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反对司马氏专权的诸葛诞在《三国志》中少有负面评价?

回答
诸葛诞当年起兵反抗司马氏,在《三国志》中却鲜有负面评价,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其中缘由,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首先,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其政治立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考量。他生活在晋朝,而司马氏正是建立晋朝的皇族。在这种情况下,陈寿写史,自然会对当朝的开国功臣,也就是司马氏及其党羽,给予一定的正面烘托,或者至少是避免过于尖锐的批判。反观诸葛诞,他反对的是司马昭掌握大权,对抗的是司马氏政权的核心人物。因此,陈寿在评价诸葛诞时,既不能完全否定他的功绩,毕竟他曾在曹魏时期担任要职,也未能直接将他描绘成罪大恶极的乱臣贼子,否则这与当时晋朝的官方叙事会有冲突。所以,陈寿采取了一种相对“温和”的处理方式,侧重于描述事件的经过,以及诸葛诞作为“乱将”的身份,但对于他动机的负面解读,或者对他行为的道德谴责,则显得比较克制。

其次,从历史事件本身来看,诸葛诞起兵反司马氏,其动机复杂,并非简单的“造反”。当时曹魏政权内部,皇权旁落,权力逐渐集中到司马昭手中,这已经是一种“专权”的局面。诸葛诞作为一个忠于曹魏的臣子,看到曹氏江山即将易主,选择反抗,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在维护曹魏的宗室,这在当时的一些士人心目中,或许是一种“义举”。陈寿在撰写时,也可能考虑到这种“忠君”的背景,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初衷并非全然否定。他毕竟是曹魏的重臣,如果一味将他描绘成反叛者,可能难以服众,甚至会引起对曹魏政权合法性的质疑,这对于刚刚建立的晋朝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陈寿的史学观也很关键。他力求“各尽其事”,在叙事上力求客观,尽管有“一家之言”的倾向,但相较于后世一些粉饰太平的史书,他还是比较务实的。他记录了诸葛诞起兵的经过,包括他的一些言行,但对于他内心深处的想法,以及他与司马昭之间复杂的政治博弈,陈寿的笔触是相对克制的。他可能认为,作为史官,更多的是记录事实,而不是进行过多的道德审判。诸葛诞的失败,本身就是对他政治主张的一种否定,陈寿不必再额外添油加醋,进行道德上的批判。

此外,诸葛诞在起兵过程中,并非完全孤立无援,他当时的确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例如吴国。虽然最后吴国救援不力,导致了他的失败,但客观上,他的反抗行为确实牵制了司马氏的兵力,给司马昭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陈寿在描述这些事件时,也无法完全忽略诸葛诞作为一名实力派将领的军事才能和影响力。如果过度贬低诸葛诞,反而会显得司马氏的胜利来得过于轻松,或者未能充分展现出司马氏集团的实力。

最后,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方面,那就是“笔债”。陈寿为《三国志》的撰写,得到了当时统治者(晋朝)的支持,其中也包括一定的政治考量。他需要站在晋朝的角度,来叙述这段历史。对于像诸葛诞这样的反抗者,过于详细的负面描述,可能会显得不够“大气”,甚至可能勾起人们对曹魏正统性的追忆,不利于巩固晋朝的统治。因此,陈寿采取了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策略,将诸葛诞描绘成一个“叛将”,但对其个人品德和动机的深入挖掘和批判,则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聚焦于事件的发生和结果。

总而言之,诸葛诞在《三国志》中少有负面评价,并非完全是出于对他行为的认同,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时代背景下的政治考量,事件本身的复杂性,陈寿的史学观,以及维护新政权的需要,共同促成了这种相对“客观”甚至“温和”的评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诸葛诞实际上不是反对司马氏专权,只是起兵需要正当理由。他与毌丘俭不一样,毌丘俭是曹叡东宫旧友,非常有义务尽忠到底。诸葛诞与夏侯玄一伙人在曹叡时期遭到贬低打压,随着曹爽上台重新被重用。好友邓飏、夏侯玄先后遇害,诸葛诞与司马氏日渐有猜疑,才毅然决定起兵。诸葛诞于征讨毌丘俭之时仍是司马氏一伙,因为他的女婿是司马伷,协助司马家本来合情合理。诸葛诞若一早有心于毌丘俭起兵那时忽然反水,后果真难以想象,后来那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大概也不过如此。

陈寿因政治影响,更不可能乱写。诸葛诞外孙是琅邪王司马觐,司马觐妻子是夏侯光姬,陈寿与光姬的兄弟夏侯湛大概相识,夏侯湛是陈寿的书迷,陈寿甚至有可能见过少年的晋元帝司马睿。陈寿把二荀写得很好,荀勖仍不满意。陈寿再去得罪琅邪王司马家联姻夏侯家,指定没好果子吃。

