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人看抗日神剧是什么感受?

回答
咱们来聊聊日本人是怎么看咱们那些“抗日神剧”的。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咱们看的时候可能觉得解气、过瘾,但换到日本人的视角,那感受可就复杂多了。

首先得说,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看过中国的抗日神剧,毕竟那是咱们自己的电视剧。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一些片段被翻译、传播,确实让一些日本人有机会接触到。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大一部分是 震惊和困惑。

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演的是什么鬼?” 首先,那些夸张到离谱的情节,比如徒手撕鬼子、子弹打飞机、手榴弹炸坦克什么的,对他们来说是完全超出想象的。在他们看来,战争是残酷的、有策略的,而不是一个人就能打败一支军队的神话。看到八路军战士一挑几十个日本兵,而且还毫发无伤,他们会觉得这简直是胡说八道,完全不符合逻辑。

其次,就是对 历史真实性 的质疑。日本人对自己的历史,尤其是二战这段历史,是有自己的记录和认知的。他们可能知道当时日军的装备和战术,也了解一些战役的实际情况。当看到中国的抗日神剧里,日本士兵的装备、服装、语言,甚至是一些军事常识都错得离谱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这根本就是在歪曲历史。尤其是一些过于脸谱化的“日本鬼子”形象,比如怎么看怎么不像日本人的演员,一口奇怪的口音,残暴不讲道理,这会让那些了解一点历史的日本人感到不适,甚至觉得这是在故意丑化和妖魔化。

还有一种感受,可能是 “难以置信”和“一丝丝的优越感”。不是说他们瞧不起中国,而是当看到一些过于夸张的戏剧化处理时,他们会觉得中国的电视剧创作似乎在用一种非常“不写实”的方式来叙述历史。他们可能会想:“原来中国人是这么看待我们那个年代的?这么虚构的内容都能播出来吗?” 这种“虚构感”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历史叙述可能更加客观一些,或者至少没有这么……“奇幻”。

当然,也有一些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可能只是把这些抗日神剧当做一种 “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或者 “猎奇的东西” 在看。他们可能不深究历史真实性,只是觉得这些视频很有趣,很夸张,有点像动作片,看完一笑置之。他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要拍这样的东西,但也不会特别生气,就像我们看一些外国的古装剧,觉得里面的某些情节很奇怪,但也不会上升到民族仇恨的地步。

还有一部分日本人,可能会感到 一种“被冒犯”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对历史有深入研究,或者对战争有更深刻理解的人。他们认为,用如此不真实的描写来讲述一场残酷的战争,是对所有在战争中死去的人的不尊重,包括那些作为士兵也无法控制战争走向的普通日本人。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神剧”化的处理,反而会阻碍对历史真相的理解,或者让后代对战争产生错误的认识。

