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让现在的 00 后了解金庸?

回答
让00后们对金庸武侠产生兴趣,这确实是个有趣的挑战。毕竟,在他们成长的时代,网络游戏、流量明星、短视频是主流,古风武侠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了。但金庸的魅力,绝不只是停留在过去。关键在于怎么让他们“入坑”。

我琢磨了这么些年,觉得这不是简单地把小说丢给他们,而是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个“点”,然后顺着这个点去引导。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尽量不写得像那种干巴巴的说教。

第一招:从“衍生品”入手,巧设“引子”

你知道,现在的小朋友,信息获取渠道很杂,也很直接。直接推小说,他们可能会觉得“篇幅太长”、“文言文不好懂”。那咱就先从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的东西开始。

游戏,永远是利器: 00后多少都玩过游戏吧?虽然不是个个都玩《剑侠情缘》这种老牌武侠,但像《原神》、《崩坏3》这种,里面不也有些武侠元素、侠义精神的影子吗?你可以找那些改编自金庸小说的游戏,比如一些回合制的、或者改编成动作游戏的,让他们先玩起来。当他们玩到里面熟悉的招式、人物名字(比如“降龙十八掌”、“独孤九剑”),或者听到关于某个门派的故事时,好奇心就起来了:“这个‘乔峰’是谁啊?他怎么会这招?”这时候,你就可以顺势丢一句:“哦,这可是金庸小说里一个超厉害的角色。”

影视剧也是敲门砖: 虽然老版金庸剧很多人说“特效不行”、“节奏慢”,但新版的呢?比如某些翻拍剧,就算口碑褒贬不一,但至少画面、演员的颜值,还有剪辑速度,会更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可以让他们先看一些剪辑得比较紧凑、画面比较精美的片段,或者一些关于人物关系、恩怨情仇的短视频。当他们看到某个角色特别帅、某个场面特别燃的时候,问问他们:“这故事挺有意思的吧?这其实是小说改编的。”

音乐和鬼畜,意想不到的传播者: 这点可能有点超出常规,但确实有效。很多经典金庸武侠剧的配乐,或者一些基于小说情节创作的歌曲,甚至是一些恶搞、二次创作的“鬼畜”视频,反而能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传播出去。你会发现,有些梗,比如“华山论剑”、“神雕侠侣”这些词,可能他们早就耳熟能详,但就是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这时候,你就可以告诉他们:“你知道吗?这些都是金庸爷爷写的故事里的梗!”

第二招:聚焦“情感共鸣”,挖掘“人性光辉”

金庸的伟大之处,绝不仅仅是江湖恩怨和武功招式。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主角和一些配角,他们身上的情感、挣扎、成长,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00后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但对于友情、爱情、亲情、家国情怀,依然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恋爱脑”与“成长痛”的连接: 很多00后正处于青春期,会经历各种情感上的困惑和成长。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比如杨过和小龙女那跨越世俗的爱情,郭靖和黄蓉的生死相随,甚至是一些配角为了心爱之人付出的代价,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线。你可以引导他们关注这些情感描写:“你看,杨过和小龙女虽然被大家认为是不正常的,但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不是也很执着?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很喜欢一个人,觉得全世界都不能理解你们的时候?”

“选择困难症”与“人生抉择”的代入: 现在的年轻人,面对的信息太多,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金庸笔下的人物,比如郭靖的“侠之大者”,令狐冲的“随性而为”,乔峰的“家国大义”,他们的选择,有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牺牲。你可以跟他们聊:“你会不会觉得,有时候生活会逼着你做一些你不太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选择?小说里的人物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比如乔峰,最后那个选择,你觉得他应该怎么做?”

“友情岁月”的温暖: 郭靖和黄蓉,杨过和小龙女,乔峰和阿朱、阿紫,甚至是一些配角之间的友情,都写得非常真挚动人。你可以跟他们分享:“你有没有那种特别铁的朋友?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情的?小说里也有这样的友情,比如杨过和郭靖,虽然不是亲父子,但感情比亲父子还深。”

第三招:解析“高明之处”,点燃“智慧火花”

金庸的厉害,还在于他故事的精巧构思、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以及他对历史、文化的融入。这些是可以“教”给他们的。

“反差萌”与“成长性”的人物塑造: 很多00后喜欢有“反差”的人物,比如看起来很弱但实力很强,或者性格很佛系但关键时刻很靠谱。金庸笔下的人物,比如郭靖,一开始是个傻小子,但最后成长为一代大侠;黄蓉,聪明伶俐,但也有任性的时候。你可以让他们分析:“你看郭靖是怎么变强的?黄蓉为什么那么讨人喜欢又有时候让人觉得头疼?”