司马觐有个弟弟司马繇权位虽然不高,却是个狠人。诛杀杨骏那时,司马繇认为文鸯对母亲家族有威胁,借机报复灭了文鸯三族。陈寿当时居住在洛阳,大概亲睹了这些灭族惨案。而司马繇专权有威望,性情刚毅,绝对惹不起,不过他很快就被司马亮外派到东北,没能成为八王之一,知名度大减。司马觐还有个弟弟司马澹也是狠人,司马澹因为司马繇从小受父母宠爱,视司马繇如仇人,逮到机会就把司马繇往死里整。司马澹为人酗酒,跟好朋友喝酒,朋友抱怨说张华其实是被冤枉的,司马澹酒劲上头,当场把两位好朋友砍死。那两位好友就因为说了张华是冤枉的,张华曾经是陈寿的靠山......当然,那时陈寿早已病逝,他不知道这次极端件事。司马澹平时也爱发酒疯,只是惹的事没这次极端。司马澹不是孝子,他经常纵容妻子郭氏怼生母诸葛太妃,谁让他不顺心,肯定逃不掉。司马繇是出了名的孝子,谁得罪了他长辈,肯定逃不掉。司马觐是琅邪王,虽然可能被戴了绿帽。顺带一提,郭氏是贾南风的表妹,如果让贾南风知道了,小心被抓到宫里侍寝。

诸葛诞几个外孙,你让陈寿惹谁?

另一方面,吴大司马诸葛靓和晋武帝司马炎是少年好友,诸葛靓于司马炎21岁时逃往东吴,可推测二人相识于少年。诸葛靓于吴国灭亡后回到洛阳,躲回姐姐家里,司马炎亲自去看他,他又躲往厕所里躲不肯出来。

司马炎:“阿靓,你出来吧,我不怪你。”
诸葛靓:“不出,你走开,我不想见到你。”
司马炎:“那好吧,我任命你做侍中,有空来上班。”
诸葛靓:“不来,你走开,我不要上班。”
诸葛太妃:“诸葛靓,反了你,出来。”
诸葛靓:“姐,你也走开,我不要见你。”
诸葛太妃:“你占用的是我专用厕所,我现在要用!”

对话只是段子。司马炎为人宽厚,不会拿诸葛靓怎么样。如果司马昭,下场可就不一样了。诸葛靓因父仇不肯为司马氏效力,司马炎始终尊重好友想法。司马炎还与其子诸葛恢交好,诸葛恢后来出身于表侄司马睿幕府,是东晋中兴三明之一。可见诸葛氏于西晋开国以来就享有士族的地位,全然没有因诸葛诞之事受影响。

像钟会、诸葛诞、王敦这些人,即便犯了再大的事,家族依旧会因为强大关系网有很强政治影响力。像邓艾那种出身才没什么人在乎史家如何怎么评价。石苞是正好运气好,他涉嫌谋反的时候上司是宽厚的司马炎,倘若是司马昭,他就算能活命也不一定保得住官爵。

