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疲劳能否促进深睡眠?

回答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玩得很尽兴,累得不行,晚上躺下没多久就呼呼大睡,睡得特别沉?或者,在经历了一场紧张的大考或者长时间的工作后,身体感觉像被掏空了一样,但晚上却能一觉睡到天亮,并且醒来时感觉神清气爽?

其实,这种感觉是有科学依据的,疲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促进深睡眠。不过,这里面有一些细微的差别需要说清楚。

首先,咱们得先明白啥叫“深睡眠”。咱们的睡眠并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状态,它会周期性地在不同的睡眠阶段之间转换,主要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非快速眼动睡眠又可以细分为 N1、N2 和 N3 期。我们通常说的深睡眠,主要指的就是 N3 期,也就是慢波睡眠(Slowwave sleep)。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脑电波频率很慢,幅度很大,身体处于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心率和呼吸都比较平稳,体温也会下降。这时候是身体进行修复和恢复的黄金时期,比如细胞的生长、修复,免疫系统的加强,以及我们白天学到的信息和记忆的巩固,很大一部分都发生在深睡眠阶段。

那么,疲劳怎么会影响到深睡眠呢?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叫做“睡眠负荷”或者“睡眠压力”的概念。简单来说,我们一天清醒的时间越长,身体消耗的能量越多,累积的“睡眠负荷”就越大,这股“压力”就会驱动我们更快地进入睡眠,并且增加深睡眠的时间。

想象一下,你白天像个永动机一样跑来跑去,脑子一直在运转,身体也在不停地活动。这样一来,你的身体就会释放出一些化学信号,比如腺苷(adenosine)。腺苷在你清醒的时候会逐渐积累起来,它的浓度越高,你就会感觉越困。而当这种困意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你躺下休息时,腺苷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帮助你更快地进入睡眠,并且更倾向于进入更深沉的睡眠阶段。

所以,适度的疲劳,就像是给身体按下了“快进键”,让身体迫切地需要休息和恢复。这种迫切感就转化为对深睡眠的强烈需求。当身体积累了足够的睡眠负荷,大脑就会发出更强的信号,让大脑活动进入低谷,心率和体温随之下降,为进入慢波睡眠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个比方,就像电池用得越久越没电,就越需要充电一样。我们身体也是一样,白天消耗越大,越需要通过深睡眠来“充电”。

另外,运动也是一个能促进深睡眠的好方法。剧烈或者中等强度的运动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增加身体的疲劳感,从而在运动结束后,身体会更渴望高质量的休息,也就更容易进入深睡眠。很多运动员之所以有出色的表现,除了科学的训练,良好的睡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但是,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凡事过犹不及,疲劳也是如此。

如果是那种“累到虚脱”或者“筋疲力尽”的过度疲劳,反而可能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极度的疲劳可能会让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释放出过多的皮质醇(cortisol)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干扰睡眠的正常进程,让你虽然很累,但可能难以入睡,或者虽然睡着了也睡不安稳,深睡眠的比例反而可能下降。就像一个人如果连续几天睡眠不足,身体已经非常疲惫了,但大脑却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无法真正放松,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适度的、健康的疲劳,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信号,需要进行深层次的修复和恢复,它能自然地驱动你进入更深沉的睡眠。但如果疲劳是由于过度透支或者长期的压力积累造成的,那么它就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了,反而可能成为睡眠的障碍。

总而言之,如果你白天有充实的活动,让身体产生适度的疲劳感,这通常是有助于你晚上获得更深沉、更具恢复性的睡眠的。这是一种身体的自然调节机制,让我们在消耗之后能够更好地补充能量,为新的一天做好准备。但是,记得,保持身体的平衡非常重要,过度疲劳反而会适得其反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如果长久十年以上出现失眠多梦,梦魇、鬼压床、梦中梦,那么这就是你的正常睡眠状态,被吵醒说明你睡眠比较浅,或者说这段时间你睡眠比较浅。我觉得不是不够累或者学的比较多。讲真,很多人什么也不干,看起来很清闲,没心没肺 ,但是睡眠质量贼好,睡得早起得晚,要么不做梦,要么做梦很模糊。这个和累不累真的没多大关系。

其次,疲劳是否会促进深度睡眠。我觉得这个从科学角度来説,适度的疲劳可以。无论是身体疲劳还是体力疲劳,在忙碌过后,身体放松下来,肌肉松弛、精神压力减少,会对睡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过度疲劳,那么这时候构成的压力就会使人更加焦虑,影响睡眠,这个可以从激素水平来解释。