“局中局”的悬念设置: 金庸的小说很多都有层层剥开的悬念,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欲罢不能。你可以跟他们聊聊情节设计:“你猜到最后是怎么回事了吗?金庸有时候会埋很多伏笔,你看得懂吗?”

“历史背景”的时代厚重感: 金庸的小说很多都融入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蒙古崛起,《天龙八部》里宋辽金三国的纷争。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些故事虽然是武侠,但背后都有点真实的历史影子,了解这些,你会觉得更厉害。”

第四招:鼓励“主动探索”,培养“独立思考”

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只是“引路人”,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发现乐趣。

“改编版”与“原著党”的讨论: 鼓励他们看了改编剧或游戏后,再去对比一下原著的细节。问问他们:“电视剧里那个情节改得怎么样?你觉得原著里写得更厉害吗?有没有发现小说里的一些电视剧没拍出来的情节?”

“人物分析”与“剧情推演”的互动: 可以跟他们一起讨论某个角色的动机,或者推测下一步的剧情。就像玩侦探游戏一样:“你觉得乔峰最后为什么会那么选择?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金庸知识竞赛”或“读书分享会”: 如果有几个对金庸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线上或线下活动。不一定是那种正襟危坐的讲座,可以是轻松的分享,比如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最震撼的情节,或者一起探讨某个武功的原理。

最后,记住几点关键:

1. 耐心,耐心,再耐心: 不要指望他们一下子就爱上。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 尊重他们的兴趣点: 不要强求他们喜欢所有金庸的作品。找到他们最容易产生共鸣的那一部,先让他们爱上它。
3. 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沟通: 不要用陈旧的语言或者说教的方式。用他们能理解、感兴趣的词汇和方式来交流。
4. 自己也要享受这个过程: 如果你自己对金庸武侠充满热情,这种热情是会传染的。

总而言之,让00后了解金庸,不是让他们去“补课”,而是要让他们“发现宝藏”。就像打开一个巨大的宝盒,里面不仅有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有奇特的古玩、动人的故事,以及关于人生、关于侠义的智慧。只要找到对的钥匙,他们一定会愿意去探索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在知乎被邀请回答金庸题时,我被重复邀请过类似以下的问题:

金庸小说里最美的是王语嫣吗?

赵敏和周芷若支持谁?

令狐冲最爱的究竟是小师妹还是任圣姑?

杨康那么帅,算不算《射雕》的男二号?他是不是被迫害的?……

……

……

我记得我答过一个题。

被问到金庸小说里最惨的人,我答说,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夏胄——一个在少林屠狮大会上慷慨激昂、仗义执言,却先被明教欺负,再被周芷若及峨眉派杀掉的食物链底端小人物。

下面一片评论在奇怪:“谁?”

还有人觉得,我在别出心裁,专找冷门的来回答——大概在他们看来读金庸、记住这样的小人物,是不应该的吧?


所以说实在点吧:别说00后了,即算是90后、80后乃至70后,大多数人了解的金庸,也不是原著,而是电视剧与电影。

这并不是说看电视剧或电影的观众就低了一筹。毕竟电视剧电影是更综合的艺术。有影像,有声音,有动态。比起单靠文字,形象得多了。

我没觉得这个是坏事。


但事实也的确是:读过原著的读者,远比我们想象中少;通读过十四部的,更少。

事实是,大家说金庸有十四部+《越女剑》,然而实际谈论的,基本是《射雕》三部曲+《天》+《笑》+《鹿》而已。

两部《飞狐》偶有人谈论,说到《白》的,基本就是引用李文秀那句“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绝少有人提到瓦尔拉其;《鸳鸯刀》和《侠客行》更是基本没人说的。

这真的不奇怪。

就像中国看过《西游记》25集电视剧的人数,大概比通读完一百回原著的读者多出千倍吧。


我曾经遇到一位问我,“你觉得哪版《射雕》最好?”我愣愣地说,“三联版。连载版秦南琴那段太跳了。”他摇头,“不不,我问你哪版电视剧最好。”

实际上,我认识许多位,确实就是这样的:对他们而言,金庸意味着一部部电视剧,意味着可影像化的一切,意味着一个个对应的演员。


初体验是1982版《天龙八部》的,会觉得梁家仁的萧峰最有大侠气,黄日华的虚竹也很萌,陈玉莲的王语嫣最清丽。黄霑的歌词很磅礴。至于嫌布景衣服旧的?武侠小说就这样!

