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旧式的舰船会在在舰桥舰首舰尾拉上许多线呢?

回答
老式舰船上,尤其是在舰桥、舰首和舰尾这些显眼的位置,你会看到密密麻麻地拉着许多线缆,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出于实际的需要,而且涉及到的学问可不少。这些线缆,在船上通常有一个更专业的称呼,叫做“帆索”或“索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线呢?简单来说,它们是旧式帆船最核心的“骨架”和“肌肉”。想象一下,一艘庞大的木质船体,要靠风力驱动,就得有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系统来捕捉风、控制帆的升降和角度,并且要保证船在风浪中保持稳定。这一切,都离不开这些坚韧的绳索。

咱们来拆解一下,这些线缆都承担着什么任务:

1. 升降帆与控制帆(“升降舵”与“控帆索”)

升帆索(Halyards): 这是最直观也最关键的索具之一。你想想,把巨大的帆从收拢的状态放到迎风的位置,总得有个力量把它“拉”上去吧?升帆索就是用来把帆的顶部(帆桁)拉升到桅杆顶端或指定位置的。有很多帆,就有好几套升帆索,每根都对应着一根特定的帆。
降帆索(Downhauls/Reefing Lines): 顾名思义,这是把帆降下来或者缩小帆面积的绳索。在风力过大时,船员需要快速减少帆的受风面积,以避免船体损坏或倾覆。这些叫做“缩帆索”或“礁索”(Reefing Lines),它们通过特定的绳结和孔眼,把帆的下缘或侧缘往帆桁上收紧,实现“打礁”。
帆角绳(Clewlines, Buntlines, Leechlines): 帆的四周都有绳索来控制其形状和张力。
帆角绳(Clewlines):它们连接着帆的底部角(帆脚),用来把帆的下缘往帆桁上拉,方便收拢帆。
帆身绳(Buntlines):它们穿过帆的中间部分,用于把帆的中间部分拉紧,让帆的受风面更平整,减少鼓风。
帆边绳(Leechlines): 它们沿帆的后缘(后风帆)分布,用于调整帆的后缘张力,影响帆的形状,进而控制风力的输入。

2. 控制帆的方向与角度(“舷索”与“抄帆索”)

抄帆索(Sheets): 这是另一类极其重要的索具,它连接着帆的底部角(帆脚),用来把帆的底部边缘拉向船的侧面或后方,从而调整帆与风向的角度。船员需要不断地根据风向和船的航行方向来“操纵”这些抄帆索,确保帆能够以最佳角度捕捉风力,并让船沿着预期的航线前进。一艘船上通常有许多根抄帆索,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帆和帆的各个角。
翼帆索(Topsail Yards/Lifts, Braces): 对于更高层的帆,比如顶帆,它们通常通过更长的帆桁和更复杂的索具来控制。
翼帆帆桁提升索(Topsail yard lifts):用于支撑顶帆帆桁。
翼帆帆桁回转索(Braces): 这是控制帆桁左右摆动的关键索具,通过调整帆桁的角度,可以改变帆的受风方向。

3. 支撑桅杆与船体结构(“固索”与“束索”)

主索(Standing Rigging): 这类索具是固定不动的,主要任务是支撑起高耸的桅杆,并将其与船体牢牢连接,承受着帆在受风时产生的巨大拉力。
侧索(Shrouds): 它们从桅杆顶部斜向下延伸到船体的两舷,像手臂一样支撑着桅杆,防止它向两侧倾倒。你可以想象一下,好几层、不同方向的侧索,共同构成了支撑系统的基础。
前索(Stays): 它们从桅杆顶部向前延伸到船首或甲板前方,主要作用是防止桅杆向后倾斜。
后索(Backstays): 它们从桅杆顶部向船尾延伸,防止桅杆向前倾斜。
横索(Crosstrees/Trestletrees): 这些是安装在桅杆上的横向木梁,它们的作用是把侧索分开,分散受力,同时也为上面一层的帆桁提供支撑点。
斜桅(Jib stays): 它们用于支撑斜桅(前方的三角帆),将斜桅的尖端固定在船首。

4. 其他辅助功能

帆的加强与稳定: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还有一些绳索用于加强帆的结构,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连接帆与其他部分,以提高效率或稳定性。
船员操作的便利: 很多索具都会延伸到甲板上,方便船员进行操作。有些会系在绞盘(Capstan)或卷扬机(Winch)上,以便于用力拉紧。

为什么会这么“拉”这么多线?