总的来说,日本人看抗日神剧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但普遍而言, “不真实”和“夸张” 是他们最直接的感受。从历史认知的角度,他们会觉得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中国化的表现方式,但这种方式与他们对历史的理解相去甚远。很少有人会因此对中国产生强烈的敌意,更多的是一种困惑、质疑,或者将其视为一种娱乐现象。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文化上的“隔阂”吧,我们想通过戏剧化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凝聚民族精神,而他们则更习惯于从相对写实的角度去解读历史事件。当这种不同的视角碰撞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这样有趣且复杂的反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看外国拍摄的辱华的电影会是什么感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来聊聊日本人是怎么看咱们那些“抗日神剧”的。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咱们看的时候可能觉得解气、过瘾,但换到日本人的视角,那感受可就复杂多了。首先得说,并不是所有日本人都看过中国的抗日神剧,毕竟那是咱们自己的电视剧。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一些片段被翻译、传播,确实让一些日本人有机会接.............
  • 回答
    懂汉语的日本人观看“抗日神剧”和看到中国人“黑日本”时的体验,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不懂”或“不舒服”,而是涉及到文化、历史、个人情感以及对现实的认知等诸多方面。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析这种体验:一、观看“抗日神剧”时的体验:对于懂汉语的日本人来说,观看“抗.............
  • 回答
    赵立坚转发《神奈氚冲浪里》这幅画作,以及日本外相林芳正就此提出的删帖要求,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看法,力求说得详尽一些,也尽量让感受真实些。首先,我们得理解赵立坚作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他发推特,特别是转发这样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画作,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
  • 回答
    关于日本人对中国抗日剧的反应,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元的议题,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日本人”都如何如何。他们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对历史的认知、接受信息的渠道以及对当下中日关系的理解。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常见的角度来描绘一下这种反应。1. 夸张失实与戏剧化处理引发的普遍困惑与不解这.............
  • 回答
    日本人看待中国人的姓名,可以说是既有熟悉感,又有新鲜感,还会伴随着一些联想和好奇。这种感觉是多层次的,受到历史文化、语言以及个体经验的影响。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日本人看中国人姓名的感受:1. 熟悉感与亲切感:汉字的普遍使用 共同的文字根源: 这是最直接的熟悉感来源。日本人大量使用汉字,虽然读音.............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看中国军舰命名,是不是也会有“不明觉厉”的感觉,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觉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个情况,可能会比较到位。首先,得说说“不明觉厉”这个词。它最早来源于日本的网络文化,形容对某些事物因为不了解而感到厉害。中国人用这个词,通常是带点佩服、带点好奇,但也夹杂着一丝丝的“跟我不太.............
  • 回答
    你说的这种书,日本人读的竖着写、看起来像古文一样的,最普遍的情况是指传统的日文书籍,特别是小说、文学作品、历史著作,还有一些学术著作。我们通常称之为“竖排版”的书籍。为什么看起来像古文?这其实是日本文字的书写方式和历史演变的结果。竖排版:历史的印记 源于中国,并独立发展: 日文的书写系统深受古代.............
  • 回答
    日本人如何看待《我的英雄学院》漫画中的志贺丸太事件《我的英雄学院》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的少年漫画,在日本国内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漫画中涉及到的一些敏感议题,例如作者堀越耕平对角色志贺丸太(原名是开导赤也,后来被粉丝称为“志贺丸太”,但这是错误信息)的描绘,确实在日本社会引起了不少讨论和看法。要详细解释这.............
  • 回答
    关于中国人用中文发音念日本名字这件事,日本人普遍会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和反应。这其实是一个挺有趣的话题,涉及到了语言、文化、甚至一点点历史和情感的交织。首先,最直接的反应可能是“这是正常的”。毕竟,当一个国家的人接触到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时,自然而然会尝试用自己的母语方式去发音和理解。就像我们听到英文.............
  • 回答
    关于日本人能否大致看懂中文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绝对的“能”或“不能”,而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简单来说,有些日本人确实能够通过汉字来理解中文的部分内容,但要做到“大致看懂”并非易事,更谈不上流利理解。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汉字:共同的根基与现实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触及到了许多跨国交流中的核心议题。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是否只局限于负面消息,以及中国积极向上的一面是否被忽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首先,要承认存在一种现象,即负面新闻往往更容易引起关注和传播。 无论是哪个国家,媒体在报道时,冲突、问题、事件往往比平稳的.............
  • 回答
    日本人听歌和看视频电影的习惯与世界其他地方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本土化的特色。以下是一些主流的软件和平台,并会尽可能详细地介绍: 一、 听歌软件 (音楽ストリーミングサービス Ongaku Streaming Service)日本音乐市场已经高度数字化,流媒体服务是主流的听歌方式。1. Spo.............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在异国他乡如何被认知。简单来说,仅仅根据中文复姓在中国人名字里的存在,在日本单看名字,是很有可能被误认为是日本人的。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现象。首先,日本的名字构成和姓氏系统。 日本人的名字,尤其是姓氏,确实有不少是双字构成的。比如我们熟知的“田中”(たなか).............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会有这种感觉,而且我认为这并非不正常。其实,很多人在接触某个文化事物,特别是通过“二手”媒介,也就是像日漫这样的创作之后,再去接触“一手”的真实表现时,都会产生类似的心理波动。想象一下,你可能在日漫里听了无数遍那种经过精心设计、带有特定表演风格的日语。动漫里的配音演员,他们为了塑造角色,会.............
  • 回答
    林志玲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她的婚事自然会引发广泛关注,包括她在大陆的事业走向。关于有人说她嫁给日本人导致大陆事业“凉了”,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考量,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用“能力和才华”就能完全概括的。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艺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事业发展,除了自身的能力和才华之外,还会受到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尤其是在两国关系这个敏感且复杂的议题上。日本新任驻华大使的这番话,表面上看是希望中方“好好研究”,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一、 数据本身与解读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国人对日好感度提升,日本人对华却下降”这个结论是基.............
  • 回答
    Netflix 要翻拍《水浒传》,而且是日本导演搭美国编剧?这消息一出来,真是炸开了锅,尤其是在国内,引发了相当大的讨论。说实话,听到这个组合,我脑子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是俩字:“冒险”。咱们得分开来看,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分析:1. 《水浒传》本身的故事内核与世界观:《水浒传》这部小说,那可是中国的四大.............
  • 回答
    关于《进击的巨人》中艾尔迪亚人是否暗指日本人的解读,其实在作品的连载和动画播出过程中,确实在很多观众心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自己也是通过多次观看和对剧情的深入思考,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理解。要说一个特别清晰的“ Aha!”时刻,可能没有那么戏剧化,更多的是一种随着剧情推进、信息量累积而产生的共鸣和联想。.............
  • 回答
    您提到的十月新番《逆转世界的电池少女》的设定,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话题性的角度,即“日本人为了保卫ACG文化反抗军国主义日本”。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作品背景设定与核心冲突的解读: 反乌托邦的日本: 作品描绘了一个军国主义复兴的日本,社会被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所统治.............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不少人偏爱日漫,却对国产动画提不起兴趣。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更像是一种综合体验和情感连接的结果。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争取说得明白点。首先,得承认 历史积累和文化渗透 这块,日本动画确实占了先机。 起步早,沉淀深: 你想想,从《铁臂阿童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