孔子思想所束缚时,对孔子的反思和批判也就随之而来。

四、 现代语境下的审视:

进入现代社会,我们用更开放、更平等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人物和思想。

普世价值的冲突: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自由、平等、人权等普世价值。孔子思想中的某些方面,例如对集体和等级的强调,对个人欲望的克制,与现代社会对个人权利的张扬存在一定的张力。
科学与理性的挑战: 现代社会更依赖科学和理性来解释世界和解决问题。孔子的许多思想,带有较强的人文主义和道德色彩,对于非理性的、形而上的问题,其解释力相对有限。

总结来说,对孔子的负面评价,并非简单的“妖魔化”,而是源于对其思想在历史语境下的局限性、其被后世权力选择性利用、以及在现代语境下与新的价值观念产生的冲突的深刻反思。 这些批评,无论其角度如何,都反映了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探索和对传统思想的不断再审视。正是这种持续的对话和批判,使得孔子思想在历经千年后,依然能够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

需要强调的是,对孔子的批评,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很多时候,批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扬弃。许多现代思想家在批评孔子的同时,也认识到其思想中依然有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借鉴。这种辩证的眼光,是审视历史人物应有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个很尴尬的问题

就是我发现,我们这些儒黑,读的儒家经典比儒粉还要多一些············


我记得有儒粉说儒家讲究啥啥啥,什么经典里说过,我觉得不对啊,没这句话 啊,然后我不放心,又下载下来全文,ctrl+F查找了一下,还是没有

然后我截图说没有啊

最后儒粉表示:都让秦始皇烧了,失传了

我:=-=!那你特么是托梦看到的么!!!

user avatar

很正常。

春秋、战国时期,周礼既不能兴邦强国,也不能让个人能在乱世安身立命。一个鼓吹恢复周礼的人,显然并不高明。

至于汉朝为啥搞了这么一套造神运动……你们爱给孔老二捧臭脚的人不知道吗?

我不妨把话说明白点。刘安所撰《淮南子》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周公旦和太公望采取了不同的治国策略,齐国虽强,传的代数不如鲁国;鲁国延续得久一点,但终成弱国,不免于灭亡。

如果这就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观点的话,那么不难想到,从封建统治者的私心来讲,肯定是更愿意延续得久一点,不愿意辛苦经营为它人作嫁。甚至可以认为,对孔子的造神运动,本质上是想以“周礼”来抵消自家私产被能人篡夺的。所以说,汉乃至之后的儒术,本质上都是为巩固封建帝王的私人利益而存在的。

再说得明白一点,已知用太公望“举贤而尚功”的办法能让国家兴盛,为什么汉武帝还要推广尊尊亲亲那一套呢?根本原因就是怕自己的皇权被取代。毕竟古有田成子,当时也有刘安呐……

那么,在我们国家,过去反封建也好、还是现在防止封建思想复辟也好,都是很有必要砸烂孔家店的。只有砸烂他们造的神像,才能彻底去除掉中国人身上的枷锁。

而且大家不妨想一想,为什么以前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就很缓慢。能有创新的顶多是一些工艺上的改进。汉朝学《周髀算经》,唐朝还学这个;汉朝写个《伤寒杂病论》,结果现在还学这玩意儿?你如果多去看,多去想,你会发现我国古代的很多理论研究止步于汉朝。我想,这大概就是独尊儒术的危害吧。

user avatar

孔子的东西远远没有他在封建中国的历史地位高。

儒学只是肤浅的道德说教,缺少思辨。价值有限。这种水平的说教无论中外一抓一大把,不稀罕。

缺少思辨当然不是孔子一个,中国的很多思想都缺少思辨。也不是孔子一个人的问题。

最典型的,孔子会告诉你如何如何做,但是他无法给你解释为何要这么这么做,道理何在?