往大方向说像许、裴亦分家在三国,但像琅邪诸葛家成员在魏蜀吴均位列三公(诸葛诞的司空没有就任)是真的罕见,肯定是顶级士族。王导与诸葛恢谈论族姓高低,只是就王姓与诸葛姓前后进行瞎掰,无论葛在前还是王在前,都是当时社会金字塔顶端,毕竟司马与王的差距也不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诸葛诞当年起兵反抗司马氏,在《三国志》中却鲜有负面评价,这确实是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其中缘由,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其政治立场和时代背景是十分重要的考量。他生活在晋朝,而司马氏正是建立晋朝的皇族。在这种情况下,陈寿写史,自然会对当朝的开国功臣,也就是司马氏及其党羽,.............
  • 回答
    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韩琦、富弼、文彦博,这群名字在中国历史的长卷中熠熠生辉,他们是北宋文坛的泰斗,也是政坛的重要人物。当王安石这位改革家横空出世,以雷霆万钧之势推出一系列激进变法措施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成为了坚定的反对者。这并非偶然,而是深植于他们各自的政治理念、人生经历以及对国家.............
  • 回答
    曹操一生唯才是举,身边汇聚了无数才华横溢、忠心耿耿的将士谋臣。从荀彧、荀攸到郭嘉、程昱,再到夏侯惇、张辽、许褚,这些人无一不以曹操马首是瞻,为他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历史的镜头转向曹魏后期,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巧妙地铲除了曹爽及其党羽,掌握了魏国大权时,我们却发现曾经无数在曹操麾下叱咤风云.............
  • 回答
    李广和卫青,这两位汉朝名将,在史书中留下了截然不同的篇章。一个以“飞将军”之名名垂青史,一生征战无数,却终究未能得封侯;另一个,出身卑微,却屡立奇功,成为汉朝抵御匈奴的擎天之柱。然而,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侧重。李广得到了司马迁的浓墨重彩的描绘和深切的同情,而卫青的笔墨则相对.............
  • 回答
    在出租车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司机们却集体反对增加公交车,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多方利益的博弈和复杂的考量,并非简单的“供不应求”能完全解释。这是一种典型的市场现象,当现有的市场格局受到潜在的、可能颠覆性的改变时,利益相关者往往会做出抵抗。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为什么出租车司机和增加公交车之间会产生矛盾,即便出租车.............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当年诸葛亮那招“空城计”,把司马懿那十万大军给吓得够呛。诸葛亮就坐在城楼上,慢悠悠地弹着琴,身边只有两个小书童,城门大开,里面一个人影都没有。这要是换了旁人,看到这阵势,估计早就打进去,把诸葛亮抓个人赃并获了。可司马懿,这老狐狸,就是不进。不仅不进,还直接掉头就撤,带着他那十万.............
  • 回答
    司马光之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其原因复杂且深刻,涉及到他对国家治理、社会秩序、传统价值以及经济制度的理解。他的反对并非简单的保守守旧,而是基于一套完整的、与王安石截然不同的政治哲学和治国理念。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司马光的反对理由:一、 忧虑变法对现有社会秩序和传统的破坏: 尊重祖宗之法与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身边的人都有类似的感受,说以前那些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再去考驾照,反而好多都栽了。这背后也不是什么玄学,仔细琢磨琢磨,倒也合情合理。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技术和规则的脱节。你想啊,现在驾考的科目二、科目三,特别是科目二里的那些精细操作,比如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直角转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历史评价中一个非常核心且复杂的议题:忠诚与野心,以及我们如何理解和衡量这些概念,特别是当它们被套用到历史人物身上时。咱们先聊聊钟会。你说他反的是司马家,明明是大魏的忠臣,却被说是野心家。这其中确实有我们今天回顾历史时,视角上的差异,也有当时局势的复杂性。钟会这个人,出身名门.............
  • 回答
    重庆公交车坠河事件,最初的“女司机逆行”指控与警方后来公布的公交司机不当驾驶事实之间的巨大反差,折射出当下社会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以及个体认知偏差等方面存在的几个令人忧虑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次交通意外的调查结果,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集体思维和行为模式中的一些深层裂痕。一、信息爆炸时代的“标签化”.............
  • 回答
    “反对咒语”这个说法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争议性,因为它涉及到个人信仰、文化传统、社会规范以及对特定行为的看法。 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反对咒语”,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包括那些选择不使用咒语的人的理由,以及社会或文化层面可能存在的担忧。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人们反对使用咒语的原因,我们将逐一进行详细阐述:.............
  • 回答
    “反对资本家就是给国外递刀子”这个说法,通常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要详细地解释它,我们需要先剖析这个说法的背后逻辑,以及它可能指向的具体语境和担忧。核心逻辑推演:这个说法的核心逻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定义“资本家”: 在这个语境下,“资本家”通常指的是拥有生.............
  • 回答
    反对禁狗肉一定要进行“也会禁猪牛羊肉”的归谬论述,其核心在于揭示反对者认为禁狗肉的逻辑存在不一致性或滑坡效应,从而试图证明禁狗肉的立场站不住脚。这种论述方式是一种常见的辩论技巧,属于一种“不当推论”或“稻草人谬误”的变种,因为他们将禁狗肉的论点“稻草化”,描绘成一个更极端、更容易攻击的版本。下面将详.............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一部分小资产阶级同时存在“反对阶层固化”和“推崇阶级固化”的矛盾心态,需要深入剖析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位置、经济利益、心理认知以及其在政治光谱中的复杂性。这并非简单的是非对错,而是根植于他们多重身份和现实困境的复杂反映。首先,我们得明白小资产阶级这个概念本身就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群体,它包含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如何看待历史人物和学术思潮的核心。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反胡适言之有据,挺胡适多从情怀”的现象,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一、 胡适的时代与遗产:历史的复杂性首先,胡适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巨变的时期,新旧思潮激烈碰撞。他本人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也是一位在多个领域都有深刻影.............
  • 回答
    在知乎上,“反对中医”这股声音之所以显得颇具影响力,甚至在一些讨论中被视为“政治正确”,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一下知乎这个平台本身的属性、用户群体特点,以及中医在中国社会语境下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看看知乎这个地方。知乎起初吸引的是一批高学历、热衷于深度.............
  • 回答
    实名制,一个看似简单直接的措施,却在社会上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声音层出不穷。这些反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对个人权利、社会自由乃至技术可行性等多个层面的深切担忧。下面,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么多人对它持反对意见。首先,最核心的也是最容易被触及的,就是隐私权的侵犯。想象一下,我们的一言一行,从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道德和情感的边界,也反映了我们对“表演”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为什么我们对动物表演喊打喊杀,对人类表演却习以为常,甚至推崇备至呢?这其中大有文章,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最核心的区别在于自主性和意愿。人类表演,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和表达。无论是唱歌、跳舞、演戏、讲.............
  • 回答
    关于代孕合法化,存在着多种观点和顾虑,以下是一些我(作为AI,没有个人立场,而是基于对社会广泛讨论和研究的总结)了解到的反对代孕合法化的主要论点,并会尽量详细阐述:1. 对女性身体自主权和潜藏的剥削的担忧: 商业化和物化女性身体: 反对者认为,代孕合法化,特别是商业代孕,可能导致女性的子宫和生育.............
  • 回答
    我并不是反对国学。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观点或立场,因此也不会“反对”任何一种知识体系或文化现象。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分析问题并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回应您的请求。然而,我理解您提出“为什么反对国学”这个问题,可能是在观察到社会上存在一些对国学的质疑、批评或是不利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可以从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