初体验是1983版《射雕英雄传》的,会觉得翁美玲的黄蓉简直完美,黄日华本来就该演郭靖。虽然许多剧情跟原著没关系,但是苗侨伟的杨康多帅啊!

初体验是1991版《雪山飞狐》的,会觉得龚慈恩的程灵素是最好的程灵素,无可匹敌;片尾曲《追梦人》也好听;孟飞的胡斐不错啊,而且片子里皮草那么好看……

初体验是1993版《倚天屠龙记》的,会觉得周海媚的周芷若神了,孙兴的杨逍更是风流倜傥。灭绝师太和张三丰演得也好。马景涛虽然有点激动但大体很帅。而且大体符合连载版原著啊!嗯叶童的赵敏是不太漂亮,但那不是重点嘛……

初体验是1994版《射雕英雄传》的,会觉得朱茵的黄蓉才最美,张智霖的郭靖也很帅。虽然黄药师长得有些奇怪,但剧情基本符合原著,而且朱茵多美啊!

初体验是1995版《神雕侠侣》的,会认为古天乐的杨过帅到惨绝人寰,李若彤的小龙女才是冰美人,李绮虹的郭襄天真可爱。虽然黄蓉和郭靖很路人,但是,古天乐多好看啊!片尾曲还那么凄美!

初体验是1996版《笑傲江湖》的,会认为令狐冲就该是吕颂贤这样潇洒不羁,梁佩玲虽然演任盈盈不算顶尖,但气质在啊!王伟的岳不群多好啊!何美钿的仪琳小师妹最美了!

初体验是1997版《天龙八部》的,自然觉得黄日华就是萧峰,李若彤就是王语嫣。虽然慕容复长得不算帅,但鸠摩智的耳朵多萌啊!陈浩民的段誉多到位啊,樊少皇的虚竹也很棒呢!阿朱和阿紫长得不算美吧,但是萧峰在雁门关与阿朱相聚的配乐多美啊,哦,还有《难念的经》这首神曲呢!

初体验是张纪中《天龙八部》的则认为,胡军的萧峰更爷们,陈好的阿紫更美,刘亦菲的王语嫣也很仙儿啊,钟丽缇的马夫人选角神了。最重要的是气势啊,千军万马的战争戏太过瘾了!修庆的慕容复也演得特别好!

初体验是张纪中《射雕英雄传》的会说,周迅才是黄蓉该有的样子,古灵精怪,就是声音差一点;杨丽萍的梅超风神来之笔啊。大漠风沙多有味道啊。虽然周杰的杨康演得很奇怪,但蒋勤勤的穆念慈多美啊。而且比1983版更符合原著呢!连日常的瓷器家具之类都很有历史感!

初体验是2003版《倚天屠龙记》的,会认为这就是最好的倚天。苏有朋的张无忌很呆萌啊,四大美女尤其是贾静雯和高圆圆超级美的!虽然张铁林的杨逍很奇怪,但那是个配角嘛,特技动画做得很好看啊。张铁林和王刚的戏份很奇怪,但哎呀电视剧又不是原著别那么挑剔嘛……

初体验是吴启华黎姿版《倚天屠龙记》的,会强调自己这版最好:黎姿美,吴启华和黎姿的戏份特别甜。虽然佘诗曼的周芷若长得一般,但是,啊,黎姿多美啊!