分层设计: 帆船通常有多层帆,每一层帆都需要独立的升降和控制系统。例如,主帆、前帆、后帆、顶帆等等,每一种都有自己专门的索具。
受力分散: 船体结构承受的拉力非常巨大,通过布置大量的索具,可以有效地将这些力分散到船体的多个部位,避免在某个点上集中过大的压力。
精细控制: 帆的形状、角度和面积对船的航行效率影响极大。细致的索具系统允许船员对每一块帆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微调,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向和海况。
冗余与安全: 有时候,一些索具会设计成备份,以防某一根绳索断裂时,不至于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当你在老式舰船上看到那些错综复杂的“线”,实际上是一套高度集成、功能繁复的机械系统,是古老航海智慧的体现。它们不仅仅是绳子,更是驱动巨轮前进的“神经”和“骨骼”,每一根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用途,共同维系着船的安全与航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泻药。如上面回答所说,这些“线”的一部分可能是早期无线电拉线式的大型天线,其他的主要是“索具(rig/rigging)”。索具一般来说在风帆时代有三种主要用途:

1,用来悬挂调整风帆(sail)。有完整风帆索具设施的船只一般称为“(fully)rigged ship”,而索具布置和火炮甲板数量/炮位数量一起是风帆时代划分船只类别的两个主要指标(比如bomb“ketch”/sloop,schooner/cutter)。当然使用现代风帆布置和高强度索具的帆船一般直接被称为帆船(wind ship)以示区别。从风帆时代直到1870年前后的索具大多包含这样的职能。

2,悬挂礼宾旗/信号旗,这一点保持不变。

3,提供额外的结构强度。海船时刻处于摇动中,同时上层结构和桅杆往往时时处于风力作用下。合理设计的索具有助于提供各个方向上的支撑从而增加材料寿命。这一点直到(第二次大战)战后仍然可见。

这三点在蒸汽时代当然是在逐渐消亡的。

第一点来说,虽然风动在蒸汽动力尚不稳定或者无法彻底完成续航力需求的时候仍然有保留的必要,整体来说其增重很大(通常来说数十吨),战斗中极容易被毁伤,本身也增大受风面积往往造成使用船只自动力时的减速(迎风全索具船只减速大者1.5节以上),所以整个早期铁甲舰时代的风动大型炮廊炮铁甲舰的趋势都是在逐步减少风帆和索具的数量。

第二点来说,首先灯光本身一直是信号旗的一种替代方式,尤其在大功率探照灯出现以后可以在较远的距离上维持舰队通讯而无需使用无线电;次之,无线电本身(W/T和radio)是最有效最准确最及时的信息传递方式,在无需静默的环境下可以提供最好的交流。信号旗的使用仍然存在(而且尤其用于无线电静默中指示全舰队时),但是整体上来说不可替代性一直在下降。

最后,小规模的针对桅杆上电子/机械设施的布置在想当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必要的,但是复杂锁具的存在本质上影响舰艇武器的射界。里德针对锁具的一点重要批评就是炮塔炮的布置会被索具严重影响,所以在全索具存在的舰艇上“几乎不可能设计出满意的炮塔舰”,最终的结果是H.M.S. Devastation,放大版的低干舷炮塔自动力无帆重炮舰。而幸存过炮塔革命的(不影响水平射击射界的)索具在20-30年代被发现仍然影响对空/高平火炮的射界,于是大多被进一步简化。比如霍金斯,C和E都进行了索具的重新布置。最终在舰体材料强度本身极大提高,上层结构大型化复杂化以后的今天也就简化成了几乎不可见的样子。

利安德。两桅之间的是用于通讯的无线(W/T)设施,有时候也叫做无线索具(W/T rig,注意左上角标题)