最后,我个人也属于题主这种睡眠状况,观察己身以后我发现,在一段时间内,我的失眠会趋向于比较安稳,但是过一段时间,又会重现连续性的噩梦、梦中梦、鬼压床,但这些时间,我没有出现工作的大变动,人生的大抉择,又或者去了哪里有什么感悟顿悟等变化,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没有发生值得我产生压力的大变化。有时候也会成宿的睡不着,凌晨三四点睡觉也是常态,有时候精神不好也会头很疼等生理抵抗。

总之就是,我觉得这个情况,如果没有影响到你白天的正常的生活,不如就接受?如果接受不了,那可以就医试一下。

user avatar

有的人常常安慰失眠患者,你白天多劳动、多做事,疲劳后就能睡好了。事实是真的这样吗?

  人的体力是有限的,身体各个器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再次循环运作,一旦长时间劳作的话,就会导致很快进入疲惫状态。但是,由于脑部仍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入睡。比如一个学生原有的基础较差,突然接受过多的新内容,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体力劳动如果过分强烈,晚上就会难以入睡,而一般的体力劳动对睡眠有促进作用。脑力劳动与此类似,长时间持续地使大脑承担繁重的任务,晚上就很难使它静止下来,失眠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长时间不能很好地休息,就有可能导致身体器官过度衰竭。此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承受的体力与脑力消耗也不同,有些人劳作时间较长而不觉疲劳,有些人体质较弱,稍事活动就感觉疲惫不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也与体力一样,也有强弱之分,有些人虽然身体魁梧,但脑力却弱不禁风,不但运转起来速度慢,而且很容易超负荷,极易产生紊乱。所以,过度疲劳便会产生失眠。