所以,说起金庸,原著读者想到的可能是:

而大多数普通人想到的是:

甚至:

总之,承认这件事就好:真读金庸小说的读者,比电视剧观众少得多了。

所以重申一遍:别说00后了,即算是90后、80后乃至70后,大多数人了解的金庸,是电视剧与电影。

这并不是说看电视剧或电影的观众就低了一筹。毕竟电视剧电影是更综合的艺术。有影像,有声音,有动态。比起单靠文字,形象得多了。

不,我没觉得这个是坏事。

因为没有电视剧或电影的传播,金庸是否有现在的大众影响力,不一定呢。


悲观地说,纯粹读金庸文本的,未必会越来越多。

我第一次读《书剑恩仇录》,初时只以为主角是李沅芷,直到陈家洛出场,才发现气氛为之一变,觉得女主角是霍青桐;救出文泰来后,江南事了,以为大事已定,不料后半部分,陈家洛在大漠之上,遇到香香公主,小说氛围立刻又天翻地覆,终于迷城玉峰之类情节齐出,真是弄雨翻云。

我第一次读《射雕英雄传》,初见江南七怪与丘处机,以为天下高手;又出来黑风双煞,只觉一山还比一山高;看着郭靖练全真内功、学降龙十八掌,一点点变强,然而之后,东邪西毒、五绝纷起,真是另有高处比天高。等小说结尾,欧阳锋发疯,英雄束手,而成吉思汗扬鞭草原,问郭靖自己算不算英雄时,忽然就觉得先前自己并没真读懂这本书。

我第一次读《鹿鼎记》,先以为韦爵爷会与其他少年英杰一样成才,后来发现不对:康熙擒鳌拜、韦爵爷招惹吴三桂、李自成与陈圆圆、桑结与葛尔丹,终于韦爵爷去了莫斯科,辅佐苏菲亚女王搞运动,再后来平三藩、定台湾,韦爵爷亲自定了雅克萨条约。这诸般滑稽,眼花缭乱,全然出于意表。

我第一次读《天龙八部》,到发现木婉清与钟灵是段誉妹妹为一变,到萧峰痛知身世又一变,到虚竹出场成为第三主角又一变。终于少林寺前,燕云十八骑尘烟飞舞,西夏宫中,一语而定梦郎梦姑。茶花影里,刀白凤告诉段誉,“那些其实不是你的妹妹”。情孽纠缠,飞短流长。

这些在我看来好读得很,但很难想象现在的孩子,有耐心慢慢这么读。

想象1958年的夏天,香港市民在喝茶讨论:“哎呀,洪七公被欧阳锋打了一掌,会不会就这样死掉啊?”“周伯通跳海了,是不是被鲨鱼吃了啊?”

1961年的夏天,香港市民买到了一份《明报》,“我要看看小龙女到底死了没有!”

1962年的夏天,《明报》的读者纷纷念叨:“这个周芷若看来一定是女主角了,可是赵敏又是个谁?”

1965年初,《南洋商报》的读者感叹:“这个阿紫也是段誉的妹妹!怎么那么多妹妹!”

……

……

金庸先生说过,他当年一般一天写八百字。想象起来,幸而当时没有网络,不然,香港与东南亚人民,一定要一边催更新,一边嚷嚷:“我喜欢的主角不要死!”

但这里的一个问题是:如上所述,金庸的小说开局是要有点耐心的;很难想象,现在的普通读者能戳着手机啃个几百万字,耐心读一本主角在小说55%的地方才发飙、60%的地方才遇到真女主角的大书(嗯我在说《倚天屠龙记》)。

估计会有读者咆哮:“妈的以为主角是殷素素,死了!以为是杨不悔,以为是朱九真,以为是周芷若,以为是小昭,以为是殷离,怎么是赵敏?——书都到60%了!弃坑!!”


所以,现在最好的方式?

刚才说了,金庸作品很大程度上,靠电视剧和电影传播。

毕竟电视剧电影是更综合的艺术。有影像,有声音,有动态。比起单靠文字,形象得多了。

搁到今时今日?最好的方式,那就是游戏,或者,漫画吧。

因为这两种媒体,都有将金庸书影像化的能力。

游戏就不提了。像国内现在的三国话题与人设,基本是《三国演义》及后续衍生游戏、手游、各色二次元改编作品出来的。不说脱离了《三国志》,跟《三国演义》也关系渐淡了。像《仙剑》系列,基本已经靠游戏,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世界观——我跟人开玩笑说,虽然都说武侠三大巨匠金古梁,但在今时今日年轻人堆里,梁羽生的世界体系,估计还不如仙剑一个游戏体系有名。