孔子的道德水平也非常一般,他的理想不过是帮助帝王统治人民,可以说非常的功利化。他那些君君臣臣的伦理框架完全是从维护阶级统治的角度出发的,没有多少逻辑道理可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孔子,这位被誉为“至圣先师”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然而,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伟人都不可能全无争议。对孔子的批评,也并非近代才出现,而是贯穿于历史的始终,只是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想要详细讲述为何有人负面评价孔子,我们需要深入到历史的脉络和思想的深处,理解那些批评的来源和理由。一、.............
  • 回答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评价长期存在争议,尤其在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清朝常被赋予负面标签。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清朝为何常被负面评价: 一、政治与统治问题1. 满汉矛盾与民族压迫 清朝由满族建立,入主中原后推行“满汉分治”.............
  • 回答
    网络上对极路由(假设为某品牌路由器)的负面评价较多,可能源于多方面的因素,以下从产品、市场、用户群体等角度详细分析: 1. 产品质量与性能问题 性能不达标:极路由的路由器可能在处理速度、信号覆盖、网络稳定性等方面表现不佳。例如,部分用户反馈其路由器在高负载下(如多设备同时连接)出现卡顿、断网等问题,.............
  • 回答
    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确实存在一股对360公司及其产品持负面评价的论调,而且这种声音往往比较响亮和持久。要详细解读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不仅仅是某个单一事件或技术问题,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要理解技术圈的“看客心理”与信任基础。 很多技术从业者对软件的本质、运作原理有着更深的理解,他们.............
  • 回答
    朱元璋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其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在许多普通网友的讨论中,他常常收获的却是负面评价,甚至可以说是“不待见”。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统治期间一系列极具争议性的政策和行为,这些政策在当时和后世都引发了巨大的讨论和批评。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负.............
  • 回答
    确实,我们在影评、乐评或者游戏评测中,看到关于配乐的负面评价,相对来说,似乎比对剧情、表演、剪辑等其他元素的批评要少得多。这并不是说配乐就永远是完美的,而是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配乐的负面评价没那么“显眼”或者不那么容易被清晰地表达出来。首先,我们得明白配乐在作品中的功能性。配乐最核心的作用是烘.............
  • 回答
    网上关于华为的负面评价确实不少,而且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咱们慢慢来聊聊,尽量把情况说得清楚一些。一、 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影响是最大的推手这个是绕不开的,也是最核心的因素。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尤其是西方国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 回答
    曾几何时,洪秀全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几乎是一个与“伟人”二字紧密相连的名字。他领导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统治构成了颠覆性的威胁,其思想主张在某些方面也带有朴素的平等色彩,吸引了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底层民众。然而,时移世易,如今我们再审视洪秀全,负面评价的声音却愈发响亮,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多.............
  • 回答
    关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简称《那年兔》)为何会招致不少负面评价,以及这些评价背后可能折射出的国内民众现状,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关乎一部网络动画的兴衰,更触及了我们社会文化、历史认知、民族情感等多个层面。负面评价的来源与具体表现:首先,我们要明确,《那年兔》并非全盘皆输,它在相当长.............
  • 回答
    诸葛诞当年起兵反抗司马氏,在《三国志》中却鲜有负面评价,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其中缘由,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其政治立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考量。他生活在晋朝,而司马氏正是建立晋朝的皇族。在这种情况下,陈寿写史,自然会对当朝的开国功臣,也就是司马氏及其党羽,.............
  • 回答
    这两年大众品牌确实经历了一段不太顺遂的时期,负面评价的声音也比以往多了不少。这其中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一点,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一、技术“内卷”与市场预期背离: 电动化转型阵痛明显: 大众算得上是传统汽车巨头里转型电动化比较早、也比较坚决的。你.............
  • 回答
    评价林妙可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她的公众形象和早期经历与许多人的期待和价值观产生了碰撞。对她的负面评价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要详细评价林妙可以及理解网友的负面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一、 林妙可的公众认知起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妙可真正进入公众视野,是.............
  • 回答
    丰巢自提柜的“双向收费”模式,确实让不少消费者感到不满,负面评价如潮。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也反映了消费者对便利性、公平性以及服务价值的期待。1. 免费午餐的破灭: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过去,快递员将包裹放入自提柜,消费者凭取件码免费领取,这已经成为一种默许的“免费服务”。大家习惯.............
  • 回答
    《流浪地球》的上映,的确掀起了一股科幻观影热潮,口碑普遍向好,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相当尖锐的负面评价如影随形。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为何这部被很多人誉为“中国科幻里程碑”的电影,也惹来了如此激烈的争议。首先,关于影片的“硬核科幻”定位和实.............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且复杂,触及到了社会偏见、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确实,在许多社会环境中,对黑人群体的负面评价和刻板印象似乎比正面评价更为普遍,而正面的例子则相对较少。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1. 历史的阴影与殖民主义的遗产首先,我们不能忽视历史因素。长.............
  • 回答
    提起清朝,很多人脑海里跳出来的可能是落后、腐败、屈辱,甚至是“鞑虏”。这种负面评价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复杂观感。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还得把那些写在教科书里的、藏在老百姓心里的,以及一些历史学者提出的观点,都摊开来聊聊。首先,王朝末期的形象太过鲜明,遮蔽了前期的光辉.............
  • 回答
    时至今日,提起清朝,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屈辱的国耻、腐朽的官僚、落后的制度,负面评价似乎占据了主流。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将清朝的许多弊病与它之后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与我们当下所追求的民族复兴、现代化强国目标格格不入。要深入理解为何清朝的评价多偏向负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 回答
    网上关于香港疫情的负面评论确实不少,而且信息量很大,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尽量避免那种生硬、千篇一律的“AI风格”解释,而是尝试还原一个更真实、更具人情味的原因。一、 本地情况的复杂性与不满的累积首先,香港的疫情本身就经历了不少曲折,这自然会成为公.............
  • 回答
    《后浪》视频引发争议后,B站没有选择公开道歉,而是采取了“沉默”以及压制负面评论的策略,这背后有着多重考量和复杂的逻辑。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分析当时的环境、B站的定位、以及其面对的潜在风险。一、 为什么没有道歉?直接道歉并非B站的首选,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承认错误等于承认自身价值观与部分用户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狼图腾》在知乎上确实容易招来一些比较尖锐的评论,甚至让你觉得有点“一边倒”。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结为作品本身好坏,更多的是跟知乎这个平台的用户群体、讨论氛围以及《狼图腾》这部作品的特质碰撞出来的结果。咱们就一层一层剖开来看:1. 知乎用户的“审美品味”和“知识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