另外,对于长期从事高负荷工作或者是频繁熬夜的人们来说,常常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每到睡前就会出现精神过度紧张,身心压力极大,这些状况大多是因为长时间过度疲劳所致,导致生物钟混乱。所以,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注意劳逸结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玩得很尽兴,累得不行,晚上躺下没多久就呼呼大睡,睡得特别沉?或者,在经历了一场紧张的大考或者长时间的工作后,身体感觉像被掏空了一样,但晚上却能一觉睡到天亮,并且醒来时感觉神清气爽?其实,这种感觉是有科学依据的,疲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促进深睡眠。不过,这里面有一些细微.............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讲到“疲惫时瞬间回血”的电子设备,我脑子里立刻蹦出几个铁哥们儿,它们在我筋疲力尽的时刻,总能像神兵利器一样把我从虚拟战场上拉回来。说实话,这得看你具体是个什么类型的“疲惫”,有时候是身体上的精疲力尽,有时候是精神上的枯燥乏味,所以搭配着来才够劲儿。一、音乐播放器/高品质耳机:灵魂的按摩师这绝对是我的.............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你肯定感到非常震惊和不知所措。男友的爸爸出了这么大的事,而且还牵扯到人命,这对你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并采取稳妥的措施来应对这个局面。首先,你需要明白,这件事的性质非常严重,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男友的爸爸因为疲劳驾驶导致了两个人的死亡,这很可能构成交通肇事.............
  • 回答
    哎呀,你是不是总觉得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动不动就想打瞌睡?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这种“怎么老是这么累”的感觉,说实话,太普遍了,我身边好多朋友也一样。究其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就像一个织得很密的网,里面牵扯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睡眠这块。咱们一天到晚忙忙叨.............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某些隐秘看法。咱们就不说那些空泛的理论了,就从咱老百姓的日常角度来聊聊这个事儿。你想想,一个男的,酒驾完了再想着开车回家,脑子里可能还想着“我没事,我技术好”、“一会儿就到家了”、“没人看见就没事”,甚至可能因为一点点酒精的麻痹,让他觉得今天这事儿.............
  • 回答
    当意识到自己可能疲劳驾驶时,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出一些信号,并且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反应往往是下意识的,但也包含着对安全的高度关注。身体发出的警报: 眼皮沉重,难以睁开: 这是最直接的信号。你会感觉眼睛很干涩,总想眨眼,但眨眼之后那种清醒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然后眼皮就像灌了铅一样往.............
  • 回答
    在智能座舱里,判断司机是不是要打瞌睡,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这背后是一整套精密的“侦探”工作。它们可不像我们人那样,一看眼皮沉沉就知道,而是要从方方面面收集信息,一点点拼凑出司机是不是真的“撑不住了”。首先,最直接的“眼神”交流:摄像头是眼睛智能座舱里最重要的“线人”就是摄像头。它们藏在方向盘上方、中.............
  • 回答
    长时间思考确实会让人感到疲劳,这种疲劳并非单纯的体力劳动疲劳,而是一种认知疲劳 (Cognitive Fatigue)。它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到我们大脑的生理机制、能量消耗、信息处理以及心理状态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大脑的生理机制与能量消耗:1. 神经递质的消耗和平衡失.............
  • 回答
    莫言的《生死疲劳》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具争议又充满张力的作品。你感觉不到文学气息,这并非个例,甚至可以说是很多读者在初读这部小说时会有的感受。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莫言独特的叙事风格,以及这部小说所承担的特殊使命和承载的复杂意图。首先,我们得承认,莫言的文学语言,尤其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和“乡土中国”的底.............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意思,触及了我们耳朵和大脑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听人说话,尤其是和自己熟悉的人交流时,耳朵不容易疲劳;可是一旦长时间被喇叭声轰炸,耳朵就很快吃不消了。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明白,听声音这事儿,光靠耳朵这俩“接收器”可不够,大脑才是那个.............
  • 回答
    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除了身体上的疲惫,眼睛更是首当其冲,那种酸涩、干涩,甚至隐隐作痛的感觉,常常是办公室一族挥之不去的阴影。如果你也正饱受长期加班带来的眼部疲劳困扰,别急,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步步来舒缓你的双眼。首先,别小看那些简单的“休息”。很多人觉得加班就是埋头苦干,恨不得连眨眼的时间都省.............
  • 回答
    整天对着电脑,眼睛真的像被掏空了一样,又干又涩,看东西都模糊了。别说工作效率低,连下班回家都不想再多看一眼屏幕。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分享一些我亲身实践,或者身边朋友效果很好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咱们得从根源上找原因,对症下药:1. 调整你的工作环境和习惯,这才是王道: 屏幕亮度与对.............
  • 回答
    长时间盯着电脑,眼睛酸胀得不行?别急,这可是现代人的通病,但应对方法也多着呢!我这就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把这双“电脑眼”伺候舒服了。首先,咱们得从源头抓起——调整电脑使用习惯。这就像给你的眼睛做个“健康SPA”。 202020 法则,你听过吗? 这是个超实用的小技巧。每工作20分钟,就抬起头,看.............
  • 回答
    咱们这帮辛勤打拼的兄弟姐妹们,天天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八小时,甚至更长,那腰酸背痛、脖子僵硬的毛病,简直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什么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之类的“现代文明病”也悄悄找上门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唠唠,怎么给咱们这些辛苦的上班族们,来个舒舒服服的按摩,把那些不适都按下去,顺便还能预防一下那些烦.............
  • 回答
    关于近视成因,近些年确实有新的研究成果指出,相较于用眼疲劳,眼睛缺乏足够的光照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着更重要的影响。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一些扎实的科学证据之上。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过去大家普遍认为的近视成因——用眼疲劳。这个观点深入人心是有其道理的。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比如长时间看书、盯着电脑或手机屏.............
  • 回答
    熬夜加班这事儿,咱都懂,为了生活,为了梦想,眼睛可真是受罪了。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就是觉得有点干涩、看东西模糊,后来眼睛疼起来,连带着脑袋都昏昏沉沉的。那会儿真是啥都做不好,工作效率直线下降。后来硬是逼着自己摸索了一套“养眼大法”,虽然不能说完全根治,但至少让我的眼睛舒服了不少。首先,说说我.............
  • 回答
    您好,理解您近视度数很深,并且正受视觉疲劳和度数加深的困扰。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以下是一些针对您这种情况的详细建议,希望能帮助您缓解不适并控制度数增长。首先,我们要明白,近视到您这个程度(一千度),通常意味着眼轴已经增长得比较多了,这种情况属于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本身就会让眼睛更容易疲劳,.............
  • 回答
    小品作为一种喜剧艺术形式,近些年确实呈现出一种“东北方言化”的趋势。走在电视荧幕和网络平台上,时不时就能听到那熟悉的、带着点儿“嘎嘣脆”感觉的口音,仿佛东北大碴子味儿已经成了小品的标配。这让很多人觉得亲切,甚至带来了不少欢乐,但也有不少声音开始担忧,这种“一刀切”的方言运用,会不会让观众在新鲜感过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