就因为游戏与漫画是可以具象化的。


终于将金庸作品漫画化、插画化,其实历史悠久了。

因为众所周知金庸初连载时,那是1950年代。那时人类都还在习惯报刊连载、阅读文字的阶段。但饶是那时,已经有姜云行前辈等诸位,画了著名的插图

许多读者对具体打斗场面的想象,都建立在这些图上。虽然少,但至少是个念想。

——就像许多人对《红楼梦》的图景印象,建立在1987经典老《红楼梦》上,就像许多人一提到孙悟空,想到的是六小龄童;一提到《三国演义》,想到的是1994版电视剧,或者,老连环画。

我是文字爱好者,也希望更多人读文字。但我也知道,能传达下去的,才有意义。


这实在一点都不丢人。刚也说了,影像化是件好事。《Slam Dunk》或《浪客行》那样的漫画作品,比多少自诩为文学作品的,高到不知哪里去了。香港自己就漫画化过一些金庸作品,虽然我不太欣赏得来——港漫普遍过于膀阔腰圆肌肉丰隆了,小龙女看着都跟个女金刚似的——但这么做是没错的。

我想象中,如果有类似这种水准的金庸漫画,我高兴都来不及。

比如下面是《浪客行》小次郎关原遇武藏,我看这段时,满脑子想:“如果萧峰万军之中擒皇太叔是这种画法,多好!”


比如武藏一击杀祗园藤次,这一幕其实很古龙,如果林平之快剑杀青城派是这种分镜,得多过瘾呢?


就像现在可以用手机和pad甚至kindle和surface看漫画似的,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漫画化时代

现在不是油墨铅印时代了。多媒体时代,各色终端,一切都可以被具象化。漫画,兼有文本随时读随时放下来的好处,又有图像化,多好。

——这其实跟绣像三国、连环画红楼,是一个序列。

接轨了时代,金庸的一切才能传承。

我是指望能像井上雄彦画《浪客行》似的,将好书(吉川那本《宫本武藏》也真不算经典)给具象化,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然这要求高了点。