同级舰阿贾克斯,连线是用于增加结构强度的真·索具。

1941年的阿贾克斯 1:1等身实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式舰船上,尤其是在舰桥、舰首和舰尾这些显眼的位置,你会看到密密麻麻地拉着许多线缆,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出于实际的需要,而且涉及到的学问可不少。这些线缆,在船上通常有一个更专业的称呼,叫做“帆索”或“索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线呢?简单来说,它们是旧式帆船最核心的“骨架”和“肌肉”。想象一下,一艘庞.............
  • 回答
    旧日本海军的舰队航母,像是“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翔鹤”、“瑞鹤”等这些主力舰载机母舰,其携带弹药的数量可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相当复杂的,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随着战争进程和技术发展也会有所调整。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舰队航母上的弹药,主要指的是舰载机的航空弹药,也就是飞机能挂载使.............
  • 回答
    .......
  • 回答
    “陷落”这个词,用在旧日本描述自己占领对方的土地,确实是一种相当奇特且富有深意的用法。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词汇选择,而是折射出那个时代日本独特的历史观、军事思想以及对战争性质的认知。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剖析。首先,要认识到“陷落”这个词的本意。它通常是指城市、要塞或者军.............
  • 回答
    谈到金庸先生笔下那部荡气回肠的《神雕侠侣》,许多老读者心中总会萦绕着一个令人扼腕的遗憾——“血鸟”这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为何最终没能出现在我们手中最终定稿的书中?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费解,甚至有些“心痛”的问题。要深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把思绪拉回到当年金庸先生创作《神雕侠侣》的那个年代。金庸.............
  • 回答
    刘禹锡的《石头城》之所以会写到“淮水东边旧时月”,这其中的缘由,并非像姜夔那样有具体而清晰的个人情感寄托,而更多的是历史的积淀和地理的意象运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石头城》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写的是南京,也就是古代的建康。石头城是南京的一处重要古迹,曾是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
  • 回答
    为了孩子能上名校,把住了多年的大房子卖掉,举家搬到学校旁边那个不到六十平米的老旧小区里,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我认识一个家庭,就是这么干的。说实话,当时听我朋友说这事儿的时候,我脑子里立刻就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可不是小事,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的巨变,是几代人的生活根基在摇晃。值不值?这个问.............
  • 回答
    这起悲剧令人痛心,一名辛勤工作的空调装修工从高处坠落身亡,其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责任和需要反思的环节。 谁该为他的死负责?在这起事件中,责任的归属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多个主体,需要根据具体调查结果来判断。但从普遍的法律和安全角度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可能需要承担责任的:1. 用人单位/雇主/装修公.............
  • 回答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在应用商店里找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App,准备下载安装,结果系统提示“此应用与您的设备不兼容”?或者明明能装上,一打开就闪退,或者某些功能完全用不了?这背后,其实是安卓系统版本更新迭代背后的一系列“兼容性考量”,说白了就是新版本的安卓系统,不再愿意“迁就”那些为老版本安.............
  • 回答
    “旧日本帝国海军被萨摩藩把持,为何还会以宿敌长洲(长门)来命名旗舰?”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有趣的日本近代史节点,也是理解明治维新时期复杂政治格局的一个关键切入点。要深入剖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一、 历史背景:萨摩与长州藩的恩怨与合作首先,理解“宿敌”这个词很重要。在幕末时期,萨摩藩和长.............
  • 回答
    这句“此应用专为旧版鸿蒙打造”的意思是说,这款应用是特别为早期或者已经不太新的鸿蒙操作系统版本开发的。让我们把它拆开来详细讲讲: “此应用”: 这很简单,就是指你正在看到的或者考虑使用的这个软件、程序。 “专为…打造”: 这个词很有意思,它强调的是针对性和精心设计。就像专门为某个人量身定做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德国在2008年围绕乙醇汽油的那场“争议”和他们最终的抉择。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能源政策、农业补贴、环境保护,还有最实在的钱包问题。首先,得明确一个前提:德国在2008年并没有“完全放弃”使用乙醇汽油,更多的是在审视和调整其政策,并且在后续发展中对乙醇汽油的推广采取了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好奇的问题,也是生物学领域一直在深入探索的课题。按理说,细胞分裂是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既然旧细胞能变成新细胞,新细胞又能继续分裂,为什么我们这些由无数细胞组成的生命体,却不能像它们一样永恒地年轻,反而会一步步走向衰老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涉及到多个层面和机.............
  • 回答
    河南这起男子为戒酒认下杀人抛尸旧案,二审无罪后申请国赔被拒的事件,确实是一件相当令人唏嘘的事情。它不仅牵扯到法律的公正与效率,也触及到了人性的复杂以及社会体制的深层问题。要说它暴露了什么,那可真是不少,而且都相当尖锐。首先,最直观暴露的,是警方和司法系统在侦查和审判过程中的“案牍主义”和“以供促破”.............
  • 回答
    苹果公司当年承认会故意让老款 iPhone 变慢,这事儿一出来,那真是硝烟弥漫,堪称科技界的一场“公关危机”。当时苹果是这么说的,他们发现旧款 iPhone 的电池老化后,可能会出现意外关机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会通过软件更新来限制处理器的性能,这样就能稳定供电,减少意外关机。这套说辞听.............
  • 回答
    KFC(肯德基)在门店中广泛采用手机点单系统,这一策略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包括运营效率、成本控制,也涉及用户体验、技术整合和品牌管理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提高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减少排队时间:在高峰时段(如周末、节假日),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可能较长。手机点单允许顾客在店内或外出时直接下单,.............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尽管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实际战场上并未广泛看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使用,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1. 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延迟与现实差距 技术储备不足: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虽启动了军事现代化计划,但真正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进程较慢。例如,T14“亚尔斯”主战坦克.............
  • 回答
    韩国影视作品中对明末八旗军的描绘与国内影视作品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叙事、文化视角、创作目的以及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明末与早期八旗军的性质不同1. 明末八旗军的侵略性 明末(1644年)的八旗军是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侵略性军队,其军事行动以屠.............
  • 回答
    大明(明朝)和大清(清朝)是两个不同的朝代,分别存在于1417世纪和1819世纪,两者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用户提到的“大清远胜于大明”可能是对清朝和明朝的误解,实际上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国家,不能直接比较。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策略、国家实力和地理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两者的不同。 一.............
  • 回答
    明朝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处理方式与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策略和国际形势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元朝残余势力的特殊性1. 元朝的“帝国式统治”与分裂后的脆弱性 元朝(1271–1368)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