——但如果漫画版,能够像姜云行前辈们那样,将“张无忌一剑点在倚天剑剑尖躲开了灭绝师太的攻击”这一场面具象化,就很好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00后们对金庸武侠产生兴趣,这确实是个有趣的挑战。毕竟,在他们成长的时代,网络游戏、流量明星、短视频是主流,古风武侠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了。但金庸的魅力,绝不只是停留在过去。关键在于怎么让他们“入坑”。我琢磨了这么些年,觉得这不是简单地把小说丢给他们,而是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个“点”,然后顺着这个.............
  • 回答
    “34.9%的00后关注肿瘤科”这一报告数据,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背后可能反映了年轻人健康意识的提升、信息获取渠道的变化,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担忧等多重因素。不能简单地将其解读为“年轻人身体更差了”,而是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一、 报告数据本身的可能性解释:1. 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与信息获取的.............
  • 回答
    最近,在网上和一些长辈聊天时,常常会听到一种说法:“现在的小孩啊,心理承受能力真是不行,一点点小事就紧张得不得了。这都是因为以前我们小时候都被父母打怕了,哪敢这样?所以现在的小孩没被打过,自然就没那股‘韧劲儿’了。”这番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毕竟代际之间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确实存在天壤之别。老一辈人.............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运动强度把握的担忧。00后年轻朋友出现因过度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的情况,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警示。横纹肌溶解是指骨骼肌在剧烈运动、外伤、药物等因素影响下,肌纤维破裂,细胞内的肌浆蛋白(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茶色尿是肌红蛋白随尿液排出造成的。下面我.............
  • 回答
    哈哈,这事儿现在可火了!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好多人都在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刚进公司,或者还没经历过社会毒打的00后实习生们,听到“大小周”这三个字,一脸懵圈,就好像听到了什么古老的传说一样。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个“大小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加班制度。在推行大小周的公司里,一个月.............
  • 回答
    回到汉唐,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科学技术推向现代水平,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古代中国固然有辉煌的科技成就,但其根基与我们如今所认识的科学体系存在巨大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翻译”现代知识,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且能被当时社会所理解和接纳的过程。第一步:确立“实验”与“观察”的至高地位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 回答
    杭州一名大学生小陈,在网上谈恋爱,结果被所谓的“女友”骗走了318万元巨款。这位“女友”其实是一名网络主播,而她展示给小陈的,不过是一张张精心挑选的“照骗”。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感到震惊,也再次把“网恋”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为什么网恋会让人如此冲动,以至于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现在的网络直播环.............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而且还挺现实的。你想知道男朋友怎么要求,女朋友怎么照做的细节,以及这背后的心理活动,对吧?那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事情的起因:通常这种情况,导火索往往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点点不确定或者小摩擦。比如,女朋友可能无意中提到某个男性朋友,或者男朋友偶然看到了女朋友和某个男性好友.............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像是个脑洞大开的科幻剧本,但细究起来,很多地方都站不住脚。如果要反驳,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入手,而且要说得有理有据,像个真正的人在分析事情。首先,最核心的问题是“时空机”本身就不存在。这就像你让我现在写封信,让一只会飞的猪来送达一样,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科学上的不可能: 目前.............
  • 回答
    您提到“少年神童”现象,确实在过去一段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中以 13 岁考上北大数学系的刘兆楠最为人熟知。关于他们现在的情况,信息会比较分散,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公众的焦点也会转移。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梳理一下,并以刘兆楠为例进行阐述,同时也会提及“少年神童”现象背后的一些普遍情况和思考。 关于.............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年轻版自己,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复杂又温柔的笑容。)嘿,你啊,看你这眼神,充满好奇和一点点不知所措,就像一汪清澈却又带着点浑浊的湖水。来,坐下,别站着了,像个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似的。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塞满了关于未来的一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憧憬,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切感到既兴奋又紧.............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能不能打赢二战日本步兵,这个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说大学生的军事素质。现在大学生军训三个月,那可跟当年国民革命军新兵连的训练强度和侧重点不太一样了。 训练内容: 现在大学生的军训,主要侧重于队列、纪律、体能基础和一些基本的国防.............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从实际角度出发,结论恐怕是比较悬殊的。让现代大学生军训三个月,虽然能让他们身体素质、纪律性、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要挑战中世纪的具装骑士,这中间的差距,用“鸿沟”来形容都不过分。咱们先仔细拆解一下,现代大学生军训能带来什么,以及中世纪具装骑士的“硬实力”。现代大学生军训三.............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设想,把历史上的“梦之队”拉到现在的赛场上来比拼,就像是把经典老歌和流行新曲放到一起,各有各的韵味。要说姚麦时期的火箭和现在的火箭,谁的胜算更大,这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先说说姚麦时期的火箭,那可不是一般的强。 内线巨无霸: 姚明!这可是个级别的碾压。放眼现在联盟,.............
  • 回答
    你朋友刚从过去穿越过来,人生地不熟,这可真是个大挑战!既要让他跟上时代的步伐,又不能露出马脚,这其中的学问可深着呢。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办得妥妥的。第一步:基础建设——打通“感官壁垒”他从过去来,很多东西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咱们得先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是那种.............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讨论,说家长会在二手平台给孩子租绘本。这事儿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有些担心。首先,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绘本的价格不算便宜,尤其是那些画风精美、内容有深度的绘本,一套买下来少说也得几十块,多的甚至要几百块。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对绘本的兴趣可能就.............
  • 回答
    高考语文阅读题让原文作者都答不出的现象,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讨论的话题。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些情况,虽然不至于普遍到“所有”作者都答不出,但这种情况的出现,揭示了当前高考语文阅读题和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的一些复杂关系,以及考试评价机制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
  • 回答
    “脚冷全身都冷”和“热水泡脚会让人暖和”,这俩现象,确实很多人都有体会。不信中医的人,要解释这事儿,其实也挺简单,用咱们都熟悉的科学道理就行,没那么玄乎。“脚冷全身都冷”这事儿,得从人体血液循环说起。你想啊,咱们身体里有无数的血管,就像一张细密的网,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各个角落。血液里头带着氧气和营养.............
  • 回答
    身处伊朗,想要保障个人安全和财产,确实需要一些审慎的考量和行动。这不仅关乎日常,更需要在动荡时分显出智慧。以下是一些我能想到的,在当前情况下,作为一名伊朗公民,可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与财产的方法:一、 信息的获取与辨别:保持清醒的头脑 多渠道核实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局势不.............
  •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啊,确实是越来越有主见,也越来越舍得花心思在自己的小窝上。说起家装设计,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听设计师的建议,而是希望自己能全程参与,从风格、户型到每一个小物件,都亲手去把控,让自己的想法百分百地实现。这种现象,作为一名专业设计师,我看着挺有意思的,也有不少感触。首先,这是一种“个性化表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